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中关于工作时间的相关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加班,加班费应当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当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

日工资基数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除以一个月计薪的天数,今年中国节假日调整后的月计薪天数为21.75天。

以一个约定月薪为1500元的职工为例,他的日加班基数就是1500元除以21.75天即69元;如果企业安排他在5月1日加班,则应支付其不低于69元的3倍即207元的加班工资。

5月2日加班,单位首先应安排补休,否则须支付两倍的日工资基数。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劳动法请假工资规定》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1.什么是工时我国现行的标准工时制度是多少

2.哪些企业职工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3.符合哪些条件的职工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4.企业可以自行决定实行特殊工时制吗

5.企业能否实行每周六天工作制

6.为保障职工的休息权,法律对加班加点的条件作了哪些限制

7.休假日加班是否不受法律规定每月不超过36小时的限制

10.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一日工作超过8小时能否作为加点

12.企业是否有权自定加班加点的工资标准

13.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假日正常上班的,企业不支付加班工资对吗

答: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2条的规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企业职工,工作日正好是周休息日的,属于正常工作;工作日正好是法定节假日的,应当依照不低于劳动者正常情况下本人日工资的300%的标准,支付加班工资。所以,企业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为由,不支付加班工资是违法的。

14.哪些节日企业应当放假

答: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以下节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放假:(一)新年(元旦),放假1天(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劳动节,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四)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五)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六)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15.节日正逢劳动者休息日的,是否应当补假

答: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新年、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而妇女节、青年节等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16.企业可以暂不实行年休假制度吗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但是,国务院关于职工年休假的规定至今尚未颁布,按照劳动部的规定,在国务院作出新规定之前,可根据原办法安排职工休假。目前,本市按照上海政府于1992年颁发的《关于本市企业职工休假问题的实施意见》的规定安排职工休假,由于该实施意见中规定企业在确保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在不增加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可以安排职工休假。暂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在条件具备后再安排职工休假。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暂时不实行年休假制度。

劳动法关于倒班最新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倒班最新的规定:不同情形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1、标准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按照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综合计算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3、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加班费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不需要支付加班费。但是应当注意,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职工工作的,仍然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费。

4、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

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

5、节假日加班费计算

节假日加班三薪(月工资收入÷21.75×300%)、公休日加班双薪(月工资收入÷21.75×200%)

春节长假七天总加班费=月工资收入÷21.75×300%×3+月工资收入÷21.75×200%×4

劳动法关于倒班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加班费的规定

加班是要给付加班费的,国家规定加班费标准如下:

在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并不得以调休、补休替代。

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加班不支付加班费是违法的。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二)休息日加班:如果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的,就应该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200%的工资

(三)法定节日加班: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第二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由原来的7天改为10天,即:

(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劳动节,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

(4)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也就是说,以上日期就是法定休假日,如果在以上日期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就应该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支付加班费,即加班费不低于300%的工资。

被要求提前报到,公司却不愿支付工资

提前召开的早会算是加班吗

王某所在的制造业公司每月召开一次全体员工早会,要求提早半小时到达公司开会,但公司没有为此支付加班工资,公司员工大多对此敢怒而不敢言。那么,提前召开早会究竟算加班吗

就业压力和维权成本是维权困难的症结所在

关于加班费的问题,我需要强调的是,从《合同法》第三十一条我们可以看到,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的。

在目前现行的法律下,用人单位通常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名目、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避免加班的提法,从而规避支付加班工资。但是你只要掌握了上述的识别方法,就能正确判断公司的操作到底是否属于加班,你是否有权要求申请加班工资。

员工应注意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

对于争议性工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专家结语

最后,对于加班费的追讨,建议劳动者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注意留存固定证据,如员工卡、打卡记录、工资单、任何有单位盖章的文件等等。当权益受到侵犯时,一定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责任编辑:游航)

THE END
1.国家休息休假政策规定国家休息休假政策规定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以下是对这些规定的详细解读: 一、每日及每周工作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这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320812ea72d2a0001011
2.事关休息休假,你想知道的都在里面编者按: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劳动法律法规,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休息休假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关于休息休假权益,国家有着明确的政策规定。那么,我国劳动者享受哪些休息休假权利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MyMDA1MQ==&mid=2651612278&idx=2&sn=0980e1e6ea118213b6540db71d8223f2&chksm=81c9e3e7b96319a06a53482eccaa856774c600632abf7f9d234da3b1aecf33f0edd40aeda8fe&scene=27
3.论劳动者的休息权及其法律保障制定《办法》的初衷是为更好的实施我国关于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规定,但因《办法》的规定和限制太多,反而给用人单位关于带薪年休假自行处理的自由感,不具有实践性。行政法规关于休息权制度的很多细化规定,因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导致行政法规定的相关细化制度因过于模糊而不具有可行性。https://blog.csdn.net/qq_51985230/article/details/130371036
4.统一休息时间的通知(通用7篇)中国法律在警察休息权保障上的立法缺失, 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立法层次低, 相关规范性文件较为分散。2000年公安部颁布了《关于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民警因公伤亡的通知》, 2005年制定了《从优待警暂行规定》,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2007年发布了《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规范》, 这些都是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40dt4dv.html
5.劳动者休息权范文5篇(全文)劳动法律制度中具体确定劳动者休息权限度的是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1994年制定的《劳动法》将我国的基本工时制度确立为“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作制度。之后不久, 国务院于1995年3月修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确立“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时制度, 降低了https://www.99xueshu.com/w/ikeynqqze07f.html
6.劳动法对加班工资是怎样规定的?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对休息权做了明确的规定,为员工休息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2. 落实用人单位责任 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确保员工享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对员工休息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休息意识。 https://www.meipian.cn/4zhcxt0d
7.我国劳动者休息权法律保障的缺失与完善4 完善我国劳动者休息权法律保障的思考 4.1 完善劳动者休息权的立法保障 第一,《劳动法》应修正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确定每天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不超过四十小时,与《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相统一。 第二,界定部分模糊概念。《劳动法》需要明确界定第 37条中的“劳动定额”,第 41 条中的“生产经营需要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721.html
8.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是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国家法律国家休息日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相关题库:经管员选拔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https://www.shuashuati.com/ti/13208eb8b57f499faba6fbe705d777c7.html?fm=bd4f63fd89446b0ae137993b55d2d4b730
9.我国劳动者休息权的法律保障研究【摘要】:作为人权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休息权,同时也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劳动者的最基本权利。休息权是劳动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劳动权的研究在现代社会人权研究的重要地位而言,我国关于劳动者休息权的研究却相对落后很多。虽然我国法律对劳动者休息权做出了相对完善的规定,包括宪法、劳动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但是由于我国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73-1016046583.htm
10.关于加班及变相加班的法律问题根据劳动法第44条的规定,法律仅对休息日可以调休予以明确,而未规定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以及法定节假日加班可以以调休代替加班工资。 且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十条明确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先按同等时间安排其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https://www.jianshu.com/p/cd9b08c41d3f
11.2024年工作日午休是否属于劳动时间?法律资讯3. 对于特殊行业或特殊情况下的工时计算,可参考《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一般的午休和工间休息时间并不计入劳动者的法定工作时间,但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劳动者仍需履行职责或者无法自由支配,那么就可能存在将其认定为工作时间https://m.maxlaw.cn/n/20240322/110276888157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