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善用调查研究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注重调查研究方法的时代性、科学性、系统性。他强调,“在运用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有效方法的同时,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化的特点,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逐步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调研领域,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科学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新时期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从网络资源中了解民意,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优势互补是对我党领导干部智慧的考验。因此,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会在互联网时代下开展调查研究。

互联网对调查研究的内涵及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存状态,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也对调查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调研工作本身已经从对现实世界的调研拓展到对网络世界的调研,不再拘泥于传统亲临现场的、面对面的调研,从而大大丰富了调研的内涵。

对网络世界的调研也使得调研主体与调研客体的关系发生了转变。在互联网调研中,公众的网络实践活动本身即构成了值得调研的客体,即“你做我看”,这对调研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调研者不能仅从自身主观意愿出发,而要重视网络实践活动,根据调研客体的活动“轨迹”和“痕迹”进行调研,从而使得两者之间的主客关系呈现出一定程度和某种意义上的转折,这就使调研工作中的各项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互联网给调查研究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

互联网的发展为调查研究带来了巨大机遇,而一些新问题的出现,也为其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些调研者和调研对象互联网参与意识缺乏,网络交流能力不足。我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从而使得互联网调研面临调研对象覆盖面不全、统计数据偏颇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研成果的准确性、真实性。互联网虚假信息多,调研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待提高。信息网络技术对信息的精准处理、识别仍有较大不足,这就使得调研结果有可能掺杂水分,同样影响着其准确性、真实性。而一些网站系统防火墙薄弱,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黑客和病毒的袭击,出现篡改数据等现象。这些都有可能使调研效果大打折扣。

互联网时代调查研究方式方法发生了革命性变革

在调研渠道上,从传统的人工调研转向利用基于互联网数据的多渠道调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在线收集数据信息成为可能,在线调查、网上问卷调查、发送电子邮件、社交工具互动、智能搜索、大数据抓取信息等方式,极大地拓宽了信息收集的渠道,缩短了调研的时长,大大提升了调研的便捷性、经济性和准确性。

在调研范围上,网络调研可以跨区域、跨群体进行调研,只要接受调研者能够上网就可以。调查者可以收集到来自各个地域的信息。而传统的调研往往局限于特定区域内,具有先天不足,而互联网使得跨区域、跨群体调研的大规模调研成为可能。

掌握新形势下互联网调查研究的主动权

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调研工作,将其提升到监督政府行为、贯彻群众路线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将其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的重要抓手。要加强对新形势下调研工作的理论研究,夯实互联网调研的理论基础,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调研本领。

提高群众觉悟。网络调研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为此需要创造生动活泼、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做到收放有度。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群众觉悟,引导其积极配合互联网调研,提供建设性意见建议,避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针对错误思想,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提高政治觉悟;同时,大胆创新,通过发放各种形式的奖励等方式调动群众参与配合互联网调研的积极性。

结合线上与线下开展调查。互联网线上的调查只是一个方面,由于网上信息繁杂,真实度也难以保证,因此线上调查要与线下调查结合起来。针对一些上了年纪或者不习惯用互联网的人群,也必须到线下开展调查。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带着问题,从室内走到室外,从网络上走到网络下,从电脑前走到群众之间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互联网的发展代替不了对现实世界的调查,只有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加强互联网调研结果的运用。调研的成果不能束之高阁,否则就失去了调研的意义和价值。要将互联网调研结果作为重要参考,并将其纳入决策制定、执行、反馈全流程,根据对各项流程中调研结果,随时调整、修正各项决策部署,保证政策符合实际、符合民情。通过大量的调研和调研成果的应用,提高政府治理水平。(贾立政作者系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THE END
1.复杂网络研究及意义(精选四篇)在当前的复杂网络研究中, 研究者提出的最主要概念就是“网络” (networks) 。实际上早在1922年, 社会学家斯梅尔 (G.Simmel) 就曾不经意地创造了该词汇, 未曾料想到这个词汇会在社会学领域中使用极为频繁, 并且成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主导词汇;更没有想到的是, 在今天的自然科学中, 网络研究也成为重要课题;今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h4624m7.html
2.关于我们针对国内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商业模式创新、商务流程建模、交易匹配、广告策略选择等战略问题,运用系统工程、复杂科学、运筹学等理论方法,优化电子商务战略管理决策;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研究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战略决策,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开展课题研究、咨询和培训,探索实训式人才培养方式,促进http://ccie.cufe.edu.cn/gywm.htm
3.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国生态大讲堂 第253讲 11月20日(周三)9:30-11:3… [2024-11-14] 11月5日(周二)15:00-16:30举办中国生态大讲堂第252… [2024-10-30] 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工作研讨会在地理资源所召开 [2024-10-25] 国际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第三届开放科学会议在西双版纳举行 [2024-10-21] https://www.cern.ac.cn/
4.网络研究(豆瓣)本书为英美等国多位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汇集,它从传播、社会,文化、政治及经济等多种角度对网络这一全新的媒介及其所孕育的网络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与领域非常广泛,这些研究揭示了个体。社群、企业、民族等对网络的不同层面的需求,以及运用网络的不同方式,也揭示出网络中各类成员及各种影响因素https://www.douban.com/subject/1540434/
5.网络调研方法网络调研的特点主要有及时性和共享性、便捷性和低成本、交互性和充分性、网络调研结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网络调研的无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网络调研的可检验性和可控性。总之,通过互联网能够轻易获得大量的二手资料及最新的一手资料,从而使国际营销研究比以前容易得多,效率高的多。网上调查与购买者小组访问。这些调查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D%91%E7%BB%9C%E8%B0%83%E7%A0%94%E6%96%B9%E6%B3%95/22161148
6.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研究》(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本以网络传播、新媒体研究为主旨的学术研究刊物(集刊),主要刊登与互联网、新媒体传播有关的高水平学术性论文,自2007年以来已出版7辑。2013年经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评定,入选CSSCI来源集刊。《中国https://zwcy.cbpt.cnki.net/
7.神经网络研究现状6篇(全文)三、正确识别网络舆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通过三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拓展国家安全视野;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增强网络舆论识别能力。 下面先让我们先从网络舆论战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来研究分析这场没有硝烟的政治斗争。 一、网络舆论战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 网络舆论战,是指战争双方利用网络有计划、有目的地向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g5jyznq.html
8.在线社交网络研究概述AET近年来,无论是对复杂网络还是对具体的在线社交网络的研究,大多是研究网络拓扑结构在已知条件下的网络动力学问题,或者是研究网络结构的各种特征参数,如平均距离、度分布等对网络动力学的影响[14]。然而实际的网络存在各种不确定性的信息,网络的节点数目、拓扑连接等往往只有部分已知,并且还可能不断地变化。假设网络动力http://www.chinaaet.com/article/3000023474
9.成为中国下一阶段突围关键国际论衡行政的干预必须尽量减少,更不能用行政逻辑替代科研逻辑。此外,国家还需帮助建立基础研究所需要的实验室,提供所需要的实验设备。这些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必须是开放式的,以避免各个大学和科研机构重复建设,提高实验室和设备的使用效率。需要参照欧盟的经验,在不同区域的大学和实验室之间建立横向合作,形成基础科学研究网络。https://www.essra.org.cn/view-1000-567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