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提出四大任务。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强产品竞争力。
那么“工匠精神”究竟是什么?
1.精益求精
2.严谨,一丝不苟
不投机取巧,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
3.耐心,专注,坚持
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
4.专业,敬业
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5.伦理性道义性
中国的百度给出了“工匠精神”的五个要素,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第五点,也就是要为社会做贡献,需要有道义,这个要素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也是日本为什么有那么多百年企业的原因所在。
工匠是和创新密不可分的,在日本的家族企业,特别是百年老店的家族企业当中我们都发现了创新这一精神。
“工匠精神”和企业长寿的秘诀有非常大的关系。一个企业如果越长寿,他的“工匠精神”积累就越多、越强。当一个企业“工匠”文化很强的时候,它就越容易成为一个长寿的企业。
我们比较了各国的长寿企业,这个比较依据三条标准:首先是每个国家拥有的百年企业的数量;其次是这些百年企业所占国家的经济比重有多少;三是每个国家超过500年的最古老的企业具体有多少?调查结果第一位是日本,第二位是美国。
日本企业长寿的根源:佛教、儒教和神道教的结合
这个答案其实就在中国。
在日本,打造长寿企业的六个成功要素以及工匠精神其实是源自于三个价值观,这三个价值观其中之一就是佛教,第二是儒教,第三是神道教。佛教和儒教是从一千多年来从中国传到了日本,然后和日本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神道教相互结合,成为了长寿企业的价值观。这三个教提出每天创新,每年创新,通过坚持才能打造出长寿企业。
佛教注重和,儒教重视仁义道德。这三种思想,中国的佛教、儒教和日本的神道教这三种思想打造出了日本的长寿企业,也形成了日本的家族观念,造就了日本人强烈的传承意识。
我们来拜访日本的长寿企业都可以看到刚才所说的这些影子。“先义后利”是儒教的思想,这些家训被很多日本的家族企业代代相承。
我想强调的是,正是由于日本认真学习了在1500年前从中国传来的这些经典思想,并经过长期实践,才创造出在这一世界少有的长寿企业大国。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我们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在研究日本百年企业传承秘密的时候,我会发现,众多日本百年企业能够基业长青,打破中国“富不过三代”说法的,恰恰是中国的传统思想。
演讲|后藤俊夫
编辑|刘婉婉
下载界面新闻
“中国现在也有许多企业迎来了传承期,我非常期望中国的企业能够重回经典,实现圆满的传承与长寿!
中国有句俗话“富不过三代”,但相反正是中国的经典思想实现了日本企业的“富过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