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岐茶社为啥难以在山东生存?——临沂十四五开局之年再谈酒文化和茶文化??原创作者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临沂十四五开局之年再谈酒文化和茶文化

首发平台|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1)

前几天跟朋友一起吃饭,朋友老是劝酒,不喝不行,表面上热情,实际上强人所难,搞得我很尴尬。

寿光:水电网暖不免费还要交押金乌镇:免费提供场所补贴运营资金

乌镇凤岐茶社评上国家级众创空间潍坊凤岐茶社却没评上市级众创空间

乌镇:党委政府安排专人对接服务寿光:要求企业起到“示范”作用

四位省领导批示凤岐模式在山东的发展仍不理想

改善营商环境软制度、软环境的提升尤为珍贵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凤岐茶社在诞生故土难有作为的无奈,也是我省多地营商环境不佳造成的尴尬局面。经济学家黄少安认为:“好多企业说,到山东来做客舒服,创业难。企业家来创业是要来赚钱的,到你这个地方到处都受到约束,无形之中它就觉得很难。”软制度、软环境的改善提升,就显得格外重要和珍贵。然而,改变政府部门和人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目前,山东正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猛药根治沉疴,深入推进触及灵魂的改革,持续狠抓触动利益的举措,全力打造企业健康发展的蓝天沃土!新时代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需要全省上下、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期待凤岐茶社等诞生于山东的优质创新型企业早日“凤还巢”!

(2)

酒和茶有啥异同?

唐代诗人卢仝写过一首《七碗茶》歌,主要内容: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我总感觉,这首诗更像是写酒,酒也能达到这个功效,《七碗茶》改成《七碗酒》也无妨。

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茶和酒有着很多相同的功能,然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稍微的不同导致了茶和酒带来的深远影响全然不同。

(3)

《菏泽的酒桌饭局》

山东菏泽市,号称三线城市。菏泽人热情豪爽,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招呼一聚。因为近几年城市规划的得体,从东到西,或自南到北,开车、坐车或骑车,如果路况正常,都不会超过半个小时,所以总会一呼百应。菏泽人随便找个理由就能搓弄一场,高升自不必说,结婚生子满月过三生,父母高寿,儿孑定亲,闺女出嫁,孩子升学,偶尔中彩,麻将嬴一场,搬家冲瓦拢,同学聚会,迎来送往,接风洗尘,拜师收徒,师兄弟团聚,把朋友相聚,介绍个对象,成不成四两平,都是理由。

主人一落座,就拿着手机拨打一通,重复着同一句话:“怎么还没到啊,就等你一个人了…”对方就会说:“到了,到了,已经到饭店门口了“,或者是“5分钟到…”,其实刚出门甚至还没走。终有姗姗来迟者,明明在家闲的难受,却故意来迟,美其名曰,刚散会。

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主人通常会坐在主陪位置上,右手边为主宾,左手为副主宾,对面副主陪位置上一般会挑选一位颇具酒量且善于言辞者辅助酒局,副主陪位置的右侧为三宾,左侧为四宾,其他位置就随便坐了,通常情况下落坐时主宾、副主宾位置都会谦让一番,最终大都是德高望重或年长者居坐,菜上酒满,主人会说上一两句,无非是“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之类,要是主人什么也不说,客人会催他说上两句,然后酒宴正式开始。

主人开始一一介绍客人。主人这时候大多变成组织部长,因为他把每个人都现场提拔了。比如派出所的刘警官就是刘局,银行的出纳便是行长,学校的陈老师就是陈校长,医院的护士就是院长,自由职业者王某人立马摇身王总……诸如此类。一个桌子上,副股、正股、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局级比比皆是,全是领导,大家也不客气。不认识的,还相互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认识了,非常自然。很明显,大家对主人的介绍很满意。偶尔极个别的会谦虚一下,会模模糊糊地说:“我不是,我就是个老百姓…”声音小到差不多连自己都听不见。马上就有人说:“快了,快了…”谦虚的人听了信心大增,很是开心。

介绍完客人后,主人开始带头敬酒,此时主人会和副主陪建议第一杯酒分几次喝完,通常是主人先敬六口,将第一杯白酒饮尽,美其名曰“六六大顺”,然后副主陪再敬四口,曰“四季发财”,将第二杯白酒饮尽,这样,在主陪和副主陪的带领下,大家一共喝了十口,美其名曰“十全十美”。大家哈哈一乐,赞不绝口。当然也有主陪喝四口,副主陪喝三口,一共七口将两杯白酒饮尽,美曰“七上八下”,并督促监督其他客人全部喝完图个吉利。两杯白酒过后,开始进入自由阶段。。。。。

菏泽有着上千年的酒文化,性情实在,是标准的酒城,人既善饮也豪爽。通常一个酒桌上,起码是先带一箱白酒来,一杯共同科目白酒结束后,然后再每人“加深”。虽然大家都豪饮,但菏泽也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喝酒非常文明,一圈白酒过后,主人就随意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

这时候,副陪就开始接力组织了,酒量大的人也就开始发挥了,提杯打圈,挨个敬酒。如遇到老乡战友同学等,便是“我俩干一下”,若对方是女性,干字便说得特别重,我干了,美女随意,弄的桌上美女粉面含羞。老朋友的,新朋友的,一推一杯,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喝了不喝了,留点,留点……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金鱼呢?

这时,“串座”又粉墨登场了。所谓“串座”,就是端起酒杯起身到朋友面前敬酒,这样的礼遇是高规格的,没有人能够拒绝,于是,酒又是海喝了一通。喝酒顺口溜不少,现摘录一二:

1.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2.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3.百川到东海,何时再干杯,现在不喝酒,将来徒伤悲。

4.商品经济大流通,开放搞活喝两盅。

5.一喝就倒,官位难保。

6.男人不喝酒活的象条狗,男人不抽烟活的象太监,女人不化妆白活在世上,女人不抽烟白活在人间。

7.主人举杯对在座的说道:“女人大点口,男人全进去。”

8.一喝九量,重点培养。

9.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

10.喝得群众翻白眼,喝得单位缺经费;喝得老婆流眼泪,晚上睡觉背靠背,一状告到纪委会,书记听了手一挥:能喝不喝也不对,我们也是天天醉!

11.两腿一站,喝了不算。

12.女士劝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

13.不会喝酒,前途没有。

14.只要心里有,茶水也当酒。

15.市场经济搞竞争,快将美酒喝一盅。

16.只喝饮料,领导不要。

17.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18.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

19.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

20.女士和领导碰杯: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几个就几个。

21.一半就跑,升官还早。

22.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大口喝。

23.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24.万水千山总是情,少喝一杯行不行?

25.全程领跑,未来领导。

26.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

27.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

28.能喝不输,领导秘书。

29.小快活,顺墙摸;大快活,顺地拖。

30.酒逢知已千杯少,能喝多少喝多少,喝不了赶紧跑。

31.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32.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俩舒心酒。

33.长喝嫌少,人才难找。

34.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

35.若要人不知,除非你干杯。

36.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

几番下来,一箱白酒就见底了,主人便喊饭店老板,再拿两瓶酒来,众人就开玩笑:“不拿了,不拿了,拿来也喝不了。”主人看看面红耳赤的客人,便说:“能喝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透透吧。”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便是一场啤酒战,如此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

这时,就有人说:“今天已经尽兴,下次再聚吧。”下次再聚往往只是一说,你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时主人把握住此机会,请示主宾后当机立断宣布:“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酒不足下回补,散会!”

于是,大家起身穿衣、拎包、拿手机……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拥抱,十八里相送,难舍难分。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

难怪曾经有个上海的画家,在菏泽出差,待了七天,喝了七天,离开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能从菏泽活着回到上海就算烧高香了。下次打死我,我也不和菏泽人喝酒了。

酗酒有害健康,这基本是公论。酒驾入刑、行拘,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在菏泽基本达成共识,酒驾事故大为减少,除非他是能豆的,爹娘生了没人管的才挺而走险。八项规定以后,公务接待不上酒,干吃饭、纯吃菜,最多喝点茶水、饮品,净化了风气,节省了开支,改善了形象。工作日中午不饮酒,成为纪律和习惯,酒后楞坐在那里,满脸通红,满嘴胡话,满身酒气的工作人员已极少见。喝酒本是十分平常的消费行为,却要动用法律、党纪、规定予以规范,可见,喝酒不是一件闹了玩的事。喝酒误事,喝酒喝死人,喝酒驾车横冲直撞,喝酒丢官丢饭碗,喝酒睡错床,一丝不挂,翻墙越窗,喝酒不把警察当二百钱数,喝酒迷路、撞墙、下河之事,还是时有耳闻。喝酒大话满天飞,老子天下第一,分不清辈分,拧不清长幼,谈爬灰,摆小三,炫情人,论政史,说荤话,编段子,放狠话,透隐情,说走嘴,说偏题,说走火,闹误会,得罪人,拍桌子,摔酒杯,掀椅子,亮拳脚,拿菜刀,在酒场中酒桌上仍然司空见惯。

我是一个性情中人,前几年傻拼,一直以来我对喝酒有一种特别的向往,我喜欢喝酒那种豪放,霸气的感觉。所以每次不管是同事聚会,还是朋友聚会,我都会喝拼,但最终都是自己把自己放到了。

我不知道自己这二十多年来醉过多少次?反正每一次聚会都有一种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每一次聚会都是心与情的较量,都有一种相逢与江湖的感觉。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朋友坐在一起喝酒,那是一种氛围,一种心情,在沸沸腾腾的气氛里,无数只手举起酒杯,无数个粗豪的声音在喊:“干杯!干杯!谁不喝就不是我兄弟!”更有人是跟着起哄,惟恐酒桌不热闹。

每次经历这种场面,这种阵势,我还真不知如何应付。我知道自己的酒量,喝下它会怎样呢?醉得不省人事、胡说八道、还是丑态百出、又或许什么也不会发生?正犹豫之际,周围左右朋友的杯子已见了底。

也罢!一个男人再怎么样也不能在朋友面前掉链子,咽下这杯酒,管它怎样哦!于是,尽管看着眼前杯中酒发晕,还是狠下心闭上眼,一下子倒进了嘴里。那清清凉凉的液体突然变成了一股火辣辣的熔浆在胸膛里燃烧翻滚,心头忽然间燃起一串火苗,只觉得已燎红了双颊,用手摸去,果然烫烫的。赶紧伸手夹几口菜,喝点饮料,火势才逐渐的熄灭、飘散,幻化为一缕缕朦胧飘渺的醉意,袅袅流动……

其实,中国人对饮酒是很有文化意蕴的,也是极雅的事。从古至今融融灯影或是幽幽烛光之中,斟上浅浅淡淡的一小杯酒,点点滴滴的玉浆与丝丝缕缕的情愫一同流入心底,温润而惬意。借着酒兴闻歌起舞,抒发心中的浪漫与情怀,又或是借酒消愁,泄却心中苦闷与不平。

美酒应该是慢慢的呷,慢慢的品。确切地说,“呷”似乎还不够准确,应该说成“抿”,一小口一小口轻轻地抿,然后才是一点点地品。品出其中的浓郁的香气,品出甘醇、圆润、绵软、净爽、品出其中的各种滋味来,甚至也许还能品出人生的酸甜苦辣。菏泽,一个牛B的城市!豪爽中也不失温柔[捂脸]谢谢您的支持与厚爱!!(全文完)

(4)

纵观全国,似乎北方的酒文化就是浓于南方,南方人的茶文化则胜于北方人。

一位网友说:喝酒才能办事,是山东与南方最大的区别。南方人做事情从来不在酒桌上谈。这本身也是一个很务实的观念。这就是差距!

另一位南方的网友说:我们去到北方,先喝酒,再谈事。各种规矩各种喝,喝的晕乎乎的谈个啥?大多数的南方人则不同,先过来喝喝茶,然后再谈事。深圳更多的是先找个咖啡厅,碰撞一下,合适再深谈。酒越喝越混沌,喝到思路都找不到;茶越品越清醒,清晰到细节都抠出来。结果决定导向。

这是有道理的。酒后乱性、酒后失言、酒后昏昏然,而茶呢?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清爽。谈感情,喝酒;谈事情,喝茶。所以,山东人的关系玩得很转,没关系干啥都不好使;南方人的业务干得很出色,算账不糊涂。

我认识一个村的归雁人才,他很早就在南方做生意,做得还比较成功,现在回家乡投资创业。他告诉我,他接触的南方人都是先坐下喝茶,喝完茶生意也就谈的差不多了,所以他也养成了喝茶、收藏茶的习惯,对于酒则是一点不沾。

细细想来,酒是适合交朋友的,侠肝义胆,豪情壮志,似乎喝了就能两肋插刀;而茶是适合做生意的,香苦浓淡,冷热温凉,喝了就能品出人情世态。

咱们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也是酒文化的发达之地。至于兰陵,更是号称“先有兰陵酒,后有酒文化”,可见中毒之深!

说到兰陵酒,最有名的典故当属李白与他的《客中行》。

开元年间,李白漫游东鲁,后移家于此,尝与张叔明、孔巢父、韩准、裴政、陶沔会于徂徕山中。此时李白虽抱有经世济民之志,但对隐逸山林也很羡慕,他高歌纵酒,啸傲山林,怡情自然,怀才自负。正是在这时,他行至兰陵,为美酒倾倒,遂有诗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椀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老李同志自称是酒中仙,与酒有关的名作佳句层出不穷,比如《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金陵凤凰台置酒》、《南陵别儿童入京》《金陵酒肆留别》,时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又时而“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久而久之,老李酒场上的朋友越来越多,杜甫成了小弟,汪伦“踏歌”送行,张旭与之癫狂,贺知章为之“金龟换酒”,真是快意人生!

但是,李白就因为喝酒,误了太多事。首先,醉后不敬杨贵妃、得罪高力士,官场失意;其次,子女不知是因为老李喝酒过多导致的基因问题还是因为老李醉后无暇辅导功课的问题,都是愚钝无才,寂寥无名;再次,传说老李又是醉后入湖中捉月,活活淹死了!岂不痛哉!

当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第三次才见到。《三国演义》中写道:“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茶罢,孔明曰……”你看,人家也是先喝茶再谈事情,后来三分天下。如果换成喝酒呢?诸葛亮先提四杯酒到一半,刘备再敬三杯干了它,张飞说“使劲咧”,关羽说“得穿插下”,喝得酩酊大醉,成功何体统?

人家提成功学,咱们斥之为心灵鸡汤,这就好比清朝的官员们说人家的望远镜是奇技淫巧一样。

文化这个东西,一时半会还真改不了!但是《礼记·缁衣》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觉得要从官场改起,官场不喝酒了,企业家也就不用陪着喝酒了,也就没有找关系办事的人去请客喝酒或者送酒了。

所以,咱们的限酒令应该改为禁酒令!严禁午间饮酒和工作日饮酒应该改为工作日严禁午间、夜间饮酒,非工作日严禁聚众饮酒。

万丈红尘一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真的向南方人学学,多喝喝茶,平心静气坐下谈点正事,少一些推杯换盏,少一些迎来送往。我想,清风才能拂面,幽香才能致远!

(5)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起点新征程,总要有新变化。我们大美临沂制定了“三步走”计划,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三步走,宣传力度还得加大,应该达到妇孺皆知的地步,人人知道才能人人参与,目标性会更明确一些。

我先给大家解释下三步走:

笔者认为,三步走嘛,先走两步!

第一步,先把农产品档次搞上去,我们不能当第二个寿光。怎么上档次?首先做有机蔬菜,比如兰陵有家蔬菜供应商的产品不是论斤卖而是论克卖;其次实现品牌化,学习褚橙、潘桃、强东猪等等;第三,积极营销,主要是概念运作、事件炒作、网红直播带货等等,我们不能只有“拉面哥”,还得出“李子柒”那样的大IP。

第二步,打造后花园。临沂的旅游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民俗文化也比较发达,吃喝玩乐的地方非常多,我们应该在民宿、民艺、民情上下功夫。民宿方面,其实朱家林、竹泉村、压游沟已经打造的不错了,可以继续提升;民艺方面,我们评选了很多非遗传承人,像制砚大师刘克唐、根雕大师娄孝铎、“柳琴戏”传承人刘莉莉、“剪纸”传承人张乃苍、“陶器烧制技艺”传承人刘德军、“草柳编”传承人杨进邦、“彩印花布”传承人张明建等,还有做紫砂壶的杨三丫、黄府臣、王建涛等人;民情方面,我们还需要多举办些展会,利用各种节庆,推介我们的美食、特色商品和民俗文化。

前几天,“长三角主流媒体临沂行采访活动”启动,邀请了长三角地区12座城市主流媒体记者进行集中采风,感悟沂蒙精神,见证临沂“实施三步走融入长三角”的成功实践和典型经验。这是继“走出去”之后,我市积极“请进来”。这种活动得多搞,知己知彼、彼知己知,才能共同发展。

(6)

一提起临沂,大家想到的就是沂蒙山区,就是沂蒙山小调,总感觉土土的,其实临沂内涵不土。临沂虽然是山东城市,但是处于山东最南部,基本沿海,与江苏接壤,也是淮北城市。在春秋时代,临沂南部的一些区域还是属于楚国的,那时候兰陵美酒酿造就是黄酒;北部主要是齐国,经商最厉害,是商业之都,陶朱公都在这里混。这里有荀子,有琅琊王氏和兰陵萧氏两大望族,出了四圣即书圣王羲之、智圣诸葛亮、算圣刘洪、孝圣王祥等人。临沂要融入长三角,在文化上必须下功夫,其实,临沂在气质上完全可以向茶文化靠拢。

临沂的气候还算温润,还出好几种茶叶,比如庄坞牛蒡茶、平邑金银花茶、莒南绿茶,还有矿坑蒲公英茶、红埠寺桑叶茶等。要搞茶文化,我们也不是没有基因。

另外,笔者建议,把临沂定位为“灵都”,因为临沂是一座有灵魂的城市。首先,临沂代表了东夷文化,图腾是凤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其次,临沂是三色城市,即红色的革命文化之城、墨色的书法文化之城、绿色的生态文化之城,这里宜居宜游宜学!

当然,除了自然天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以外,我们还应该在政策上下功夫,在软件上不断提升。创新是发展的灵魂,青年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所以我们要鼓励创新,要留住青年,最好是鼓励青年人才留在或者来临沂创业。

这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慢慢来吧。

(7)

近日去荀子文化园参观,路过兰陵美酒厂,看见太白楼,受《七碗茶》启发,也写一首打油诗,姑且叫《临沂兰陵王》:

琅琊故郡沂州府,龟驮凤凰镇南鲁。

羲之砚池已清澈,今人不见古人舞。

兰陵旧邑荀卿墓,冉闵举戈向天杵。

匡衡鲍照皆不遇,文峰山上尽黄土。

古郯春竹添福瑞,沂蒙老乡具鸡黍。

沂河温河桥下水,愿化美酒炉中煮。

指点江山论庙堂,江湖热闹桌上忙。

酒前人人诸葛亮,酒后都成兰陵王。

一碗喉吻润通肠,二碗孤闷无处藏。

七碗喝不得也,唯觉两眼朦胧找马桶。

君不见,当今社会两大高:

房价冲云霄,茅台股飘飘。

掏空腰包怎创业,还贷不得老实巴交!

姑且喝懵睡大觉,管它春夏秋冬好孬。

君知否?君知否?君知否?

海之蓝当是航母破风浪,梦之蓝绝非泡沫杯中倒!

有点杂乱,或许是因为思绪万千,也推敲打磨了,原生态的东西更能表达当时的心境吧。

二零二一年五月,于云中书房。

不留言也没事,点个赞和再看,随手转发一下,是一种美德,也算是对我们的认可和鼓励!感谢!

THE END
1.好消息!遵义上百个景区向这些游客免费或五折开放" 天下第一壶中华茶文化博览园 " 是全国第一家集茶文化旅游、茶艺表演、茶博物馆、茶产品展销、茶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茶文化项目。 秉承" 秀甲天下茶品质,海纳天下茶文化,诚聚天下爱茶人,传承中华茶文明 " 的宗旨和 " 一步一眸皆风景,一草一木皆文化 " 的理念。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1b56ac0b15ec036fa7f6efe
2.中国特色文化与特色文化产业论纲产业研究资讯中心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各具特色,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内容。节庆文化产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酒文化产业、茶文化产业、花文化产业、珠宝玉石文化产业、大型实景演出产业等都属于特色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业就特在地域性、乡土味、民族性和工匠精神上。http://www.sx-ci.cn/zxzx/cyyj/content_14492
3.中国的酒文化和茶文化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异同点 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这是说茶酒待客的两种场合。其茶酒待客的气氛也不相同。酒是喧嚣的,茶是静雅的;酒是发泄的,茶是内省的。 能在一起品茶的必定是好知交,聚在一起喝酒的未必是真朋友。俗语不是有酒肉朋友吗?宋代谢莲有《菩萨蛮》词一首道个正中: https://www.meipian.cn/8bmvh3i
4.茶文化与酒文化..优秀PPT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茶文化与酒文化,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46814142.html
5.第十五讲茶文化与酒文化.ppt第十五讲茶文化与酒文化.ppt,三、茶文化与酒文化 (一)茶文化 1、茶的发现和饮用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 ——《神农本草经》 茶俗——民间在婚姻、祭丧、敬客等场合,形成以茶为礼的各种习俗 婚礼中茶为重要饮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709/47758223.shtm
6.茶与茶文化教案(通用6篇)茶与茶文化教材编写,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践行传统文化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题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掌握基础知识、时间传统文化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该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课程专题,在专题的引领下学习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文化、创建个性文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21h616s.html
7.仙居人家”戽口村用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乡村规划设计公司市政府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 打造观万亩生态茶园基地、看玉露茶叶生产线、游购硒都茶城、感受枫香坡侗寨文化等旅游风情, 为旅游者提供农事体验、观赏、品尝、购买、娱乐、度假等系列服务, 逐步把恩施玉露生态走廊建设成八大生态走廊精品线路。重点打造集茶文化、侗文化、“吃”文化为特征的生态走廊, 重点打造恩施http://www.reportway.org/article/21936.html
8.2021年茶艺师(初级)考试技巧及茶艺师(初级)复审考试7、【单选题】雅志、敬客、行道是( )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 ) A、茶文化 B、竹文化 C、石文化 D、砚文化 8、【单选题】泡饮红茶一般用( )的水冲泡。( C ) A、75℃ B、80℃ C、90℃ D、100℃ 9、【单选题】福建工夫茶冲泡过程中,洗茶时,以开水“高冲”入水壶,( ),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https://blog.csdn.net/zd0618/article/details/121194756
9.临沧市38个A级景区介绍景区内花开四季、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游客置身其中不仅可以欣赏以荷花为主题的生态植物景观,还可以体验垂钓、划船、农耕、露营等休闲项目,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旅休闲娱乐度假场所。 20、双江自治县秀美茶园(AAA) 秀美茶园景区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库华侨农场,景区重点突出侨乡文化、茶文化,现有1099亩茶树以勐库https://www.lincang.gov.cn/info/2393/411812.htm
10.悠久的茶文化悠久的茶文化---主题教育教案 第1篇 中国茶文化 一、活动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云:“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中国早已进入百姓家。在茶发展的悠久历史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茶叶以其芳香、解渴、保健、益智、传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whx2oep.html
11.说创新:理顺“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和文化”关系在创新角度下,我们可以尝试将这几种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性的新型文化。例如,一壶茗茶安天下,在茶文化中融入安文化的和谐理念,让人们在品茗过程中,更加注重心灵的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在酒文化中融入安文化的修养精神,让人们饮酒时懂得适量,从而避免酒驾等社会问题。 https://www.chinatopbrands.net/s/1450-5160-51445.html
12.首个“国际茶日”浙江发布十大茶旅精品线路9.“探源访古”--江南茶文化休闲之旅 这条线路以天台云雾茶、临海蟠毫、羊岩勾青、玉环火山茶等产业带为基础,以“探源访古”为主题,将台州丰富的茶历史文化完美呈现,登天台山、羊岩山、玉环火山,访葛仙、荣西、最澄故迹,“朝沐雨露英华、晚听佛道清音”。 https://www.cnr.cn/zjfw/zjyw/20200522/t20200522_5251006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