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培养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文献材料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学生能够:

1.系统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主要过程和基本方法;

2.系统了解选题方法以及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3.系统掌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

4.掌握学校规范编制毕业论文的注释、参考文献以及引文的主要方法;

5.了解毕业论文的语言、结构、切入展开方法,熟悉学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范;

6.通过论文写作的训练,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识记写作的含义。

2.理解写作在高科技时代的文化价值,现代高科技对写作的影响。

3.掌握写作活动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写作内涵辨析

一、广义写作与狭义写作

二、写作与工具的关系

三、写作与说话的关系

四、“写”与“思”的关系

五、写作的完整过程

第二节写作活动的特点

一、人文性

二、综合性

三、个体性

四、创造性

五、实践性

第三节写作在高科技时代的文化价值

一、“电脑写作”辨析

二、写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价值

第四节现代高科技对写作的影响

一、高科技对写作活动的积极影响

二、高科技对写作活动的负面干扰及对策

第二章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

1.识记写作主体。

2.理解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的要求。

3.掌握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

第一节写作主体主宰着写作活动

一、写作活动的缘起

二、主体在写作过程中的主宰作用

三、写作主体是写作活动成败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写作活动对写作主体的要求

一、思想理论要求

二、知识结构要求

三、思维能力要求

四、表达能力要求

五、审美能力要求

第三节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

一、情感与情绪

二、责任与道义

三、素质与人格

四、经验与体验

第三章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

1.识记写作客体的含义。

2.理解网络世界中的写作客体。

3.掌握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

4.学习重点是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

第一节写作客体的一般问题

一、写作客体的含义及属性

二、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

三、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认识写作客体的过程与方式

一、写作客体与材料、题材

二、聚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材料

三、选材:从写作客体到写作题材

第三节网络世界中的写作客体

一、“虚拟实在”与网上取材

二、在网络空间中把握写作客体

第四章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因素

1.识记“受体”、“受体意识”的含义。

2.理解“受体意识”表现,受体的心理特征。

3.掌握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

4.学习重点是受体的心理特征,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写作主体的“受体意识”

一、“受体”的含义及“受体意识”的作用

二、“受体意识”表现之一:传输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三、“受体意识”表现之二:向受体发出指令,施加影响

四、“受体意识”表现之三:以高尚的写作陶冶受体情操

第二节受体的心理特征

一、求知受益心理

二、猎奇探秘心理

三、平等对话心理

四、介入互动心理

第三节受体对写作活动的影响

一、媒介传播方式改变着受体与写作活动的关系

二、受体影响写作活动的方式与要素

第五章写作活动中的载体因素

3.掌握表达方式

第二节表达方式

一、叙述

二、描写

三、说明

四、议论

五、抒情

第三节修辞与语体

一、修辞

二、语体

三、写作训练

第六章写作过程(上)

1.识记观察、调查。

2.理解回忆、体验。

3.掌握想象、整合。

第一节采撷、积累

一、观察

二、调查

三、阅读

第二节回忆、体验

一、回忆

二、体验

第三节想象、整合

一、想象

二、整合

第七章写作过程(下)

1.识记“前写作”、“写作”、“后写作”

2.理解立意、选材、反馈、吸收;掌握构思、赋形、表达、修改

第一节立意、选材

一、立意

二、选材

第二节构思、赋形

一、构思

二、赋形

第三节表达、修改

一、表达

二、修改

第四节反馈、吸收

一、反馈

二、吸收

第五节“前写作”、“写作”、“后写作”

一、“三个链环”的不同内涵

二、写作活动中的“三环互动”

1.识记社会短评的性质和特点、文艺短评、学术短评

第一节社会短评

一、社会短评的性质和特点

第二节文艺短评

二、文艺短评的作用

三、文艺短评写作的过程和方法

四、文艺短评写作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第三节学术短评

一、学术短评的特点

二、学术短评的选题

三、学术短评的主要写作方法

四、写作训练

第九章毕业论文写作

一、论文选题

二、资料查阅与阅读笔记

三、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四、论文撰写

五、引用、夹注

六、参考文献

七、摘要、附录、致谢

八、论文格式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不涉及实践教学内容。

四、学时分配

章次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小计

讲授

实验

上机

习题

讨论

课外

备注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写作活动中的主体因素

第三章:写作活动中的客体因素

第四章:写作活动中的受体因素

第五章:写作活动中的载体因素

第六章:写作过程(上)

6

第七章:写作过程(下)

4

第九章:毕业论文写作

10

合计

36

五、考核说明

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是考查。

1.课堂表现情况与考勤以平时成绩计入总分。

2.课程论文以平时成绩计入总分。

3.平时成绩与考勤占30%,最后考试成绩占70%。

六、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1.董小玉主编《现代写作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张韬《大学书法论文写作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主要参考书目

1.蒲永川主编《写作与文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THE END
1.2022《浅析现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文献综述开题报告3开题报告 学号 姓名 导师 题目 浅析现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课题的意义 汉语言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键性内容,也是我们平时学习生活中的核心交谈工具。现阶段,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日益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网络群体在平台中的交流用语以其独有的特点促进了网络语言的产生,并慢慢从虚拟的网络世界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27/7046050051004146.shtm
2.华东师大徐默凡老师新著《从社会方言到功能语体——网络语言新论网络语言随之发展出一系列独特的语言特征,从一种社会方言变成了一种功能语体。口语体、书面语体和网络语体三分天下之势已经初步形成。华东师大中文系徐默凡老师所著《从社会方言到功能语体——网络语言新论》对此进行系统的学理研究,分为《网络语言的性质和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U1MjMyMw==&mid=2654112849&idx=4&sn=adee906664f31b5d30b4b7d205848aae&chksm=8b9a07fcbced8eea0280ba9094a7bb75b32103f67d1379e2fc701d52&scene=27
3.叶圣陶“读整本的书”思想的实践研究——小学阶段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二)在理解了叶老的思想的基础上,整本书阅读还应有怎样的意义? 叶老在他的作品中不厌其烦地谈到方法、能力、技能、习惯,因此,历来的研究者多据此把叶老归为彻底的工具论者。其实叶老也多次谈到关注学生心灵。他是这样说的:“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所以欲求成功的教师,当从为儿童特设的境遇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499508a0102zmjl.html
4.自然语言处理1(NLP)——基本概念介绍b.自然语言处理(NLP):使计算机能够解决以自然语言表达的数据问题的技术,主要由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家实践。 NLP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语言理解(让计算机理解输入的语言)、语言生成(让计算机生成人类可以理解的语言)、机器翻译(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情感分析(分析文本中的情绪倾向)、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https://blog.csdn.net/weixin_65190179/article/details/136073243
5.网络语言论文范文6篇(全文)网络语言论文范文(精选6篇) 网络语言论文 第1篇 选题意义(包括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列出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选题意义:随着我国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悄无声息地步入了千家万户,新兴的网络词句也逐渐以流行语的方式融入到了普通群众的日常用语中。与此同时,近几年来网络语言的迅速发展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a0pks8b.html
6.贺州学院学报杂志贺州学院主办2017年第02期地名专名和通名译写时多采用增益翻译策略,校名英译名受语体影响普遍彰显不够充分。 泰国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初级阶段单字调偏误实验研究 关键词:留学生 汉语学习 单字调 偏误 声学实验 通过对4名泰国来华留学生和4名中国学生进行单字发音进行采录,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从调型、调域两个方面分析汉语学习初级阶段https://www.youfabiao.com/hezhouxueyuanxuebao/201702/
7.2023年湖北工程学院普通专升本《基础写作》考试大纲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现代写作的特点,写作在科技时代的意义;写作活动中主体因素的构成,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写作活动中客体因素的构成;写作活动中受体因素以及载体因素的构成;文学写作的基本过程,掌握观察、体验、想象以及立意、构思、表达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表达方式和技https://www.gaodun.com/zsb/153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