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产看中国,中国水产看广东。如今,现代渔业发展到了新阶段,必须由注重产量增长转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由注重资源利用转到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由注重物质投入转到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从业者素质提高。当前,我国渔业信息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需求日益增加。
中国水产养殖产量世界第一
我国的养殖产量是捕捞产量的3.7倍,可见养殖会越来越重要。但是未来谁来从事养殖呢?原来的渔民渐渐老去,而年青人愿意养鱼的越来越少,劳动力红利的消失决定了智慧渔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智慧渔业政策背景
智慧渔业是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以智能检测与感知控制的先进传感设施设备为载体,以精准化养殖、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为手段,面向智能化、自动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渔业综合生态体系。
智慧渔业的发展情况
我院智慧渔业团队与企业合作,目前已研发出一款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功能齐全的智慧渔业平台。
01
硬件方面:
利用物联网技术集成了水质传感器、气象站、摄像头、无人机、无人船等辅助生产设备和投料机、增氧机、水循环等生产设备,实现了设备智能控制。
02
软件方面:
推出了PC端和APP。实现了水质实时监测、视频监控、智能告警、智能控制、产品溯源等基础功能,增值功能实现利用水上/水下摄像头有效识别增氧机运作状态、鱼群数量体长体重、鱼群病害等多个应用场景,同时根据不同品种开发了养殖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功能。
03
服务方面:
基于智慧渔业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水质传感器、气象站、摄像头、无人船等辅助设备和增氧机、投料机、水循环等生产设备集成,旨在帮助养殖户实现对当下养殖生态数据的实时采集,辅助养殖户对当下养殖情况的实时掌握,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
养殖环境可视化
视频监控子系统通过水下/水上摄像头实时监控水体环境和养殖环境,实时掌握养殖环境状态信息,使水产养殖生产安全有保障。
养殖监控数据可视化
养殖监控子系统旨在通过对整个养殖环境的具体指标监控,可以对环境pH值、溶氧、温度、盐度指标和养殖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进行监控,还能对水质指标阈值进行设置,使其对养殖更有信心,对突发事件响应更及时。
养殖预警告警智能化
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及AI算法,实时分析各养殖环境的水质信息,设备状态信息,养殖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告警,避免生产损失。
设备控制智能化
远程并定时控制投料机、增氧机、温控设备的开启、关闭、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进行养殖管理,解放养殖户人力资源,降本增效。
养殖智慧库
建立技术服务知识库,整合当下先进的渔业生产技术,利用专家资源、渔技书籍和视频,支撑当地数字渔业生产,解决渔业生产、水体污染、自然灾害等多种问题,为各地市数字渔业保驾护航。
数据化、精细化管理
辅助养殖户对水产养殖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的全面记录,有利于提高养殖户对养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效率,利于后续溯源、生产分析和总结。包括生产管理数据化、养殖管理数据化、进销存管理数据化。
大数据、AI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
应用1——增氧机状态识别
政策背景
绿色水产养殖是指基于新兴养殖设施装备和技术方法(工厂化养殖等)转变养殖模式,健全合理投药、投料的养殖过程,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加强养殖废弃物治理、发挥水产养殖生态修复功能积极改善养殖水域环境,推进养殖用水循环使用和尾水集中处理,实现尾水达标排放,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绿水青山。
富含营养物质的养殖尾水随地表径流进入附近水域,由于营养物质的增加,原有生态平衡受到影响,有害生物的生物量增加,致使局部水域水质恶化。
养殖过程投入消毒剂和抗菌素等会影响微生物生态与环境,富含消毒剂和抗菌素的养殖尾水大量排放后,对附近水域微生物生态系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存留期长的广谱性抗菌素的过量使用,对微生物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更大。
1、“三环理论”和疾病防控措施
当存在病原体,宿主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加上环境恶劣,就很容易爆发疾病。环境、宿主、病原是并列同等的关系。因此,病原、宿主和环境在疾病防控中同等重要。
宿主:生产优质苗种,实行免疫和无特异病原苗种(SPF)。
病原:没有病原。但是水体是流动的,很难做到。
环境:环境综合调控。
传统的三环理论,三个环是平等的,我们陷于病原、宿主和环境繁杂的关系之中,对于疾病防控,无从下手!
2、环境大于病原与宿主:三套环理论
在一个池塘养殖系统里面,无论是宿主(鱼、虾),还是病原(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都是在池塘这个环境里面生活着,因此,环境大于宿主和病原。防控疾病首先要从环境入手。
3、人病、畜禽病与鱼病的比较
4、水质调控概念
水质调控是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被水质问题困扰后采取一系列的必要措施,对水环境进行有益、及时的调控,水质调控技术可归纳为物理调控、化学调控和生物调控等三类。
5、主要水质指标:SO-NTP
水质主要指标可以使用SO-NTP进行表述,来自下列指标的英文缩写:
S:盐度,salinity,S;H2S
O:Oxygen,氧气
T:Temperature
P:pH值
6、增氧对氨氮具有解毒作用
氮从低价位到高价位,是氧化过程,需要氧气和微生物等的参与。由于硝酸氮是无毒的,也是藻类的肥料。可以说,增氧过程也是解毒增肥的过程。增氧是水质调控的中心,也是调水的中心。
7、增氧是水质综合调控“核心”:“DO-NTP”理念
由于溶解氧(DO)是水质调控的核心指标,因此使用DO-NTP表示水质调控的核心环节是注重增氧。
1、超微米气泡处理技术(微泡技术)
1)气泡颗粒小,达到超微米气泡,“牛奶浴“。
2)表面积增加1万倍,增加接触面积。
2、捷流气动蓄能复氧技术(炮泡技术)
因为水体中有很多气体,可溶和不可溶,有毒和有益的,所以该技术的原理是呼吸和吐纳,进行排毒养水。
3、渔菜共生技术(循环使用技术)
渔菜共生技术原理
鱼菜共生(Aquaponics),作为一种融合水产养殖和无土栽培技术的循环生态种植方式,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快速发展。鱼菜共生,简单而言,就是用鱼的泄物来种菜,通过电力驱动水体闭合循环:鱼负责进食、排泄有机物,微生物负责分解鱼粪、提供养分,植物负责吸收养分、净化水体。整个系统能够做到:水循环利用、有机排泄物循环利用。由于水质可控、生产环境可控,鱼菜共生系统产出的鱼和蔬菜具有很高的安全和健康品质。
渔菜共生技术优势
——观众提问集中回答
林院长,为什么说智慧渔业是未来渔业的大趋势?
将来智慧渔业达到最高端就是很少人甚至无人养殖的状态。
林院长,智慧渔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所以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我们在水下的探头,容易长一些浮游生物,导致敏感性下降。
所以将来的探头、各种先进的硬件设施,也要越来越好,才能支撑整个智慧渔业,特别是数据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林院长,目前增氧技术很多,为什么还要推荐新的增氧技术?
如果用微泡技术来增氧,会提高效率上百倍。第二个炮泡技术快速从底层将大气泡冲上来,将有毒气体排出,同时也可以增氧,改善水质。我认为这两个技术将会给我们整个渔业增氧方面带来很大的革命性变化。所以好的东西我愿意推荐给大家。
林院长,请问渔菜共生的前景如何?
l林院长,请问水下红外技术在鱼类形态识别中的作用?
林院长,水体中水产病原监测方法?
林院长,未来是否有革命性的技术改变水产养殖的面貌?
林院长,怎么防止龙虾死伤数量?
龙虾养殖的病害也有很多种,要解决死亡问题还需要很细致的了解才能解决。
林院长,有传感器可以监控水质吗?
林院长,这套系统可以测产量吗?原理是什么?
林院长,想咨询一下,长距离运输鱼类,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林院长,如何预防水霉病?
目前来说水霉病防控比较好的药物有上海海洋大学杨先乐教授研发的美婷,非常不错的药,可以代替不能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