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茶气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茶叶毛茶

要说茶气,必须先追溯中国文化中对气的传承和看重,精气神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整体状态。

气居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我们最常听的太极,便是将气学发挥到极致的一门武学。

虽然很大一部分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使得气学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人对其也抱有极大的怀疑,但气从古至今一直存在。

普洱品茗中,茶气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有茶气的普洱茶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的茶品。

但很多品茗者,对茶气的认识和感受是非常模糊的。甚至有的人认为自身感受不到,就没有。

实际上,对于茶气,早在唐代、清代,就有茶仙卢仝,以及爱茶诗人许廷勋等人描述过。

卢仝关于普洱茶气的描述,最广为流传的便是那首《七碗茶歌》:

一碗喉温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许廷勋的《普洱吟》中:休休两腋自生风,何用团来三百月。

茶气是一种由茶叶中的有机锗(即生物有机锗)元素和多糖共同作用身体后,令人感到腹部一团暖气聚集,浑身筋络舒畅,出现后背掌心轻微细汗,打嗝的现象。

根据中医学研究,天然有机锗,在灵芝、人参等药用植物中存在较为丰富。

而茶叶中也含有少量天然有机锗,只是它不易溶于水,需要和多糖结合后,才能更好的被人体吸收利用。

敲黑板的重点:茶气产生的感受要和喝了热烫的茶汤后因热气产生的感受区分开来。

喝了热烫的茶汤,因为热气而产生的暖出现在胃部,同时后背是热汗且很密集;

而茶气是宛若气流一般,在不经意间流过经络,慢慢的增强,然后被人体感知到,如腹部气团聚的暖,后背手心细汗析出,有的出现频频打嗝;这些特征都消散后,浑身感觉轻松自在。

说完了茶气是什么样的,我们正式进入普洱茶要有茶气体现需要具备的条件。

01、茶品的原料生长地

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境内山峦起伏,河流较多,水热资源丰富。在这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植物,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每一地区的土壤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又存在较大区别,所以制成的普洱茶也呈现出一山一味,一寨一味的丰富特点。

普洱茶的原料是构成茶品优质与否的物质基础,原料中的内含物质越丰富,越能够为茶品的品饮,以及后期的存储提供很好的保障。

02、茶品的初制工艺

普洱茶的制成主要由初制和进一步加工共同组成。初制的工艺不仅决定茶品的滋味,而且还决定着茶品是否具有存储的价值。

为什么要提出手工制茶,因为手对茶叶的感知度是非常灵敏的,非其他器物能够代替。

传统手工制茶,将一片片鲜叶从深山古树枝头采摘下,带回家中,进行摊晾、柴火铁锅杀青、揉捻、阳光晾晒,耗时耗力十天半个月,晒青毛茶初成。

温度对茶叶内含物质的留存有较大影响,柴火铁锅杀青时,茶叶的温度保持在60-80℃,才能较好的保留茶叶中的多酚类、氨基酸类、糖类、酶等重要物质。

很多古树茶因为数量非常少,而且不是成片生长,所以采摘和杀青的难度较高。

如弯弓古树茶,生长在国有林中,不仅要跨过半米宽的羊肠山道,而且还要趟过河水,采摘的鲜叶要及时运出山,回到家中摊晾,所以这里的摩托车便成了重要的运输工具,采茶季忙碌的身影在林中穿梭。

一锅鲜叶最佳的杀青量是5—10公斤,鲜叶在锅里的厚度较为均匀,杀青才能顺利进行。但并不是每一次的鲜叶都能达到较佳的杀青量,所以对制茶功力的巨大考验也就体现在变数上。

阳光晾晒是晒青毛茶形成的关键步骤,茶叶内含物质在阳光下发生悄然变化,形成独具特色的风味。

03、茶品的精致工艺

晒青毛茶制成后,为了较好的体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独特魅力,需要将毛茶做进一步的加工。即后续的浅蒸、石模压制、自然晾干等工序。

利用水蒸气使毛茶迅速回软,此时的度也要恰当把握,否则会使茶叶吸收大量的水蒸气,对茶叶内含物质的浓淡造成影响。

毛茶回软后迅速定型,这里以常见的圆饼为例,用干净的白纱布使毛茶定型,再用石模压制使茶叶松紧适度,茶饼制成放在晾茶架上自然晾干,最后白棉纸包裹,茶品即成。

04、茶品的后期储存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魅力是其它茶品无法比拟的,历经岁月打磨过的普洱茶,其韵和茶气都有自己的独特。

普洱茶适宜在温湿度适宜、无阳光直射、无异味、干净的环境中存放,茶叶中丰富的内含物质发生自然转化。待某日取出来,冲泡后,老茶的魅力尽在一盏茶汤里。

以上是茶品满足有茶气的自身条件,要感知茶气需要品饮者的身体感官参与其中,这就会出现差异化。

有的品饮者的体感较敏感,容易感受到一些细微的变化;有的品饮者的体感可能要钝一些;

品茗是一件需要慢慢学习积累的事情,喝茶也是一件静心的事情,茶汤要喝温热,并且慢慢喝,才能够感受到茶的原本滋味。

综上所述:普洱茶要有强烈的茶气需要具备原料优质、初制工艺精湛、精制工艺得当、后续存储恰当这几个最本质的必备条件;

同时品饮者需要慢节奏,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茶想要传达给你的一系列的变化。

THE END
1.茶叶初制和精制的区别?在哪里在制茶学上,制茶产品凡需要精细再加工的,泛称之为“毛茶”,而其制成的加工产品则称“精茶”或者“成品茶”。由于毛茶的外形、内质等往往达不到茶叶的商品属性要求,所以就要求对这些毛茶进行再加工。 精制茶,顾名思义是在初制毛茶的基础上再进行精细加工而制成的茶。毛茶经过一系列的精制工艺加工,其综合品质https://www.meipian.cn/320dbgiw
2.茶叶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初制茶:干燥过的茶就可以拿来冲泡饮用,可是这种茶外型不好看,品质也还不稳定,一般称为初制茶。 8、精制 销售之前,最好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 A、筛分:将茶筛分成粗细不同等位。 B、剪切: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 C、拔梗:将部分散离的茶质分离出来。 https://www.da-quan.net/wa/d7ta7hee3td7hhh3het.html
3.什么是“毛茶”和“精制茶”?精制茶,顾名思义是在初制毛茶的基础上再进行精细加工而制成的茶。毛茶经过一系列的精制工艺加工,其综合品质得以提高。市场销售的茶叶,基本都需要经过精制过程。 一、精制的目的 茶的精制过程工艺复杂,视不同茶类以及产地、季节和等级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需考虑针对毛茶采取不同技术措施,使茶叶的外形与内质互https://weibo.com/p/1001603743145115442004?pids=Pl_Official_CardMixFeedv6__4&feed_filter=2
4.祁门红茶工艺流程祁门红茶制作技艺→MAIGOO知识摘要:祁门红茶简称“祁红”,因产于安徽省祁门县而得名。祁门产茶历史悠久,传统的祁门红茶全系手工制作,其质量取决于制作工夫,祁门红茶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下面就来一起详细了解下祁门红茶的工艺流程。 祁门红茶工艺流程 祁门红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分为初制和精制两大过程。传统制作每道工序都为手工https://www.maigoo.com/goomai/268803.html
5.红茶工艺红茶知识红茶天地正山小种的制作工艺是比较复杂的,根据2004年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联合制定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标准,它分为初制工序和精制工序。 (一)初制工序 采摘(茶青)——萎凋——揉捻——发酵——复揉——熏焙——复火——毛茶 http://www.lapsang.cn/Mobile/ShowInfos.Asp?ID=11
6.武义县熟溪街道何广义初制茶加工点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C15) 英文名- 经营场所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熟溪街道郭下村村口路25号附近企业 经营范围初制茶加工。 企业年报6 序号公示日期年报 12021-02-04 武义县熟溪街道何广义初制茶加工点2020年度报告 22020-03-16 武义县熟溪街道何广义初制茶加工点2019年度报告 https://www.qichacha.com/firm_cccc172df1609ccc177ff1a3db13dc3b.html
7.企业裁员面谈的案例解析(精选4篇)其中, 自产的毛茶部分所得为20万元, 精制茶以及外购的茶所得为32.65万元, 根据相关税收法律的规定, 该企业种植以及初步加工所得分别占60%和40%, 应缴纳的所得税为38.65万元, 应纳所得税额为9.66万元。本月所需缴纳的税务合计为21.01万元。 4.2 筹划后的税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5w4yot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