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有正式职工8人,包括正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2人。
表1成员组成表
序号
姓名
学位
职称
研究方向
1
骆辉煌
工学博士
正高级工程师
水生态与水环境数值模拟与调控、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经济损失与补偿
2
马巍
水环境模拟与调控、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
3
冯顺新
流体力学数学分析及数值模拟、水动力及水环境数值模拟、生态水力学、水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水库生态调度、河湖水系连通、河流景观生态学、绿色水电
4
黄钰铃
理学博士
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水利、水影响评价、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咨询工作
5
蒋艳
水文水资源、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等
6
杨青瑞
水生生物调查评价、生态水力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二、研究室成员简介
骆辉煌,男,湖南新田县人,1973年9月生。1996年获西安理工大学学士学位,其后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获得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硕士学校和水环境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室主任;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水生态与水环境数值模拟与调控、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经济损失与补偿等。
近年来,积极致力于鱼类生态水力学研究,重点研究典型栖息地特征、关键水生生物生态水力学需求、水生态修复技术等。在长江干流、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南四湖及珠江河口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先后参与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项目(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行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等)13项、国家重大规划及大型工程咨询项目5项、省部级重大科技与咨询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及其他项目3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学术论著5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明专利11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优秀职工5次,受聘为北京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人民珠江》特邀编委。
马巍,男,四川省平昌县人,1976年3月生,中共党员。1999年和2001年分别获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并入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学士、硕士学位,2010年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博士学位,期间于2006年通过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考试。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四级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水环境数值模拟与调控、水污染综合治理、水资源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水利血防科研等。
冯顺新,男,湖北仙桃人,1973年2月生,中共党员。1994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河流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4-1999年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工作,任助理工程师;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获博士学位;2007-2008年在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任研究助理(ResearchAssociate);2009-2010年、2014年至今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工作,2010-2014年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流体及地表水数值模拟,包括流体模拟、区域气象模拟、地表水水动力/水温/泥沙/水质数值模拟,研究水工程对以长江为代表的河流生态系统、以我国西南湖泊(洱海、泸沽湖、异龙湖等)及东南湖泊(太湖)为代表的湖泊水环境的影响及调控,以及河湖连通的生态环境影响。
主持科研项目24项,作为技术骨干参加项目14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7篇,EI检索论文7篇。主持撰写或参编学术专著3部,参编译著1部,参编行业标准1部。
黄钰铃,女,2007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水利、水影响评价、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咨询工作。
曾主持和参与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水利部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厅攻关计划、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湖北省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等纵横向项目多项。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应用成果奖特等奖。在EcologicalEngineering、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EnvironmentalModeling&Assessment、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WaterResearch、SciChina、WaterScienceandEngineering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2项,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次,出版专(译)著3部《三峡水库支流水华与生态调度》、《湖北水电环境保护》、《河流生态学》。
杨青瑞,男,湖北随州人,1982年9月生。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生生物调查评价、生态水力学、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先后参与完成了“温度和流速对繁殖期草鱼性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机制”、“筑坝河流的生态效应及调度补偿技术研究”、“雅砻江梯级水电开发生态环境效益和影响定量评价与调控机制”、“长江上游保护区珍稀特有鱼类繁殖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综合分析研究”、“雅鲁藏布江中游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怒江中下游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漓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赤水河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岷江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沅水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等多个科研项目。
刘冰,女,1997年7月生,中共党员。2019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20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环境工程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其间于2023年5月至2024年2月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AI4EO团队从事博士联合培养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水环境遥感监测,水环境健康评价与风险评估。作为科研骨干,先后参与了“中国-东盟海洋生态廊道规划框架下东盟重要河口水质现状与趋势研究”、“深圳市龙华区水系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规划研究”等科研项目。在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