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对人意味着什么?失眠有何危害?中医学又是如何认识和治疗失眠的?
睡眠的重要与失眠的危害
然而,失眠已成为当代大部分人的常态。引起或诱发失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精神疾病、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疾病、药物或食物因素、睡眠节律变化以及一些个人的不良生活习惯等等,这些都可能导致失眠。
不同年龄段面临的失眠问题各有特点。60岁以上老年人失眠人群比例大,研究显示有高达75%的老年人出现过失眠症状。这是因为老年人睡眠的调节能力本身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包括对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等的适应能力也会相比年轻人有所下降,而且老年人常常伴随一些基础疾病,需要长期服用一些药物,这些因素混合在一起,都会导致老年人失眠的发生。
女性患者的失眠情况,往往随着女性不同的生理周期会有不同的变化,如月经期、孕期、更年期这三个最重要的生理期,关系最为密切。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生理期,性激素水平的生理性波动可以影响到睡眠情况。一般来讲,女性50岁左右是失眠的一个高发期。
中医学如何认识和治疗失眠的?
失眠可归属于“不寐”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的记载。失眠的总病机是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历代中医典籍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论述。
中医治疗失眠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作为指导思想,通常在治疗过程中依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治。针灸作为绿色的健康治疗手段之一,具有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针灸疗法,符合现代医学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越来越多的临床及研究证据表明针灸治疗失眠具有临床疗效优势,在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多梦、早醒及提高睡眠有效率方面均有一定作用,且具有多靶点、整体调整,无毒副作用及成瘾性的特点。
针灸作为中医治疗失眠的手段之一,选择合适的穴位也非常重要。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临床中常用来治疗失眠的穴位。平时通过适当的穴位按摩,也有助于帮助大家改善睡眠问题。
安眠:在颈部,位于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为经外奇穴,具有镇静安神、疏风通络的作用。
印堂: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属督脉穴位,有宁心安神、通利鼻窍的作用。
神门:在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属手少阴心经穴位,有调养心神、安神助眠的作用。
内关: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属手厥阴心包经穴位,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作用。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属足太阴脾经穴位,有健脾安神、调理气血的作用。
助眠小贴士
生活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帮助我们提高睡眠质量?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改善失眠问题的专属助眠小贴士。
2.注意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合适的温度,是良好睡眠的必备条件。比如枕头的高低要合适、床品的材质要柔软保暖、窗帘的颜色不宜过亮等;同时,卧室的温度一般建议在26℃~28℃为宜。此外,睡前尽量放下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避免观看短视频、打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