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一个生态环境综合研究机构,中心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生态环境科学前沿的发展路径,致力于汇聚全球资源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推动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与成果的全球传播,为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中国力量。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科技力量,围绕国家战略的地方和行业布局,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中心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协同优势,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人民生命健康等领域,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可持续发展、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拥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博士学科培养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硕士学科培养点,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重点培养基地。2003年在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党委
纪检监督
工会职代会
妇女工作
统战工作
共青团工作
《耐药菌难防难控,全健康献计献策》获得“京港说”科普大赛优胜奖
百年复兴路,科学正当时—生态环境中心开展2021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生态环境中心指导高中生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取得佳绩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成功举办2020年公众科学日活动
本研究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特色:
1.水污染控制过程中污染物转化机制与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在系统研究污染物迁移规律与转化机制基础上,发展基于计算模拟与大数据分析的新型污水处理模式与评估方法,研发水污染控制与污水资源化新技术,以及节能、低碳与资源回收的新型污水处理系统,形成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农村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等一系列技术工艺,建立相应的示范工程。
2.膜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膜技术在水处理、水污染控制与污水资源化领域的需求,重点从事膜过程模拟与优化、膜分离机理、膜污染特征与机制、膜分离技术与设备等研究、开发与应用。
3.空气污染物特征与高效净化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恶臭、VOCs和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机制与逸散特征,构建高效净化系统,开展复合净化新技术研发及应用。
4.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研究及应用
针对污水污泥、畜禽粪便、生活垃圾等典型有机固体废弃物的特性及其需求,以减量化和资源化为核心,结合物化、生物及其组合方法,开发典型有机固体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的处理处置技术与设备,并进行推广应用。
5.分散污水治理技术与管理
针对分散污水治理需求,开展乡村及城镇分散型卫生排水的技术与管理体系研究,研究范围覆盖室内生活卫生、污水/污物收集和最终资源化利用及处理处置的全过程。针对乡村生活污染治理需求,构建面向资源化的乡村厕所、废水与废物一体化协同治理模式,重点开展负压源分离与资源化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开展乡村分散型卫生排水技术与管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