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考「判断推理类比推理」解析国考推理本题正确率题干

【2020国考地市级卷91题/省级卷96题】

物体︰惯性

(A)气体︰稳定性

(B)观察︰客观性

(C)贵金属︰磁性

(D)液体︰流动性

正确率

92%

易错项

——

由于在做题前并不知道题目的难度,因此最浅层、最笼统的关系也可能是正确思路,此类题目的难度也会很低,例如本题。

按照「前者具有后者的性质」这一关系直接代入,可发现:

A「气体具有稳定性」显然是错误的,很多气体并不稳定,例如工业上常见的易燃易爆气体,排除。

B「观察具有客观性」显然也是错误的,观察是一种主观行为,和客观性没有关系,排除。

C「贵金属具有磁性」同样明显错误,金、银、白金(铂)都是贵金属,都不具备磁性,排除。

D「液体具有流动性」正确,流动性是所有液体都具备的属性。

全身麻醉︰注射麻醉

(A)网络存储︰单机存储

(B)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C)物理消毒︰加热消毒

(D)抽样调查︰问卷调查

全身麻醉:注射麻醉

51%

C

题干和4个选项都有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前后两个部分都有4个字组成,且后两个字相同,据此可快速入手。

分析题干「全身麻醉︰注射麻醉」,可发现前者是麻醉的程度,后者是麻醉的方式。那么,「全身麻醉」是否属于「注射麻醉」范畴,或者相反呢?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麻醉的程度除了「全身麻醉」外还有「局部麻醉」,麻醉的方式除了「注射麻醉」外还有「吸入麻醉」等。

因此两者属于「交叉关系」,即「全身麻醉的方式包括注射方式和其他方式,注射麻醉的程度有全身和局部」,都不能完全包括对方。分析选项:

A「网络存储︰单机存储」

很显然两者是不同的「存储方式」,网络存储必然不属于单机存储,反之亦然。两者是一种并列关系,相互不属于对方,与题干逻辑不同,排除。

B「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B与A相同,也属于并列关系,排除。

C「物理消毒︰加热消毒」

C属于「包含关系」,物理消毒包括加热、辐射、日晒、高压灭菌等,即后者属于前者,与题干逻辑不同,排除。

D「抽样调查︰问卷调查」

D选项中,前者属于「调查的方法」,后者属于「调查的介质」。

在前后两部分存在相同字的情况下,要注意到「交叉关系」的可能性。

【2020国考地市级卷93题/省级卷98题】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A)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B)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90%

分析题干「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句古代哲理名言,其含义为「物体必须首先腐烂,然后才会有虫子产生」。

A「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A选项出自王维的《过香积寺》,较为冷门。分析其字面含义,可确定其大致含义为:

古老的树木(树林?)下,没有行人经过的道路;深山里,不知何处传来了钟声。

B「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B选项出自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全诗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首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古诗中的经典哲理名句,不过被考察的第三句知名度较低。如果考生对此诗不是特别了解的话,也可以根据字面意思快速确定其大致含义为:

水位下落,使得「鱼梁」这个事物变浅了;天气寒冷,使得「梦泽」这个地方显得更加深(沼泽深、环境幽深)。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但是「欲投人处宿」这个想法产生后,不一定会得出「隔水问樵夫」的结果,可能是「隔水问农夫」,可能是「入村问秀才」,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所以D不如C合适。

综合考虑,本题C比D更符合要求,应选。由于作为正确选项的C知名度很高且容易理解,因此本题正确率很高。

【2020国考地市级卷94题/省级卷99题】轻车熟路:人生地疏

(A)廉洁奉公︰卑躬屈膝

(B)任重道远︰无所事事

(C)前仆后继︰贪生怕死

(D)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轻车熟路:人生地疏

84%

分析题干前后部分关系:

「轻车熟路」意为「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人生地疏」意为「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事和地理都不熟悉」。

可确定两者大致逻辑关系为「反义词」,直接分析选项:

A「廉洁奉公︰卑躬屈膝」

前者意为「(官员)廉洁并奉公守法」,后者意为「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人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显然两者不是反义词,直接排除。

B「任重道远︰无所事事」

C「前仆后继︰贪生怕死」

前者意为「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紧跟上去」,形容战斗英勇壮烈,不怕牺牲,和「贪生怕死」基本为反义词,也可以先保留。

D「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前者意为「黄河水澄清,大海风平浪静」,指代「天下太平」;后者意为「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两者为近义词,且一般与「政通人和」「风调雨顺」等连用,与题干逻辑不同,排除。

在BC都保留后,进一步分析,可发现C比B更加合适,原因有二:

一是C比B的反义更加「精确」。

二是C比B的结构更接近题干。

题干的「轻车熟路:人生地疏」、C选项的「前仆后继:贪生怕死」和B选项前半部分的「任重道远」结构都比较近似,每个成语的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的内部结构近似,只有B选项后半部分成语「无所事事」中前两个字和后两个字的内部结构不相似。

综合考虑,本题C选项更符合要求,应选。

【2020国考地市级卷95题/省级卷100题】

路由器︰连接︰网络

(A)千斤顶︰修补︰轮胎

(C)万花筒︰观察︰花卉

(D)烽火台︰侦察︰敌情

路由器:连接:网络

58%

D

一眼可看出题干的逻辑大致为「路由器可以用来连接网络」。根据这一逻辑,直接分析4个选项:

A「千斤顶︰修补︰轮胎」

「千斤顶可以用来修补轮胎」这个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千斤顶可以顶起汽车,从而使轮胎悬空,在修补汽车轮胎的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但并不能直接在「修补轮胎」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和题干逻辑不一致,排除。

C「万花筒︰观察︰花卉」

C选项显然错误。万花筒是一种圆筒状光学玩具,把任意物品放在筒物品端,从观测端看过去,就会出现一朵美丽的「花」。将万花筒稍微转一下,又会出现另一种花的图案,由于图案千变万化,所以被称为「万花筒」。

作为玩具的万花筒是把被观测的物品变成花,其本身不能用来观察花卉(否则会看得头晕),排除。

D「烽火台︰侦察︰敌情」

D选项看似有「烽火台能够用来侦察敌情」这一逻辑,实则不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烽火台」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而不是「侦查」敌情。根据初中历史常识可知,烽火台通过「白天烟雾、夜间火光」的形式传递敌情,但「侦查」要么是主动出击去刺探敌情,要么是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获取情报,和「烽火台」的功能不太一致。

综合考虑,本题B比D更加符合要求,应选。

近年来,「类比推理」越来越倾向于考察较为深层的逻辑,例如像本题这样,一眼看上去B、D似乎都符合要求,此时就需要对题干进一步分析,通过首词的「主要功能」和「自身属性」进行深入分析,确定B为更加合适的答案。

D选项有两处不如B合适,只要能找出其中一项就能作对。

【2020国考地市级卷96题/省级卷101题】

建筑材料︰混凝土︰水泥

(A)饮料︰汽水︰二氧化碳

(B)医疗用具︰注射器︰药物

(C)监控︰监视器︰画面

(D)交通设施︰减速带︰警示牌

——%

本题出的不好,从两个角度可分别得出A或D为正确选项。

分析题干「建筑材料:混凝土:水泥」,可发现存在两个逻辑:

因此最合适的选项应当同时符合逻辑1与逻辑2,分析4个选项:

A「饮料︰汽水︰二氧化碳」

可发现汽水属于饮料,而二氧化碳是汽水的成分,符合逻辑2,但二氧化碳显然不是饮料,不符合逻辑1。

B「医疗用具︰注射器︰药物」

可发现「药物」既不属于「注射器」的组成成分,也不属于「医疗用具」,因此B同时不符合逻辑1与逻辑2,排除。

有的小伙伴可能觉得「药物」应当属于「医疗用具」,实际并非如此。「药物」一般被视为「医疗用品」而不是「医疗用具」,原因是「用具」的「具」通常指「工具、器具」,和药物的属性不太一致,因此排除。

C「监控︰监视器︰画面」

画面不属于「监控」,同时也仅仅是监视器「显示的内容」,而不是「监视器的组成部分」,因此C同时不符合逻辑1与逻辑2,排除。

D「交通设施︰减速带︰警示牌」

「减速带」和「警示牌」都属于「交通设施」,但「警示牌」显然不是「减速带」的组成部分,因此D选项符合逻辑1但不符合逻辑2。

综合考虑,本题没有同时符合逻辑1与逻辑2的选项,因此没有正确答案,或者说AD都是正确答案。

公考偶尔会出现有争议的题目,这种题目的存在,有可能是出题者出现了失误,但也可能在客观上起到了考验考生心理的作用。

每次出现这种争议题,都有很多考生表示非常不满,认为国考出题者故弄玄虚或者不够谨慎,影响了自己的考试心态,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可能也是考试的一部分呢?

每年国考的行测题中,争议题最多也就两三个,但考生如果把注意力都放在此类题目上而不注重题目本质,就可能会疑神疑鬼,面对一些很正常的难题都觉得是出题人在搞怪,从而让自己的心态变差,这种想法是万万使不得的。

以本题来说,题干的两种逻辑都非常明显,而选项中A、D很明显分别符合其中一种逻辑,只要确定上述情况属实,直接选一个自己看的顺眼的就行,不需要再去绞尽脑汁了。

对于这种简单的「争议题」,直接将其当作「考验心态题」就可以了。

【2020国考地市级卷97题/省级卷102题】

本能行为︰学习行为︰乌贼喷墨

(A)合法行为︰合理行为︰盗窃财物

(B)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树木折断

(C)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退货处理

(D)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四季变换

本能行为:学习行为:乌贼喷墨

本题逻辑较为简单,理解题干的含义即可轻松做对。

分析题干,可发现「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相互排斥,即一种行为如果属于「本能行为」,则必然不属于「学习行为」,反之亦然。而「乌贼喷墨」不需要后天学习,属于第一部分「本能行为」。

逐一分析选项:

A「合法行为︰合理行为︰盗窃财物」

「合法行为」与「合理行为」显然不是相互排斥的,或者说两者的范畴大部分是交叉的。同时「盗窃财物」也明显不属于两者的范畴,因此逻辑和题干不同,排除。

B「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树木折断」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排斥的,而「树木折断」属于第一部分「物理变化」,因此B选项逻辑和题干一致。

C「生产管理︰销售管理︰退货处理」

生产和销售是两个不同的环节,因此「生产管理」和「销售管理」可视为是相互排斥的,但「退货处理」明显是第二部分「销售(售后)」环节管理的内容,其逻辑和题干不一致,排除。

D「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四季变换」

D和C类似,「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是相互排斥的,而「四季变换」属于第二部分「自然现象」而不是「社会现象」,逻辑和题干不一致,排除。

综合考虑,本题只有B选项逻辑和题干一致,应选。

【2020国考地市级卷98题/省级卷103题】

税前收入︰税后收入︰税金

(A)法律规定︰道德规范︰规则

(B)测量高度︰真实高度︰误差

(C)高原地区︰平原地区︰纬度

(D)生产成本︰出厂价格︰销售价

79%

题干逻辑为「税前收入-税后收入=税金」。直接分析选项:

A「法律规定︰道德规范︰规则」

A选项显然不存在「法律规定-道德规范=规则」的逻辑,直接排除。

B「测量高度︰真实高度︰误差」

B选项逻辑为「测量高度-真实高度=误差」,和题干一致。

C「高原地区︰平原地区︰纬度」

C选项显然不存在「高原地区-平原地区=纬度」的逻辑,直接排除。

D「生产成本︰出厂价格︰销售价」

按照题干的逻辑,D选项正确的表述应为「销售价-出厂价格=销售利润」或「出厂价格-生产成本=生产利润」,而「生产成本-出厂价格」应当是负数(除非投资失败急着清库存,才会是正数),和销售价格没什么关系,排除。

本题在逻辑上没什么难度,但主要难点在于理解题干各部分的准确含义,毕竟「税前」「税后」属于大家熟悉却又陌生的概念。只要确认题干逻辑为「减法运算」后,本题就很容易解出了。

【2020国考地市级卷99题/省级卷104题】

薄荷对于()相当于()对于计时器

(A)川芎;水钟

(B)清凉;精准

(C)茯苓;倒计时

(D)药用植物;沙漏

85%

「错位空」题,需要一一代入。

A「薄荷︰川芎」「水钟︰计时器」

或许有的考生不清楚「川芎」究竟是什么,但通过分析至少可以确定两点:

1.从「芎」草字头的结构来看,「川芎」应当是一种植物;

2.根据常识可知,并没有「薄荷属于川芎类」或者「薄荷是川芎的一种」等说法,

因此至少可确定「川芎」和薄荷一样是植物,而水钟是计时器的一种,因此两者逻辑不同,排除。

B「薄荷︰清凉」「精准︰计时器」

前者大致逻辑为「薄荷可用来清凉」「薄荷的功能是清凉」,而后者的大致逻辑为「(好的)计时器应当精准」。

由此可见B选项前后逻辑不一致,且名词(薄荷、计时器)一个在比号前,一个在比号后,位置也不同,排除。

C「薄荷︰茯苓」「倒计时︰计时器」

根据A选项的推理方式可确定「茯苓」是一种植物,且不能包含「薄荷」,因此「薄荷︰茯苓」大致为并列关系,但「倒计时︰计时器」显然不是并列关系,其含义大致为「计时器能够用来倒计时」,因此前后逻辑不同,排除。

D「薄荷︰药用植物」「沙漏︰计时器」

根据「薄荷油」等物品功效可知,前者关系为「薄荷是一种药用植物」,而后者关系同样也是「沙漏是一种计时器」,因此两者逻辑关系一致。

综合考虑,本题只有D选项前后逻辑一致,应选。

本题虽然是「类比推理」中难度较高的「错位空题」,但逻辑关系较为简单,只要推理出两种植物的大致含义即可解出。

【2020国考地市级卷100题/省级卷105题】

玻璃瓶对于()相当于()对于秋播作物

(A)石英砂;农作物

(B)塑料瓶;水生植物

(C)饮料瓶;春播作物

(D)广口瓶;大棚作物

56%

A「玻璃瓶︰石英砂」「农作物︰秋播作物」

前者逻辑关系为「玻璃瓶的原料是石英砂」,后者的逻辑关系为「农作物包括秋播作物」。

两者逻辑关系显然不同,排除。

B「玻璃瓶︰塑料瓶」「水生作物︰秋播作物」

前者是明显的并列关系,后者则是交叉关系,即「有的水生作物秋天播种,有的秋播作物在水中生长」。两者逻辑关系显然不同,排除。

C「玻璃瓶︰饮料瓶」「春播作物︰秋播作物」

前者是交叉关系,即「有的玻璃瓶用来盛装饮料,有的饮料瓶由玻璃制成」。后者是明显的并列关系。两者逻辑关系显然不同,排除。

D「玻璃瓶︰广口瓶」「大棚作物︰秋播作物」

狭义上来说,广口瓶一般指玻璃做的广口瓶,但从广义来说(或者根据字面意思来说),「广口」仅仅指的是瓶口大小,和瓶子的材质无关。即:

有的广口瓶是玻璃材质,其他的可以是塑料等材质;同样的,有的玻璃瓶是广口瓶。因此,前者是交叉关系。

同样的,后者「大棚作物︰秋播作物」中,有的大棚作物是秋播作物,有的秋播作物是大棚作物,因此也是交叉关系。

本题的难点在于D选项的「广口瓶」,很多考生会纠结「广口瓶是不是都是玻璃材质的」,这点大可不必。既然「广口」的字面含义完全和瓶子材质无关,所以只去理解其字面含义即可。

在行测考试中,考生往往会过度脑补,这在本质上是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

THE END
1.在鱼病诊断过程中,用肉眼检查鱼体外表,即所谓的“目检”即望诊很重要在鱼病诊断过程中,用肉眼检查鱼体外表,即所谓的“目检”即望诊很重要,但要有经验和技巧的加持[赞]https://www.toutiao.com/w/7442981418631201577/
2.如何通过测表型数据了解鱼的特征3. 面积:可以使用测量卡或测量板来测量鱼的身体表面积。 二、测量鱼的色彩数据 1. 使用数字相机或者显微镜拍摄鱼的照片。 2.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颜色分析,比较不同区域的颜色分布以及鱼的亮度、色调和饱和度等参数。 三、测量鱼的行为数据 1. 进食行为:观察鱼的饮食习惯(如食https://b2b.baidu.com/q/aland?q=012E7307046170347B2B78241904033477140802742B1A2A7C0D05111C3E&id=qid9f1fcacde6eb901dd09a4beac33422ba&answer=9815454292503087322&utype=2
3.一种东星斑体表鱼蛭的生活史观察及种类鉴定方法15.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对东星斑体表寄生鱼蛭进行形态学观察、生活史观察、以及基于nj法构建的coi、ndi和18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生树,以便确定该鱼蛭的种类,着重对东星斑体表寄生鱼蛭的产卵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追踪观察;为东星斑养殖过程中的鱼蛭病防治干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https://www.xjishu.com/zhuanli/27/202210742889.html
4.普通动物学—鱼类:鳞式和鳍式侧线下鳞数:从臀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e.g. 某鱼鳞式:29~32 4/6 表示该鱼的侧线鳞为29~32片,侧线上鳞为4片,侧线下鳞为6片 鳍式: D 背鳍 P 胸鳍 V 腹鳍 A 臀鳍 C 尾鳍 罗马数字表示鳍棘数目,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条数目 e.g. D. Ⅱ~Ⅲ,14~17 表示该鱼背鳍鳍棘为2~3条,背鳍鳍条为14~https://zhuanlan.zhihu.com/p/605943193
5.进化论人类最大的科学误区(2)比较解剖学证据循环论证分析了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发育,我们再看看古生物学,这个为进化论提供最直接论据的领域。一百多年来,以地质学、地理学、放射性化学、比较解剖学等学科为基础,古生物学发展起来。进化论者根据化石的历史年代,勾勒出一幅生命由简单到复杂,随年代出现的进化时间表;通过类比化石,描绘出一个生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的“进化树https://blog.csdn.net/HotSummerGhost/article/details/1246347
6.垂钓技法要诀(摘要)锦纶柔软拉力强,冬季钓鱼最适用。下水之后无弯曲,但它具有含水性。 灵敏度差易粘连,线粗易被鱼发现。尼龙线的拉力强,不吸水来不粘连。 透明度好又隐蔽,线细难被鱼发现。缺点质地比较硬,容易老化有脆性。 弯曲之后易折断,冬季寒冷不适用。 选择渔线细观察,粗细均匀品位佳。柔软透明无毛裂,折死弯后无白茬。 https://www.360doc.cn/article/2253722_253291418.html
7.大班科学活动方案15篇3.观察记录表,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救小鱼 引导幼儿想办法给缺水的鱼送水,激发幼儿对材料吸水现象的兴趣。 二、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提问:你们觉得哪些东西能吸水,哪些东西不能吸水? 2.幼儿分组实验,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说说这些材料都有什么变化,哪些材料能吸水。 https://mip.cnfla.com/huodongfangan/2855514.html
8.锦鲤观察日记范文13篇(全文)通过几天细心的观察,我越来越喜欢金鱼了,金鱼也成为了我的好朋友。 养锦鲤需常观察 疾病早发现 第3篇 鱼体表面的变化 大部分的疾病都会在鱼体表面显出症状,最常发生的为锚虫、鱼蚤等肉眼看得清楚的寄生虫,它们最容易寄生在胸鳍。有寄生锚虫或鱼蚤时,鲤鱼则会缩聚在池中一角落。此外,要注意鱼体表皮是否充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fw67s1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