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波峰等:2020年数字化税收管理与服务研究综述
现阶段,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为典型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国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2020年,依托信息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在金税三期工程、增值税发票管理信息系统、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税收大数据平台等核心信息系统及平台的支撑下,“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程序、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等创新实践亮点迭出。
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为助力国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大局、提升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水平与质效、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信息技术助力税收管理与服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素材。本文以信息技术为观察视角,尤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从新技术对税收管理的支撑及应用、新业务模式及经济形态的影响、税收信息化建设等多个层面,对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考察既有研究成果的贡献与局限,并作相应分析与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新技术对税收管理与服务的支撑及应用研究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变革,催生了大量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引发了国家治理的深度变革,对已有的治理理念、政策措施、制度规则和技术手段产生了巨大影响。税收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技术变革浪潮对税收管理与服务既带来新挑战,也带来新机遇。
(一)大数据
(二)区块链
(三)人工智能与5G
(四)研究评述
二、新业务模式及经济形态的税收管理与服务研究
诚如我们所见所感,新技术不仅支撑和影响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而且已经深刻地影响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推动了不少新业务模式和经济形态的出现。无论是相对成熟的电子商务(包括跨境电子商务),还是已经初步形成的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对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研究者对这些新业务模式和新经济形态涉及的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等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一)电子商务
(二)共享经济
(三)数据资产课税
(四)研究评述和展望
三、新技术推动下的税收信息化建设研究
(一)电子税务局的完善
(二)数据治理工程
数据治理工程一方面关系到税收信息化建设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关系到信息技术投入产出的效果评价,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学者们对有关数据治理工程长期抱有研究热度,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据收集的积累和金税工程的深入发展,有关数据治理工程的研究成果逐渐丰富,成为税收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中的研究重点。2020年,涉及数据治理工程的研究文献并不多,但研究层次较高。这些研究大部分都强调了数据治理的重要性,提出了要实施数据治理工程(智勐),通过依托大数据平台,深化元数据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血缘关系管理,立涵盖数据标准化、协同数据开发、安全管理等于一体的数据标准体系。吴紫骊认为,要通过税收业务数据化和税收数据业务化,在数据规范、数据集成、数据应用并行的思路指导下,构建税收数据资产管理体系,为“以数治税”奠定基础。
(三)研究评述
学者们认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社会化应用,税收信息化建设需要紧紧拥抱新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助推税收信息化再上新台阶。面对新经济、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挑战,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建设是关键入口。新技术推动下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将通过集云资源、云应用为一体的电子税务局和数据治理工程,实现办税电子化、服务精准化、管理智能化,使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更加便捷的办税体验,更加贴心的服务感受,使税务机关拥有更加严密的防控体系、更加智能的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征管效能和服务质量。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为新技术在税收领域的应用研究指明了方向。未来的研究应紧跟技术发展前沿,总结当前我国财税改革中信息技术支撑的成功经验,如信息技术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未来深化增值税、消费税、房地产税等重点领域税收改革中的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