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史网

从历史主义的角度看,边疆是不断变化的。一般而言,现代的中国边疆研究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中与邻国相接壤的一片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北部边疆的研究对象即为今天的内蒙古地区。当然,这只是泛泛的划分,还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本文的主旨并非在于如何界定“北部边疆”的研究范畴,而是大体根据这一范围,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北部边疆的研究进行梳理,试图构建一个北部边疆研究的学术史脉络,对今后北部边疆研究的学术走向进行展望。

一、1949年至1965年

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一枝独秀,其基本要义是以五种社会形态为历史发展层递的基本脉络,以阶级斗争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和主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概念及其对立统一的关系,则成为解释历史发展的根据。这一时期的史学研究多不出此窠臼,北部边疆研究当然也不例外。这一时期重点探讨了在北部边疆生存和繁衍过的民族的社会性质、社会形态、民族之间的战争性质、部族史、历史人物等方面的问题。

1956年,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在全国人大民委和国家民委的领导下,组成八个省(区)的社会历史调查组,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历史调查。1958年,在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具体主持下,一面进行调查工作,一面开始编写各少数民族的简史和简志。在这个背景下,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蒙古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材料,并撰写了有分量的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1959年底,写出《蒙古族简史》初稿,1963年由民族研究所将书稿付印,广泛征求意见。《蒙古族简史》是第一部蒙古族通史,探讨了蒙古族的起源和形成、蒙古国和元朝时期的蒙古族、明代的蒙古族、清代的蒙古族、民国时期的蒙古族,这对于蒙古族历史的研究有筚路蓝缕之功。

二、1966年至1976年

“文革”开始后,学术刊物大部分停刊,一些学者苦心研究的论文无法发表,正常的学术研究被迫中断。但这一时期在北部边疆研究领域仍有很多方面有所进展。

1969年发生了珍宝岛事件,中苏两国军队进行了正面冲突。以后在中苏长长的边界线上,发生了多起流血事件。我国学术界在这一时期掀起了一股研究沙俄侵华史的高潮,出版了多种沙俄侵华史的著作。

中苏边界主要是在我国的东北、北部及西北地区,合称三北地区。三北地区学术界也积极行动起来,研究沙俄侵华史。内蒙古成立了《沙俄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简史》编写组,成员有特布信、郝维民、张植华、包文汉、荣丽贞、涛海、张若达、陈国干、白拉都格其、辛廉等。从1975年9月到1977年5月,初稿撰写完成,1977年8月印发内部书稿。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后,经过修改,于1979年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利用了大量的中、俄文资料,力求用史实说话,是当时学术水准比较高的一部著作。

校点二十四史,是“文革”后期开始的一项浩大的工程。与北方边疆研究有关的《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以及《清史稿》等,都是由当时国内的一流专家进行校点工作,如参加校点《元史》的专家就有翁独健、邵循正、周清澍、亦邻真等,都是极一时之选的学者。这个不需要发表议论的工程,不但保护了一批专家,而且培养了一批年轻学者。这批点校本校点极精,这是一项嘉惠后学的工程,为以后的边疆史地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文革”期间无法开展正常的学术活动,北部边疆研究陷于停滞状态,幸好,还有很多学者在这期间仍潜心于学术,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井喷式地发表论著的一大原因。

三、1977年至2009年

改革开放30年来,有关北部边疆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笔者拟分为几类进行分析:

1.北疆通史

1995年,刘宏煊的《中国疆域史》由武汉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部名副其实的中国疆域史专著,对北部疆域也多有探讨。

此后,马大正总主编的《中国边疆通史丛书》2002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其中赵云田主编了《北疆通史》。该书以王朝为序,共分八编,每一编又分为各王朝对北部边疆的治理、北部边疆的经济和文化等内容,详细地勾勒了历朝历代北部边疆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情况,这是迄今为止从边疆研究的角度切入的最为翔实的北疆通史著作。

2007年,由林荣贵主编的《中国古代疆域史》三卷本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多位专家历十几年而成的专著,主要是以王朝为序,叙述历代疆域格局的沿革,历代王朝(或政权)对其辖区的治理,以及边疆经略的继承和发展情况。因为历史上北部边疆的匈奴和蒙古等强势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影响,故对北部边疆的治理及边疆政策亦是此书论述的重点。

2.北疆民族史研究

3.北部边疆政策及边疆管理研究

4.北疆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

5.北部边疆专题研究

6.边界研究

目前,关于我国北部边疆边界问题比较权威的著作是吕一燃主编的《中国近代边界史》中的“中国与俄国的边界”、“唐努乌梁海问题”及“中国与蒙古国的边界”等部分。“唐努乌梁海问题”由樊明方所写,基本观点与其上述著作一致;“中国与蒙古国的边界”的主要内容是从清政府在外蒙古地区实行的“新政”讲起,按照沙俄策划外蒙古“独立”、中俄交涉与外蒙古自治地位的确定、外蒙古取消自治、外蒙古第二次宣告“独立”和中苏为外蒙古问题进行的交涉等历史线索进行叙述,一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与蒙古国边界的划定,文后并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边界条约》节略本。这部分内容是由吕一燃执笔的,作者利用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对中蒙边界的历史做了细致梳理,这是到目前为止比较详尽的中蒙边界研究论著。

四、结语

第一,要厘清北部边疆研究的内容和对象。何谓北部边疆以何时的北部边疆为准上溯及下延进行研究这恐怕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在认识上要尽量取得大体的统一。北部边疆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在这片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第二,要下大力气发掘新史料。由于内蒙古地区是一个广阔的区域,历史上有很多民族在此生息繁衍,留下了很多遗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掘了大量的遗址,出土了很多文物,对内蒙古历史及民族的认识有很多突破。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就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发掘新史料,包括历代的遗迹、出土的文物,以及档案、书报等。

在边疆研究的方法论方面,我们要兼收并蓄多种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如蒙古法制史研究,要结合法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如要确立历史上藩部的法律性地位,则要仔细研究国际法当中的时际法原则,等等。

第五,从边疆的角度对北部边疆进行研究还有待深化。边疆研究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研究,但又包括这些民族、地区的研究。如何从边疆的治理、边疆的统治政策、边疆社会等角度对北部边疆进行研究,还有待于深化。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的研究方法的涌现,对北部边疆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取向也会和原来不同,很多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需要修正甚至重写原来书写的历史,北部边疆研究将会大有可为。

THE END
1.研究综述述评报告.pptx理论优点逻辑严密:理论框架和论证过程具有逻辑性解释力强:能够解释研究领域的关键现象和问题指导实践:为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导理论缺点假设前提:理论存在一定的假设前提,可能影响解释力局限性:理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解释复杂现象应用难度: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较高的技能和要求?适用范围适用领域:理论适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225/6041014054010052.shtm
2.研究述评和研究评述有什么区别吗知网查文献,真的看见那种大规模雷同的学位论文啦 (研究生們小组) 4.15更新|分享社科类毕业论文查重、降重经验(附带一点写作心 (豆瓣句号小组小组) 三年毕业博士分享心得 | 有关文献综述,检索、排版等,我的技 人文社科类硕士毕业论文查重经验探讨 (豆瓣饿组小组) 队友是SCI论文的审稿人,和大家分享一些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98719076/
3.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现状评述与改进方向1.4现有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在探索中,许多学者和团队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探索,对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已经取得了一些共识。这些共识包括:第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借鉴企业资产负债表和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来呈现一国或地区的资源量。第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http://gjs.cass.cn/kydt/kydt_kycg/202004/t20200402_5108955.shtml
4.论文中的研究述评是什么“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通常一篇论文的研究综述包括2点:国内研究综述和国外研究综述。因此,一般该章节的标题为“XXX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https://www.37lunwen.com/article/4f39672d63e432bc7e1548cd.html
5.研究述评范文12篇(全文)这一观点的潜在假设是, 某些人的同理要比其他人更多。此观点支持这样的研究努力:如何运用治疗师的同理能力来理解和分析当事人的自我;如何确认治疗师的同理能力高低;如何认定哪些人更有可能成为利他者;探究发展过程或其他人格特质对同理的影响。 2. 其他作者认为同理是具体情境中的认知———感受状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j7atjhja.html
6.我国森林保险市场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综述5.1研究评述 1)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者多是从中国森林保险的发展现状出发总结其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发达国家森林保险的发展经验及中国的实际情况,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较少有研究结合某一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森林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更多集中于费率厘定、风险精算,这可能https://lyj.huangshan.gov.cn/zwgk/public/6615731/8900445.html
7.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成果(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及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从以上研究综述可看出,对高中生口语交际教学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较少,而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虽略有涉猎,表现有三:一是数量不多,二是零散而不全面,三是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内容和范式。而高中口语交际教学又缺少一定的理论性和http://www.yz.czedu.cn/html/article3304889.html
8.数字普惠金融下智能投顾发展与监管问题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一、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数字普惠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普惠金融本质出发展开研究。Kempson,Whyley(1999)从金融排斥角度分析阻碍普惠金融发展的原因。白钦先和张坤 (2017)、郭田勇和丁潇(2015)等分别从哲学人文发展理念、普惠金融“5+1”核心要素、融资机会平等、突出关注弱势群体获得金融服务等角度进行研http://www.sass.cn/109001/56318.aspx
9.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评述文章对涉及综合评价方法的文献进行梳理,分别从单一评价与组合评价的角度将评价方法进行归纳,分类,并评述了各类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指出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不足之处的改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评价方法中权重确定方法的最新进展,分析了进行评价之前要注意的前提条件,指出了综合评价技术今后发展的新趋势.关键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b346487e5c41ce0f3a080520fd48c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