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哪些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应该用到的
①生理盐水②清水③稀碘液④消毒牙签⑤刀片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
2.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有关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盖上盖玻片②展平③滴水④取材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①②④③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B.细胞分裂时细胞核首先一分为二
C.大多数生物体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的变化最明显
4.下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它们的关系为
abca
A.a→c→d→bB.a→b→c→dC.c→d→a→bD.a→d→b→c
5.多肉植物叶片肥厚,贮藏大量水分和养料,其主要组织属于
A.分生组织B.薄壁组织C.保护组织D.输导组织
A.输导组织B.营养组织C.分生组织D.保护组织
7.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液泡⑥细胞核⑦叶绿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C.④⑤⑥⑦D.①③⑤⑦
8.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神经组织
9.下图ABCD中,表示细胞分化的是
10.人体的器官通常由多种组织构成,但每个器官常常又有其最主要的组织。下列对几种器官主要组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大脑的主要组织是神经组织B.心脏的主要组织是肌肉组织
C.骨的主要组织是机械组织D.皮肤的表面是上皮组织
11.右图中的黑色部分表示四种动物共有的特点。则该特点是
A.卵生B.用肺呼吸
C.体温恒定D.具脊椎骨连接而成的脊柱
12.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B.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
C.单细胞生物不能像多细胞生物那样进行运动、呼吸、消化
D.由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叫单细胞生物
13.下列生物中,最低等的是
A.海带B.墙藓C.肾蕨D.玉米
1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作者刘禹锡描写了“陋室”的环境恬静、雅致。苔,属于苔藓植物。下列关于苔鲜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仅出现茎、叶的分化B.茎结构简单,但已出现输导组织
C.叶中没有叶脉,只有一层细胞构成D.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15.璀璨的珍珠是由河蚌内的某一结构的分泌物包裹异物形成的,这个结构是河蚌的
A.贝壳B.斧足C.外套膜D.鳃
16.“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各项中不是与家鸽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A.身体呈流线型B.体内有气囊C.前肢变成翼D.有角质喙
17.家鸽骨骼的特点是
A.厚而坚硬B.薄而轻,长骨中空
C.长骨较厚,骨髓发达D.厚且多愈合
18.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A.外骨骼B.角质层C.角质鳞D.细胞壁
19.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牙齿分化D.体温不恒定
20.青蛙冬眠的主要原因是
A.怕冷B.气候干燥C.食物不足D.体温不恒定
2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珙桐,又叫鸽子树,是植物界中的“活化石”
B.银杉,裸子植物,有植物中“大熊猫”的美称
C.白鳍豚,生活在长江里,是鱼类中最原始的一类
D.大鲵,最大的两栖动物,根据其叫声又称“娃娃鱼”
22.蝗虫外骨骼的主要作用是
A.支撑身体,可以使身体长得更大B.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
C.协助运动,有利于飞行生活D.可以防止天敌的捕杀,具有防御作用
23.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ABCD
24.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理由是
A.蝙蝠能用超声波定位B.蝙蝠能滑翔
c.蝙蝠四肢有爪D.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特征
25.蚯蚓生活在土壤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蚯蚓属于软体动物
B.蚯蚓能够分解土壤里的有机质
C.蚯蚓能通过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D.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
26.下图是三种不同形态的细菌,图中A、B、C依次是
A.球菌、螺旋菌、杆菌B.杆菌、球菌、螺旋菌
C.球菌、杆菌、螺旋菌D.螺旋菌、球菌、杆菌
27.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特征或作用是
A.依靠孢子进行繁殖B.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C.是单细胞个体D.多数种类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
28.某同学将水稻、苹果、松树归为一类,把贯众、海带和葫芦藓归为另一类。则他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根的有无B.种子的有无C.果实的有无D.陆生或水生
29.有四种生物,它们的生物学名分别为:①Parameciumaurelia,②Aureliaaurelia,③Parameciumcaudatum,④Chilonomusparamecium。它们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
30.右图是分类等级示意图,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目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狼和犬的相似程度最小
C.猫和虎同属于猫科
D.虎和犬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或不选不得分)
31.下列家兔的特征与其维持恒定体温有密切关系的是
A.体表被毛,分不同季节换毛B.心脏分四腔,运输氧的能力强,产热较高
C.四肢发达,神经系统发达D.用肺呼吸
32.某同学对下列四种生物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获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有,表中“一”表示无)。你认为记录正确的有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草履虫-++++
D衣藻+++++
33.下列关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解动植物尸体等,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B.可用于酿酒、制作食品等,如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等
C.用于制药,如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都来自放线菌
D.细菌能够使食物腐坏、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34.位于人体盆腔里内的器官有
A.子宫B.小肠C.膀胱D.肝脏
35.下列水生动物中,用鳃呼吸的是
A.金枪鱼B.白鳍豚C.海马D.鲸
三、组合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1分,共10分)
I.下面是鲫鱼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36-40题:([]内对应图中序号,对应名称)
36.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鱼的呼吸器官是。
A.体表皮肤B.气孔C.肺D.鳃
37.鲫鱼前进的动力来自于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
A.头部B.背部C.腹部D.尾部
38.具有感知水流和水压变化的器官是[]。
A.①B.②C.⑦D.⑧
39.可以保持鱼体运动时身体平衡的器官是图中的[]。
A.①和②B.③和④C.⑤和⑥D.⑦和⑧
40.鱼鳔的作用是。
A.滤取食物B.排泄废物C.调节身体比重D.进行呼吸
41.太湖白鱼和阳澄湖大闸蟹是有名的美食。下列有关它们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鱼和蟹都属于无脊椎动物B.鱼和蟹都用鳃呼吸
C.鱼和蟹都用鳍游泳D.蟹和鱼不同的是它属水陆两栖类动物’
42.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它属于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43.枇杷的果实是由下列哪个结构发育来的
A.受精卵B.胚珠C.子房D.子房壁
44.小明同学去公园经常看到白鹭,经过查阅资料,他找到了白鹭在分类学上的位置。下列表示白鹭正确分类的是
A.鹭科、鹳形目、鸟纲、白鹭属、白鹭
B.鸟纲、鹳形目、鹭科、白鹭属、白鹭
C.白鹭属、鹭科、鹳形目、鸟纲、白鹭
D.鸟纲、鹭科、白鹭属、鹳形目、白鹭
45.穿shan甲是地栖类哺乳动物,它的生殖方式与下列哪种动物相同
A.虎蚊蛙B.鸬鹚C.梅花鹿D.王锦蛇
四、分析题:(根据题意分析回答,共15分。)
46.(5分)下面是某校学生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的实验,请回答: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A.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B.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C.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慢慢盖上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迅速盖上
(2)制作临时装片时,用碘液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处理的目的是,这样在显微镜下观察时,物像清晰。
(3)用目镜为l0×、物镜为l0×的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见视野如右图。欲使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方移动。转动转换器,换上40×物镜后可发现视野变暗且细胞数目。
(4)上述操作中,发现视野中有污物B存在。移动装片污物不动,换上40×物镜后,污物仍不动。但换上
16×目镜后,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上。
(1)你怎样快速准确地找到成体蚯蚓的前端。
(2)蚯蚓的体节数很多,你用什么办法估计其体节数的又快又比较准确的方法是。
(3)我们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感觉到有刺手的结构是,它有协助运动的功能。
(4)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同学会经常用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这样做的原理是。
(5)通过玻璃棒或光线分别刺激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部分,发现它对外界刺激最敏感的部位是身体的。
48.(5分)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科学家弗莱明所进行的探讨过程。
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在研究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基上发现了一块青霉菌造成的霉斑,在这块霉斑上竟没有细菌的踪迹。
(1)弗莱明对此提出的问题是:。
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然后观察使用这种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这种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弗莱明得出的结论是:。
弗莱明先生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一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
(3)为了证明青霉素的确是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产生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其实验方法是:。
(4)若对照组实验结果是,则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