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基本要求。
二、简述企业内部生产单位布置的工艺专业化原则、优点及其适用。
(P97)答:工艺专业化原则: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的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集中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可以完成不同产品上相同工艺内容的加工。
优点: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强;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工艺及设备管理较方便。
适用:例如政府部门有各种不同职能部门,一般是按职能分工布置,可以认为是工艺专业化原则。
三、简述企业内部生产单位布置的对象专业化原则、优点及其适用。
(P98)答:对象专业化原则:是指按照产品(或者零件,部件)建立的生产单位,集中了完成同一产品生产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可以完成相同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的加工任务。
优点:可减少运输次数,缩短运输路线;协作关系简单,简化了生产管理;可使用专用高效设备和工艺设备;在制品少,生产周期短。
适用:例如,如果围绕某种特殊任务,如审批外商投资项目,为提高办公效率,从有关职能部门抽出办事人员集中在一起,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处理项目申请,很快就可以完成手续,这就是对象专业化原则。
四、简述提高多品种产品小批量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
(未知)答:1.加强生产管理,推进生产专业化和协作2.积极推行“三化”,减少零件变化3.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4.提高机床的柔性5.采用成组技术(GT)五、简述订货型生产(MTO)的含义及其优缺点。
(P10)答: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MTO)是指按用户特定要求进行的生产。
用户可能对产品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经过协商和谈判,以协议或合同的形式确认对产品性能、质量、数量和交货期的要求,然后组织设计和制造。
优点:稀罕品的专业性强,大都是非标准的,有特定的用户。
第一章绪论思考题:1.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是什么?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2.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与目标。
3.分别对制造业与服务业中的大量大批生产与单件小批生产各举一例,并说明其特点。
4.V型、A型和Y型企业各自的特点是什么?5.需求变化呈现什么样的规律?6.举例说明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特点。
7.劳务性运作与制造性生产有哪些不同?8.什么是服务型制造?9.假如你要创办一家生产彩色电视机的企业或者创办一家医院,你将会遇到哪些生产运作管理问题?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X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10.按照物流的特征,炼油厂属于V型企业。
√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前期”与英文leadtime含义不同。
√14.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
√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18.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陈荣秋等著注:只包含判断题和选择题第一章绪论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错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错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错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错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对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对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错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10.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对11.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对12.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对13.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错选择题: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BA)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C)运作、人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E)以上都不是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A)飞机制造B)汽车制造C)快餐D)中小学教育E)学生入学体检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A)高效B)灵活C)准时D)清洁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A)品种数较多B)资本密集C)有较多标准产品D)设备柔性较低E)只能停产检修5.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E)以上都不是6.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A)生产率难以确定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E)与顾客接触7.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B)价格下跌C)出现回扣现象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E)产量减少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判断题: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答案【篇一: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解:a方案的月运输量为:(15+15)x2000+(15+10)x2000+(30+10)x3000+(15+10)x10000+(20+35)x3000=420000米/月b方案的月运输量为:(25+35)x2000+(25+10)x2000+(10+10)x3000+(15+10)x1000+(10+25)x3000=380000米/月所以,b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解:第一步,列出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只考虑a和x)第二步,根据上表画出联系族,如下:78241所以,最后得到的作业活动关系图为:4.解:(1)装配工序先后顺序图如下:abdfhigkl(2)该装配线的节拍为:r=50/200=0.25f分/件(3)每小时装配200件产品的最小工作地数为:s=(0.20+0.05+0.15+0.06+0.03+0.08+0.12+0.05+0.05+0.12+0.15+0.08)/0.25=5(4)重新组合的工作地为:(a,b),(c,d,e),(f,g),(h,i),(j),(k,l);效率为83.3%。
5.解:a地的得分为:0.15x80+0.20x72+0.18x88+0.27x94+0.10x98+0.10x962=87.02b地的得分为:0.15x70+0.20x76+0.18x90+0.27x86+0.10x90+0.10x85=82.62c地的得分为:0.15x60+0.20x92+0.18x90+0.27x80+0.10x82+0.10x75=80.9所以,选择地点a.第六章练习题:3.解:(1)当1月最初预测值为100,a=0.02时,进行一次指数平滑预测,如下:3(2)初始值为100,a=0.40时,一次指数平滑预测如下:mad(0.2)=68.01/12=5.67mad(0.4)=63.83/12=5.3244.解:用移动平均和加权移动平均法分别计算,如下:比较两种预测方法的mad,如下:mad(移动平均)=19.33/3=6.4mad(加权平均)=15/3=5.0通过以上比较可知,加权平均具有较小的mad;冰激凌的销售具有季节性,加权平均通过赋予最近数据以较高的权重,使预测更加接近于季节的变化。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五版陈荣秋习题答案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的概述1.1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和目标生产运作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它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1.2生产运作管理的重要性生产运作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提高生产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3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任务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生产计划、生产控制、物料控制、质量控制和物流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生产计划可以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2.2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有投影法、推拉法和需求计划法等。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编制方法对生产计划进行编制。
2.3生产计划的控制和调整生产计划的控制和调整是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
通过监控生产过程,及时进行调整,能够使生产计划达到预期的效果。
3.1生产控制的概念和作用生产控制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调度,确保生产计划按时完成的一种管理方法。
生产控制的作用是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3.2生产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生产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生产进度控制、生产过程监控、生产队列管理等。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3.3生产控制的问题和对策在实际的生产控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生产延期、生产效率低下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生产控制的顺利进行。
4.1物料控制的概念和目标物料控制是指对企业的物料需求和物料供应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
物料控制的目标是保证物料供应的稳定和及时,降低物料库存,提高物料利用率。
4.2物料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物料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采购、供应商评价等。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陈荣秋等著只包含判断题和选择题(红色体为不做要求第一章绪论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对10.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题(陈荣秋)高教出版社06。
10.18一、单项选择题1.MRP中工厂日历是用于编制计划的日历,它与普通日历的关系是()A。
与普通日历相同B。
由普通日历除去假日C。
由普通日历加上加班日期D.由普通日历除去不生产的日子2.工作研究中,过程分析符号”□”的含义是()A.检验B。
搬运C。
操作D.储存3.MRP是在()A。
订购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在制品定额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C。
累计数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网络计划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4.企业通过市场调查,预测用户需求趋势,并据此决定开发和销售的产品是()A。
用户订货开发的新产品B。
企业自主开发的新产品C。
地区新产品D.仿制新产品5.若企业某新产品开发投资5年的投资平均收益率是22%,银行贷款利率为10%,此时企业的正确决策是()A.应投资B。
不投资C。
等待投资D。
缓投资6。
平均估计法7。
作业B。
结点C。
箭线D.路线8.以产品多样化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最为理想的生产型式是()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单件生产D。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9.推动’5S’活动,可以按()A。
生产原则进行B.标准化原则进行C。
管理原则进行D.PDCA循环原则进行10.滚动计划方法的优点是()A.计划是动态型的B.执行时可以灵活改变计划C。
提高计划的连续性D。
计划是动态型的并且提高计划的连续性11.长期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产品决策、生产能力决策以及确立何种竞争优势的决策,是属于()A。
战术层计划B。
运作层计划C.战略层计划D.作业层计划12.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源于()A。
中国B.日本C.英国D.美国13.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处于()A.异常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B。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答案(陈荣秋马士华编著)一、计算题第四章计算题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解:A方案的月运输量是:(15+15)X2000+(15+10)X2000+(30+10)X3000+(15+10)X1000+(20+35)X3000=420000(m).B方案的月运输量是:(25+35)X2000+(25+10)X2000+(10+10)X3000+(15+10)X1000+(10+25)X3000=380000(m).故B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作业活动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X3的区域内……。
生产运作管理(第二版)陈荣秋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1、、MTS企业和MTO企业如何确定产品品种与数量?答备货型生产企业MTS编制生产计划的核心就是确定品种和产量。
对于大量大批生产的产品没有品种选择问题。
对于多品种中批量生产的产品可以采取收利润顺序法来确定生产品种。
即将生产的多品种产品按销售收和利润排序绘在收入利润图上。
对于销售收入高、利润大的产品就生产反之需做进一步分析来决定。
品种确定后可以采取线性规划方法确定每个品种的量。
求得在一组资源约束下各种产品的产量以使利润最大化。
订货型生产企业MTO其特点是按用户订单的要求生产规格、质量、价格、交货期不同的专用产品。
对于小批生产也可用线性规划方法确定生产的品种与数量。
对于单件生产可采用0-1型整数规划来确定要接受的品种2、什么是代表产品什么是代表产品什么是代表产品什么是代表产品?如何进行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如何进行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答:代表产品:在结构与工艺相似的多品种的系类产品中,选择产量与劳动产量乘积最大的产品作为代表产品,将其他产品按劳动量换算为用代表产品表示的数量。
假定产品: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产品,只是为了结构与工艺差异大的产品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单位而假定的。
计算生产能力的目的就是为了衡量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因此要进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
如果生产能力满足不了计划任务的要求,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扩大生产能力,如果生产能力大于计划任务,则应设法利用生产能力,以免造成无端的浪费。
有了平衡分析,计划人员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措施安排好生产能力。
对于能力不足的时段,要提出相应的需求计划,落实生产单位所能提供的能力,对于能力有富于的时段,要尽可能加以利用。
3、处理非均匀需求有哪几种策略答:第一种是改变需求的方法。
1)通过改变价格转移需求2)推迟交货第二种是调整能力的方法。
1)改变劳动力数量2)忙时加班加点3)利用半时工人4)利用库存调节5)转包6)改变“自制还是外购”决策。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答案(陈荣秋马士华编著)一、计算题第四章计算题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