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渠道成员,而厂商、代理商、经销商以及用户都是渠道成员;
2、渠道结构,可以分为长度结构、宽度结构以及广度结构三种类型;
3、渠道控制,是指通过对渠道的管理、考核、激励以及渠道冲突的解决等一系列措施对整个渠道系统进行的综合调控。影响销售渠道的因素主要有目标市场的选择,商品的属性、用途,生产企业本身的条件以及各种外界环境等。
销售渠道的问题
01、渠道建设恶性竞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白酒品种日新月异,且白酒的利润率不断下降,各厂商为了拓展业务,增加销量,加大对渠道资源的争夺,不断给予渠道更多的优惠,同时,通过利益诱导等措施瓦解同质化的竞争厂商的渠道。这种竞争方式不利于各厂商销售渠道的规范化建设。
02、多渠道并行发展
在传统垂直式的渠道模式(一级分销商—二级分销商—消费者)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出现了多渠道并行的局面,造成了同质化竞争,也让部分经销商感觉白酒市场越来越乱,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长此以往,渠道越做越不通畅,最终不利于整个白酒市场的健康发展。
03、渠道管理人员水平不足
部分经销商自身素质不足,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没有一个明确的阶段性目标规划;库存管理、市场调研、客户管理等专业知识缺乏,无法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大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区域经营的意识,更谈不上对销售人才的培养,导致销售人才青黄不接。
04、渠道建设成本、控制难度增大
随着一、二级分销商逐渐减少,渠道的收入取决于掌握终端客户多少,使得渠道拼命的扩大终端客户,终端客户的增加,反之又不利于厂家、经销商对渠道的控制和管理。同时,在销量疲软的背景下,销售人员增加等因素,导致渠道费用不断增加。渠道费用的增加、控制难度增大,阻碍了渠道的建设。
销售渠道优化途径
对于白酒营销渠道的优化,需从传统渠道建设上寻找突破口,通过对渠道的优化,使得渠道更好地为市场服务,也为企业发展打造一个良性循环的渠道模式。可以通过采取以下的具体措施来实现。
01、多渠道构建并行,建立起新型合作关系
在传统的“一级分销商—二级分销商—消费者”渠道渐渐控制力减弱,白酒厂商应明确渠道中各角色的分工不同,每个渠道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把原先割裂、分散的各级经销商整合到一起,打造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其厂商与经销商的一体化经营。通过构建利益共同体,也有助于均衡经销商的渠道权利,从而建立起一个价格体系正常、渠道构建的畅通的良性轨道。
02、转变渠道的组成结构
在白酒渠道进入扁平化发展的阶段中,白酒能够快速的从厂商到消费者手中,直接控制的销售终端网点越来越多,虽然各厂家简化了销售过程,使得企业在渠道建设上的话语权增大,但是也要认识到“扁平化并非是简单的减少特定的环节”,而是供应链的转变随着“互联网+”思维的深入,在消费模式转变、传统营销模式面临挑战的情况下,白酒企业改革创新销售渠道势在必行。
03、培养专业的渠道人才
从现有的渠道来看,部分渠道人员的业务素质无法满足渠道建设的需要。因此,各厂商要为渠道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定期招聘专业人才,对于招聘的人才,让其参加公司的销售工作,进行薪酬和晋升激励,提升新人的工作积极性,及时更新其知识,满足公司渠道建设需要;同时,对现有渠道人员可通过在岗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其业务素质;对于无法满足渠道建设需要的人员,进行转岗分流。
04、建立高效的渠道奖励
渠道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方面。其中物质奖励主要体现为价格优惠、渠道费用支持、年终返利、渠道促销等。这是渠道激励的基础手段和根本内容。而精神激励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渠道成员同样有较高的精神需求。精神激励包括评优评奖、培训、旅游、“助销”、决策参与等,重在满足分销商成长的需要和精神的需求。
结论
白酒作为特殊的消费品,渠道力是“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三大竞争力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但作为有文化特色和区域特色的消费品,与其他大众消费品普遍强调不断渠道细化、深耕又不太一样,白酒的渠道模式呈现种类众多、差异化大的特性。
不同品牌力的酒企选择的渠道模式可能大相径庭,同一酒企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的渠道模式也不尽相同。决定企业渠道模式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企业自身品牌强势与否、企业战略是区域性还是全国性、价格定位是高端还是大众、发展阶段是起步还是成熟阶段等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