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上市公司“招待王”:山东钢铁赔钱也要招待

【中国新闻周刊8月16日讯】编者按:上海高院法官集体嫖娼的丑闻,意外掀出上海建工的天价“招待费”。而某媒体发布的《2012上市公司招待费和会务费排行榜》,更是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饭桌上谈业务,这种中国独有的经济文化现象,滋生了高额的“招待费”。打着“招待费”旗号,企业进行利益的交换,奢侈浪费、贪污腐败也会由此而生。

1、上海建工:“招待费”为高官嫖娼买单

上海建工因上海的高院法官集体嫖娼丑闻和高额招待费而掀起舆论狂潮。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在这起事件中,4名法官到高档娱乐场所喝花酒,最后发展到嫖娼,费用是谁买单,在上海有关部门公布的处理决定中并未提及,但按“常理”,这笔费用肯定是由组织者郭祥华支付。而郭祥华在这项违法犯罪活动中的开支,则可以用“业务招待费”的名义,在年终核算时进入上海建工的费用科目。也就是说,最终是由这家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来为违法乱纪者买单。

上海建工2012年年报显示,其管理费用科目中的业务招待费高达1.78亿元,该公司去年净利润增幅只有17.65%。这就是说,上海建工每赚100元钱,有11元用到了招待当中。

2、医药行业“招待费”潜规则:“搬运工”仟源制药

据《新京报》报道,医药行业为例,虽然大部分医药企业未披露“招待费”一项,但从仅有的几家数据看,医药企业的招待费占比与建筑行业接近。

营收规模居前的云南白药,2012年招待费用3727万元,与营业收入之比为0.27%;华润三九这一数据比例也高达0.29%;同仁堂的招待费比例较低,去年其招待费为1329万元,与营业收入之比为0.18%。

因高额“会务招待费”饱受质疑的还有仟源制药,被投资者戏称为“搬运工”。

据《京华时报》报道,2012年报,仟源制药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36150万元,净利润2580.1万元。而公司同期业务招待费为613.8万元,2011年为333.6万元。招待费与营业收入相比,占比为1.7%,与净利润相比,占比为23.79%。

公司回应称,“控股子公司采用的是自主推广的销售模式,费用会相对高一些。”同时解释,“2012年招待费增加较多是因为公司合并了海力生制药,同时由于国家抗菌药物政策调整,公司为加强营销业务招待费用也有所增加。公司业务招待费超过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部分已调整了纳税所得额,缴纳了企业所得税。”

但有投资者质疑,“公司收入3.6亿,净利润2580万,招待费也高达610万元,相当于全年净利润的24%;会务费1000万,相当于全年净利润的39%;运杂费1300万,相当于全年净利润的50%。做股东没让你们请一顿,没开过一次会,请问你们招搬运工吗?”

Wind数据显示,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逾九成公司招待费与营业总收入相比,占比小于1%;招待费与净利润相比,占比超过20%的公司不足5家。

3、中国人寿“招待费”拔得头筹

中国人寿的“业务招待费”超过中铁建,以14.18亿元高居榜首。网友高呼,“中国人寿年招待费14亿,牛逼,我们的保险都被消费了!”

据《京华时报》报道,2012年度财务报告中显示,中国人寿全年业务招待费为14.18亿元,相较上一年的12.4亿元增加1.78亿元。根据年报,中国人寿2012年营收4053.79亿,增5.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110.61亿,同比降39.7%。若以净利润计算,2012年中国人寿实现盈利110.61亿元,招待费占净利润比例为12.8%。

中国人寿在职员工共有100340人,因此,员工人均招待费为1.41万元,高居上市国企之首。

虽然舆论如潮,中国人寿公司却始终保持缄默,2013年5月15月,受此消息影响,中国人寿股价5月出现持续下挫,6月初出现暴跌。

4、葛洲坝:“招待费”豪爽退休工资小气

葛洲坝在上市公司招待费排行第五,但2012年年报中披露的业务招待费就高达1.73亿元。据《时代周报》报道,葛洲坝2012年净利润仅为15.625亿元,招待费占利润的比例超过10%,相当于葛洲坝每赚100块钱,就会拿出10块钱进行招待消费。

天价招待费的背后,《时代周报》报道,葛洲坝集团在武汉、宜昌等地建有多处高档餐饮消费场所,其中装潢奢华,消费昂贵,葛洲坝的内部接待消费大多集中于此。“这里最低的消费是1600元一桌,但我们并没有消费上限,一切都看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招待标准。”会所的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而面对外界的质疑,葛洲坝方面的回应却颇为含糊,对于逐年增加的招待费,葛洲坝方面解释为“公司业务规模的增长导致管理费用相应增加”,而对于记者关于“公开招待费构成”的要求,葛洲坝集团则表示“太过敏感,不便公开”。

然而,葛洲坝一方面大手大脚搞“招待”,另一方面对上万名退休职工“勒紧裤带”。由于退休工资问题,2012年发生了近万名退休职工围堵葛洲坝集团总部的事件。去年3月,近万名葛洲坝退休职工聚集起来围堵葛洲坝集团总公司的大门,要求增加退休工资。“总公司门口的交通完全瘫痪了,”葛洲坝集团宣传部长刘飞华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经过此次事件,退休职工的工资平均上涨了近500元,但在一些基本的福利上,如葛洲坝家属区的水费、电费、煤气费均高于宜昌城区;医疗保险仅能报销70%,且报销难度大。而葛洲坝集团决定对西陵山的棚户区进行拆迁改造,直接将退休老人全部搬到偏远的沙湖,拆迁费也十分“吝啬”,超过现在面积的要职工自己补钱。拆迁可能造成老职工无家可归。

5、中国铁建:8.37亿元的招待费成众矢之的

中国铁建8.37亿元的招待费用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公司发布公告称,相较于去年4843亿元的营业收入而言,公司业务招待费占比为0.17%。虽然没有超过上述规定,但公司坦承,这一绝对数额确实偏高,并表示今后将把控制业务招待费增长作为重要的管理指标,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中铁和中铁建下属各局相对独立,自收自支,竞争激烈。中铁电气化局为中标向莆线和京九南段电气化改造工程,该局副总经理李汝军单单公关原南昌铁路局邵力平就砸过去300万元。

根据《证券市场周刊》掌握的证据显示,中铁与中铁建在多个工程投标中均向铁路局领导赠送财物以求得关照,而这些“公关费用”有部分就以招待费、经营费用等形式入账。

在罗金保的受贿案中,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最为阔绰,占据榜单的半壁江山。司法资料显示,中铁、中铁建属十个集团有限公司行贿罗金保1067万元人民币、美元15万元(折合人民币116.1355万元)、欧元36万元(折合人民币346.821538万元)、路虎神行者越野车一辆(价值人民币64.7623.14万元)、欧米茄牌手表一块(差价人民币24.5085万元)。

建筑企业花在“招待”上的费用,实际上包括了宴请、活动费和礼物纪念品。甚至有的时候企业为了拿到招标项目,把“招待费”变成“行贿费”。

建筑行业高企“招待费”的背后隐藏着利益链,行业中的“潜规则”。据《时代周报》报道,“建筑企业主要就是接工程项目,为了抢到工程,拿到项目,企业必须花费招待费用,这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一位建筑行业内部人士透露,按照业内普遍水平,如果5000万的工程,企业最起码要花费300万左右在招待费上。“如果不用这么多,很可能就拿不到这个工程。”

6、“抠门”民企龙头龙元建设

相比央企天价的“招待费”,民企显得有点“抠门”。

龙元建设是民营建筑企业的龙头,其对招待费用的控制让央企相形见绌。龙元建设2012年营收139.93亿元,业务招待费不足1700万元,占比只有0.12%,较2011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另外,处于建筑产业链低端的上市公司“招待费”也显小气。

山煤国际披露的招待费用在全部披露招待费的A股公司中排第21名,但与该公司的营业收入比较,其占比只有0.07%,远低于建筑行业的平均水平。

7、东风汽车:高额“业务招待费”皆因营销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东风汽车的业务招待费为1500多万元,该公司人士透露,业务招待费占其总营业收入的0.08%,其中包含了旗下十几家子公司上报的数额。他坦言,东风汽车的业务招待费主要是营销业务板块,“客户比较多,平时招待的费用也比较多,但相比较而言,我们的业务招待费算是很低的。”

8、晨鸣纸业:“招待费”营收占比高企

据中国网报道,晨鸣纸业2012年净利润同比降幅达63.66%,但招待费高达7518万元,比前一年度5274万大幅增长,占营收超过了0.38%。以6.43亿净利润排名2012年鲁股机械设备行业利润第一的杰瑞股份,2012年招待费达513万元,相比前一年度352万增加不少,占当年营业收入的0.215%。

与晨鸣纸业、杰瑞股份一样,很多企业的招待费数额虽不如中国铁建,但是营收占比却超过了后者。

9、山东钢铁:赔钱也要“招待”

不少企业经营遇到困境,但招待费也省不了。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2年,钢铁行情最差时一度跌破每吨4000元,与1994年钢价相当。2012年,山东钢铁巨亏-38.36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29.10%。山东钢铁在资本市场也受到严重打击。截至2013年8月13日,山东钢铁股价为1.67元,照此计算,拥有64亿总股本、532亿总资产的山东钢铁市值仅有一百多亿元。

山东钢铁,这个2012年鲁股“最赔钱公司”,照样产生了业务招待费433万元。

10、广电运通:高铁天价“招待费”

《国际金融报》报道,在公布招待费的9家高铁上市公司中,广电运通销售费用产生的招待费超过了1亿元。据2010年年报披露,广电运通招待费达到1.48亿元,平均每位销售人员花掉6.92万元。

THE END
1.企查查查企业查老板查风险12月6日,生益电子公告,公司计划在东莞制造基地现有厂房投资智能算力中心高多层高密互连电路板项目,投资金额约14亿元人民币,分两阶段实施,总建设期计划为6年。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项目计划年产25万平方米的高多层高密互连印制线路板,第一阶段计划年产15万平方米,第二阶段计划年产10万平方米。本项目http://ipo.qichacha.com/
2.52家生物医药公司总市值合计6516.5亿元,涵盖医疗器械生物制品52家生物医药公司总市值合计6516.5亿元,涵盖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创新药、化学制药等多个子板块。板块市值最高(1147亿元)的联影医疗(688271.SH)2022年上市科创板,是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龙头;2000年前上市的两家上海老牌医药企业上海医药(601607.SH)、复星医药(600196.SH)市值均超过700亿元。君实生物(688180.SH)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1211155911799879600
3.上海医药行业龙头:创新转型与稳健增长报告精读在创新药领域,上海医药通过“自研+并购”的双轮驱动策略,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公司已有3款创新药以及1款改良型新药上市,同时有55个创新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其中3项提交pre NDA或上市申请,4项处于关键性研究或临床III期阶段,创新管线即将迎来收获期。这些创新药物的研发和上市,不仅能够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也将进一步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13727f4f6bfd50c6ba9eab53dd.html
4.中国最新上市公司,“我国最新上市公司盘点”最新国内新闻国芯科技(股票代码:688038)于2023年3月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司主要从事芯片设计,产品广泛应用于物联网、智能终端等领域。国芯科技的上市,标志着我国芯片设计领域又添一员猛将,有望推动我国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 2. 诺诚健华: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力量 https://app.gvxv37775.cn/post/15349.html
5.中国2007年医药.生物制品制造业上市公司构成情况统计【数据采编自】《中国上市公司年鉴2008》 【统计项目】中国2007年医药.生物制品制造业上市公司构成情况统计 【数据包含量】16 【点击次数】24单位:家 门类 沪市 深市 ST/*ST 股改/未股改 仅A股 仅B股 A+B股 仅A股 仅B股 A+B股 医药.生物制品 *** *** *** *** *** **http://www.bjinfobank.com/DataList.do?method=DataView&id=255310&db=TJ&view=view&str=FFF4e2d;FFF56fd;FFF5546;FFF4e1a;FFF5e74;FFF9274;2;0;1;3;
6.2017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全览,谁是下一个黑马?从已经公布了业绩预告的165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来看,医药生物行业的收入整体增速已经超过了医药制造业的整体增速,但各板块之间又各有千秋。 本文综合编辑自长江证券研究报告《2017年业绩快报分析:上市公司收入增速高于行业,子板块间差异明显》 截至2018年3月2日,整个医药生物行业已经有165家公司做出了业绩情况公告。从https://wanletech.com/gzwlsy/news/2018/0406/1240.html
7.IIGF观点张宜静叶佳怡:我国医药制造业企业ESG评级对其融资为避免内生性干扰本文选取SA指数用来衡量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样本选取2018年至2021年A股上市的312家医药制造企业。 2.实证结果分析 (1)变量解释本文实证部分涉及的变量含义及其来源与计算方法如下表所示: (2)统计分析 首先对所有医药制造业企业的近三年的SA指数进行描述性统计,一共936个观测值,结果如下。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9050.htm
8.医药上市公司(精选十篇)从“国泰安数据库”中筛选出2010年以前上市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 共计92家。考虑到ST公司自身财务状况不佳, 或者出于特殊目的造成报表数据不正常的情况, 本研究首先将这类公司剔除。另外, 为使样本公司更具可比性, 在研究中也不涉及“创业板”和B股上市公司。由此本文共获得79个研究样本, 其基础数据均来自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f505v0y.html
9.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一览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一览 【1】 (2009-05-13 21:13:09) 转载 标签: 杂谈 1、*华兰生物http://www./(河南新乡) 主营业务:生产、销售自产的生物制品、血液制品。 2、恒瑞医药http://www./(江苏连云港) 主营业务:原料药、片剂、硬胶囊剂、注射剂的剂制造、销售。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11/23/2376467_100352089.shtml
10.人福医药:人福医药2023年年度报告定期报告公司公告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行业的需求具有刚性特征,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属于弱周期行业。 医药行业也没有明显的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科技的持续突破,在世界人口总量增长、疾病谱改变、http://4g.stockstar.com/detail/SN20240329000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