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的水平就是一个大学的科研水平

这个题目乍一看可能会让人生疑,不是说教授水平决定一个大学的科研水平吗?这其实并不矛盾,毕竟教授的科研项目,科研想法(ideas)主要是由博士生来执行和完成的。通常一个好的proposal的主要idea,其实都很不成熟,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有时甚至直接否定最初的想法。好的博士生都有很好的基础,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懂得质疑,敢于质疑,这样科研才可能有所突破。说都是很轻松,真正做起来,谈何容易。

我记得有一次一般教授和学生聚餐,一位大教授跟褒奖他的弟子说,我最欣赏你的一点就是你敢于质疑我的观点。这在我们华人世界里不不容易见到的。我们中国人的看人标准是听话,出活。通常具备这两点素质的学生也是最受欢迎的。因为权威不容挑战,面子比泰山还重,这早就是国人深入骨髓的处世哲学。科研上,循规蹈矩,是很难有大的突破的。然而,挑战权威是需要基础和功力的。没有这个前提做保障,再多的挑战,也只是勇气可嘉而已。

那么什么是基础呢?基础通俗地讲就是受过的学术训练。最近这些我接触过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交流的博士生和访问学者。跟这些学生访问学者深入交谈,你大概就能判断出他们来自的大学的科研水平或风格,因为这些博士生所展现出来的受过的学生训练,水平基本上就反映了他所在大学这个领域教授的科研风格。有的博士生功底很扎实,但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也从层面证明了学习好,考试成绩高并不代表搞科研也是一把好手,这是因为学习掌握旧知识和创造新知识是很不同的。要有创造性,胆子大,敢于标新立异甚至比基础好还重要。当然光有胆子大也是不行的,这样的学生通常走不远,后劲不足。

前面提到学术训练,针对这两种极端类型的学生,导师的作用就尤为重要。对前一类学生,其实是学术视野和格局的问题。导师如果能给出合适的有潜力的学术问题,逐步引导,都会有不错的成果。那么如何扩宽自己的视野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交流,敢于跟高手过招,高手的一两句点拨可能胜读十年书。凡是有成就的人,在这方面都是脸皮厚的人,也是进步最快的人。对后一类学生,通常思维比较活跃,不断有新颖的想法,但执行力差。主要原因是基础差,执行不下去。解决办法就是有针对性地去补。我一好朋友,已经是教授了,还每年坚持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所谓新的技能无法是一个算法,一个新的的理论,一个实验技巧等等。他的解释是自己的基础差,只能用这种笨功夫在弥补。否者科研生命很容易枯竭。

最后说一说质疑精神。我上文提到我们中国人习惯对权威表面上表现地很谦卑,听话。其实,这真的只是表面现象,心里怎么想是完全另外一回事。这里面的奥秘之处仍然是利益问题。老外之所以表现的相对表里如一主要原因无论是教授之间,学生之间,还是教授与学生之间没有太多的利益考量,才能做到就事论事。所谓的挑战权威其实是不成立的,大家只是讨论科学问题而已,谁对谁错都很正常。大家质疑的是问题本身而不是具体某个人。

我有不少清华的朋友。清华的老师和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自信,但不狂妄。基础和视野决定了这个特点。

THE END
1.高级科研是什么?高级科研通常指的是在科学研究的较高阶段进行的,具有高度创新性、复杂性和挑战性的研究活动。这类研究往往聚焦于解决前沿科学问题、推动学科发展、产生重大科学发现或技术创新。以下是对高级科研的详细解读: 1. 创新性与前沿性:高级科研强调的是创新性,追求在某个学科领域内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或理论前沿。这意味着https://localsite.baidu.com/article-detail.html?articleId=23578218&ucid=PHfzrjnLPWf&categoryLv1=%E6%95%99%E8%82%B2%E5%9F%B9%E8%AE%AD&ch=54&srcid=10004
2.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RenewableEnergy等高水平张无敌研究员团队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Renewable Energy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 近期,云南师范大学张无敌研究员团队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IF:7.5)上发表了题为“Novel start-up process for the efficient degradation of high COD wastewater with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https://solar.ynnu.edu.cn/info/1029/2552.htm
3.理响中国以高质量基础研究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两个大局”深度交织、相互作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的转化周期明显缩短,且对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效用越发凸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4/t20240423_5747433.shtml
4.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以前沿技术为突破,打造智慧化研究型高水平医院在医疗基础相对薄弱,但创新活力很强的深圳,要怎么建高水平医院?这个问题,我院从2016年就已经开始了求索,即以医教研为主体,以智慧医院和临床研究为两翼,通过差异化策略,打造智慧化研究型医院,我们将其称为“一体两翼3.0版”。 2017年初,我院依托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创建了深圳第一个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平台,不仅培养了一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2/20/c6237635.html
5.建设支撑高水平基础研究的国际平台,完善支持基础研究发展基础研究是科技长期发展的根基,基础研究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2021年河南省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突破千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4.55亿元,占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比重的2.4%,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8.6%和89.0%,长期以来河南省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2021年https://www.ceweekly.cn/2023/0825/422758.shtml
6.夯实研究型大学两个基础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摘 要]科技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基础研究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因此,要坚持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聚焦原始创新系统发力;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发挥人才第一资源支撑作用。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两个基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2/t20240221_2111155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