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研究方法的内容,点击下方蓝色字可跳转回看:
定性研究方法
是从研究对象的“质”或从类型方面来分析事物,描述事物的一般特点,揭示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方法,主要解决研究对象“有没有”或者“是不是”、“是什么”等问题。
通常要根据人们的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
一、案例分析法
简介
亦称典型分析法,是对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例进行研究,从而发现该类事物一般规律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的问题类型是“怎么样,为什么”,研究焦点集中在当前问题。
分类
分析过程
学者RobertK.Yin认为,案例研究是一个线性、反复的过程,具体过程图如下:
二、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方法包括一些系统而灵活的准则,让研究者搜集和分析质性数据,并扎根在数据中建构理论。
应用
国内扎根理论方法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管理学领域的学者。
三、民族志
从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来看,民族志方法在社会学、民族学、管理学、法学、新闻传播学、语言学、图书情报学等领域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四、焦点团体
又称焦点群体访谈,主要用于收集由个人组成的团体对特定问题的观点、理解、感知和关心等数据,实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访谈方法。
实施过程
吕娜和余锦凤认为,焦点团体法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如下:
明确研究目的→确定参与者→选择焦点团体→设计提问→信息分析
国内利用焦点团体方法展开研究的成果还非常少,而且目前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其他学科如政治学和医学领域也有少量论文。
定量研究方法
是指为了确定认识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解决认识对象“是多大”、“有多少”等问题的方法。
此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一、社会网络分析
研究超大规模网络结构的复杂网络理论
方法应用的步骤(以研究作者合作情况为例)
确定目标→采集数据→构建矩阵→绘制网络→数据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工具
其中使用最多的包括:支持综合数据分析的UCINET、支持大量数据集的Pajek、支持多元数据ORA等。
二、结构方程模型(SEM)
是应用线性方程系统表示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以及潜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分析步骤
关于SEM分析步骤,不同的学者表述不尽相同,吴明隆综合多位学者的看法,提出了一个完整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步骤。
分析软件
得较多的是LISREL和AMOS。
对于SEM初学者来说,AMOS比较容易上手,国内教程也较多,方便学习;LISREL在做模型调整时比较方便,但要通过编程来实现,操作比较复杂。
三、共词分析
是一种内容分析技术,它通过分析在同一个文本主体中的款目对(单词或名词短语对)共同出现的形式,确认文本所代表的学科领域中主题间的关系,进而探索科学的发展。
它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当前或者一段时期内的研究状况和结构,类似数据挖掘中挖掘结果的可视化研究。
应用步骤
确定分析问题→确定分析单元→选定高频词→构建共词矩阵→共词信息分析
研究工具
具体的研究工具如SPSS、Excel、Ucinet、SATI、CiteSpace等。
四、内容分析法
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量化描述与分析的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确定目标或提出假设→确定研究样本→选择分析单元→建立分析类目→定量处理→解释与检验
邱均平等人根据定量和定性的标准把内容分析软件分为定量内容分析软件和定性内容分析软件两大类。
定量内容分析软件通过构建词典型类目体系对文本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以相应的数字、图形或图表方式直观展示研究结论,如CATPAC、Diction5.0等。
定性内容分析软件强调研究对象类型的多样性,其主要功能在于概念抽取及概念间关系的构建,以反映文本内容的内在特征为目标,如ATLAS/ti、TheEthnoraph等。
五、大数据分析法
方法应用
从方法应用的视角看,大数据分析也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大数据分析作为人类探求和掌控世界秩序的新工具被寄予厚望。
陈喜乐等认为,大数据分析能否成为人类有力的认识工具,在理论上取决于能否解决数据层面的有效性问题、分析层面的方法论问题,在实践上则取决于能否达到技术与经济的和谐统一。
他们认为,大数据分析受到来自数据质量、分析方法、应用环境三个层面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