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江:西双版纳州云茶产业发展呈现蓬勃态势时政要闻时政要闻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普洱茶的发祥地和茶马古道的源头。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委副书记、州长罗红江日前接受“高原美·云茶香”采访组专访时表示,将推动茶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开拓西双版纳州云茶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西双版纳州茶产业优势明显

罗红江认为,西双版纳州茶产业在生态、资源、品质和茶文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西双版纳茶区地处山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土层深厚,远离重工业污染,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800m、年相对湿度82%以上、年降雨量1300-1800mm的山地,土壤自然肥力高,植被覆盖率在50%以上,极宜茶树特别是大叶茶树生长。

布朗山上采茶忙王帮旭/摄

在茶树资源方面,西双版纳州有6个茶种和1个变种,并发现多种类型的茶树王。目前,地处勐海县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良种有云抗10号、云抗14号、长叶白毫佛香茶和紫娟茶等国家级、省级良种18个,占全省21个的86%;推广良种茶园面积160多万亩,占全省茶园总面积420万亩的38%。

罗红江介绍,西双版纳大叶茶属云南大叶茶群体类型之一,是我国最优良的地方茶树品种之一,内含物质丰富,品质优、产量高,制红茶香气高鲜,汤色红艳;制普洱茶汤色红浓,具有独特陈香,滋味醇和回甜的特点。

此外,西双版纳州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具有丰富而厚重的茶文化,种茶、制茶、饮茶、贸茶的历史悠久。

罗红江说,西双版纳州十二大茶山是历史的见证,澜沧江两岸有名扬天下的江北易武(曼撒)、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六大茶山和江南的佛海、南糯、布朗山、巴达、勐宋(勐海)、勐宋(景洪)六大茶山。

史学和茶界专家普遍认为,西双版纳普洱茶始于宋明,盛于清代。在云南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彝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中至今都流传着茶叶是“武侯遗种”的传说,茶文明成为西双版纳州最悠久、最具标志性的文明符号。

茶产业助力精准扶贫

西双版纳州从2014年开始在全州范围内实施生态茶园建设,截止2016年末,累计完成建设生态茶园45.17万亩。

罗红江介绍,生态茶园建设以改变全州单一的茶园种植格局,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为突破口,以提升茶园的产量和质量为着力点,以“优质、绿色、生态”的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及有机茶生产为目标。

据介绍,西双版纳州农业、生物产业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古茶树资源保护及法治宣传教育,实施万名茶农培训工程,以增强茶农制茶技能,提升茶叶品质,从而实现整个茶产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目标。

罗红江说,通过生态茶园的建设,茶业价格持续稳定增长,茶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提质增效成效明显,2016年全州茶产业总产值达75.76亿元。

其中,勐海县茶农来自茶叶的年平均收入达5050元,占全县农民纯收入的55%;茶业农业产值净增1亿元,茶农平均增收500元,成品茶平均单价为137元/公斤,比上年的平均单价114元/公斤增长20%。

罗红江举例说,昔日的勐海县布朗山乡老班章村十分贫困,村民的基本温饱都难以解决,2005年陈升茶业有限公司到老班章村建厂,随即带入技术、人才和市场,最终实现了老班章村古树干毛茶从几十元一公斤向几千元一公斤的价格飞跃,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3年,老班章村成为云南省首家设有银行的村寨。

多措并举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罗红江并不讳言西双版纳州普洱茶产业面临的问题。他认为,目前西双版纳州茶产业体系建设不完善,企业缺少对产品研发、运营体系建设的投入,没有形成企业自身的产品链,造成普洱茶产品品种单一,缺乏稳固的产品体系。同时,对终端市场反应不够敏捷,抗风险能力不强。

针对普洱茶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西双版纳州“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加以解决。

罗红江介绍,“自上而下”是政府主导严格保护古茶园,加快生态茶园建设,推进低产低质茶园改造,提高普洱茶的单产和品质。通过生态茶园的实施,西双版纳州已初步建成“茶中有林,茶在林中,远看青山绿水,近看心旷神怡”的优质原料基地,从源头上保障了茶叶安全绿色生态。

此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推介方式成为常态,政府多次组织茶企、茶叶合作社参加茶叶博览会和茶叶交易会,多形式展示推介西双版纳州普洱茶为主的品牌和名优特茶叶产品,以提升企业形象,扩大普洱茶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

“自下而上”是州内每年都会组织“勐海茶王节”“易武民间斗茶大会”“采茶能手大赛”“传统晒青手工制茶技艺大赛”等茶事活动,吸引国内外茶企、茶商和普洱茶爱好者参会,为云茶的对外开放开辟新路子。

同时,具有茶业培训和鉴定资格的云南省茶叶科研所和西双版纳职业学院每年都会开展茶艺师、评茶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全州茶产业发展积极培训茶艺、评茶技能人才队伍。

俯瞰布朗山茶园新华网马航/摄

“千亿云茶”战略的“版纳机遇”

云南省把茶产业列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重点培育产业之一,围绕打造“千亿茶产业”目标,把云南建设成国内外知名的茶叶生产、加工、贸易、文化和茶旅游基地。

作为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十二五”末,西双版纳州茶叶种植面积90.6万亩,采摘面积77.4万亩,干毛茶产量4.74万吨,全州古茶树、古茶园分布区域达13万亩,其中百年以上古茶园共8.2234万亩。

罗红江介绍,下一步,西双版纳州的茶产业将以国家“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云南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开拓“十三五”茶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据介绍,在西双版纳州制定的《西双版纳州特色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对茶产业作出明确规划:坚持一手抓扩大工业化生产规模,推进标准化生产,一手抓促进农户与企业共建普洱茶庄园,发展高端产品,提升传统普洱茶产品,发展普洱茶饮料、茶膏、茶粉和功能保健茶、茶食品等系列普洱茶产品,延伸茶叶产业链,发展茶室、民族茶具、茶叶包装、印刷等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集群。

《规划》明确,西双版纳州要实现茶产业产值的飞跃,必须把好源头质量关,夯实原料生态基础,强化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生态茶园建设工作;其次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要符合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企业要通过不断开发延伸茶产业链条,多领域拓展消费市场来实现纵深发展;此外,政府要将茶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相融合,以齐头并进、推动互补的方式推进产业提升。(罗春明)

THE END
1.2020年茶叶价格走势分析,精细化计划执行pro40.20.14体育摘要:在2020年,茶叶价格呈现稳步上涨的趋势,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茶叶产量的减少共同推动了价格的上升。精细化计划执行也成为茶叶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执行,茶叶生产和销售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产品http://app.junweilai.cn/post/17225.html
2.全面解析一亩茶田的茶叶产量与影响因素一亩茶田的茶叶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涵盖茶树品种、树龄、管理水平等。科学种植和精细化管理能够显著加强茶叶产量。普洱茶作为中国茶叶的代表之一其产量虽然相对较低,但因其独有的品质和工艺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价值。未来,通过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将进一步加强茶叶产量,推动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 https://m.makepolo.com/productfa/baiye/teawh/112886.html
3.@全体茶叶主体,茶产业发展政策请查收!对当年成功创建省级农事服务中心、农机服务中心、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农机创新试验基地的茶叶主体,按当年该主体在农机购置补贴系统内申请省定补贴资金的1:1配套奖励,最高不超过15万元。 2.推动茶叶种质资源保护 支持茶叶种质资源圃建设,对省级资金支持的种质资源圃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xMDY3MDk2Mg==&mid=2247518602&idx=2&sn=414fe0a89ae8ec8ab7539b5adc464c01&chksm=f84ef610f011f02522f77473ec087df5524d67a4533582810d3bccc676ef66b1e60e76d8483e&scene=27
4.攒钱回农村的年轻人:离开大城市,种地卖茶开农场建农场花了58万元,我们现在的房子也经历了一番改造,基本都是自己动手,包括去买木材、做门、拆墙安窗户等等,算下来只花了2万元。农场种的东西足够我们家一年四季的吃食,大规模种植的有10种水果。 到底有多少钱才能回农村,我认为是丰俭由人。农村的生活开销少,这是肯定的。其他就要看你究竟为了什么回到农村,如果https://www.tmtpost.com/6283049.html
5.一亩地能产多少斤茶叶25条介绍,你知道么?6、一亩山地可以产多少茶叶 如果做龙井这样的名茶,一年只采一季春茶,一亩地也就产干茶十几二十斤的样子。要是以做蒸青绿茶这样的标准,一年可以产干茶300斤。 7、我种了亩茶叶 我去问了一下茶叶一亩地能产多少斤,发现我们如果种了一亩地的这个茶叶,其实就是在他已经成熟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全部都采摘下来了。http://www.kbhchaoshi.com/cjwd/show-1502.html
6.白茶价格一般多少钱一斤最贵的白茶是什么→MAIGOO知识一、白茶价格一般多少钱一斤 1、白毫银针价格 (1)一年白毫银针参考价格存放一年的白毫银针特级茶价格在4600元一公斤,存放一年的白毫银针一级茶价格在3200元一公斤。 (2)三年白毫银针参考价格存放叁年的白毫银针特级茶价格在7900元一公斤,存放叁年的白毫银针一级茶价格在5500元一公斤。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74871.html
7.2018年半月谈第3期半月谈2018第3期文章汇总网友千寻瀑留言称,贫困户隐瞒家庭财产、收入的情况不少,实际家庭有八九亩田,只承认有一两亩,实际家庭成员有外出打工的,却说去瞧病了、给亲戚帮忙了,实际外出务工月收入四五千元的,却说没挣到钱或者只有一两千,账面上难以算出实际值,在贫困户评定过程中求证难度高。 其二,对贫困户的帮扶有失公平。网友执念举例,http://www.hebeigwy.org/html/slzl/qt/201804/80_29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