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致谢不仅折射当下学生是否懂得感恩,这关乎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毕业致谢也反映导师与学生的关系,这关乎高等教育的千年发展大计!
每年六月的毕业季,流的泪水比暴雨还多。可能是因为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写下了形形式式的学位论文的致谢(终于摆脱论文了),想必一定是掏心掏肺的心里话(幸好致谢也要查重),要不然这电闪雷鸣的。不知道被感谢的对象,特别是我们的导师感不感动,反正是感动了自己。然而,尽管我们努力地想对导师不重样地夸出了花,但是导师还说套路痕迹太重了。为了解决困扰众多毕业学子如何不着痕迹地对导师吹彩虹屁,写出真情实感(重复率低)致谢的难题,研究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收集了某导师的部分研究生对导师的感言,然后使用扎根理论(没有这回事)进行编码,归纳出学生一般都是从哪些维度对导师进行“彩虹屁”式致谢的。最后,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吹彩虹屁“技巧。这种源自实践的创新性的研究也是导师常教导我们的,要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瞎扯能力又长进了)。
图一研究的缘起
01
文献回顾
研究者以为如何写“毕业论文致谢”应该算是一个开天辟地的选题,但为了遵循基本的研究规范,恪守学术底线,我还是认真地去知网搜索了一下文献。我以“毕业论文致谢”为题目,发现竟然有八篇关于毕业论文致谢的期刊论文!如图:
图二现有文献情况
关键是有六千多的下载量,这表明毕业论文致谢还是困扰了很多毕业生呢(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图三文献引用情况
02研究设计与实施
2.1研究对象选取
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熊欢教授的部分研究生,之所以选择体育研究生,是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体育生“文字功底差”以及“不矫情做作”,那研究结果是否有反差,这能够达到信息饱和(方便调查而已)。
图4熊欢教授简介
表1受访对象信息表
2.2资料收集与分析
因为毕业谢辞是文字版的,这次研究也征得受访者的同意,让他们写一份“感谢信”给自己的导师,要求是真情实感,不能套路化,不限字数。不过真的难到了部分受访对象了,研究者催了很多次才回馈信息。在字数方面,确实“丰俭由人”,有些受访对象艰难地挤出几段(句)话,有些受访者提供了很多细节内容。资料分析方法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技术(装模作样的)。
0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对导师人品的称赞
常见的致谢词,首先是对导师的人品称赞一番,看多了毕业论文的套话,来看看自由发挥的同学是否能真情流露,不落俗套。
1这样说:“熊欢老师是一位平易近人,关心学生,对待学术严谨的一位好导师。”
2这样说:“熊欢老师为人亲切、正直良善。授人以渔,尽心竭力。治学严谨,学术热情与能力并举。”
3这样说:“熊老师对待学术认真严谨,对待学生轻松可爱,老师很关心我们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也经常与我们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令我们感到非常地亲切。”
4说:“熊欢老师是一个超级温柔的老师!”
5这样说:“熊欢老师是一个很温柔的导师。”
6这样说:“慢慢地了解知道了她那么娇小的一个人一直扛着很多东西在前行,却依然很好地扮演着坚强、干练的角色。”
7这样说:“在平时我们和老师相处中,老师也是很温和和尊重我们的看法的”。暂时例举以上的受访内容。
这些在读学生对导师的为人是有最亲切的感受的,他们对导师的人品称赞主要是从相处中的感受。“温柔”、“平易近人”和“好相处”,这些词看似平淡,但饱含真情,这些也未尝不可。写谢辞要写到心坎上,真实最动人,不必堆砌辞藻。
3.2对导师学术能力的赞美
常见的谢辞一定绕不过对导师的学术能力的夸赞,我相信应该难倒不少学子。用力过猛显得虚伪,小家子气又不够忠诚。看看自由发挥的同行们,能达到什么高度!
3说:“以正确的思想和开放的视野指引人,以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培养人”。4说:“看到熊欢老师的介绍后,便暗暗在想,这位在体育领域探索女性主义的教授真是令人敬佩,真想像她一样,可以用知识为体育事业与社会发展尽一份力量很荣幸”。5说:“老师无论是学术上的造诣,亦或是平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价值观念,都让我受益匪浅。”9如此说:“我将秉承着您严谨治学的态度、对知识敬畏之心和踏实做事做人的方式,继续我的学术之路。”7说:“我们那届的论坛参加的人好多哦,可能是因为老师治学和为人受到他人的认可吧!”。17说:“熊老师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活力。”15说:“同学说这位女神老师学术水平特高”。20说:“我们班里同学都没想到老师如此年轻美丽,更惊讶的是老师的学识渊博,是她美貌无法掩盖的。”其他的就不举例了。
从同学的评价,导师学术令人高山仰止,不管是治学态度还是说学识方面,而且十分勤奋。这么看来,体育生也不是大大咧咧的,这些表达也是不错。
3.3对导师指导教育的肯定
毕业论文一定会出现对导师的指导的感激。诸如引导、启发、悉心、耐心、指导......等词语是常用的。但从本研究来看,适当用一些细节描写,更真实感人。
这些细节描写真的好太多了,这样确实把导师的用心指导立具体化了。这样一看,确实比“尬吹”更能触动导师的小心心。
3.4与导师相处方式的感受
相信很多毕业生在致谢中都会提及跟导师如何相处的,导师怎么关心学生,师生如何和谐共处,其乐融融。这方面的“彩虹屁”最好还是用事实来吹,看看这些学生怎么呈现的。
从细节来看,我们可以知道虽然导师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但是跟学生相处方式却像家人一样,还是写的十分真实动人的。
3.5受导师为人处世的影响
很多人夸下海口,说导师对自己的影响受益终生,其重要程度不亚于再生父母。一生还很长,我们还是看看顺利毕业和已经毕业的学生,看看他们能不能说点具体的,提供一些明年毕业就能上手的可行性操作。
这些应届生和往届生的致谢确实能够看出导师对学生为人出事的长远影响,而且是从实际工作生活体会到导师当初指导的用心。
04研究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从以上对研究资料的归纳与分析(放在一起),研究有两点发现:
要对导师吹出好的“彩虹屁”不能“尬吹”,还是要在基于事实,然后适当加一些真实的经验故事,越小越好,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而且需要添加一些自己的真实的感悟,就是稍微造作点点。这样“吹”出来的导师形象也较为立体,导师的“好”也体现在点滴之处。导师看了想必也不觉得套路化,可能还会哭,更不会查重率过高。
谢辞确实能够看出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导师的指导方式、师生关系是否融洽,确实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
4.2建议
针对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两点建议:
致谢千万条,真情第一条。复制事小,查重事大。稍微动情,便知感恩。挠头抓耳挤不出,细节描写大法好!
导师的为人、治学、指导和与研究生相处方式,不仅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决定了研究生能否写出“看哭”的谢辞。如果遇到好的导师,真的不要吝啬你(不多)的文采,小作文写起来!
本文为节选,为阅读及排版便利,本文删去了注释与参考文献等内容,敬请有需要的读者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