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中国沃土,深耕TIC领域,传递行业信任,创造全球价值。推动碳中和,我们一直在行动!可持续发展,我们一直在坚守!
作为中国第三方检测与认证服务的开拓者和领先者,CTI华测检测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检验、测试、校准、认证及技术服务。
服务能力已全面覆盖到纺织服装及鞋包、婴童玩具及家居生活、电子电器、医学健康、食品及农产品……等行业的供应链上下游。
全面保障品质与安全,推动合规与创新,彰显品牌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健康、更安全、更绿色的可持续发展。
烈日炎炎,酷暑难当!随着“初伏”的如期而至,超长待机的三伏天正式开启,整整40天的“plus版”挑战拉开帷幕!
果汁因其清新的口感和味道,在市场中拥有了很多忠实“信徒”。不论是工作间歇、健身后补充,还是午休的悠闲时光,一杯果汁都能瞬间回血,活力满满。
但并非所有“果汁”都可以称为果汁哦~
果汁饮料≠果味饮料(是完全不一样)
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色彩缤纷的果汁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而果味饮料和果汁饮料竟完全不一样?
为了理清这件事儿,我们得归根溯源看看啥是果味饮料和果汁饮料。
根据《GB/T10789-2015饮料通则》,果味饮料属于风味饮料范畴。是以糖或其他甜味剂、酸度调节剂、食用香精(料)等的一种或者多种作为调整风味的主要手段,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液体饮料[1]。因此,果味饮料往往具有浓郁的香气和甜美的口感,但却可能不含有水果成分。
而果汁饮料的定义来自《GB/T31121果蔬汁类及其饮料》。它主要是以果汁(浆)、浓缩果汁(浆)、水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制品[2],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其果汁含量至少在10%以上。
100%果汁≠原榨果汁(要学会分辨哦)
当我们在超市的饮料区看到那些标有“100%果汁”的产品时,很自然地会认为它们是直接从新鲜水果中压榨出来的纯果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很多产品包装上虽可能注明“100%果汁含量”,但配料表中“水”却排第一位,这意味着,尽管这些产品确实是由果汁制成,但经过了浓缩还原与稀释等工艺流程,与直接从水果中压榨出的原汁还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误解和失望。
那么,如何实现“果汁自由”呢?
为了实现原榨“果汁自由”,我们则需要仔细地研读产品标签和配料表。除了被“100%果汁”这样的宣传语吸引外,还应深入查看产品的成分列表,探寻其中是否潜藏着其他添加剂或“水”的存在,避免因误解而带来的失望。
FC→NFC→HPP(果汁内卷新赛道)
在果汁产品领域,众多企业应用的压榨杀菌工艺可谓是应接不暇。常见的FC、NFC是什么东东?作为“新秀”的HPP又是何方神圣?别急,我们一个一个来!
FC(浓缩还原)果汁可谓是界内的“老前辈”了。这种工艺通过将果汁原浆加热蒸发水分,然后杀菌制成易保存的浓缩汁,最后再以加水还原的方式得到终产品。
HPP(高压处理)果汁算得上是界内的“养生达人”了。该技术通过压力切割方式榨汁,并以合适的介质对果汁施以100~1000MPa的压力进行杀菌灭酶[3],在有效杀死致病菌的同时,共价键不会被破坏,因此可以很好地保留色素和维生素等低分子量化合物[4],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被较大程度地保存下来,高度还原水果的本味。
果汁好喝但要适度(甜蜜的“代价”是什么呢)
CTI华测检测现正式推出“饮料营养健康评价认证服务”:
更多服务请联系您的专项业务顾问~
参考文献:
[1]全国饮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10789饮料通则[J].2015.
[2]全国饮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31121果蔬汁类及其饮料[J].2014.
[3]吴晗,张云川,韩清华,等.果汁超高压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1,29(1):42–45.
[4]HouZ,WangY,ZhaoL,等.Processingofchestnutrosejuiceusingthree-stageultra-filtrationcombinedwithhighpressureprocessing[J].LWT,2021,143:1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