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获悉,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此前,10月10日,“奋斗者”号与“探索一号”“探索二号”母船一起,从海南三亚启程开展万米级海试。10月27日,“奋斗者”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回顾中国载人潜水器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劈波斩浪、艰苦奋斗的过程。1986年,我国成功研制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救生艇,当时只能下潜300米,航速也只有四节。而如今,从“蛟龙”号到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再到能够探索万米深海的“奋斗者”号,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先后突破了多项核心深潜技术,推动了我国深海科技领域的全面发展。
这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有力彰显。深海潜水器被认为是发展深海技术的引擎和集成平台,也是开展深海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海底万米深渊可谓是科研的“无人区”,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是“人无我无”的科考装备。以深渊进入技术、深渊探测技术为代表的深海技术,代表了当前国际深海工程技术领域的顶级水平。放眼全球,到访过万米深渊的全海深潜水器屈指可数。集合了两代前辈“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的研发力量,“奋斗者”号不负众望,在西太平洋最深处,见证中国“深蓝梦”的实现。一路走来,集智攻关,“蛟龙号”的科研人员解决了耐压结构和密封技术设计、高比强度合金材料的加工成形技术、航行性能优化、水下定位、水下通讯、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的最前沿技术难题,而“奋斗者”号能耐受住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度的水压更是依靠国产新型钛合金材料,这一切都表明我国深海科技创新能力正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中国争做走在前列的“急先锋”。展望未来,我国潜水器谱系化工程正有序推进,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依旧是海洋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助力我国不断绘制深海“藏宝图”,迈向中国“深蓝梦”。(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