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职业精神探秘-乌有之乡

中国社会自隋唐之后,逐渐形成一个平民社会。所谓的平民社会主要是针对贵族社会而言的。贵族社会的特点是人的政治、经济身份由血缘决定,老子的职位儿子世袭,贵族的儿子还是贵族,农民的儿子还是农民,商人的儿子还是商人,工匠的儿子还做工匠。贵族掌握着大部分生产资料,控制着民众的政治、经济生活。这是个等级社会,一个人想冲破这种等级相当困难。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就是贵族社会的典型表现。

隋唐之后,科举制度、两税法的实施表明中国渐渐成为一平民社会。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科举做官;所有人都要依法纳税(某些时期少数人有免税特权)。人们还有了选择职业的自由。经济上政府采取的基本上是“自由的市场经济”,没有多少行政干涉,土地自由买卖是典型的表现。这绝对是一个竞争型的社会,政治、经济上都是自由竞争,没有人不让你参加科举,没有人不让你通过市场规则发家致富。

在平民社会,血缘上的等级不存在了,是不是就没有等级了呢显然不是。平民社会中所谓的平等只是“竞争权利”上的平等。也就是说,你有做官、发财的权利。但你不一定能做官,不一定能发财。社会依然是有等级的,官员的政治权力就比平民大,富人也会利用个人财富支配穷人。官僚就是一个等级,富人也是一个等级。原来的血缘等级制被权钱等级制取代了。

二、欧洲、日本的血缘等级制与敬业精神

欧洲中世纪、日本幕府时期,国家政治制度上实行封建采邑制,也就是中央集权加地方自治。比如日本,幕府就是中央,各藩是地方,藩政权有极大的自治权。类似于中国的西周时期。如果中央衰弱了,那就类似于中国的春秋时期。人的身份由血缘等级制决定。一个平民要成为贵族是不能的。

对欧洲的封建各国和日本幕府时期的各藩而言,相互间发生竞争是一种常态,这种竞争经常导致战争。对外战争需要内部的民众动员。这就决定了贵族不能无视民众的生存状况,至少他们要让民众有饭吃有力气打仗。同时欧洲人宣扬骑士精神,日本人宣扬武士道精神,其核心都是对上级忠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上下级之间就成了利益共同体。凝聚力这样就产生了。

血缘等级是存在的,冲破等级不大可能;等级低的人也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有时不能够如此)。如果工作做得好,会受到上级的奖励,否则会有惩罚。等级的固定性反而可以使某些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之人能够认真工作,力争把工作做好,自己也可以在工作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敬业精神因此就产生了。

所以,我们在欧洲和日本人中是能够发现一种敬业精神的。

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在一个社会组织中,上下级之间如果形成利益共同体,在各种职位上的人才能够各负其责,敬业精神才能够形成。日本武士的忠诚就是一个典型。

三、平民社会与敬业精神

我们研究隋唐后中国文化的主流,有两种:功名之学和养生之学。功名之学是儒家传统,养生之学根源于道家,佛家也讲养生。在多数读书人身上两种学问都有。

血缘等级制下,人没有非分之想,只有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能够体现个人价值。而平民社会,人人都有机会进入权钱等级制中的“上流社会”。于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人以上流社会为目标。没有进入上流社会之前所从事的工作,仅仅是为进入上流社会铺路。

与平民社会相伴的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人与人之间缺乏根本的利益联系。经济上本身就是一盘散沙的状态。又由于中国在历史上缺乏外部的强大对手,统治者除了在被统治者身上榨取财富之外,并不需要被统治者为其出力。于是,在中国的权钱等级制中,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就成为一种分裂的、敌对的状态。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状态就是这两种原因造成的。

统治者对于被统治者只是一味榨取,根本不在乎被统治者的生存状况。以至于农民、小商业者、小手工业者生存艰难,他们怎么可能“敬业”呢低下的社会地位——其从事的职业就是这种地位的主要表现——只会让他们倍感屈辱,敬业当然不会产生了。在他们心中,有着和统治者同样的价值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职业的贵贱之分,泾渭分明。

THE END
1.日本护士在疫情期间的奉献与挑战:她们如何在危机中坚守岗位,展现近日,日本东京的医疗机构再次发出呼吁,要求社会各界关注护士们在疫情期间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与挑战。随着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出现,护士们不仅要应对不断增加的患者数量,还需面对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负担。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讨论,许多人开始反思护士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奉献精神。 http://spark.taobaofl.vip/taodt/6055.html
2.日本人的敬业精神高桥敷在《丑陋的日本人》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在秘鲁工作的日本人,妻子要生孩子了。打电话到他上班的地方,他没有多理会,继续手头的工作,秘鲁的上司和同事知道后,说要给他放假,他开始不同意去,后来他的上司命令他回去,他这才放下手头的工作,快带回到家里。 https://www.douban.com/note/401193266/
3.日本人的五种精神一开口就是钱,这就是中国人普遍唯财至上的心里,三鹿之类的企业就是由这样人才来组成的 日本人的敬业精神 关于敬业精神,最近看到的一篇故事,一直令我印象深刻!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日本。 故事主角,是一个利用暑期到东京帝国饭店打工的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在这个五星级饭店里所分配到的工作是洗厕所。 https://www.meipian.cn/rifqx98
4.赴日工作之外柔内刚地去面试二、学会高度敬业的职业态度 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举世闻名,工作绝对排在第一位,他们认为工作才是人生的本质和真正含义,他们崇尚忠诚与奉献。与我们绝大多数国人不同,我们只把工作当成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把工作当成是神圣的使命,真正当成自己的事业在做,企业员工与老板一条心。这是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真正差距所在http://www.japan-job.com/news.php?module=Details&id=10083
5.日本企业员工的团队精神可喜的是近来对儒学的推崇和传播有不断回升的势头,人民大学等一些高等院校相继恢复了国学研究,相信对于儒学的研究将会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企业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培养企业员工的敬业精神。这一点,日本企业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企业员工团队精神的培养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国的许多企业都把团队精神当成http://www.godzr.com.cn/tz/html/tuozhanxunlian/tuanduiguanli/tdjs/200908/27-3435.html
6.敬业精神范文12篇(全文)而大量的事例说明西方人和日本人都很具有敬业精神。西方的服务业和邮递业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恐怕在西方国家呆过的中国人都深有体会。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也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 为了工作他们整个民族几乎每天都在跑步。相比之下, 同样身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人却相去甚远,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t6vxmuv9.html
7.日本人的民族精神读书笔记(精选5篇)日本人的民族精神读书笔记 日本自立国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在技术形成与革新方面走出了一条与中国截然不同的道路:从近代日本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中可以看出,日本人热衷以各种“道”为代表的系统性技艺,而不喜欢向传统的中国人那样,从宏观上解释这个世界最本质的东西。我认为,这植根于日本相对严酷、封闭的自然环境,为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71047w4.html
8.《论语》中的敬业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在《论语》中,“敬事”构成了社会主义敬业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渊源。其所蕴含的敬业思想,是社会主义敬业价值观的丰厚文化滋养,对弘扬新时代的敬业精神具有重要价值。“敬事”之“敬”为谨慎、负责、专心之义,其来源于对鬼神的敬畏,并且与对“礼”的敬重、对他人的尊敬、对修身的慎重有着紧密的关系。“敬事”之“事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460-1020630181.nh.html
9.中国衡器协会访日代表团考察汇报三、日本员工的敬业精神及全球化经营理念 一走进日本的企业,给人的感觉就是井井有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日本的员工工作时都非常投入,表现出令人可敬的敬业精神。正是这种敬业使日本的产品大多很美观。日本人的理念就是:要做就做最好的,这一点也是值得中国员工学习的。另外日本企业的全球化经营理念特别强,象寺冈、http://www.weighment.com/newsletter/to_2002/207.htm
10.永远的远山(图)光明日报勤勉和执著的敬业精神 先生从1942年起任日本鸟取高等农业学校园艺学教授,但他逢人便自称是一个农民。他认为作在大地上、农田里的文章才有价值。他崇尚实践,尊重实干,相信经验,在实践经验面前,能勇敢地接受现实而不固执己见。先生对于“葛藤情结”在兰州试种失败后态度的转变,便可见先生是一位诚恳求真、正视现实的https://www.gmw.cn/01gmrb/2004-09/03/content_93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