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马艳通讯员班华烨
记者从百色市司法局获悉,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创新推行领导干部“首课”学法制度,将“首课”学法列入专题会议首题、融入培训课堂首课、作为指导实践首任,让法学在平时、用在岗上、融入日常,做到法融于情、情显于民。
推行首课学法融入“会+堂”,让研究问题先学法、决策问题遵循法。首课学法采取“会前学法+培训课堂学法”的形式开展。一方面,各级党委(党组)、政府、部门在召开党委(党组)中心组会议、政府常务会议、部门领导班子会议前,组织开展集体学法,每年不少于4次。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组织人事部门坚持把首课“学法”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同时依托国内知名高校、法学专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实现全市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各单位累计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190余次,领导干部会前学法240余次。
推行首课学法重在“践+行”,让法治精神化于心践于行融于情。推行领导干部首课学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常态化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百色市农业局围绕“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和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要求,广泛开展农村学法用法教育,加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目前有50%的行政村有学法用法示范户;百色市乡村振兴局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有效帮助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截至目前,全市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4个,组织开展“送法七进”活动696场,发放法治宣传品5万多份,让法治精神化于心践于行融于情,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点赞。
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头雁效应”示范带动全市上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百色市还探索建立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全面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水平,为推动百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