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重大疾病呈现出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癌症……这些曾经的“老年病”,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而罪魁祸首,正是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熬夜刷剧、久坐不动、含糖饮料不离口、不爱运动……年轻人却没意识到,糖尿病、脂肪肝、颈椎病、胃溃疡、高血压等慢性病正在悄悄地找上门来。年轻人今天对身体的放纵与不重视,都是在透支身体健康。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慢性病发病为何趋于年轻化
慢性病发病趋于年轻化的原因有多种,常见的有不健康的饮食行为、身体活动不足、超重肥胖、工作生活压力大、睡眠不足、抽烟喝酒等。
1.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2.身体活动不足
3.超重肥胖
目前,我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达50.7%,也就是说我国有一半的成年人都处于超重或肥胖的状态。超重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分布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全国13.5%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超重肥胖。
4.工作生活压力大
时下,不少年轻人为车贷、房贷奔波劳碌,生活和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精神总是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会引起血糖、血压波动,内分泌紊乱,这些都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5.睡眠不足
由于白天工作或学习,很多年轻人经常在晚上熬夜看手机、玩电脑,或者是长期熬夜加班,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入睡困难、失眠,免疫力下降。有研究显示,睡眠质量差可能有损心脏健康,可使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141%。
6.抽烟喝酒
预防慢性病应该怎么做
1.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做到少油、少盐、低糖、低脂饮食,限制红肉、酒精饮料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日三餐中尽可能多地选择不同的食物种类,避免长期摄取单一或者较少的几种食物,每天吃到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吃到25种以上的食物。
2.充足的身体活动
3.戒烟限酒
预防慢性病,戒烟限酒势在必行。吸烟对人体有害无益,一根也不能抽!应有意识地远离吸烟人群,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增加戒烟的决心。饮酒对健康也并无益处,如果饮酒应当限量,成年人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约折合啤酒450毫升,白酒30毫升。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
4.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切忌情绪过于激动、疲惫、过劳。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处理好负面情绪,可向亲朋好友倾诉,合理地宣泄情绪。当自己不能解决心理问题时,要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通过心理医生的疏导,积极调整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