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一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

平顶山市一高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

校园网是我校教职工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提升自身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平台和工具。为提高我校网络文化水平,促进校园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教职工文明上网规范。

一、自觉遵守有关保守国家机密的各项法律规定,不泄露党和国家机密,不发表任何诋毁国家、党和政府的言论,不发表任何有碍国家统一、民族统一和社会稳定的言论。

二、严禁止在网络上从事任何违法犯罪活动。不制作、查阅、复制、传播有碍社会治安、社会公德或有伤社会风化的信息。不在网络上接收和散布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等有害信息。不浏览色情、暴力、反动站点。

三、提倡文明上网,规范使用各种互联网交流方式,不利用网络散布歪曲事实、造谣生事、诽谤他人、冒名顶替、诬蔑欺骗、挑拨是非、骚扰恐吓等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不良信息,不在互联网上利用网络媒体进行煽动闹事。发现与事实不符、对学校声誉有不良影响的信息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五、提倡主动进行网络学习,进行诚实友好交流,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积极维护校园网络安全,不破坏校园网络秩序;要使上网行为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干扰正常工作和生活。

六、不得利用黑客或病毒技术进行网络攻击及从事其它网络犯罪行为。不使用可能引发病毒感染的各种来历不明的软件。

七、不得随便更改办公电脑的IP地址及MAC地址。

八、不得私自安装无线wifi等智能设备。

十、一旦发现违反文明上网行为规范的个人,将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THE END
1.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培训材料三是网络资源的分布不均、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美西方国家在全球网络治理中的军事化气焰。 一是数字时代网络舆情风险易发高发频发的常态化倾向日益明显。 二是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如多主体多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尚未形成,多主体统筹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依法治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30469552/
2.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20230719094905.docx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局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大问题、重大事件处置等制度体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建立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体制 成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719/7020151032005134.shtm
3.曼新小学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制度曼新小学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曼新小学网络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建立风险防范和管控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正确认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明确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想管、敢管、能管,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https://jfq.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1886558
4.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意识形态工作制度的内容摘要: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汇编一、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制度二、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四、新闻媒体采访管理制度五、新闻发布会制度六、新闻宣传审查制度一、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https://www.360docs.net/doc/4c4b80f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8.html
5.意识形态网络管理制度9篇(全文)意识形态网络管理制度 第1篇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教育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保护;维护应城教育信息网的稳定和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措施。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8c894hn.html
6.校园综合治理暨“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长治学院8、强化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专人负责。及时清理网络中的有害敏感信息及不良内容(留存备份),并立即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报告。(宣传部、网络信息中心负责) (上述工作由党委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 (二)意识形态安全 1、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切实巩固党的执政http://yb.czc.edu.cn/info/1004/10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