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不好,饮料加气好不好?二氧化碳容量

炎炎夏日,拧开一瓶带汽的饮料,哧哧一声,咕咚咕咚,饮用后解暑又解乏,怎一个爽字了得!给人带来这种清爽、刺激的口感要“得益”于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

那么碳酸饮料包括哪些?

何为二氧化碳气容量?

我们用标准说话!

碳酸饮料的类型

国标GB/T10792-2008《碳酸饮料(汽水)》中这样定义碳酸饮料: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碳气的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的饮料。

产品分类有:果汁型碳酸饮料、果味型碳酸饮料、可乐型碳酸饮料以及其他型碳酸饮料(如苏打水、盐汽水、姜汁汽水、沙士汽水等)。

什么是二氧化碳气容量

二氧化碳气容量是碳酸饮料的一个重要特征指标,指的是二氧化碳气容量的容积倍数。根据国标GB/T10789-2015《饮料通则》规定,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气容量达到GB/T10792要求的可称为碳酸饮料,对本身含有或添加二氧化碳的饮料可声称“含气”或“含气XX饮料”。

(GB/T10792-2008二氧化碳气容量要求)

二氧化碳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主要功能是防腐剂。依据国标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在饮料中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此外,添加了二氧化碳的饮料,在我们拧开盖子的瞬间,这些小气泡会伴随着“哧哧”声跑出来,赋予了碳酸饮料特有的泡沫奔涌的外观,使得碳酸饮料成为一种有听觉、视觉多感官效应的饮料。而当气泡在舌头上“爆裂”的瞬间,又使得饮料具有强烈的刺激和提神的感觉。汽水进入到我们的胃里,二氧化碳会吸收热量“跑”出来,让人有种“透心凉”的快感。这也是碳酸饮料成为消暑饮料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可生成碳酸,足够的二氧化碳气容量能够使饮料保持一定的酸度,可以调节饮料的风味,使饮料中各种风味更协调。

二氧化碳气容量的检测

二氧化碳气容量的检测标准有GB/T10792-2008《碳酸饮料(汽水)》和GB/T12143-2008《饮料通用分析方法》,分为减压器法和蒸馏滴定法两种方法。

减压器法的原理:用减压器和温度计测定饮料的压力和温度,再根据测得的压力和温度查碳酸气吸收系数表,即得二氧化碳气容量的容积倍数。

蒸馏滴定法原理:试样经强酸强碱处理后加热蒸馏,逸出的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吸收生成碳酸盐,用氯化钡沉淀碳酸盐,再用盐酸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根据盐酸的消化量计算样品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消费提示

1.学会看标签。食品标签中名称、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提供了产品的详细信息,尽量选低糖(≤5g/100mL)、无或不含糖(≤0.5g/100mL)的饮料。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而一瓶500ml含糖量>5g/100ml的可乐含糖量就已经超过25克;

2.科学选购碳酸饮料。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规格的包装产品,因为饮用不完的碳酸饮料,在存放过程中二氧化碳会逸出,久置再饮会影响口感;

3.碳酸饮料不能冷冻。经冷冻后,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溶解的二氧化碳被慢慢地释放出来,造成容器的压力过大而变形,甚至会发生爆炸。如果想喝冰镇饮料的话,可以直接在饮料中加入冰块,但肠胃不适的人不适宜喝太多冰镇饮料,容易导致肠胃痉挛或肠胃不适。

4.少喝碳酸饮料,不能用饮料替代饮用水。长期饮用碳酸饮料会影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吸收(比如钙元素)。人体钙元素减少了会影响骨骼的代谢,骨骼强度下降,易导致骨质疏松。

2021年1月1日,深圳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酒精饮料、碳酸饮料的销售者应当在货架或者柜台上设置符合标准的健康提示标识。《深圳市酒精饮料碳酸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制作标准和设置规范(试行)》指出,碳酸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分为三类:“儿童青少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标识、每日添加糖摄入限量标识、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标识”。

所以,碳酸饮料虽解暑,但不可贪喝!

参考资料

1、GB/T10792-2008《碳酸饮料(汽水)》

2、GB/T10789-2015《饮料通则》

3、GB/T12143-2003《饮料通用分析方法》

4、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5、《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

6、《深圳市酒精饮料碳酸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制作标准和设置规范(试行)》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1、微生物传统检测时效慢,紧急检测怎么办?

2、新式茶饮频爆问题,如何有效解决?

3、注意!你的生产车间洁净度达标了吗?

4、猫粮频曝问题,铲屎官的猫粮焦虑如何解决?

5、重磅解读︱GB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上)

6、重磅解读︱GB2762-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下)

THE END
1.果汁饮料最新国家标准,质量提升与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新里程碑,果汁关于果汁饮料的最新国家标准,标志着行业质量的大幅提升与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新里程碑。新标准旨在规范果汁饮料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确保产品真实标注果汁含量,严禁虚假宣传。加强了对添加剂的限制,确保产品的天然健康。这不仅提升了果汁饮料的整体品质,也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为果汁饮料市场健康发展奠定了坚http://jsgangde.com/post/10700.html
2.果汁饮料最新国家标准解析,多方观点与个人立场探讨关于果汁饮料的最新国家标准,涉及多方观点分析与个人立场的阐述。新标准对果汁饮料的成分、生产工艺、标签标识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旨在提高果汁饮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不同领域专家对此标准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新标准有利于行业规范发展,提高消费者信心;也有人认为标准制定应更加灵活,以适应不同地域和消费者的需求差异。https://subenyuanpco.com/post/13806.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软饮料的分类生活消费消费3.1.2.1 果汁型原果汁含量不低于2.5%的碳酸饮料,如桔汁汽水、橙汁汽水、菠萝汁汽水或混合果汁汽水等。 3.1.2.2 果味型 以果香型食用香精为主要赋香剂,原果汁含量低于2.5%的碳酸饮料,如桔子汽水、柠檬汽水等。 3.1.2.3 可乐型含有焦糖色、可乐香精或类似可乐果和水果香型的辛香、果香混合香型的碳酸饮料。无色可http://finance.sina.com.cn/xiaofei/consume/20050825/13351916859.shtml
4.果味饮料(草莓味魔水)风味饮料美味达食品饮料主要经营:碳酸饮料 ; 果味饮料 滕州市美味达食品饮料厂是一家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企业。滕州市美味达食品饮料厂凭着良好的信用、优良的服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产品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标准及经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的企业标准,每次 我们的其他产品 https://product.11467.com/info/306868.htm
5.S2023苏打果味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苏打果味饮料的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以生活饮用水(经过滤、反渗透)为主要原料,加入碳酸氢钠,添加浓缩果汁(浓缩柠檬汁、浓缩苹果汁、浓缩金桔汁、浓缩蜜桃汁、浓缩西柚汁、浓缩百香果汁、浓缩梨汁、浓缩荔枝汁、浓缩蓝莓汁、浓缩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19/136450.html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T10789—2015点击查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汇总” GB/T 1078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10789—2007《饮料通则》及其第1号修改单。 本标准与GB 10789—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对饮料分类的名称和顺序进行了调整; ——删除或调整了部分饮料类别下属分类及定义; https://www.foodtalks.cn/news/35049
7.固体饮料按国家标准如何分类?固态饮料是液体饮料,目的是除去水分。首先,干燥的饮料可防止自身酵素或微生物引起变质。第二,方便储运和储运。固体饮料相对于液体饮料有明显的质量下降、体积显著缩小、便于携带等特点。味美,快速,适用范围广,饮用方便。易于保持卫生。包装简单,便于运输。固体饮料按国家标准有以下分类: http://www.cgreentown.com/hangye/356.html
8.国家标准GBT29602, , 。 主要手段 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品原辅料和食品添加剂 经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 : 、、、。 注 风味固体饮料可包括果味固体饮料 乳味固体饮料 茶味固体饮料 咖啡味固体饮料 发酵风味固体饮料等 果蔬固体饮料( 下载文档,永久保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国家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0830/6100211054002101.shtm
9.Q/SXS0003S2019果味饮料国家标准其他类Q/SXS 0003 S-2019-果味饮料,Q/SXS 0003 S-2019 果味饮料 本标准规定了果味饮料的分类、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深井水(经粗滤、反渗透处理https://www.bzwz.com/s_62/s_23338.html
10.商政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发文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文字号暂无数据 发布时间2013-03-15 政策类型政策文件 发文主题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添加剂食品添加剂 展开全部内容 心得体会 0/300 保存 上级政策 序号 政策标题 发文机关 发文时间 1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0-05-13 2 食品安全法 山http://zc.vipisall.com/policy/99018ACAE1BDCECA803D5F07334F718FB80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