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环能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导师介绍:马民涛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马民涛,男,1955.06.19生于吉林;博士,中共党员,教授;现任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教授。

马民涛1982.02毕业与长春地质学院,地球化学找矿专业,并获学士学位;1993.12毕业于东北大学地球科学应用系并于1994.03获博士学位;1994.01-1996.05在长春科技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国家博士后出站顺序编号为:1339);1996.05-今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马民涛主修专业为地球化学,专长于表生地球化学及环境科学;从1982.02-1991.03,主要从事地质地球化学及金属矿床地球化学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从1991.03-1996.05主要从事表生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从1996.05-今,主要从事环境数字化管理、环境系统工程、环境统计分析及预测、区域污染源分析、环境规划与优化的教学及研究工作;2001.09–200.05在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民用建筑与环境工程系(DepartmentofCivilStructure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Buffalo,UnitedStatesofAmerica)作访问学者。曾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出版专业学术著作5部(其中,个人专著1部、合著2部、参编1部,译著1部);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专利权11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Ⅱ.感兴趣的工作及研究领域

环境GIS工程与环境数字化管理

区域环境污染源分析与环境规划

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统计学

环境科学领域中的交叉学科研究

表生地球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

Ⅲ.通讯地址

马民涛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124

E-mail:mmt@bjpu.edu.cn

010-67391983(办)

010-67391983(传真)

13611237689(移动)

Ⅳ.学业经历

1963年8月至1970年3月,在吉林市船营区第十二小学,学习。

1970年3月至1974年6月,在吉林市第七中学,学习;

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长春地质学院地球化学找矿专业学习,与1982年4月获学士学位;

1990年3月至1993年12月,在东北大学地球科学应用系功读博士,并与1994年3获得博士学位;

Ⅴ.工作经历

1974年6月至1977年3月,到吉林省舒兰县,红旗公社八棵树大队插队;

1977年3月至1978年3月,在吉林市灯炮厂机修车间,作学徒工人;

1982年1月至1996年5月,任教于沈阳黄金学院地质系;其中:

1983年3月转为助教;

1985年9月至1991年2月,任化物探教研室主任;

1987年6月晋升为讲师;

1995年6月30日,晋升为副教授

1994年1月至1996年5月在长春科技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1996年5月至现在,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其中:

1997年12月任环境工程学科部主任;

1999年6月30日晋升教授;

2001年8月被聘为环境规划与管理主讲教授;

2001年9月至2001年5月,在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民用建筑与环境工程系作访问学者。

Ⅵ.教学工作

01.1983.9-1991.3,在沈阳黄金学院地质系,为本、专科学生开设过如下课程:

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找矿

02.1996.5-现今,在北京工业大学曾为本科生主讲了如下课程:

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生态学;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

环境管理学。

03.1997-今,在北京工业大学曾为研究生主讲过下列课程:

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中的数学方法;

系统科学与环境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中的应用;

Ⅶ.研究项目(详细信息,请见:马民涛研究项目简介)

01.中国西北干旱气候区亲铜矿床表生地球化学研究;博士后研究工作自选项目之一,独立完成;

02.生金属矿床演化地质地球化学的系统科学分析;1994.1–1995.12,博士后研究工作自选项目之二,独立完成;

03.四道沟金矿深部矿体预测及其地球化学指标研究;1991.6–1993.6,国家黄金局找矿基金资助,课题第二负责人;

04.辽宁省金及金属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多金属、金、银表生地球化学研究;1993.10–1996.10,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次助,课题负责人;

05北京地区生态环境中硒的地球化学背景研究,1996.8–1998.10,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资助,课题负责人;

06北京地区人居环境中硒与人体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1997.10–1999.10,北京市科干局资助;课题负责人;

07.北京恩龙股份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99.3–1999.4,课题负责人;

08.北京十八里店乡水泥深加工加车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998.11–1998.12,课题负责人;

09.北京市大气污染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主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1999.9–2001.9,由北京市科委资助(项目编号:954013000),项目负责人;

10.北京城市噪声污染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2002.1-2004.1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金编号:8022003),项目负责人;

11.北京雁栖工业区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建设,2003.7–2004.12,北京市长城伟业投资开发总公司资助(经费40.0万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源助(28万)(课题编号:H030630051210)项目负责人。

12.区域污染源时空统计分析集成技术及环境质量改善对策研究,2007.01-2009.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经费:18.0万元)(基金编号:70673003),项目负责人。

13.北京城乡结合带环境污染特征及环境质量改善研究,2010.01-2012.1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资助项目(经费:15.0万元);项目编号:JC005013201001(合同编号:KM201010005015)

Ⅷ.已发表的研究成果

1.著作:

关广岳,王恩德,李力,马民涛,《中国金矿床表生地球化学》,1994.8,东北大学出版社,(ISBN:7-81006-801-6)

马民涛,著,《中国西北干旱区亲铜元素矿床表生地球化学》,1995.9,吉林大学出版社,(ISBN:7-5601-1813-5/P.18)

郑超,王建国,赵纯福,马民涛,编著,《辽西北部建平脉状金矿床》,1996.3,东北大学出版社,(ISBN:7-81054-067-X/P?2)

刘天齐,主编,黄小林,型连壁,副主编,第十章:其它气态污染物的控制,《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卷),1999.5,化学工业出版社,P.284-323.

孙磊,宋凌艳,马民涛,译,《可持续创新指标体系》,2010.4,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1-29904-2)

2.自编讲议

马民涛,编,《金的地球化学》(用于本科生),1989.10,沈阳黄金学院印刷厂

马民涛,编,《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用于研究生),1999.6,北京工业大学印刷厂

马民涛,编,《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数学方法》(用于研究生),1999.2,北京工业大学印刷厂

马民涛,编,《环境系统工程》,(用于研究生),2004.2,北京工业大学印刷厂

3.论文

马民涛,金矿床勘查中地球化学数据的合理应用,《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88.4,No.2,P.7-14.

马民涛,地球化学勘查中各类异常的分类与辩别,《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0.1,l9(1):27-32.

马民涛,金的自然地球化学循环浅析,《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1.6,10(2):101-106.

马民涛,对金亲铁的性剖析,《地质与勘探》,1991.6,27(6):43-46.

马民涛,金的亲硫性分析,《地质与勘探》,1992.6,28(3):51-54.

马民涛,郑超,杨红英,石成,四道沟金矿韧性构造变形对成矿元素演化影响,《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2.6,11(2):96-101.

马民涛,金属矿床氧化带中金的次生富集机制及控制因素研究,《沈阳黄金学院成立40周年会议论文集》,1992.9,P.25-29.

马民涛,关广岳,唐锡云,内蒙赛乌素金矿床—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氧化带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国家黄金管理局/沈阳黄金学院编,《华北地台北缘金矿地质科研讨论会论文选编》,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9,P.335-338.

马民涛,关广岳,金属矿床氧化带中铁矿物的演化与金次生富集间的关系,《辽宁地质》,1993.1,No.1,P.45-50

MintaoMA,ZhengChao,YangHongyingandShiCheng,GeochemicalCharacterandMetallogeneticAnalysisofSIDAOGOUGoldDepositinLiaoningProvince.THE16THINTERNATIONALGEOCHENICALEXPLORATIONSYMPOSIUMANDTHE5THCHINESEEXPLORATIONGEOCHEMICALSYMPOSIUMABSTRACT,1993.8,P.57-58.

MintaoMA,(translated),StudytheMoleculeLevelStructureandSurfaceMinutenessStructureofHematitewiththeAtomyForceMicroscopeMakingImogene.GEOLOGICALGEOCHEMISTRY,1993.8,P.57-58.

马民涛,关广岳,不同气候区金属矿床氧化带中金的次生富集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性研究,《全国第五次矿床成因会议摘要》,地质出版社,1993.10,P.187-189.

马民涛,四道沟金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地球化学统计分析,《东北大学学报》,1994.2,15(1):30-34.

MintaoMA,GuanGuangyue,TheSunPumpingEffectonGoldSecondaryEnrichmentinOxidationZoneofGoldandMetalSulfiedeDepositsfromAridAreaofNorthwesternChina.THE9THSYMPOSIUMOF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NTHEGENESISOFDEPOSITS,ABSTRACTS1994.8,Vol.2,P.877-879.

马民涛,唐希云,内蒙古赛乌素金矿床氧化带划分及金的次生富集,《中国西北地质及矿物资源学报》,1994,l9(2):173-178.

马民涛,郑超,石成,杨红英,四道沟金矿床地球化学基本特征研究,《辽宁地质》,1994.12,No.4,P.325-333

马民涛,戚长谋,金的表生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世界地质》,1995.1,14(1):1-5.

马民涛,金属硫化(类)矿床氧化带地球化学演化模式,《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5.1,14(1):16-21.

马民涛,关广岳,表生地球化学研究若干方面现状,《辽宁地质》,1995.6,No.1-2,P.70-76

马民涛,关广岳,内蒙古干旱区赛乌素金矿氧化带及金表生地球化学研究,《地质学报》,1996,70(3):244-252.

MintaoMA,GuanGuangyue,TheStudyfortheSupergeneGeochemistryofGoldandOxidationZoneoftheSAIUSGoldDepositintheInnerMongoliaAridRegion,ACTAGEOLOGICALSINICA,1997.371(1):58-68.

马民涛,李勇智,柳志和,王庆杰,牛彦涛,MapObjects与环境管理应用型GIS系统,《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二次团体会员代表大会暨海峡两岸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2002.10.30-2002.11.2,P.577-580.

马民涛,李勇智,王庆杰ArcViewGIS在北京市大气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3,29(1):64-67.(EI,检索号:7867094)

马民涛,王庆杰,柳志和,等,MapObjects在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管理中的应用,《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4,16(2):7-9.(核心)

马民涛,郝莉,发展循环经济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9,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P.567-570.

马民涛,李旭,陈克龙,郑国峰,某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6,30(3A):397-400.(核心)

马民涛,任杰,赵永梅,缑凯丛,高磊,基于GIS的北京市噪声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第十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2005.10,台北弘光科技大学P.818-821.

马民涛,任杰,陈克龙,李旭,赵永梅,城市地下管网管理信息系统中管线三维显示的实现,《测绘工程》,2005.12,14(4):8-10.

马民涛,赵永梅,李旭,仁杰,基于MapGIS的中小区域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系统的建立,《给水排水》,2006.06,32(6):100-103.(核心)

马民涛,郝莉,高磊,缑凯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应重视典型区域的特点,《环境保护与环境工程--2006科技学术论文集》,原子能出版社,2006.07,P.288-292.

马民涛,郝莉,高磊,缑凯丛,针对典型区域特点是推进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08,Vol.增,P.64-65-86.(核心)

马民涛,任杰,赵永梅,缑凯丛,高磊,基于GIS的铁路噪声预测与评价方法,《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10,32(10):944-947.(EI,检索号:20065110316882)

马民涛,郝莉,城市区域环境污染源的因子分析及管理,《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01,33(1):67-71.(EI,检索号:20071610556941)

马民涛,缑凯丛,高磊,张雁雁,韩松,ArcGISEngine支持下的排污口管理水质预测信息系统的实现,《江苏环境科技》2007.6,20(Supp.1):107-109.

马民涛,韩松,张雁雁,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急需基础性研究与创新,《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22(6A):130-132.(核心)

马民涛,张雁雁,韩松,基于GIS环境管理平台聚类分析的实现,《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08,31(7):144-151.(核心)

MAMin-tao,GOUKai-cong,GUOJin,QINXia,SUNLei,GISbasedRegionalRiverWaterQualit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DesignandImplementation,TheFOUR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2008,PAPERABSTRACTS.P.57

MAMin-tao,HANSong,QINXia,GUOJin,Theapplicationofthemain-elementsanalysistechnologybasedonGISintheregionalpollutionsourceanalysisandenvironmentalqualityimprovement,JOURNALOFENVIRO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2008.10,2(10):48-65

马民涛,王江萍,张菁,李旭,区域环境质量与环境管理集成技术现状分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02,34(2):36-37.(核心)

马民涛,韩松,郭瑾,秦侠,不同区域环境污染主控因素快速提取及对比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03,35(3):369-373.(EI,检索号:20091612035982)

马民涛,张菁,王江萍,区域污染源统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四川环境》,2009.04,28(2):82-85.(核心)

马民涛,王江萍,张菁,GIS与趋势面集成技术在区域环境中的应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06,34(3):53-55.(核心)

MAMin-tao,HANYun-feng,SONGLing-yan,AnalysisontheAtmosphericEnvironmentalQualityChange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ofBeijing,POLISH–CHINESE–GERMAN2009OPOLEINTERNATIONALCONFERENCE,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TECHNOLOGY,Oct.14-16,Opole2009,P.297-310.

马民涛,鲁鑫,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评价、预测现状分析,《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11,北海,P.6-11

马民涛,宋凌艳,韩昀峰,区域环境综合体状况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中国不同经济区域环境污染特征的比较分析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2009.11,长沙,P.6-11

46.MAMin-tao,SUNLeiGUOJin,TheStudytotheIntegratedbetweentheSuperMapandtheStatisticalAnalysisTechnologyandit’sApplyingintheRegionalEnvironmentManagement,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iCISE2009),Dec.18-20,2009,NanjingChina.(EI,检索号:20102212964290)

47.MAMin-tao,GOUKai-cong,SUNLei,ArcGIS-basedOneDimensionPredictiveModelofRiverWaterQualityandit’sApplication,THE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iCISE2009),Dec.18-20,2009,NanjingChina.(EI,检索号:20102212964536)

48.马民涛,张菁,王江萍,郭瑾,李旭,回归分析与GIS集成在大气污染分析中应用《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107-112.(核心)

49.马民涛,宋凌艳,韩昀峰,区域环境综合体状况水平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对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02,35(1):P.54-57(核心)

50.马民涛,孙磊,韩松,张雁雁,王江萍,张菁,空间统计分析集成技术及其在区域环境中的应用,《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04,36(4):511-516.(EI,检索号:20102112958817)

51.马民涛,韩昀峰,宋凌艳,上海市近年来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四川环境》,2010.04,29(2):61-65-69(核心)

52.马民涛,宋凌艳,韩昀峰,区域环境综合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6,20(3):253-256.(CSSCI、核心)

53.MAMintao,ZHANGYanyan,LUMengmeng,TheAnalysisandApplyingofIndustrialEnterprisesContaminativeSourceBasedonSuperMapGIS,2010THE1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LECTRICALENGINEERINGANDAUTOMATICCONTROL,Nov.26th-28th,2010,Zibo,China.(EI,检索号:20115114622670、)

54.马民涛,卢萌萌,朱瑞娟,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中国环境管理》,2011.06,2(2):22-25-59.

55.MAMintao,SunLei,ZhuRuijuan,TheApplicationofPrincipalComponentRegressionModelsinAirQualityAnalysisBasedonSuperMapGI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ERGY,ENVIROMENTAANDARCHITECTUREENGINEERING,Aug.16th-18th,2011,Wuhan,China.(EI,检索号:20113814349735、12257197)

56.马民涛,卢萌萌,朱瑞娟,大庆市地表水环境质量分析及对策建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2,21(12):413-416.(CSSCI、核心)

57.马民涛,朱瑞娟,卢萌萌,因子分析在沈阳大气环境及主要控制因素研究中的应用,《环境科学与工程》,2012.9,35(9):158-162.核心)

58.马民涛,杜改芳,梁增强,基于熵值法的济南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研究,《四川环境》,2013.10,32(5):49-54.(核心)

59.马民涛,刘洁,廉婕,广州市大气环境演变过程及其控制要素因子分析,《四川环境》,2013.12,32(6):62-66.(核心)

60.马民涛,梁增强,杜改芳,京津冀地区典型城市地表水污染类型划分及驱动力研究,《四川环境》,2014.4,33(2):53-57.(核心)

01.杨红英,郑超,石成,马民涛,四道沟金矿床金的赋存形态及成色研究,《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1.10,10(4):150-156.

02.石成,郑超,杨红英,马民涛,四道沟金矿床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研究,《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2.3,11(1):85-91.

03.石成,郑超,马民涛,杨红英,四道沟金矿的成矿流体特征,《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2.9,11(3):84-89.

04.郑超,马民涛,杨红英,石成,辽宁四道沟金矿的成矿地质,《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3.6,12(2):52-70

05.杨红英,郑超,石成,马民涛,辽宁四道沟金矿床的围岩蚀变研究,《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3.6,12(2):71-76.

06.郑超,马民涛,杨红英,石成,辽宁四道沟金矿床找矿标志及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4.3,13(1):1-9.

07.郑超,王建国,赵纯福,马民涛,等,建平烧锅营子金矿D级储量误差评述,《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4.9,13(3):221-228.

08.杨红英,郑超,石成,马民涛,四道沟金矿床中石英的显微结构及红外光谱研究,《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4.9,13(3):229-235.

09.杨红英,郑超,马民涛,石成,辽宁四道沟金矿床中黄铁矿的标型特征,《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4.12,13(4):303-308.

10.郑超,王建国,赵纯福,马民涛,等,建平烧锅营子金矿成矿构造—岩浆控制,《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5.3,14(1):1-7.

11.郑超,王建国,赵纯福,马民涛,等,建平烧锅营子金矿区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5.6,14(2):101-109.

12.郑超,王建国,赵纯福,马民涛,等,建平烧锅营子金矿区矿化类型及围岩蚀变特征,《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5.9,14(3):301-308.

13.黄菲,郑超,王建国,赵纯福,马民涛,郝辉,烧锅营子金矿床金矿物的标型特征及赋存状态研究,《贵金属地质》,1996.12,5(4):288-297.

14.黄菲,王建国,郑超,赵纯福,马民涛,郝辉,烧锅营子金矿黄铁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贵金属地质》,1997.6,6(2):132-139.

15.黄菲,赵纯福,王建国,郑超,马民涛,郝辉,建平烧锅营子金矿黄铁矿晶体结构及热电性特征,《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7.6,16(2):101-109.

16.华铭,马民涛,内蒙古中部赛乌素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床氧化带地质特征,《辽宁地质》,1997.12,No.4,P.303-312.

17.JiWeidong,MintaoMA,TheEffectsofSeleniumSupergeneGeochemicalBehavioronSustainableDevelopment.ⅨPACIFICSCIENCEINTER-CONGERSS,SUSTAINABLEDEVELOPMENTINTHEPACIFIC,P.15-19.November1998,AcademiaSinica,Taibei,Abstracts,P.9.

18.王庆杰,马民涛,因子分析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12,26(增):72-76.(EI源)

19.沈晓悦,马民涛,加入WTO:我国环保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世界》,2001,No.6,)P.21-25.

20.李勇智,马民涛,彭永臻,于德爽,应用ActiveX技术开发北京市大气质量监测信息系统,《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8(2):187-191.(EI源)

21.李勇智,马民涛,彭永臻,王庆杰,徐莲,基于ArcViewGIS的北京市大气质监测信息系统,《第五届Arc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2002.9,P394-398.

22.王庆杰,马民涛,李永智,徐莲,应用MapObjects开发北京市道路交通噪声信息管理系统,《第五届ArcGIS暨ERDAS中国用户大会论文集》(2002.9),P.411-414.

23.李勇智,马民涛,彭永臻,徐莲,北京市大气质监测信息系统中的ArcViewGIS的应用,《测绘通报》,2002.10,No.10,P.62-64.(核心)

25.李永智,马民涛,彭永臻,余正哲,用ArcViewGIS开发城市大气环境信息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9,.35(9):1121-1123.(EI,检索号:2004068009184)

26.牛彦涛,马民涛,柳至和,任杰,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中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的实现,《交通环保》,2004,25(4):11-13.

27.郑国峰,马民涛,李旭,沈晓悦,中国纺织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应对措施,《环境污染与防治》(网络版),第6期,2004.12.

28.赵永梅,马民涛,任杰,地理信息系统与交通噪声评价管理,《全国环境声学电磁辐射环境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年12月(中国三亚),P.9-13.

29.任杰,马民涛,牛彦涛,赵永梅,城市噪声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中铁路噪声预测评价的实现,《全国环境声学电磁辐射环境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年12月(中国三亚),P.14-17.

30.牛彦涛,马民涛,柳至和,任杰,赵永梅,GIS支持下的城市噪声管理系统,《全国环境声学电磁辐射环境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年12月(中国三亚),P.1-6.

31.郝莉,马民涛,发展循环经济--北京市发展的未来之路,《再生资源研究》,2004,No.5,P.4-7.

32.刘霞,廖洪强,马民涛,废轮胎与煤共焦化技术及前景分析,《煤碳转化》,2005.5,28(增):73-75.(核心)

33.郝莉,马民涛,循环经济加速首都北京的发展,《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9,28(5):54-56.(核心)

34.赵永梅,马民涛,任杰,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应用》(2005科技学术论文集),2005.9,北京:原子能出版社,P.120-124.

35.任杰,马民涛,牛彦涛,赵永梅,基于GIS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道路交通管理应用》(2005科技学术论文集),2005.9,北京:原子能出版社,P.125-129.

36.郝莉,马民涛,对北京市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的研究,《再生资源研究》,2005年,第1期P.24-27.

37.任杰,马民涛,陈克龙,李旭,OpenGL在开发区域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城市勘测》,2005,No.6,P.19-21.

38.任杰,陈克龙,马民涛,高磊,缑凯丛,城市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中裁剪输出功能的实现,《城市勘探》,2006.1.15,第5期,P.15-17.

39.任杰,马民涛,陈克龙,赵永梅,跨图幅任意区域网空间数据的裁剪输出,《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8,29(4):35-37.

40.赵永梅,马民涛,任杰,高磊,缑凯丛,基于MapGIS的中小型区域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GIS时代》,2006.1.15,第1期,总第13期,P.32-35.

41.高磊,马民涛,缑凯丛,韩松,张雁雁,GIS技术及其在地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环境保护与环境工程--2006科技学术论文集》,原子能出版社,2006.07,P.182-185.

42.缑凯丛,马民涛,高磊,张雁雁,韩松,浅谈数字化水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与环境工程--2006科技学术论文集》,原子能出版社,2006.07,P.186-189.

43.高磊,马民涛,缑凯丛,韩松,张雁雁,ArcGISEngine在城市地表水环境评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江苏省环境科技》,2006,19(增1):60-63.

44.韩松,马民涛,张雁雁,基于SuperMapObjects的区域生态环境监测鹰眼功能的实现,《江苏环境科技》,2007.12,20(6):54-55.

45.宋凌艳,马民涛,浅谈农村环境问题与新农村建设,《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08年学术年》(优秀论文集-中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05,P.1445-1448.

46.XiaQin,Jingzhi,MintaoMA,ApplicationofDataMiningBasedonBPNeuralNetworksinPM2.5Prediction,TheFOUR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2008,PAPERABSTRACTS.P.57

47.XiaQin,Jingzhi,MintaoMA,ApplicationofDataMininginEnvironmentalScience,TheFOUR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2008,PAPERABSTRACTS.P.57

48.张菁,马民涛,王江萍,回归分析方法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评述,《环境科技》,2008.12,21(Sup2):40-43

49.王江萍,马民涛,张菁,趋势面分析法在环境领域中应用的评述及展望,《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1,34(1):1-5

50.韩昀峰,马民涛,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论文集(2009)》,2009.06,中国环境科学工作者学会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北京,第三卷,P.951-955

51.孙磊,马民涛,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与GIS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综述与集成初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论文集(2009)》,2009.06,中国环境科学工作者学会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北京,第四卷,P.783-787

52.宋凌艳,马民涛,唐山市区大气氮氧化物的监测与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7,34(7):29-32

53.韩昀峰,马民涛,宋凌艳,北京市近年来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12,34(6):4-7(核心)

54.鲁鑫,马民涛,殷波,分形理论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6,35(3):55-57(核心)

55.鲁鑫,殷波,马民涛,分低碳经济与北京可持续发展,《2010京、津、沪、僡、连----五城市科协学术会议--新经济、新城区、新发展》(论文集),P.6-10

56.卢萌萌,马民涛,朱瑞娟,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浅析,《2010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级研讨会》(论文集上册)。2010.11.12,P.71-74

57.朱瑞娟,马民涛,卢萌萌,东北老工业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2010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级研讨会》(论文集上册)。2010.11.12,P.75-79

58.鲁鑫,马民涛,北京城市拓展区社会环境问题初探,《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2,36(1):20-24(核心)

59.郭瑾,盛丰,马民涛,秦侠,彭永臻,污水二级生化出水有机物(EfOM)性质表征及去除研究现状,《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01,37(1):131-138.(EI,检索号:)

60.盛丰,郭瑾,马民涛,秦侠,污水二级生化出水有机物(EfOM)深度去除研究现状,《现代化工》,2010.11,30(2):47-51(核心)

61.卢晓燕,罗胜,马民涛,我国环境保护规划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中国环境管理》,2011.12,第4期,P.37-40

62.李旭,郑国峰,马民涛,张书景,MapGIS绘制地下综合管线横断面图的实现,《科技资讯》,2012.01,288(3):12转14.

63.朱瑞娟,马民涛,卢萌萌,东北老工业区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环境保护科学》2012.2,38(1):61-64.(核心)

64.卢萌萌,马民涛,朱瑞娟,典型石油型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统计模型研究,《四川环境》2012.6,31(3):116-121.(核心)

65.朱瑞娟,马民涛,卢萌萌,主成份分析和GIS技术在沈阳大气环境时空特征研究中的应用,《环境工程》2012.8,30(4):110-113.(核心)

66.杜改芳,马民涛,梁增强,主水泥行业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潜力分析,《第十五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集,2012.11.2-6,P.448-455.

67.廉婕,马民涛,刘洁,指数平滑法在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研究中的应用,《噪声与振动控制》,2012.10,32(S1):84-87.(核心)

68.刘洁,马民涛,廉婕,浅析珠三角工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物的关联,《四川环境》,2013.4,32(2):78-81.(核心)

69.廉婕,马民涛,刘洁,灰色理论用其模型在北京典型城市区域声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环境监测与技术》,2013.6,25(3):21-25.

70.梁增强,马民涛,杜改芳,基于信息熵权改进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及应用,《四川环境》,2013.6,32(3)38-42.(核心)

71.廉婕,马民涛,刘洁,北京典型区域声环境特征聚类分析,《环境监测与技术》,2013.8,25(4):50-53转57.

72.梁增强,马民涛,杜改芳,京律冀地区区域环境污染研究进展,《四川环境》,2013.8,32(4)126-130.(核心)

73.廉婕,马民涛,刘洁,区域声环境质量污染水平预测方法评述与对比研究,《四川环境》,2013.12,32(6)66-72.(核心)

74.梁增强,马民涛,杜改芳,计量经济模型在我国环境问题研究中的应用评述,《环境工程》,2013,31(增)742-746.(核心)

75.ZengqiangLiang,MintaoMA,GaifangDu,AssessmentofAirQualityinBeijing-Tianjin-HebeiUsingMultivariateAnalisis,The3r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SimulationandPollutionControl,PROCEEDINGS,P.347-348.2013.11.7-8,Beijing,P.R.Cgina.

76.杜改芳,马民涛,梁增强,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特征分析,《四川环境》,2014.4,33(2):58-64.(核心)

77.杜改芳,马民涛,梁增强,山东半岛城市场群经济与污染重心演变特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5,24(5):114-117.(核心)(CSSCI)

4.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马民涛,柳至和,牛彦涛,王庆杰,伊瑶,任杰,赵永梅,段传波,北京城市噪声污染评价与管理信息系统V1.0,专利。软著登字第BJ1471号,登记号:2004SRBJ1125。

马民涛,陈无龙,李旭,任杰、赵永梅,郝莉,中小区域地下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V1.0,专利。软著登字第BJ4431号,登记号:2006SRBJ0623,(北京)著第20060629号

马民涛,任杰,赵永梅,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在线监测系统V1.0,专利。软著登字第BJ5351号,登记号:2006SRBJ1545,(北京)著第2006552号

马民涛,赵永梅,任杰,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中心监测站信息管理系统V1.0,专利。软著登字第BJ5352号,登记号:2006SRBJ1546,(北京)著第2006553号

马民涛,缑凯丛,高磊,韩松,张雁,河流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V1.0,专利。软著登字第BJ8180号,登记号:2007SRBJ1208,(北京)著第20071215号

马民涛,高磊,缑凯丛,韩松,张雁,<?spanstyle="FONT-FAMILY:仿宋_GB2312;mso-bidi-font-size:10.5pt;mso-ascii-font-family:"TimesNewRoman"">湖泊、水库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V1.0,专利。软著登字第BJ8151号,登记号:2007SRBJ1179,(北京)著第20071186号

马民涛,韩松,张雁雁,基于SuperMap的区域污染源主成份分析系统V1.0,专利。软著登字第BJ10591号,登记号:2008SRBJ0285,(北京)著第20080285号

马民涛,张雁雁,韩松,基于SuperMap的区域污染源聚类分析系统V1.0,专利。软著登字第BJ10592号,登记号:2008SRBJ0286,(北京)著第20080286号

马民涛,张菁,王江萍,基于SuperMap的区域污染源回归分析系统V1.0,专利。软著登字第BJ11268号,登记号:2008SRBJ0962,(北京)著第20080967号

马民涛,王江萍,张菁,基于SuperMap的区域污染源趋势面分析系统V1.0,专利。软著登字第BJ11269号,登记号:2008SRBJ0963,(北京)著第20080968号

马民涛,孙磊,韩松,张雁雁,王江萍,张菁,城市区域污染源统计分析系统V1.0,专利。软著登字第BJ25960号,登记号:2010SRBJ0577,(北京)著第20100577号

THE END
1.污染场地调查模拟风险评估与管理平台此外,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运移模拟、地下水污染风险的评估方法对于污染场地的评价至关重要。针对上述问题,在实际场地调查评价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对于污染场地调查,特别是地下水污染的调查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成果简介 (1)LNAPL污染物往往在含水层上部聚集,DNAPL污染物则趋向于在含http://crtps.jlu.edu.cn/ggyfpt/wrcddc_mn_fxpgyglpt.htm
2.环境科学概论水体污染调查报告(精选11篇)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表示,“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饮用水安全,二是流域性环境治理,三是城市水污染治理。他说,“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 技重大专项,要围绕国家环保目标,通过研究,提出解决中国水环境问题的战略思路和技术措施,为改善中国水环境质量、确保饮用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撑。要通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v6thxr1.html
3.节能和环境治理领域)最新动态《目录》包括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先进适用技术成果13项。发布内容分为技术名称和技术简介两部分:第一部分技术目录中,每项技术由技术名称、技术内容和适用范围三部分组成;第二部分技术简介中较详细介绍了各项技术的具体内容、应用的典型案例、技术咨询单位信息等。《目录》入选的技术经过第三http://www.xjcgzh.com/content-3-54-1.html
4.>>水污染治理案例示范工程运行能将废水中氨氮由8000-16000mg/L一步处理至10mg/L以下,处理出水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二时段一级标准。示范工程正常运行每年可减排高浓度氨氮废水24万吨,减排氨氮2900吨,减排重金属镍约4.2吨。 七、技术成果鉴定与鉴定意见 https://www.greenbr.org.cn/sjal/jsal/swr/swral/8a7beee86d705a33016e115bd7f6022d.html
5.佛罗里达理工学院XiangHe综述:MOF电化学水应用的研究进展作者简介 Xiang He 本文通讯作者 佛罗里达理工学院 助理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 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技术、气体吸附和转化、水修复、资源回收。 ▍主要研究成果 2019年在弗吉尼亚联邦大学(VCU)获得了机械与核工程博士学位,之后在阿贡国家实验室开展博士后工作,IF>8。 https://www.nmsci.cn/nmsci/1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