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和成都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土壤与地下水国际研讨会”定于2023年8月5至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会议围绕“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暨特邀主旨报告、分会场、研究生论坛、土壤与地下水政策技术交流会、墙报交流和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科技成果展等,欢迎大家参会交流。
(一)
开幕式及主旨报告(8月6日上午)
开幕式08:30-08:55
主持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领导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领导致辞
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领导致辞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领导致辞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致辞
特邀主旨报告会08:55-12:00
主持人:蒲生彦(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
08:55-09:20朱利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问题与挑战
09:20-09:45吴丰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报告题目: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评价
09:45-09:55(休息10分钟)
主持人:刘国(成都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副主任)
09:55-10:20郑春苗(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中国首个全国尺度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分析
10:20-10:45徐永新(南非西开普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中非视角下中国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若干问题
10:45-11:10席北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报告题目: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1:10-11:35裴向军(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
报告题目:地质环境生态修复机理与关键技术
11:35-12:00张发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二级研究员)
报告题目:闭坑矿山地下水环境效应及其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
(二)
分会场
会议拟安排18个学术议题,设18个专题分会场。
议题1:
场地土壤地下水调查与精细化风险评估
召集人:姜林研究员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郭观林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监管技术中心
孙宁研究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吴怡研究员四川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罗天烈副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
报告专家:
①贾永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地下水典型高背景组分成因分析及人为扰动下的增强释放效应研究》
②郭渊明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
《基于市政管网的蒸气入侵优先通路研究》
议题2:
地下水污染精细化表征与数值模拟技术方法
召集人:李海龙教授南方科技大学
王全荣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施小清教授南京大学
王晓光研究员成都理工大学
窦智教授河海大学
夏强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①施小清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有机污染场地精细刻画的挑战与应对》
②黄岁樑南开大学教授
《Formulationofadsorptionequationsbysoilparticles》
③覃荣高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
《冲洪积扇非均质含水层多组分反应迁移数值模拟研究》
④杨志兵武汉大学教授
《岩溶含水层饱和-非饱和流动与污染物运移三维数值模拟》
⑤窦智河海大学教授
《冻融驱动下的地下水有机污染再分布规律》
⑥王仕琴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
《白洋淀流域农田氮素淋溶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风险》
⑦马雷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副主任
《裂隙介质中水力异步变化影响下的地下水污染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⑧沈城吉河海大学教授
《盐沼潮上带盐滩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⑨孙洪广河海大学教授
《变分数阶导数模型在溶质迁移中的应用》
⑩戴恒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基于微生物基因信息的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
⑾李海龙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海滩渗出面数值模拟新进展》
⑿郭芷琳南方科技大学副研究员
《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拟案例研究》
议题3:
绿色低碳可持续修复技术与理论
召集人:张红振研究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
焦永杰高工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涂卫国研究员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唐杰讲师成都理工大学
①李社锋武汉轻工大学主任/教授
《国内外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文献计量分析与未来发展趋势》
②张西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退化土壤系统微生物修复技术与理论浅析》
③吴鸣暨南大学副教授
《微塑料对氧化石墨烯在多孔介质中运移的影响》
④张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
《施氏矿物对六价铬污染土壤的长效稳定化修复效果及机理研究》
⑤陈艺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员
《法拉第-电容多过程耦合效应驱动离子型污染物界面储存研究》
议题4:
污染土壤、地下水生物修复
召集人:滕应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高大文教授北京建筑大学
李金天教授华南师范大学
谢鸿观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①滕应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有机污染土壤固氮微生物组修复原理与技术》
②孙蔚旻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尾矿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调控》
③刘玉荣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典型化工场地土壤汞的生物转化》
④郑春丽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高盐碱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矿化修复技术研究
⑤刘云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土壤和地下水有机污染降解的环境功能材料-微生物-植物多效耦合作用机制》
⑥尹华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
《生物炭强化微生物修复多溴联苯醚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研究》
⑦汪善全中山大学教授
《卤代烃污染土壤与地下水微生物还原脱卤修复应用》
⑧刘娟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高砷铊复合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技术的研究》
⑨芮大虎河南理工大学教授
《基于自然冷能修复重金属污染黏性土研究》
⑩曹越中山大学副教授
《砷超富集植物分子机制初探与展望》
⑾贾璞华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
《植物间作修复Cd污染土壤及其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⑿黄娇芳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导
《工程活体材料构建及其在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的应用研究》
⒀范长征湖南大学副教授
《污染环境中噬菌体与细菌协作机制及其对土壤生物修复的启示》
⒁刘佩贵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
《地下水水源地硝酸盐污染的原位水平井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⒂高岩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联合降解农田土壤除草剂的效应与机制》
议题5:
工业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修复
召集人:骆永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黄沈发副院长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谌书院长/教授西南科技大学
李社锋主任/教授武汉轻工大学
刘静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①钟华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宁波)研究员
《多孔介质中常见铁基物质激活过硫酸盐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差异及其修复应用启示》
②杨洁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大型搬迁化工区场地风险管控+源削减与低扰动修复分阶段达标路径探索》
③吴文成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珠三角典型村级工业园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理论与实践》
④梁继东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菲污染土壤的生物强化修复研究》
议题6:
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
召集人:李芳柏研究员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孙约兵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邓仕槐院长/教授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
雷泞菲副院长/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①王芳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副主任
《农膜源酞酸酯与微塑料的迁移及其对生菜的毒理机制》
②张雯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教授
《先污染后治理?--法国农村面源磷污染控制研究》
③韩颖西南科技大学教授
《川西南碱性农田土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及示范》
④张隆隆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高级工程师
《张北盐碱地地质成因、改良技术研发与示范》
⑤孙彩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副所长
《生物质炭对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影响》
⑥张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土壤工程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
《硒与环境健康诊断与修复——以贵州铜仁国家土壤先行区为例》
⑦罗会龙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有机改良剂调控下土壤DOM分子多样性及Cd迁移转化的响应机制》
⑧尹德良贵州大学副教授
生物肥料辅助巨菌草在汞污染稻田安全利用的应用潜力
⑨赵希锦四川锦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典型流域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探究
议题7:
POPs污染场地修复与风险管控
召集人:侯德义教授清华大学
王坚研究员沈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赖劲宇项目主管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①徐怒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工程师
《大型农药类污染地块调评估与风险管控探索》
议题8:
地下水污染多介质协同防控与修复技术
召集人:席北斗副院长/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丁爱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
易树平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
徐芬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①卞兆勇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卤代有机污染物电催化逐级可控脱卤研究》
②杨卫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
《场地土壤多金属长效稳定化修复材料的探讨与思考》
议题9:
地下水有机污染协同修复技术及案例
召集人:蒲生彦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董军教授吉林大学
马骏教高宝航环境修复科技公司
张芳副教授清华大学
①窦智河海大学
②郭红岩南京大学
《基于微生物自驯化的地下水有机污染协同修复技术及案例》
③任何军吉林大学
《好氧反硝化生物循环井修复苯胺与硝酸盐污染地下水研究》
④张芳清华大学
《直流电阻加热修复地下水DNAPL污染的机制解析与调控优化》
⑤曹利锋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场地地下水氯代烃微生物修复进展》
⑥马慧成都理工大学特聘研究员
《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地下水有机污染非自由基电子转移过程》
⑦王朋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
《地下水循环井技术强化修复剂在低渗透含水层中的传输与累积》
⑧钟诚西南石油大学讲师
《基于生物炭技术的地下水有机污染协同控制研究》
⑨邓圣中国环科院
《功能化生物炭催化活化高铁酸盐降解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
⑩李博文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
《热强化循环井修复地下水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研究》
⑾崔双超宝航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在产企业地下水有机污染协同修复案例》
⑿张鲁钧台湾中原大学教授
TheDifferentApplicationsofGroundwaterCirculationWells(IEG-GCW)RemediationTechnology
议题10:
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监测与健康评价
召集人:吴健高工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胡冠九正高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何理教授天津大学
王磊副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许淑霞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①何理天津大学教授
《新水情下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②胡建东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副院长)
《On-siteMeasurementofNitrogenandPhosphorousforevaluatingNon-PointSourcePollutioninFarmland》
③田志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
《地下水环境自动监测技术及应用展望》
④李梅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长三角地区农药污染场地水土协同监测与修复治理》
⑤龙峰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倏逝波荧光生物传感器及其在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议题11:
酸性矿山地下水环境跨介质协同调控
召集人:刘国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党志教授华南理工大学
吴攀副校长/教授贵州大学
周连碧研究员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韩占涛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
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①王承俊四川省天晟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教授级高工/副总工程师
《酸性矿井涌水(AMD)生态修复治理思路探索与实践-主要以广元口关为案例》
②吴攀贵州大学教授
《基于地学思维的酸性矿山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控技术》
③孟庆俊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
《煤矸石产酸关键过程与重金属协同释放》
④李曦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喀斯特地区闭坑煤矿酸性矿井水污染流域治理技术路径
及工程实践》
⑤张其武武汉理工大学教授
《活化矿物原料用于矿山酸性废水的治理》
议题12:
矿山污染源头防控
召集人:姚俊主任/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贾永锋主任/教授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汤叶涛副院长/教授中山大学环境学院
华绍广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中钢集团马鞍山矿
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黄艺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①徐恒四川大学教授
《硫铁矿渣堆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技术集成示范》
②周来中国矿业大学副院长/副教授
《煤矿积聚场地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的挑战与研究》
③周丹成都理工大学副研究员
《纳米生物炭与镉在饱和多孔介质中共迁移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④黄艺成都理工大学教授
《尾矿胶体对钒迁移的影响机制》
⑤王琼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高级工程师
《典型有色矿冶固体废物堆场污染防控技术与案例分析》
议题13:
金属矿山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
召集人:林星杰所长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周建伟教授中国地质大学
王炜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刘兴宇教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吴灿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①朱文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高级工程师
《污染地块管控智能化预测研究及其对矿山修复的思考》
②李哲浩长春黄金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助理/正高
《黄金工业场地修复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③彭位华宿州学院副教授
④贾智彬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工程师
《有色金属矿山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⑤周建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矿山生态修复技术规范第3部分:金属矿山》简介
议题14:
岩溶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评估与污染防治分区实践
召集人:邹胜章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高旭波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
罗栋源高工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康小兵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①邹胜章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岩溶地下河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划分方法与应用》
②詹良通浙江大学教授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物扩散规律及防控技术》
③刘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吸附生物型PRB去除地下水中氨氮的长期性能评价》
④蒋勇军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岩溶区C-N-S耦合循环与环境效应》
⑤章程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任/研究员
《斯洛文尼亚典型岩溶区土壤水分-CO2季节变化及其降雨效应》
⑥罗栋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主任、高级工程师
《广西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技术方法及实践介绍》
⑦高旭波中国地质大学研究员
《岩溶地下水中新型污染物》
⑧李立伟天津市地质研究和海洋地质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⑨张伟红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岩溶区地下水污染预警与分区风险管控对策研究》
⑩罗明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系主任/副教授
《岩溶地下水径流通道识别与污染物运移过程》
议题15:
典型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召集人:李娟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王文科教授长安大学
殷秀兰研究员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廖兵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
①王金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地下水环境污染溯源案例分析》
②王文科长安大学教授
《区域地下水风险防控区划方法探讨-以渭河流域为例》
③李娟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地下水部副主任/研究员
《京津冀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治与典型案例研究》
④孙继朝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几点思考》
⑤陈宗宇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地下水污染调查中的同位素技术应用》
⑥李翔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
⑦马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下沉积物中铵氮的解吸附对长江中游水质的控制机制》
⑧翟远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农业面源污染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⑨黄毅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质谱技术在典型区域地下水新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
⑩路路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
⑾朱欢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任/高级工程师
《石油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与修复案例分析》
⑿张琪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助理研究员
《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全过程防控技术与管理模式探讨》
⒀乔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工程师
《不同沉积环境对矿区重金属污染水平的调控机理》
⒁毛德强山东大学副院长/教授
《LNAPLs污染场地原位氧化修复的电性响应机理与动态监测研究》
议题16:
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及风险防控
召集人:李明路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环境水专委会
吕春生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龙涛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王雪梅副教授西昌学院
①蒋煜峰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授
《西北典型黄土中兽药抗生素环境行为研究》
②刘雪松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新型污染物PFAS的国际(美国)研究进展、应对策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③尹惠林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工程师
《大型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数字孪生全过程管理与实践》
议题17:
土壤——地下水污染溯源技术方法
召集人:刘伟江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段磊教授长安大学
杨昱教授级高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①刘伟江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地下水污染同位素源解析技术指南解读》
②谢海建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基于井间示踪剂测试的在役填埋场深层渗漏探测技术》
议题18:
复杂污染地块风险防控技术及案例
召集人:李海芳秘书长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
土壤与地下水政策技术交流会
研究生论坛
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专业能力,开拓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会议安排了研究生论坛,欢迎广大研究生积极参加。
墙报交流
会议期间设墙报交流区域,筛选优秀研究成果进行墙报展示,墙报尺寸宽90cm×高120cm。
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科技成果展
会议期间将围绕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等内容展示创新技术和成果,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成果转化应用。
王梓瑄马春萍孙自利饶阳张培胜张超刘红光刘信德
会议服务费
科研、教职人员2600元/人,学生代表凭学生证1600元/人,企业代表3200元/人。会议服务费含餐费、资料费等。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