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川渝上市公司2021年“成绩单”
营收增长近两成研发投入在加码

5月9日,北交所上市委宣布审议结果,四川优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审核通过,即将成为第五家在北交所上市的川企。4月28日,重庆望变电气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功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重庆今年上市的第二家公司。截至5月10日,川渝两地A股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达到227家。

在上市步伐加快的同时,川渝两地上市公司也交出了2021年的“成绩单”: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792.0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97%;合计实现净利润1284.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191.08亿元相比,增长7.86%。其中,四川161家A股上市公司贡献营收9586.63亿元,净利润779.74亿元;重庆66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收8205.39亿元,取得净利润504.96亿元。

川渝两地上市公司交出的这份“成绩单”究竟如何?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拼实力

近六成川渝上市公司增收又增利

4月29日晚,随着天齐锂业、宜宾纸业、小康股份和重庆燃气等一批上市公司业绩的披露,川渝两地A股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拉下帷幕。在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策略首席分析师李立峰看来,川渝两地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整体呈现“稳中有进、内部分化”的发展态势。

稳中有进,表现在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速上。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川渝两地A股上市公司2021年营收保持正增长的公司占比达到81.06%;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的公司约占63%;接近六成的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在全球通胀与疫情扰动下,川渝上市公司仍表现出强大的活力和韧性。”李立峰认为。

具体来看,川渝两地A股上市公司有184家实现营收增长,其中*ST华塑、北清环能、天齐锂业、雷电微力、巨星农牧、爱乐达、声光电科、欢瑞世纪、顺博合金和智飞生物10家公司实现营收翻倍。33家公司营收突破百亿元,更有新希望、金科股份、长安汽车3家公司营收超过千亿元。

净利润是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直接体现。143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和邦生物、盛新锂能、海特高新、四川长虹、蓝黛科技等28家公司净利润实现翻倍。净利润增幅最高的为和邦生物,其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67亿元,同比增长87.56%;归母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增长7284.28%,全年业绩创下历史新高。

净利润在百亿元以上的有五粮液和智飞生物两家,分别以233.77亿元和102.09亿元的净利润登顶川渝两地“最赚钱”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有36家,包括渝农商行、通威股份、泸州老窖、成都银行等,净利润均超过70亿元。

内部分化,则体现在不同的行业。天府对冲基金学会秘书长李一辉介绍,净利润增长率超过两位数的企业,主要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等。

食品饮料板块整体表现较好,除天味食品外,其余企业业绩均保持良好增长,其中白酒板块的五粮液、泸州老窖、舍得酒业和水井坊4家上市公司,业绩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优质白酒领域已成为川渝地区食品饮料产业稳定发展的主力。

房地产、建筑装饰,以及传媒、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盈利修复基础尚不牢固,净利润持续下滑。就盈亏情况看,2021年川渝两地亏损企业有31家,蓝光发展、新希望、小康股份、迪马股份等企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比潜力

52家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超5%

长安汽车、四川路桥、东方电气、四川长虹、通威股份和科伦药业等公司的研发投入均超过15亿元,不仅在川渝两地上市公司中排名靠前,而且在整个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前100强中也榜上有名。

用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来衡量上市公司对研发的重视程度更为有效。川渝A股上市公司中有52家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超过5%;24家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过10%。巨人网络、康弘药业、成都先导、智明达和迅游科技等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占营收比重均超过20%。

2021年川渝地区上市公司继续加大科研投入,超过60%企业研发投入保持正增长。通过对198家披露研发数据公司所属行业进一步梳理发现,在医药生物、化工、汽车、电力设备等产业高端化与绿色化转型的重点领域,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转型,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增速较高。

在李立峰看来,川渝两地正在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积极推进落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从而加快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找差距

科创板上市公司偏少,上市公司市值偏小

4月12日,海创药业正式登陆科创板。至此,四川的科创板企业达到15家。重庆尚无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重庆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21)》也指出,重庆上市公司发展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太合理的短板,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科创板上市公司总体偏少。陈雳认为,主要是因为地区科研创新实力较低。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通过政策扶持、税收优惠、专项资金等方式鼓励企业创新,引导资金向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产学融合、成果转化,川渝两地高校、研究所众多,科研创新实力较强,通过加强产学融合,推动科研成果更快地实现经济效益,能够有效盘活地区科研资源,提升科研创新实力。

为加快推动科技企业上市,四川出台《关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从七个方面提出17条重点举措;不断完善《四川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管理办法》,将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纳入后备库进行上市培育。重庆出台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行动计划,部署17项重点工作和保障措施,出台了《上市财税奖补政策》,对企业上市进行奖补,减轻企业上市前期成本。2021年,重庆成立由副市长担任组长的科创板上市专项工作组,推进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上市公司市值偏小,缺乏中大市值龙头公司,是川渝上市公司发展存在的另一大短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川渝两地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规模43601.67亿元,平均市值198.19亿元。市值规模过千亿的上市公司,川渝仅有5家,分别是五粮液、泸州老窖、通威股份、天齐锂业和智飞生物。

面对这些短板,川渝两地应该如何做?李一辉认为,一方面要加快资源整合,优化上市公司内部结构,比如通过鼓励上市公司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进行资产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另一方面,要内外协同发力,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自主创新和研发,提升资产经营能力等。上市公司还应进一步强化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提升估值水平。

在李立峰看来,川渝两地应引导优化区域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股权投融资平台,提升西部金融资源的吸引力、配置力和带动力;鼓励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特别是创业投资基金;探索完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机制。(记者?田姣?彭瑀珩)

THE END
1.贵州茅台蝉联中国食品行业最具价值企业农夫山泉以3100亿位居前三上市公司市值按照2024年10月21日的收盘价计算,非上市公司估值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或者根据最新一轮融资情况进行估算。这是胡润研究院第四次发布“中国食品行业百强榜”。 今年上榜门槛为80亿元,比去年下降10亿元;前50名门槛为220亿元,比去年下降20亿元;前10名门槛为1300亿元,比去年下降600亿元。上榜企业总价值为6.9https://zhuanlan.zhihu.com/p/12322981114
2.中国历年饮料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情况统计(20052007)【数据采编自】《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08》 【统计项目】中国历年饮料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情况统计(2005-2007) 【数据包含量】20 【点击次数】38单位:% 盈利能力指标 2007年 2007年变动 2006年 2006年变动 2005年 毛利率 *** *** *** *** *** 净资产收益率 *** *** http://www.bjinfobank.com/DataList.do?method=DataView&id=255086&db=TJ&view=view&str=FFF4e2d;FFF56fd;FFF5546;FFF4e1a;FFF5e74;FFF9274;2;0;1;3;
3.价值榜公司2018一季报价值上市公司排行榜(三)前言 本篇是2018一季报价值上市公司排行榜最后一期了,给大家带来最后10个行业的排行榜。这里还是要提醒下大家(目测很多都是新人):1、不要急于求成(亲身感悟)!2、不要押上https://www.jianshu.com/p/b0d714e04826
4.风味饮料公司的盈利能力现状问题分析三、李子园饮品盈利能力分析(一)李子园饮品概述1.李子园饮品简介李子园饮品公司是我国乳味风味饮料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深耕乳味风味饮料领域多年,李子园饮品在曾经在2018-2020年三年连续获得我国“国家乳味风味饮料企业荣誉金奖”、“国家优质纳税企业”以及入围了华润排行榜排出的“全球优质乳味风味饮料企业500强”。李子园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23584214.html
5.对标全球龙头港股估值洼地在哪里?在服装行业,中国公司的规模与海外龙头公司相差比较大,只有运动服装领域申州国际和安踏体育挤进了行业前20名。申洲国际与安踏体育的PB略低于海外龙头企业,但在盈利能力上也有差距。安踏体育的PE估值为26倍,基本与海外接轨,但增速明显较低。 教育:海外给予中国教育上市龙头明显的高成长溢价 https://www.gelonghui.com/p/147909
6.我国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分析20241005192043.docx本文以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盈利情况的分析和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影响其发展和优化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便于我国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实现盈利情况改善的目标。尽管盈利能力已经在整个食品制造业中得到广泛研究,但与该行业中个别部门相关的研究相当少。食品饮料行业尤其如此。因此,本文依据证监会分类,以近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05/8123122123006132.shtm
7.2023胡润品牌榜食品饮料入选名单2023中国最具价值食品品牌排行榜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3胡润品牌榜,共有300个最有价值中国品牌入选,其中,食品饮料行业共有34个品牌入选,位居第二。在2023中国最具价值食品饮料品牌排行榜中,农夫山泉排名最高,排名全国第15,品牌价值为805亿元,其次是海天,排名全国第31,品牌价值为490亿元。以下小编https://www.cnpp.cn/focus/40180.html
8.我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其中最高为81.96%,最低为14.17%,资产负债率在不同的食品饮料公司中存在较大差别。为了研究各因素对资本结构造成的影响,本文进行回归统计分析。 三、结论分析与建议 本文运用我国食品饮料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通过对企业规模、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企业产生内部资源的能力与资本结构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129179
9.艾媒年报解析2023年中国A股饮料乳品上市企业分析:总营收达到2328.812023年报中国饮料乳品上市企业中,伊利股份、东鹏饮料和养元饮品占据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排行榜前三位,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达到104.29亿元、20.40亿元以及14.67亿元。此外,共有16家企业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有所提升。2023年报中国A股饮料乳品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企业为三元股份,高达502.39%。 https://www.iimedia.cn/c1086/101424.html
10.2021年度第三届湖北最佳上市公司名单公布(附完整名单)→买购网湖北日报评选并公布了“2021年度第三届湖北最佳上市公司名单”。榜单以102家A股上市公司,16家港股上市公司,269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为评选对象,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社会责任、投资者认可度、营运能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评选,下面跟随MAIGOO小编一起来看看湖北上市企业有哪些吧。 2022年度第三届湖北最佳上市公司名单https://m.maigoo.com/news/601522.html
11.最赚钱行业排行榜……直销占有四个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由于行业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各行业有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者来讲,认准最赚钱的行业,找到最赚钱的公司,以合理的价格买进,这就是最成功的投资。以下盘点了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化妆品业位居暴利行业之首。 https://www.meipian.cn/jkk35s9
12.2024年果汁的发展前景4.1.3 2019-2024年果汁与菜汁饮料制造业资产规模 研 4.2 中国果汁与菜汁饮料制造行业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网 4.2.1 2019-2024年果汁与菜汁饮料制造业亏损面 w 4.2.2 2019-2024年果汁与菜汁饮料制造业销售毛利率 w 4.2.3 2019-2024年果汁与菜汁饮料制造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w 4.2.4 2019-2024年果汁与菜汁饮料制https://www.cir.cn/R_ShiPinYinLiao/58/GuoZhiDeFaZhanQianJing.html
13.食品饮料酒水上市公司2023半年报出炉重庆啤酒高档产品的增幅为1.74%,高档产品增速缓慢影响到公司的盈利能力,重庆啤酒表示未来依然会加大高端产品的投入,高端化依然有很大的市场。 燕京啤酒2023上半年中高端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3%,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65%,并在今年推出首款玻尿酸啤酒——狮王玻光酿玫瑰葡萄精酿。 https://36kr.com/p/2404391674376199
14.消费智造低碳三大方向!擎画中国FAANG投资图谱国货包括一些新趋势下的潮流和产业:国潮服装随文化崛起,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宠物经济、代糖&无糖饮料具备渗透率提升空间,未来利润率有望提升。国潮服装中,头部公司盈利能力最强,产业链分为上游原料、中游纺纱/代工、下游整 衣。宠物经济、代糖无糖饮料均潜在受益于渗透率和利润率提升。宠物经济按用途 分为食品、用品、疫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36306
15.食品饮料业月内涨逾6%10家公司被海外机构“摸底”——中国青年网5月份以来,喝酒吃药行情再度上演,以贵州茅台为主的部分食品饮料股迭创新高,行业指数月内累计涨幅达6.06%,位居申万一级行业首位,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面对市场的震荡分化,近期机构的调研步伐有所加快。《证券日报》记者对同花顺数据统计后发现,5月份以来的13个交易日里,共有475家上市公司接待包括基金公司、证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finance.youth.cn/finance_zqjrgsxw/202005/t20200523_12340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