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系列深海载人潜水器

载人潜水器是指具有水下观察和作业能力的潜水装置。其主要用来执行水下考察、海底勘探、海底开发和打捞、救生等任务,并可以作为潜水人员水下活动的作业基地。载人潜水器,特别是深海载人潜水器,是海洋开发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其水平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材料、控制、海洋学等领域的综合科技实力。它可以完成多种复杂任务,包括通过摄像、照相对海底资源进行勘查、执行水下设备定点布放、海底电缆和管道检测等。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是“蛟龙”号,此后又研发出“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等一系列载人潜水器,其中“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第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是863计划中的一个重大研究专项,总设计师是徐芑南。在国家海洋局组织安排下,约100家中国国内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攻克了中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一系列技术难关,经过6年努力,完成了载人潜水器本体研水面支持系统的研制和试验母船的改造以及潜航员的选拔和培训,从而使“蛟龙”号具备了开展海上试验的技术条件。“蛟龙”号的长、宽、高分别是8.2米、3.0米与3.4米,空重不超过22吨,最大荷载是240公斤,最大速度为每小时25海里,巡航每小时1海里,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中国借此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全球载人潜水器中,“蛟龙”号属于第一梯队。

从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接连取得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和7000米级海试成功。2009年8月开始,“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先后多次组织开展1000米级和3000米级海试工作,验证了“蛟龙”号在3000米级水深的各项性能和功能指标。2011年7月21日,中国载人深潜进行5000米海试,“蛟龙”号成功下潜,经过5个多小时的水下作业,“蛟龙”号首次深潜圆满成功,此次乘坐“蛟龙”号潜水器下潜的三名试航员是崔维成、叶聪和杨波。2012年6月15日,“蛟龙”号7000米级下潜试验开始,3名试航员叶聪、崔维成、杨波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开始进行7000米级海试第一次下潜试验。2012年6月24日在7000米级海试第四次下潜试验时“蛟龙”号潜水器坐底,最大下潜深度7020米。2012年6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和海试成功,标志着中国系统地掌握了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设计、建造和试验技术,实现了从跟踪模仿向自主集成、自主创新的转变,跻身世界载人深潜先进国家行列。下潜至7000米,说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更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奋斗者”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万米级载人潜水器,由“蛟龙”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科研团队承担研发,总设计师是叶聪。2020年10月27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058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同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奋斗者”号符合时代精神,充分反映了当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符合中国载人深潜团队“最美奋斗者”的形象。

“奋斗者”号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从事深海探测工程的科技工作者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

参考资料:

[1]刘峰、李向阳.中国载人深潜“蛟龙”号研发历程[M].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2016-08-20.

[2]徐小龙.“蛟龙号”载人深潜器[J].百科探秘(海底世界),2019(Z2):4-7.

THE END
1.在1960年美国就深潜一万米,但我国的奋斗者号更是带回了四大宝贝此外,海洋深处还拥有许多未开发的资源,例如油气、海洋矿产等,这些资源的开发有望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最近,中国的“奋斗者号”深潜器成功下潜到10909米,成为世界上第一艘成功取得深海样本的载人潜水器。这次下潜不仅仅是对海洋深处的探索,更是对海洋科学技术的一次巨大突破。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仅次于美国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1609095836444372&wfr=spider&for=pc
2.记录深海探索的壮阔历程——读高仲泰的《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事业蓬勃发展,不断刷新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并且首创覆盖全海深环境的载人深潜技术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高仲泰《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以下简称《深潜》)(译林出版社出版)一书,讲述的正是跨越30年中国潜水器和载人深潜器http://www.xzrbw.cn/info/2165/346008.htm
3.科普文学作品《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出版西安新闻网讯 近日,译林出版社推出了有关我国载人潜水器研发题材的首部科普文学作品《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 该书讲述了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从立项、设计、研制到海试的历程,记录了“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接连创造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的重大时刻,突出塑造了科研团队的群像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3-01/09/content_6672049.htm
4.他用30万字揭秘中国“深潜”之路近日,无锡作家高仲泰的长篇报告文学《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0万字,记录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发展之路,记述了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奋斗者”号,研发团队研制深海载人潜水器的艰难历程,重塑深潜英雄的内心世界与成长之路。该书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https://www.wxrb.com/doc/2022/12/30/234218.shtml
5.载人潜水器——面向深海科考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国之重器【摘要】:"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及良好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载人深潜的装备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水平,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蕴含的丰富资源是支持人类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成为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面向深海的资源开发需要更加专业化的科考装备。为此,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YYX202105015.htm
6.中国载人深潜“蛟龙”号研发历程深潜: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纪实 作者:高仲泰 ISBN:9787544793834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2022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作者:崔维成编著 ISBN:9787313151650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7 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载人深空探测 作者:中国科学院 ISBN:978703050109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e66e48bdb348833e87251f21ddcf735c
7.走进深蓝一图了解我国载人潜水器发展历程从百米浅海到万米深海,中国载人深潜事业劈风斩浪的几十年,我国先后突破了多项核心深潜技术。 一图了解我国载人潜水器发展历程,感受一代代深潜人“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 经略海洋 | 走进深蓝 公共频道 每周六 21:10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78100078838073
8.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是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也是“十二五”863计划的重大研制任务,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2所牵头、国内94家单位共同参与,于2018年3月11日首次对公众开放。它的作业能力达到水下4500米,曾在中国南海完成全部海上试验任务,后在TS12第二航段完成18个https://baike.sogou.com/v166071866.htm
9.专题海洋防腐新材料之黑科技一览2 深海潜水器 作为我国“863”计划重大专项,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702 研究所研制成功的7000米潜水器长8米、高3.4米、宽 3 米,用特殊的钛合金材料制成,在7000 米的深海能承受 710 吨的重压,运用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新技术,实现载体性能和作业要求的一体化;钛合金载人球壳是深潜器的最特殊和重要的部分,http://www.corrdata.org.cn/dhTJDAOHANG/xinxiziyuan/kepuqikan/2018-02-07/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