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生锈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铁生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内容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2.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其他因素,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2.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

3.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来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看看哪些情况会加快或者减慢铁生锈的速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设计方案,并开始实施。

四、教学难点

设计合理的对比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生锈条件和生锈速度。

五、教学准备

39人,分10组,约4人一组。

每组材料:铁丝4条,烧杯2个,蒸发皿2个,标签纸,抹布一块

为全班准备:盐水400ml自来水400ml碱水400ml醋400ml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铁生锈了,变成了——铁锈,铁生锈属于什么变化?

2.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说一说。

3.每年因为铁生锈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如何控制铁生锈的速度,就非常重要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哪些因素影响了铁生锈的速度。

(二)科学讨论会

我们进行过好多对比实验,关于对比实验的方法,在五年级讲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五年级下册教材5页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我们先来看一位同学的实验记录单,这个探究过程,是否合理呢?

这个实验中要研究的是铁生锈是否与空气有关,那么设计实验时要控制的变量就是空气,其他条件不变。

所以,这组对比实验要控制的唯一变量就是空气,其余条件应该保持一致。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实验中,设置了三种环境,空盘子(有空气),水盘子(有水,有空气),油盘子(没有水没有空气)。

(本讨论环节主要抓住空盘子,水盘子和菜油盘子三个环境进行讨论)

请同学们想想那种环境是多余的呢?

小结:此方案在方法设计上不符合对比实验的规则,所以不妥。

(三)以“铁生锈的快慢”实验进一步验证

1.刚才大家通过研讨教材中一位同学实验记录单知道了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只改变一个因素,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用这样的办法来研究。

2.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看看什么可以情况能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3.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供了这些材料和仪器:

两人一个小组,每组两个烧杯(或者两个蒸发皿)、4段铁丝、一份实验报告单,2张标签纸。

为全班同学提供的液体有:自来水、醋、食盐水、碱面水。需要可以到老师的实验台来取用。注意每个大烧杯里,都放着一个注射器,注射器有刻度可以知道自己小组取了多少毫升的水。

4.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想想自己要研究哪些因素会影响铁生锈的速度,自己小组要研究的问题,选取哪些材料来进行实验。

5.下发表格,每个小组开始设计自己小组的实验,并填写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按照表格中的.步骤进行实验设计)

6.完成表格填写的小组,开始动手,进行实验。教师巡视,观察指导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

注意各小组到前面取液体时,拿好容器小烧杯或者蒸发皿,排好队,不要着急,不要弄洒了,及时用抹布擦干净。

7.小结:这个实验大家都做好了,同学们一定发现了,和我们原来做的硫酸铜溶液和铁钉铁丝的反应不一样啊。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速度快,铁钉很快就有了红褐色的铜;小苏打和醋的化学反应很快就产生了气泡。这说明什么呢?(化学反应有快有慢)

铁生锈的速度这个实验就比较慢,需要我们长期观察。所以,这节课结束后,我们还要继续观察。为了方便大家来实验室观察,每天早上到校后,学号是1-20号到实验室,来观察记录自己小组的实验情况。下午学号是21-39号观察。

8.后续观察非常重要,下面请大家看看老师做的实验。出示老师的实验过程图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一、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1、知道金属有生锈的现象。

2、以铁生锈为例,说出金属生锈的原因。

3、说出一些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技能目标:培养用实验方法研究金属生锈的原因。

情感目标:激发爱护金属制品的思想情感。

二、课文重难点:

重点: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难点:金属生锈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锈铁块、铜绿以及一些不锈钢制品,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预做铁钉生锈的实验。

四、教学过程

1、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1)在我们身边有哪些金属生锈的现象?

(2)会生锈的这些东西是什么材料做的.?

归纳:铁生锈这锈叫做铁锈。

(3)还有什么金属会生锈?

通过观察铜上面绿色的物质,得出“铜绿”是铜生锈形成。

(4)那么,铝、铅等金属会不会生锈呢?

归纳:许多金属都会生锈。

2、金属为什么会生锈?

(1)出示生锈的铁钉,问:铁钉上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生锈?(学生讨论)

(2)教师归纳小结得出:锈是金属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的结果。

(3)学生观察自己面前的潮湿试管中的铁钉和比较干燥试管中的铁钉,两个铁钉有什么区别?

(4)说明了什么呢?

(5)日常生活中什么金属最容易生锈?铁锈有什么特点?

3、怎样防止金属生锈?

(1)怎样才能防止生锈呢?

(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金属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金属的外面加一层保护层。金属与空气隔绝。在一种金属中加入另处一些金属制成不易生锈的合金。

(3)出示一些用合金作的制品让学生观察。

4、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能找出防止铁生秀的办法。

学习难点:

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学具准备:

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铁钉、自制电路检测器(分组准备)。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出示目标。

1、出示生活实例图片: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2、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能找出防止铁生秀的办法。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提出问题

认真看课本34、35页,填写35页《铁片和铁锈比较记录表》,根据提示设计35页实验方案,思考解决以下问题:

(1)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

(2)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3)我们在做对比试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4)铁锈是如何形成的?

(5)怎样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

2、自主学习

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三、合作交流,汇报展示。

(一)观察铁锈

1、小组交流,展示填表。探讨前三个问题。

2、师生交流、小组展示。

3、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

(二)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分组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实验方案。

四、总结收获,拓展阅读。

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五、板书设计

铁生锈了

提出问题———铁生锈是一种什么变化?验证猜想———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探究实验———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六、拓展应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

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自己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用“科学讨论会”的方法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以便更好的得出科学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实验现象论证生锈条件。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课前经历5课作业: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作出观察和记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在第五课中我们学习了铁生锈化学变化时,布置了课外的实践作业:生锈的条件和生锈速度的影响实验。

二、交流展示实验成果

1、各组回顾实验过程,整理实验结果,准备交流

2、集体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在交流评价中注重实验设计中的对比,以及说明的问题)

3、出示38页实验记录表:

分析:根据这个问题设计的实验合理么?谈谈。现象的记录你可以看出什么结果?推理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讨论:生锈究竟是空气或水的原因还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的原因?

4、可以怎样改进你们的实验?你的设计过程和记录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么?

5、小结: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铁生锈的快慢

1、和小苏打与白醋的实验相比,铁生锈化学变化的.很慢,但是每年由于生锈造成的损失却十分巨大,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和快慢来控制生锈。

2、小组讨论:根据生锈条件怎样设计对生锈速度的探究?(可以参考课本资料)

3、制定研究计划,注意对比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4、布置课外活动:完成活动探究。

四、防治生锈

我们知道了铁锈的形成是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那么该怎样防止呢?

1、说说你所知道的生活中的防止方法,说明其原因。

2、观察涂有油漆的铁片,思考说明其中的道理。

3、课外观察自行车,自行车是怎样防生锈的?

资料阅读:48页——铁锈的形成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不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能区别铁和铁锈的区别,能分析铁生锈的原因。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出铁生锈的原因。

提供给学生一块生锈的铁钉,一块不生锈的铁钉、电路检测器等其他生锈的物品。

一、谈话导入

师:看样子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还是很多,那铁生锈是一种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观察铁锈

1.(拿出一块生锈的铁钉和一块不生锈的铁钉),这两个都是铁钉,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颜色光泽硬度体积

2.师:铁生锈变成了铁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吗?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学生汇报观察的方法。

(1)利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空隙;

(2)用手摸摸;

(3)用锤子击打;

(4)用电路检测器进行导电性能检测等。

3.我们怎样做这些对比实验?分组研究活动。

4.汇报:通过观察比较得出铁和铁锈的不同点,得出铁生锈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属于化学变化。

三、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1.在日常生活中,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

2.生汇报:铁器可能放在潮湿处易生锈,在干燥处则不易;涂油漆或电镀过的铁器不容易生锈,而在空气中的.“裸”铁器则易生锈。

3.由此可见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每一小组来设计验证自己的假设吧?

4.小组设计实验。

5.讨论后学生总结:

(1)铁器生锈是因为和空气接触,我们想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变化;

(2)铁器生锈是因为水的存在,我们猜测是铁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3)铁器生锈是因为水和空气对铁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6.那如何证明这些可能性是否成立?

7.学生推论:如果第一个假设正确,则在干燥条件下,铁在空气中就能生锈;如果第二个假设正确,则铁在水中并和空气隔绝就能生锈;如果第三个说法正确,则必须在既有空气又有水分的条件下铁才能生锈。

8.学生经过讨论后,顺利地分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将洁净的铁钉放于干燥的试管中,用塞子塞紧;

(2)取煮沸除去空气的水装满试管,放入洁净的铁钉,用塞子塞紧,不留一点气泡;

四、课外延伸

课后继续观察,做好记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针对金属生锈和防锈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启发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活动,实验研究,探求新知等过程的经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3、综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设计实验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1、各种生锈的金属物品和多种金属材料。

2、有关金属生锈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锈。

2、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探索有关金属生锈的问题。

3、教师总结结束本课。

1、谈话:前两课,我们研究了金属,你们认识了哪些金属?

2、提问:有人说金属也会得一种“皮肤病”,你知道这种“皮肤病”是什么吗?

3、揭示课题:生锈是金属的一种常见现象,锈对金属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金属的生锈和防锈。(板书课题)

(1)提问:你见过金属生锈吗?

(2)学生观察锈、刮锈,并汇报。

(3)提问:你了解哪些有关金属生锈的知识?你对金属生锈还有哪些疑问?

(1)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

①谈话:经过观察和回忆,大家初步认识了锈,你还想研究哪些关于金属生锈的问题?准备怎样去研究?

②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板书学生准备研究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提示。

(2)指导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①讲述: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按研究的设想组成研究小组,各组还可以挑选其中一两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②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并推选组长。

⑤学生讨论,制定计划,交流计划,师生共同对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修改。

⑥再次提醒学生在活动中要注意安全。

(3)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活动。

①讲述:计划制定后,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活动了。研究中遇到困难,可以参考课文中的五段提示,也可以争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共同商讨,解决困难。

第二课时

②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按计划开展活动,并做好相互交流的准备。教师作为普通一名成员,参与一两个小组的活动,并密切注意各组研究动态,及时指导、调控。

第三课时

(4)组织学生交流研究成果。

①简单回顾前两时段的学习活动。

②学生以各种形式交流汇报研究的内容、过程、成果,以及遇到的困难和战胜困难的情况。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设计铁钉生锈实验方案,并能够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初步学会对同伴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并会完善自己的方案。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知识与技能: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参与评价,并愿意吸取他人所长,补己之短。

关心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锈的铁器、无锈铁器、蒸馏水(或凉开水)、植物油、砂纸。

学生准备:搜集生锈的铁器、无锈铁钉、矿泉水瓶或透明塑料保鲜袋、干燥剂、细线绳。

教学活动建议:

2.设计实验方案。由于影响铁钉生锈的因素主要是水分和空气中的氧气,设计前,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分组,待所有的学生都选定影响铁钉生锈的某一个因素后,再分组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

3.评价、完善实验方案。由于学生的经验不足,对实验的器材选择,有水、无水的环境创设,有氧、无氧的条件建立等许多问题都会考虑不周。因此,建议教师在学生初步完成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分组汇报、互相补充的形式,带领学生初步完善实验方案。然后,利用教师准备的冷却的沸水、植物油、砂纸等,学生带来的无锈铁钉、矿泉水瓶或透明塑料保鲜袋、干燥剂、细线绳等组装实验器材,创设所需环境,以便课后观察研究。提醒教师注意,如果选用透明塑料袋作为盛放铁钉的容器,透明塑料袋要厚一点,铁钉尖最好用胶带包一下。创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铁会生锈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呢?你研究过吗?

今天我们来研究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

2、在生活中找一找生锈的铁制品。

观察铁锈是什么样的,比较铁锈与铁有什么不同。还在哪见过生锈的物品?

3、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以王刚小组为例,介绍实验方案的内容和格式,学生模拟实验,假设制订方案。(暗示两个假设条件:一个是只有空气,无水。另一个是有水,有空气。)

(提醒学生:新钉子要把表面的油漆清洗掉或烧掉。)

①要验证的方面是否是“改变的条件”?

②“保持不变的条件”有没有控制好

③步骤设计是否完整?等等。我们来评价xx小组的方案。你们先介绍一下方案吧。

生:我们小组提出的假设是铁钉生锈可能与水有关,假设的依据是生锈的钉子通常碰过水。整个实验需要两个塑料袋、两根相同的铁钉、一杯水。因为我们研究是与水有关,所以可以改变的条件是水,其他的条件都是不能改变的条件,像空气、阳光等。实验步骤是这样的:把一个钉子沾上水,放进一个塑料袋里,另一个钉子直接放进来一个塑料袋里;最后,把两个塑料袋中的空气抽出,并将塑料袋密封起来,同时放在窗台上,过几天就可以观察实验现象了。请大家给我们小组评一评。

师:请大家对这个实验方案的完整性进行评价。

生:我认为这个实验设计的挺好。但有一个地方需要改进,那个沾水的钉子沾的水有些少了,应该多加一些水,要不然太阳一晒,水就蒸发了,会影响实验效果的。

生:我认为我们这样做完全可以。因为塑料袋是密封的,水不会蒸发到塑料袋外。生:但是,我认为水多一点总比少一些的好,所以,我建议你们小组在给铁钉沾水时应该多一些水。

师:老师也赞成多加一点水,以免真的影响到实验效果。你们能够接受个建议吗?生:能!

师:请继续。

生:他们小组使用的实验器材应该加上一个吸管,因为要将塑料袋里的空气抽出,用吸管抽出空气最好。

生:谢谢你,我们接受你的建议。

生:你们说塑料袋要密封,没说怎样密封。请问,你们用什么来密封?

生:用线绳啊!

生:那你们应该在器材中写上“线绳”。

生:我们接受建议。

生:……

师:老师也有个建议,最好把铁钉用砂纸打磨光亮。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生:打磨能够把铁钉上的脏东西弄掉,这样,钉子的条件也保持一样了。

师:正确!我们所看见的`铁钉表面有没有可能光洁程度不同呢?比如,上面会有你摸过的汗渍等,都可能让铁钉的条件不同,从而出现第二个可以改变的条件。当实验结果出来后,到底是与水有关,还是因为钉子上的脏东西的影响,我们很难说清楚。所以,要将铁钉打磨光亮,这样就能够控制整个验证实验只有一个可以改变条件,从而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我们之所以进行评价,目的就是要仔细考虑方案,让方案尽量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验证活动。现在,请各个小组根据刚才的评价建议修改自己的验证方案,选择同样假设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借鉴。

生:(分组修改完善方案。)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严整假设是否正确。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安排学生分组汇报,要求学生把实验的装置带来,让全斑学生看到不同条件下的现象,由此总结钢铁生锈的条件。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钢铁生锈的原因。归纳铁钉生锈的原因。

了解防锈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既然钢铁生锈与水、空气接触有关,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方法钢铁才能不生锈呢

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防锈需要隔绝水和空气,油漆、搪瓷覆盖、制成不锈钢、表面涂上不易生锈的金属。

还有涂沥青、放干燥剂……

巩固

铁生锈的条件有哪些?怎样防止铁的生锈?

教学反思:

评价是让方案完善的过程。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过程也是促进学生交流的过程,因此,选择评价交流的“切入点”很重要。在本环节中,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验证实验方案让学生进行评价,即解决了个案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共性问题,起到了引领作用。另外,我比较重视交流的情感目标达成,组织的评价活动充满了民主的气氛,学生在尊重与和谐的氛围中各抒己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了学生交流能力的提高。

一、教学目的

1、过程与方法

2、科学知识

(1)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2)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知道物体生锈的危害,关心与防锈有关的科技知识,乐于用所学知识改善生活。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第一教时课后学生根据推想的铁生锈的原因,两人一小组,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做对比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2、教师准备:《铁钉生锈了》的课件。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本课为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回顾提问: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铁生锈的现象,并且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推想了铁生锈的原因,谁来说说铁可能在那些条件下容易生锈?(推想:1、铁在有水的条件下容易生锈。2、铁在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3、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2、过渡:为了证明你们的'推想是否正确,老师让你们两人一小组,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做对比实验,完成实验报告。

你们是怎样做的?

(二)探究过程

1、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1)汇报实验过程

(2)小结: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3)课件:化学家们也做了很多实验来探究铁生锈的原因,他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小资料,看看你们又有什么样的发现?

2、了解铁生锈的危害

(1)铁生锈后,就会由外向内腐蚀铁,从而造成很大的危害,你都知道哪些危害?

(2)课件出示腐蚀的危害。

请四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提问:

(1)还记得铁生锈的原因吗?要防止铁生锈,只要怎样就可以了?(让铁与空气、水隔绝)

(2)采用什么办法可以让铁与空气、水隔绝?

(3)课件:生活中人们是怎样防止铁生锈的。

4、了解哪种防锈办法好

(1)思考:为什么不同的铁器上要采用不同的防锈办法呢?盆子上为什么要覆盖搪瓷而不用油漆呢?自行车上为什么不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你觉得在采用防锈办法时,还要考虑什么?

(2)看视频资料:哪种防锈办法好

(三)巩固运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寻找各种铁制品,研究它们采用了什么防锈措施,为什么要这样做。

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实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

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二、教学重点:

了解铁是如何生锈的?跟什么因素有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枚生绣了的`铁钉,引入生锈的概念。

实物出示

2、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生锈铁制品?

3、比较:没有生锈的和已经生锈的铁制品有什么不同?

(二)教学过程:

出示图片

(1)生锈是金属的一种常见现象,锈对金属有很大影响,你了解哪些有关金属生锈的知识?你对金属生锈还有哪些疑问?

(2)我们一起了解了铁生锈的现象,并且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推想了铁生锈的原因,谁来说说铁可能在那些条件下容易生锈?(出示图片)

(推想:1、铁在有水的条件下容易生锈。2、铁在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3、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2、过渡:为了证明你们的推想是否正确,老师让你们两人一小组,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做对比实验,完成实验报告。你们是怎样做的?

(3)(图片出示):化学家们也做了很多实验来探究铁生锈的原因,他们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小资料,看看你们又有什么样的发现?

(2)图片出示腐蚀的危害。请四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3、了解防锈的办法

讨论:

(1)还记得铁生锈的原因吗?要防止铁生锈,只要怎么就可以了?(让铁与空气、水隔绝)

(3)图片:生活中人们是怎样防止铁生锈的。

(1)思考:为什么不同的铁器上要采用不同的防锈办法呢?

盆子上为什么要覆盖搪瓷而不用油漆呢?自行车上为什么不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你觉得在采用防锈办法时,还要考虑什么?

(2)看图片资料:哪种防锈办法好

三、巩固运用

四、布置作业:寻找生活中各种铁制品,看看它们各采用了什么防锈措施

科学知识

1、初步了解铁生锈的原因。

2、了解常用的防锈方法。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事实进行分析、预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及把科学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处处有学问。

2、进一步加强长期观察、记录的意志力锻炼。

3、建立尊重事实,逻辑推理应以事实为依据的观念。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一、情景导入

情境出示课本图。

二、活动一: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媒体出示日常用品生锈的图片

讨论小组讨论,并将猜想记录下来。

师:如何验证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请设计并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设计小组设计实验。

交流交流并汇报实验方法,老师引导学生设计三种不同的条件:

(1)干燥的空气中,加入铁钉;

(2)空气和水同时存在加入铁钉(铁钉部分暴露在空气中);

(3)在煮沸的'水(没有氧)中加入铁钉(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

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讨论根据现象进行讨论,了解氧和水要同时存在,铁才会生锈。

任务课后继续观察各小组实验装置,记录实验现象。

三、活动二:防止铁生锈

师:空气(氧气)和水是铁生锈的条件,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说一说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

THE END
1.高中化学实验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1080视频加载失败 百之灵 815粉丝化学教育,化学教学,化学资源 00:36化学仿真实验 钠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 00:32化学仿真实验 钠在氯气中燃烧 00:11化学仿真实验 氖原子 00:12化学仿真实验 镍原子 01:02化学仿真实验 氢氧化铝的两性 00:46化学仿真实验 氢氧化镁的溶解性实验 https://www.163.com/v/video/VIF4KPB93.html
2.某同学做了一个有关铁生锈的趣味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某同学做了一个有关铁生锈的趣味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2)请用理化知识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___.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6ec02447176d67048adf73eb7a704628.html
3.设计铁生锈的实验。而如果要减少铁的生锈,则可以从实验的结论出发,任意切断生锈条件中的一个便可。如把铁上面涂上油漆,便切断了铁和空气的接触。而把一些铁制品如菜刀等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则可以切断铁和水的接触,从而防止铁制品生锈。根据实验结论,我们便猜想海南岛的铁应该比吐鲁番的铁更容易生锈。而经过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11098939.html
4.《铁生锈了》教学反思《铁生锈了》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实验并观察一周,发现铁生锈的原因。 首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铁生锈的视频,知道铁生锈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以及对我们产生的经历损失。学生现在接触的很多物品都是不锈钢的,所以对于铁生锈的了解不是很多,因此通过图片让他们知道,铁生锈还是非常不好的https://www.jianshu.com/p/08b42ac3eecf
5.探究方案:探究铁生锈的原因.docx探究方案:探究铁生锈的原因探究铁生锈的原因研究的问题: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我们的假设: 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在木板中的部分没有生锈。实验材料: 3 个盘子、 3 枚铁钉、水、菜油。实验方法: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2、把一枚铁钉https://m.taodocs.com/p-578507114.html
6.六年级科学《生锈与防锈》教学设计.docx教学流程观察比较一一分析判断一一推理归纳一一表达交流 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及视频,铁钉、烧杯、清水、凡士林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情境出示课本图问题铁门为什么都要刷这种油漆? 目的引出探究活动。 ⑴⑵ https://www.mayiwenku.com/p-35170917.html
7.铁生锈了教学设计13篇(全文)能区别铁和铁锈不同,能分析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出铁生锈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图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生了锈的铁制品(生锈的锁、生锈的铁管、生锈的铁栅栏) 视频资料:实验:铁生锈了 演示实验材料:铁钉生锈实验 分组实验材料: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b486rcp.html
8.热点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给已经生锈的铁头喷上银色的油漆 经过这样简单翻新的绝缘子 质量无法保障 容易被直接击穿、把线拉断 公司负责人介绍 这些带着安全隐患的绝缘子 还有相当一部分 通过各种方式流向电网工程 破解版App 成永不消失的追踪器 如今,各种破解版App很受欢迎 不少消费者贪图便宜 https://www.fjtv.net/folder331/2023-03-16/4800196.html
9.铁生锈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FeA. 米勒实验证实了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 化石是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C.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单选题】厨房的烤炉和烤盘要随时清扫,必要时可用( )擦盘,以防生锈。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视路的起点部位是( )。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https://www.shuashuati.com/ti/95399a2b20a7432b90617c2b4276c251.html?fm=bd30b8678feb49edc2e9f493fd63ee270c
10.铁的性质化学教案(精选6篇)3.通过一组铁生锈的家庭实验:分析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及防止钢铁生锈的措施。(可以把书上的演示实验改进,如加热试管可改为在密闭容器中加入造量干燥剂。也可只做一个生锈的实验,并让学生思考“一个有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在以前研究灭火原理的基础上,运用相似的思维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uhqgu0i.html
11.九年级全册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公开课优质课课件教案视频【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活动: 学生拍有关身边钢铁制品的照片,准备介绍铁制品的用途、使用时间、环境等;调查身边铁制品的防锈措施 教师准备活动: 准备演示实验器材、录制演示实验视频; 准备1-2件常见的铁制品;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https://zhuanlan.zhihu.com/p/154016609
12.粤教粤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3新知讲解作出假设 观察铁生锈现象,了解铁制品周围的环境条件,推测铁生锈需要什么条件。新知讲解我认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作出假设我认为铁生锈与水有关。我认为铁生锈与水、空气都有关。新知讲解制订计划 根据假设 ,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参考以下要素制订完整、具体的计划,形成实验方案。1、选择合适的器材。2、根据探究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930/600323411400523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