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一串“突突突”的马达声打破了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北口水库的宁静,“义渡人”李作玉驾驶“幸福999”号义渡船,接送村民出行,船舱内传来村民阵阵欢笑。
在方圆66.4平方公里的西北口水库周边,义渡船是这里1000多村民联通外界的唯一公共交通工具。作为义渡人,李作玉在过去16年里默默守护着村民们的“出行路”。16年来,李作玉累计行船22万公里,服务30万人次,无一起安全事故。2023年,李作玉获“夷陵区优秀船舶驾驶员”荣誉称号,并入选2024年第三季度“湖北好人”。
风雨坚守16年,义渡守护出行路
2008年,西北口水库周边多村合并,为方便村民出行,夷陵区雾渡河镇在水库增加了义渡船和码头,让村民们免费乘坐,并招募义渡船驾驶员。此时,计划增加一门生计的李作玉主动报名,兼职当上了义渡船驾驶员。
每天8时30分,李作玉会在他家门前不远处的码头准时发船,按既定路线驶往剩下的10个码头,载上需要出行的村民往棠垭村方向缓缓行进。
“以前没有船,大家出行都很不方便。后来有了义渡船,我们这些住在库边的百姓出行方便了很多。”村民王世溶说道。
走亲访友、外出购买生产生活物资、办事、看病……义渡船承载着水库周边村民的日常生活,坐渡船也成了出行日常。
义渡船跑遍11座码头,单边需要2个小时30分钟。村民们根据出行需要,提前通过手机联系李作玉,以免他跑空。
16年的风吹日晒让56岁的李作玉脸庞挂上了一丝早到的沧桑,头发也在日渐稀疏,不过他的眼神却透着坚毅。
“幸福999号”义渡船周身是铁,到了夏天,驾驶舱就成了蒸笼。曾经尝试用天然气罐在船上做饭的李作玉觉察出安全隐患,将自己养成了一天两顿饭的习惯。每天返航到家时,也到了下午4点多,李作玉才能吃到午餐(也是晚餐)。
“既然干了义渡人这份差事,就要想办法尽好职责。”李作玉说道。摆渡16年里,李作玉最忙时一天要用渡船摆渡100多户村民,平均每年摆渡2万人次。
2016年,在李作玉的劝说下,他的妻子王秀芬也考了证,也登上渡船做安全员,夫妻俩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保障着库区百姓安全出行。
渡人也医人,为村民医头痛脑热
“他不仅船开得稳,我们村民身体有小毛病都找他咧。”在“幸福999”义渡船客舱内,村民杨秀梅不禁夸赞。
李作玉年轻时,学习了医术,现在他不仅是一名义渡人,也是当地的村医。
在“幸福999”义渡船的驾驶舱内,李作玉备着高血压、感冒药等常见药,也准备了打针输液的用具。村民们外出买药回来,需要打针输液,李作玉会在上岸后到村民家中免费提供医疗服务。此前,村委会邀请他到村卫生室坐诊,他婉拒了。他认为,在船上也能为大家看病。
村民杨忠英有点咳嗽,李作玉收工后,来到杨忠英家,为她测血压、把脉,询问她的近况,检查清楚后,他嘱咐道:“您肺上的热有点重,我回去弄两服中药,明天给您带过来。”
对于李作玉的医术和为人,杨忠英赞不绝口:“李师傅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服务态度好,他经常上门给我看病,省去了我坐船去诊所的麻烦。”
从医30多年来,李作玉默默为大家解除病痛。他的儿子也受其影响,选择了学医,回到家乡成为雾渡河镇卫生院的一名医生。
他不仅驾驶渡船,还主动承担起帮村民搬运货物、扶老人上下船、义务运送生活物资与快递的任务。因为李作玉的热心与无私,“幸福999”号义渡船逐渐成了西北口村的“流动快递站”。
“嘟……”汽笛声响起,李作玉驾驶着“幸福999”号义渡船再次启航,带着村民的信任与希望,朝着西北口水库深处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