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某种食物有致癌风险”的说法,特别是中老年人,听到此类说法恨不得把身边所有有关的食物全消灭掉。但实际上,这些说法普遍不具备科学依据,有些甚至是以讹传讹。
那么生活中那些所谓的可能会致癌的食物,究竟因何被冠以“致癌”的帽子?大家平时的饮食安全真的一点保障都没有吗?若想预防癌症,不信谣只是第一步,从多个角度入手预防才是正途。
3种蔬菜有致癌风险?真相是这样!
1.药水娃娃菜
但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处理的娃娃菜,危险性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甲醛虽然属于有害物质,但在处理娃娃菜过程中,用量是非常低的,再加上这种物质挥发性较强、又溶于水,所以残留并不多。
有些人表示,暂时没中毒,没检测出致癌风险,说明吃的不够多。我们不能否认,短期内大量吸入甲醛确实会引发急性中毒问题。但从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如果某种食物有怪味,相信大家是不会继续吃的。
既然摄入量得到了控制,又何谈吃多了会中毒一说呢?所以无论从娃娃菜含有甲醛的量,还是大家的摄入习惯来看,吃娃娃菜的安全性基本上还是有保障的,无需过度担心其致癌风险。
2.生西红柿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生吃西红柿的习惯,然而生吃西红柿的安全性却几度让人怀疑。关于西红柿致癌的说法主要有这几种,有说法认为,生西红柿在存放当中容易接触到真菌产生毒素,继而增加致癌风险。
也有说法认为,生西红柿当中含有植物性碱性物质,过量摄入会引起中毒反应。但实际上,只要大家吃西红柿时,遵循基本的食用条件和规则,一般是不会接触到毒素或有害物质的。
一旦我们接触到,或食用了已经变质的食物,包括真菌、毒菌等有害物质在内的各种物质,就有可能进入人体影响健康。所以说,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食物的状态,而非食物的种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食物看上去只坏了一点,但实际上却从心烂到皮,那么像这种类型的食物,也不建议继续吃。要知道,微生物的状态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烂一点往往就预示着烂全部。
最后来说说生吃西红柿的问题,有些人认为生吃西红柿会致癌,其实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他们对植物性碱性物质存在误解。西红柿在成熟之前,确实含有龙葵碱这种物质,过量摄入也确实容易引起中毒反应。
然而更多的人却把“生吃西红柿”和“吃生西红柿”的概念混淆了。我们平时生吃的西红柿,基本都是已经成熟的类型,其中的龙葵碱含量所剩无几,所以根本不存在中毒风险,更谈不上会致癌。
3.辣椒
网传吃辣椒会伤害肠胃,容易诱发消化道系统癌症病变。
为了验证辣椒与癌症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与牛津大学进行了联合研究,结果发现经常吃辣椒的人患消化道癌症的风险降低23%,反之则增加。可见,适当吃辣椒对身体健康利大于弊。
提醒:要想防癌,真正要少吃的是这5种食物
1.中式咸鱼
中式咸鱼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基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人体之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变为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胺,从而容易诱发鼻咽癌、消化道恶性肿瘤等。因此,生活中尽量少吃中式咸鱼。
2.发霉食物
发霉食物因为含有大量的黄曲霉菌,而黄曲霉菌进入人体之后就会变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黄曲霉毒素,容易诱发肝癌的发生。
因此,对于那些发霉的食物,比如发霉的花生、黄豆、玉米等食物,要尽量避免食用。
3.加工肉制品
加工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当人体大量摄入之后,这些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就会变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可增加食道癌、胃癌、肠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对于加工肉制品,生活中尽量少吃。
4.烧烤食物
烧烤食物在烤制过程中,可产生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苯并芘,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之后,可增加食道癌、胃癌、肠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因此,生活中尽量少吃烧烤食物。
5.酒精类饮品
不少人认为,生活中适当喝一些酒可以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睡前喝葡萄酒还能安神助眠。但实际上,喝酒并没有这些所谓的好处,与其说适量喝酒有益于健康,不如说这是商家的营销手段。
因此,请大家尽可能避免接触酒精,包括低度的酒精性饮料也要少喝。大家要明白,只要是酒,含有酒精物质,饮用后就会对机体造成负担,继而带来全身性损伤,想预防癌症,就要彻底拒绝酒精。
对于食物的致癌性,大家无需过于一概而论,脱离食物剂量讲毒性,并不科学。而且某些蔬菜采取正确的手法烹饪,就可以降低原本的毒性物质,还是可以安心食用的。实在不放心,那就不要勉强自己吃,毕竟可挑选的蔬菜品种还是非常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