座谈会上,一名被掳劳工遗属在讲述父辈经历时泪流满面。
本报济南4月15日讯(记者杜洪雷)4月15日下午,700名山东受害劳工以及遗属的四名代表和法律援助团团长傅强,向山东省高院递交状告日本三菱在华分支机构的诉讼材料,要求索赔7亿人民币。
15日上午,来自全省多个市的四十多名受害劳工遗属聚集在济南一家宾馆内,举行山东受害劳工诉日本三菱公司维权座谈会。“此前北京市一中院受理二战被掳劳工及遗属提起的诉讼案,给我们很大的鼓舞,所以也趁势召集大家伙召开这样一个维权座谈会。”中国被掳劳工联谊会执行会长刘焕新话语中充满着激动。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被掳劳工维权之路从日本诉讼开始,结果没有一例最终胜诉。“我们看着日本法院的判决,心里非常气愤,想想我父亲在日本受的那些罪,一天只能吃三个棒子面窝窝头,工作却长达14小时,非人的待遇呀!”一受害劳工的女儿抹着眼泪说道。据了解,二战期间,日本政府将约4万名中国人强行掳掠至日本的135家作业场充当奴工,其中7000名中国劳工被迫害致死。此次作为被告的三菱材料公司总公司设在日本,二战期间曾把2709名中国劳工强掳到北海道的9个工地做苦役,其中就包括这次提起诉讼的700名受害劳工。
据傅强介绍,此次被起诉的烟台三菱水泥有限公司和三菱商事有限公司虽然不是当年的加害企业,但是与设在日本总部的三菱材料公司具有法律上的“血缘关系”,是其法律主体的自然延伸。
山东健在劳工目前不超10人
山东受害劳工维权意识的觉醒始自上世纪90年代“穴居野人”刘连仁在日本提起的诉讼。除了维权律师傅强等人在其中的指引外,一些受害劳工的遗属开始积极地参与其中,包括济南的韩建平、潍坊的张元富等人。
张元富的父亲1944年在回家路上被掳走;韩建平的父亲也是在同年从济南被掳走。自从刘连仁提起诉讼,张元富就开始在潍坊范围内广泛寻找当年的受害劳工。同期,韩建平在济南范围内寻找被掳劳工。据韩建平介绍,2007年他们对山东劳工进行登记的时候还健在27人,今年健在的不超过10人,而济南健在的仅1人。
此次诉讼更具现实操作性
针对此次山东受害劳工诉讼,山东受害劳工维权律师团团长傅强解释称,这次是在国内以中国法律为依据,针对日本三菱材料公司下属的设在山东省境内的两个分公司所提起的民事诉讼,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