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宋代茶文化茶常识

《水浒传》是研究宋朝历史的一幅风俗画卷,也是一部描写宋朝人“吃喝”的百科全书,除了梁山好汉这些粗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江湖生活,还有对社会精英生活的细致记录,而茶文化可以说是世俗生活与精英生活不同之处的一大体现。通过品味水浒茶文化至少可以知晓三点,一是当时茶馆很普及,二是茶馆内茶的品种很丰富,三是茶文化已经和民俗融合在了一起,文人雅士更是将饮茶与礼仪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喝茶礼仪,给茶文化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底蕴。

茶坊遍地皆是

水浒中对喝茶的记载虽然不如对喝酒的描述多,但还是为我们留下了一些对当时茶文化的记录。史进大闹史家庄后,来到渭州寻找师傅王进,“入城来看时,依然有六街三市,只见一个小小茶坊正在路口。”这可以证明,专业水平的茶坊(茶馆)在州府驻地的中小城市遍地皆是。史进入茶坊坐下,茶博士问道:“客官,吃甚茶”史进道:“吃个泡茶。”什么是泡茶就是用开水冲泡的散茶。茶博士呢,其实是身兼煎茶、煮茶、沏茶、泡茶之职的师傅。这说明在宋朝已经有专职的茶叶技师,他们精通茶事、见闻广博。

当然,小地方也有微型茶馆,位于小县城的王婆茶坊,就是由王婆独自经营的,这个茶馆既不设书场,又不请茶博士,估计经营状况不会很好,但也恰恰说明王婆还有别的副业经营,为潘金莲和西门庆当“马伯六”埋下了伏笔。就连花荣任副知寨的清风寨也有一个小茶馆,足以证明宋朝全国各地都有茶坊,茶坊不只是供人休息、解渴的茶馆,更作为一个公共交流空间,承载着较多的社会功能。

形成一套喝茶礼仪

水浒中的茶叶品种很多,九天玄女娘娘两次赐宋江的仙茶,罗真人款待宋江等人的仙茶,智真长老请赵员外喝的活佛茶,李师师亲手递与宋江、柴进、戴宗、燕青的香茗,细欺雀舌,香胜龙涎,都属于当时的极品茶,可见水浒中喝茶也是有等级匹配的。宋江作为梁山的老大,喝的茶当然都是极品。至于泡茶、姜茶、宽煎叶儿茶等这些大路茶,只是小店的解渴之物罢了。

与梁山好汉大碗喝酒不同,文人雅士将饮茶与礼仪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喝茶礼仪,给宋朝的茶文化增添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底蕴。“拜茶”,就是水浒中表示对吃茶者的尊敬而使用的礼貌用语。陆虞候来拜访林冲,林冲就说:“少坐拜茶。”因陆虞候是高俅的心腹,又是林冲的朋友,林冲对他奉若上宾,故称“拜茶”。武松为替哥哥报仇,找到了何九叔作证,何九叔道:“小人便去。都头且请拜茶。”虽然何九叔见了武松吓得手忙脚乱,但还是要请武松拜茶。看来上茶是待客之道,家有客人先献茶。黄文炳去拜见江州知府蔡九,宾主坐下后,“左右执事人献茶”,等到“茶罢”才开始谈论事情。

水浒中还有一个喝茶习惯——饭后喝茶。施恩为利用武松夺回快活林,每天安排人给监狱中的武松送饭,“武松吃罢饭,便是一盏茶”,而为武松换牢房的理由是:“请都头去那壁房里安歇。搬茶搬饭却便当。”因为一只公鸡,时迁被祝家庄擒去,杨雄、石秀到李家庄求救,主人李应“就具早膳相待。饭罢,吃了茶”。

不仅是世俗民间把敬茶作为招待客人的礼节,出家人也是以茶待客。赵员外送鲁智深去五台山出家,对智真长老说明来意,这长老痛快答应后就吩咐拜茶,“只见行童托出茶来”,作者赞美这茶:“玉药金芽真绝品,僧家制造甚工夫。免毫盏内香云白,蟹眼汤中细浪铺。战退睡魔离枕席,增添清气入肌肤。仙茶自合桃源种,不许移根傍帝都。”

裴如海在报恩寺请潘巧云和潘父,也是先敬茶,“只见两个侍者,捧出茶来。白雪定器盏内,朱红托子,绝细好茶”。可以看出裴如海为与潘巧云会面而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你看,鲁智深去了东京大相国寺,智清长老安排他去看管菜园,他不愿管菜园,大相国寺的首座开导他,要从末等的职事做起。末等的职事中,有“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菜园的菜头”。茶头就是寺院中专门负责茶的僧人,可见喝茶在寺院中受重视的程度。

“风流茶说合”

茶能成事,也能坏事。“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这一句谚语在《水浒传》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王婆贪贿说风情,作者详尽地描写了阳谷县西门庆勾搭潘金莲的过程中,茶和酒所起到的作用。第二次是郓城县的张文远与阎婆惜,虽然是因宋江带张文远到家中喝酒而结识,但此后“宋江不在时,这张三便去那里,假意来寻宋江,那婆娘留住吃茶,言来语去,成了此事”,吃茶,成了他们二人的“好事”。不过他们最后都成为吃茶的牺牲品,被武松和宋江杀死。

最让人感慨的是郓城县县衙对门的茶坊,在这里宋江稳住何涛,给晁盖报信,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宋江是这茶坊的常客,何涛到郓城县捉拿抢夺生辰纲的晁盖等人,来到县衙时“却值知县退了早衙,县前静悄悄的”,何涛也只能到“对门一个茶坊里坐下吃茶相等”,恰好遇到了宋江,宋江为了所谓的忠义,置国家利益而不顾,把何涛稳在茶馆,乘机去给晁盖送信,让晁盖等人逃上梁山,成为大宋王朝的大患,同时也把宋江自己逼上梁山,对抗朝廷,耗费了国家大量战略物资,客观上帮助金国灭掉了宋朝,这也算是茶惹的祸吧。

在当时,茶博士是沏茶烹茶之人的统称。博士的原意本是博学之士,博意为见多识广,博学广识,而士原来是贵族的称呼,后来演变成了上层阶级之中的读书人。而在战国时期,诸国都希望能够招纳天下的博学之士,因此纷纷设立博士一职,在当时,最早的博士是祭酒博士。等到了秦朝时期,博士成为了可以拿到俸禄的正式官职,他们是皇帝的私人顾问,需要为皇帝答疑解惑,并提出建议,因此,当时的博士还是博学之士。

汉朝时的博士则与前朝不同,他们只需要精通某一方面即可,不再需要博览群书,完成了从博学之士到博一之士的转变。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设立了五经,由于经书研习不易,于是他下令,让博士教弟子学习五经,只要是精通了其中一经的人,就可授予博士官职。汉朝的博士职能比较多,不论是治国,举孝廉,寻访民俗,还是掌管祭祀礼仪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博士。

而等到了后几朝,还出现了书法博士、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等。于是,博士又隐隐有了老师的意思,但凡是有点技艺可以开班授徒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博士,例如打铁的铁博士,和泥的泥博士等等。等到了唐朝,茶博士之名才开始出现,根据《封氏闻见记》的记载,当时的富人把专门烹茶沏茶的人,称为是茶博士。

而茶坊之中的店小二,就是专门给客人沏茶倒茶的人,有些店小二或许还因为多年倒茶沏茶而精通于茶道。因此,在水浒之中,茶坊里的的店小二,作为专门沏茶之人,也作为精通茶道的人,被称为茶博士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1.窄门茶艺:相传宋代一位茶艺师傅名叫王朝,他非常喜欢自己的茶艺,但他的门口非常窄,只够一个人通过。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品尝他的茶,他特意设计了一种茶艺表演,将茶具和茶叶放在扁平的木板上,然后在门口展示,并以极快的速度进行表演,让顾客在路上看到并进来品尝。2.循茶调税:宋代时期,茶叶的税收非常高,有时高达茶叶价格的一半。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官府开始实行“循茶调税”政策,即按照不同品质的茶叶来设定不同的税率,这样可以鼓励茶农种植高品质的茶叶,并减少贸易假冒伪劣茶叶的现象。3.走火入魔的茶仙:相传宋代一位名叫陆羽的茶人,他对茶叶的研究和品尝非常痴迷,甚至有一次在品尝研制出来的新茶时,因为品得太过入神,导致不慎将茶杯摔碎,并走火入魔,最终离开了人世。他成为了后来茶文化中的重要人物,被奉为“茶仙”。4.峰顶茶:宋徽宗赏月时,他喝过了一碗用来捧月祭祀的清香型茶汤,感觉茶味独特,称之为“峰顶茶”。后来有不少人试图寻找这种茶叶,但却没有找到。据说,这种茶叶只有在月圆之夜,在太阳高度达到峰顶的时候采摘,才能得到这种独特的味道。

THE END
1.好消息!遵义上百个景区向这些游客免费或五折开放" 天下第一壶中华茶文化博览园 " 是全国第一家集茶文化旅游、茶艺表演、茶博物馆、茶产品展销、茶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型茶文化项目。 秉承" 秀甲天下茶品质,海纳天下茶文化,诚聚天下爱茶人,传承中华茶文明 " 的宗旨和 " 一步一眸皆风景,一草一木皆文化 " 的理念。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61b56ac0b15ec036fa7f6efe
2.中国特色文化与特色文化产业论纲产业研究资讯中心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各具特色,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内容。节庆文化产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酒文化产业、茶文化产业、花文化产业、珠宝玉石文化产业、大型实景演出产业等都属于特色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业就特在地域性、乡土味、民族性和工匠精神上。http://www.sx-ci.cn/zxzx/cyyj/content_14492
3.中国的酒文化和茶文化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异同点 迎客以茶,送别以酒,这是说茶酒待客的两种场合。其茶酒待客的气氛也不相同。酒是喧嚣的,茶是静雅的;酒是发泄的,茶是内省的。 能在一起品茶的必定是好知交,聚在一起喝酒的未必是真朋友。俗语不是有酒肉朋友吗?宋代谢莲有《菩萨蛮》词一首道个正中: https://www.meipian.cn/8bmvh3i
4.茶文化与酒文化..优秀PPT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茶文化与酒文化,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形成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46814142.html
5.第十五讲茶文化与酒文化.ppt第十五讲茶文化与酒文化.ppt,三、茶文化与酒文化 (一)茶文化 1、茶的发现和饮用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 ——《神农本草经》 茶俗——民间在婚姻、祭丧、敬客等场合,形成以茶为礼的各种习俗 婚礼中茶为重要饮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709/47758223.shtm
6.茶与茶文化教案(通用6篇)茶与茶文化教材编写,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践行传统文化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题化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掌握基础知识、时间传统文化为基本目标,紧紧围绕该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课程专题,在专题的引领下学习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文化、创建个性文化。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21h616s.html
7.仙居人家”戽口村用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乡村规划设计公司市政府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 打造观万亩生态茶园基地、看玉露茶叶生产线、游购硒都茶城、感受枫香坡侗寨文化等旅游风情, 为旅游者提供农事体验、观赏、品尝、购买、娱乐、度假等系列服务, 逐步把恩施玉露生态走廊建设成八大生态走廊精品线路。重点打造集茶文化、侗文化、“吃”文化为特征的生态走廊, 重点打造恩施http://www.reportway.org/article/21936.html
8.2021年茶艺师(初级)考试技巧及茶艺师(初级)复审考试7、【单选题】雅志、敬客、行道是( )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A ) A、茶文化 B、竹文化 C、石文化 D、砚文化 8、【单选题】泡饮红茶一般用( )的水冲泡。( C ) A、75℃ B、80℃ C、90℃ D、100℃ 9、【单选题】福建工夫茶冲泡过程中,洗茶时,以开水“高冲”入水壶,( ),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https://blog.csdn.net/zd0618/article/details/121194756
9.临沧市38个A级景区介绍景区内花开四季、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游客置身其中不仅可以欣赏以荷花为主题的生态植物景观,还可以体验垂钓、划船、农耕、露营等休闲项目,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旅休闲娱乐度假场所。 20、双江自治县秀美茶园(AAA) 秀美茶园景区位于双江自治县勐库华侨农场,景区重点突出侨乡文化、茶文化,现有1099亩茶树以勐库https://www.lincang.gov.cn/info/2393/411812.htm
10.悠久的茶文化悠久的茶文化---主题教育教案 第1篇 中国茶文化 一、活动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云:“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中国早已进入百姓家。在茶发展的悠久历史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茶文化的普及,茶叶以其芳香、解渴、保健、益智、传情https://www.99xueshu.com/w/fileowhx2oep.html
11.说创新:理顺“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和文化”关系在创新角度下,我们可以尝试将这几种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创新性的新型文化。例如,一壶茗茶安天下,在茶文化中融入安文化的和谐理念,让人们在品茗过程中,更加注重心灵的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在酒文化中融入安文化的修养精神,让人们饮酒时懂得适量,从而避免酒驾等社会问题。 https://www.chinatopbrands.net/s/1450-5160-51445.html
12.首个“国际茶日”浙江发布十大茶旅精品线路9.“探源访古”--江南茶文化休闲之旅 这条线路以天台云雾茶、临海蟠毫、羊岩勾青、玉环火山茶等产业带为基础,以“探源访古”为主题,将台州丰富的茶历史文化完美呈现,登天台山、羊岩山、玉环火山,访葛仙、荣西、最澄故迹,“朝沐雨露英华、晚听佛道清音”。 https://www.cnr.cn/zjfw/zjyw/20200522/t20200522_5251006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