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行业主要品牌:茶颜悦色、喜茶、奈雪的茶(02150.HK)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中国新茶饮类门店店总数、中国饮品主要细分品类门店数占比。
“新茶饮”进入3.0时代,市场规模达千亿元
“新茶饮”愈来愈在大众的生活中出现,其广义定义为:在专门制售饮品店中现场加工制售的各类饮品的统称。现在,新茶饮已经从1.0发展到3.0阶段,品牌IP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呈现“个性+多元”的丰富元素。
随着我国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人们对饮品口感要求不断提高,现制茶饮相较于传统茶饮口感更好、选择更加丰富因为备受消费者青睐。与此同时,人们对食品健康要求的提升使得主打更有品质的茶基和更为健康的配料的新式茶饮在短期内实现弯道超车,我国现制茶饮市场快速爆发。2020年,我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1136亿元,同比增长6.87%。
2020年新茶饮类门店占比最高
《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中把我国饮品店主要分为新茶应、咖啡厅、冰淇淋和其他一些混合的店,而在细分品类的饮品店中,各类新茶饮店占比最高,达到65.5%;咖啡厅占比约为16.3%;冰淇淋占比为7.1%。
2023年新茶饮类门店数量有望突破50万家
《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年底,我国饮品店门店总数约为42.7万家,2020年年底门店数量约为59.6万家。其中,新茶饮类门店占比最高,达65.5%,门店数约37.8万家,预计2023年新茶饮门店数可达到50万家。
品牌连锁化将成为饮品店发展的趋势
《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年底,饮品店的连锁化率达35%,超过餐饮业平均连锁化率15%。“品牌化”的重要性,自从喜茶、奈雪等新茶饮品牌的火爆后,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品牌的重要性了,品牌带来的产品溢价,是无可替代的。而茶饮更是如此,如今新茶饮品牌都在向着成为健康、时尚的连锁品牌发展。
新茶饮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0%
由于新式现制茶饮注重产品品质还具有社交价值,因此备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我国新式茶饮消费者对新式茶饮的用户粘性较高。且和喝咖啡一样,茶饮也能让人上瘾,有稳定的消费频次,就有稳定的客流量,收入也会越来越高,新茶饮市场规模稳定增长。《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预计2021-2026年行业复合增速高位段可达20%。前瞻认为,到2026年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千亿。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导读
什么样的茶饮品牌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新茶饮”?新茶饮“新”在哪儿?近日,茶饮头部品牌喜茶提出了新茶饮的2个标准。
兵法说攻易守难,但在竞争白热化的餐饮市场里,其实攻难守更难。今年的疫情加速了品牌淘汰的速度。尤其是本就良莠不齐的新茶饮市场,堪称惨烈。
这局怎么破?一直是行业领头羊的喜茶提出了更易操作更易落地的方法。成功品牌走过的路,值得你听听。
1.喜茶or别的奶茶
如果有一个21世纪最具影响力餐饮品牌的评比,喜茶绝对值得上榜。因为它厉害的不止一杯茶,还有年轻人认同的新茶饮文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茶饮经济效应。
我们常说学习成功的品牌,要学的不是它成功了以后做什么,而是它在成功的路上做对了什么。
产品和文化的不断串联和迭代,是喜茶最强的两个致胜点。
早在2012年从广东江门“江边里”小巷创业时,喜茶要做的,就是不同于传统奶茶或茶饮的“新茶饮”。在那个行业还在普遍使用粉末冲泡奶茶的时代,喜茶开创性地使用真正原叶茶+醇香芝士原创出了“芝士茶”。
这是市面上第一款完全不用粉末、以芝士做奶盖的茶饮。
没有哪个品牌的崛起是一蹴而就的神话,喜茶也曾经历过一天只卖20元的营业额。作为后来者,只有比先入者拥有更为明显的、破坏性的优势,才可以把别人的生意抢过来。
此外,为了满足年轻人的好奇心,除了常规产品,喜茶食验室还会进行创意新品的尝试,不定期地推出各类新奇小食。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喜茶这么火?”一个高赞回答是:“因为我爱吃的它都有。”
文化是品牌的立足之魂。喜茶称自己是“灵感之茶”,这点非常聪明。当代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认同度普遍不高。用“灵感”打造新茶饮文化,既在年轻消费者中获得了认同,同时也推动了茶行业的发展。
“灵感”“酷”“禅意”的理念在喜茶的产品、宣传、空间体验等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丰富的IP联名玩法、与众多品牌的跨界合作、多种多样的周边、以及零售的布局,如跟可爱多的联名雪糕等等,在传达品牌调性的同时,也实现了品牌的不断破圈和用户滚雪球式的增长。
截止2020年10月,喜茶已经在全球拥有超650家门店,已累积超过3000万线上会员。在最近的一笔战略投资中,喜茶估值超过160亿。破坏性的优势让喜茶成为了新茶饮届的NO.1,也成为了很多新茶饮品牌的榜样。
2.什么是“必须”达到的标准?
36氪研究院发布的《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显示,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在2019年就已突破4000亿元。
新茶饮俨然是个千亿级大市场。然而,伴随着40几万家茶饮店的痛点,却普遍集中在创新不足、食品安全、同质化严重这三点上。随便买杯茶饮,从杯子、颜色、品名都很难分辨出差异。就连品牌名、logo设计也是偷梁换柱街、打擦边球。一些“李鬼”硬生生败了“李逵”的好名声。
今年疫情突袭,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跨界者入场,新茶饮的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稍有不慎便会被淘汰出局。尤其是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小门店小品牌,连生存都岌岌可危。
这个行业,应该有规范标准,也应该有企业来立行业标杆。
11月19日,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主办的“2020中国全零售大会”上,CCFA新茶饮委员会筹备工作组正式宣布成立。
作为CCFA新茶饮委员会发起成员,喜茶高级副总裁张海龙致辞,并对“新茶饮”提出两大标准:“新茶饮,必须使用天然原材料打造好的产品,必须致力于塑造并传递某种品牌文化。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才是真正的‘新茶饮’。”
喜茶,首次对“新茶饮”这个行业明确提出自己的定义。
1)必须使用天然原材料
在张海龙看来,用天然用料打造产品应该是行业的起点。从2012年创办以来,这8年里,喜茶对天然、优质原料持续追求和不断升级。例如喜茶用作茶底的茶叶,均来自于贵州、福建、四川、台湾等优质茶叶产区。
为保障茶叶的品质和稳定供应,喜茶还在贵州建立了有机茶园。备受喜爱的水果茶系列中,为呈现当季的新鲜口感,喜茶严格挑选并使用来自最佳原产地的高等级新鲜水果。
如爆品王“多肉葡萄”选用的是辽宁、浙江、福建产区的优质巨峰葡萄。众所周知,喜茶的葡萄都是手工剥皮的,虽然费工,但可以保证消费者喝到好看又好喝的美味茶饮。
“在喜茶,我们选择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的冷藏奶替代常温奶、采用新西兰进口芝士、使用NFC百分之百鲜榨果汁……这一切,既是喜茶追求极致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在这个时代,所有‘新茶饮’企业必须达到的标准。”张海龙表示。
2)必须塑造品牌文化
品牌有文化,应该是行业追求。
“在喜茶内部,所有人都知道一句话“产品是起点,品牌是终点”。面对新茶饮市场存在的问题,张海龙觉得,要脱离那些忽兴忽亡的轮回,就必须得到消费者在产品以外的热爱,塑造出能与消费者共鸣的品牌文化,才能得到长久的生命力。
茶饮是喜茶的业务形式。从根本上说,喜茶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打造一个全球化的品牌和符号。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喜茶在做的,就是茶的年轻化、科技化和国际化。
持续输出文化认同,是一个相当艰辛与漫长的过程。茶是个本身就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泛消费基础的品类,要真正激活茶饮这个行业,就是要做茶与年轻人之间的连接与化合,连接年轻人的创意和生意。
就如上文提到的那些,喜茶一直在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与他们沟通,让品牌文化中的酷、灵感、设计感,将庄严了几千年的茶文化的影响力转变成商业价值,融入当代人生活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3.品牌不是宣传出来的,是被消费者感知出来的
许多茶饮品牌错误地认为营销大于一切,总是苦恼于如何宣传。但在喜茶看来,品牌并不是被宣传出来的,而应该是被消费者感知出来的。
从产品、门店到小程序、自媒体矩阵等等,所有能够与消费者接触的地方,都是塑造品牌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创造并赋予内容,就是塑造品牌的最好方式。
喜茶的场景设计最成功的地方在于,让喝茶这件事变得更酷。在设计风格上,有岭南风、黑金轻奢风、宠物主题店等各类独具特色的门店,但存异求同,每一家都融入了禅意、极简、美学等传统茶饮文化,为消费者带来了多元化的空间体验。
再如喜茶2018年自主开发的喜茶GO,不仅是一个线上下单付款的小程序,也不断优化成了一个会员体系与社区运营的闭环,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从用户需求推动产品迭代、门店服务等,完成了一个线下转线上的数字化转型,如今已累积超过3000万线上会员,并在2019年获得了IDC中国数字化转型颠覆者大奖。
企业有文化才能走得长远。企业更要有社会责任感,餐饮市场也需要更多标准,品牌才能走得更远更强。
结语
曾被视为网红,被很多人唱衰火不过半年,可喜茶迅速地成长壮大,正是死磕“必须”达到的标准,才有了今天。
一流企业立标准,头部品牌承担着更重的行业责任。规范市场、激活市场,所谓美美与共,中国餐饮才会有健康良性的发展。
就如张海龙所说:“我们相信,按照上述两条标准发展的茶饮,才是真正的‘新茶饮’。而且我们坚信,新茶饮才是行业的趋势和未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