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弄清楚是什么将外部社会压力转化成了氧化应激,科学家们正借助一种极具社会化和等级分明特征的鱼类物种——慈鲷来探寻线索。它们因社会等级而产生的压力似乎会提升地位较低的慈鲷大脑中的氧化应激水平,不过研究人员提醒,目前不要把它与人类的经历作比较。这些发现详细发表在11月26日出版的《行为神经科学前沿》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
存在超过13000种慈鲷。这些主要的淡水鱼原产于热带美洲、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和南亚,在家庭水族馆中很受欢迎。雄性慈鲷有严格且高度可见的社会等级。占主导地位的雄性通常比从属的雄性体型更大、更具攻击性,颜色也更鲜艳。它们的生理和社会生活使该物种成为研究社会压力对大脑氧化应激水平影响的有希望的替代品。
在这项研究中,一组科学家设置了15个大水箱,分为两部分。他们在每个实验隔间放置了6只雌性和2只雄性。每组鱼都被允许相互自由互动,同时也与相邻组进行视觉互动,它们能够在实验室短距离的透明水箱中看到。该团队还在每个隔间添加了半个特殊的水族馆花盆。这为占主导地位的雄性提供了一个需要捍卫的领地。除了两组外,所有的慈鲷都很快形成了等级制度。在实验的几周内,这种等级顺序保持稳定。
该团队认为,这或许与它们的激素水平有关,而激素水平可能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地位较低的鱼性腺较小,激素水平也较低,这可能会对保护它们的大脑免受氧化应激的影响产生作用。
然而,他们发现地位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有点复杂。当团队观察不同脑区氧化DNA损伤和抗氧化能力的标志物时,各种标志物受社会地位影响的方式各不相同。
迪克斯塔还强调,不要将我们的社会与慈鲷作过多比较。它们的等级制度仅仅是一个用于理解社会压力如何影响这一物种大脑的模型系统。还需要更有针对性的研究来了解社会压力和氧化应激对大脑特定区域的影响。
“我觉得我们刚刚发现了大脑不同分区的一些有趣的模式,”迪克斯塔说。“下一步是要更好地理解氧化应激的调节,以及社会压力是如何对其产生影响的。这需要更严格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