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茶叶食品加工工艺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介绍茶果露、茶蔬露和茶瓜露的加工工艺,以为茶叶食品加工提供参考。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新技术在茶业中应用广泛。茶叶突破了传统饮料的概念,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茶叶生产从单纯的农副产品加工转变为现代化的新型食品工业[1]。开展茶叶深加工,使茶叶产品向卫生、保健、方便的方向发展,已成为世界茶叶发展的大趋势[1-2]。现代社会,饮茶已由消费初级大宗散茶向消费袋泡茶、速溶茶、保健茶、各种液体方便茶及茶叶食品等[1-2]高级产品方向发展。因此,务必要大力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以高新技术为依托,进行茶叶在食品、日用品领域的研究,让人们从传统的“喝茶”变为“吃茶”,进而促进茶叶消费,寻找我国中、低档茶的出路,促进茶产业高效发展[1-2]。为解决婺源县中、低档茶的销路,开发茶叶旅游食品,2009年以来,开展了茶食品的研究工作,现将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1茶果露的加工工艺

1.1产品开发的意义

制作茶果露的主要原料是茶叶和香蕉,配料是橙汁、食用糖、食用油、香料。医学研究表明,茶叶具有提神、去脂、明目、解毒、抗癌、抗辐射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3]。日本癌症学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香蕉所含的食物纤维非常丰富,而且热量低,具有减肥、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的效果。茶叶与香蕉配伍,制成茶果露,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一种减肥和预防癌症的药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又能增强体质。

1.2加工方法

1.2.2香蕉的处理。将香蕉去皮,切成小块,放入80℃烘箱中烘2h,然后用绞切机切成细小的颗粒,备用。

1.2.3熟化。通过多次试验,得出一个较佳配方,按配方比例,将茶汁、香蕉、橙汁、食用油、白糖、香料等原料均匀混合,放在锅中,用小火煮熟、煮透,煮沸的过程中不断搅动,以免焦底。

1.2.4初烘。将恒温电热鼓风干燥箱预热至100℃,物料倒在烘屉中刮平,放入烘箱,旋动调温旋扭,定温90℃,烘5h,出烘后摊晾1h。

1.2.5复烘。将物料翻转,背面朝上,放在烘屉上,把烘箱定温至80℃。打开箱门放入烘屉,迅速关上箱门,以免温度骤然下降。烘2h,达8成干时出烘。摊晾后,切成长3.2cm、宽1.0cm、厚0.4cm的方块状。

1.2.6足干。将块状茶果露,薄摊在烘屉上,在70℃烘箱中烘30min,出烘屉摊晾后包装。

1.3包装

将足干后的茶果露装入铝箔复合袋,每袋装250g,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高温灭菌。当蒸汽温度达到110℃时,维持30min,放气冷却后,装箱,贮藏于阴凉、干燥的室内。

2茶蔬露的加工工艺

2.1鲜茶汁的制取

2.1.1萎凋。采摘一芽四五叶、对夹叶、单片等低档鲜叶为原料,在日光下薄摊轻晒30min后,收到室内摊晾1h。

2.1.2做青。萎凋叶在水筛中筛转2min,使叶子在筛转过程中碰撞摩擦,擦破叶缘细胞产生生化反应。叶子筛转后静置30min,再筛,静置,如此重复,一直到做青适度为止[5]。做青方法与乌龙茶相同。

2.1.4揉捻。杀青叶趁热装入揉桶揉捻,揉捻时采用重压长揉,使之揉成紧结的条索。茶汁附于叶表。

2.1.5揉切。揉捻成条的叶子立即上转子揉切机揉切,切后筛分,切头反复揉切。

2.1.6榨汁。揉切叶及时进入压榨机榨汁,榨出的茶汁如不能及时利用,应存放在5℃左右的冰柜中。

2.2原料预处理

茄子去蒂洗净,锉成细丝,紫苏洗净切碎。生姜、大蒜去皮洗净切碎。花椒、辣椒、糯米等磨成细粉。

2.3加工方法

2.3.1熟化。将茄子丝、紫苏放在锅中煮熟,然后按一定比例,放入茶汁、生姜、大蒜、辣椒粉、花椒粉、食盐、白糖、食用油等原料。充分拌匀后再煮10min,加入糯米粉搅拌,以后边加糯米粉边搅拌,一直加到浓稠、搅动困难时为止。再煮10~15min后起锅。

2.3.2初干。将物料放在铁盒中刮平,厚度1.5cm。在干净向阳的地面上架起晒架,铁盒就放在晒架上晒,太阳落山时收回,放在通风阴凉的室内。第2天早上将铁盒翻转,将物料倒入另一铁盒中再晒。一般晒2~4d,至7成干时结束初干。

2.3.3足干。初干物料水分含量高,不便于食用和贮放,必须经过足干。在初干物料中按比例加入香料,搓揉均匀,装入烘盒中压平,厚度1.3cm,放入恒温鼓风干燥箱中烘干。先用95℃烘3h,出烘箱摊晾1h,水分分布均匀后,再入烘箱用80℃烘2h,达9成干时出烘。再干的作用是挥发多余水分,防止粘连,便于食用和包装贮藏,用高温提高香气,杀灭病菌。2.4包装

将再干后的物料切成长3.5cm、宽1.2cm、厚0.4cm的小方块,然后装入铝箔复合袋中,每袋装250g,放入高压灭菌锅中进行高温灭菌。当蒸汽温度达到110℃时,再蒸煮30min,放汽冷却后,装箱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室内。

3茶瓜露的加工工艺

3.1原料及仪器

鲜茶汁、优质南瓜、糯米粉、食用油、白糖、盐、辣椒粉、食用香料等;小型揉捻机、小型揉切机、榨汁机、铁锅、铁盒等。

3.2原料的处理

3.2.1南瓜预处理。先将南瓜刮皮,去掉籽和瓤,然后锉成细丝,备用。

3.2.2茶汁的制取。①萎调。采摘一芽四五叶、单片、对夹叶等低档鲜叶为加工鲜茶汁的原料。将竹簟放在向阳、洁净的水泥地面上,鲜叶均匀摊放于竹簟,在日光下晒1~2h。当叶子出现暗绿色,感觉萎软,手握能成团,含水率60%时,结束萎凋[6]。②揉捻。将萎凋叶装入揉捻机中揉捻,采用重压长揉,使之揉捻充分,将茶汁挤出。③发酵。将揉捻叶放在竹篓中,在发酵室里发酵,温度控制在30℃左右,湿度95%左右。当叶色黄红,有红茶香气时结束发酵。④揉切。揉捻叶上转子揉切机揉切,采用短时快速揉切,切后筛分,筛头复揉切。⑤榨汁。揉切叶上榨汁机榨汁,榨出的鲜茶汁如不能及时加工,应放在冰柜中,在5℃条件下保存,以免变质[7]。

3.3加工方法

3.3.2干燥。熟化后的物料水分高、粘度大,必须经过干燥,才便于食用和保存。初干是用阳光晒,再干是用烘箱烘。①初干。将物料倒入洁净的铁盒中,厚度1.5cm左右,上盖1片不锈钢纱网,以防苍蝇、蚊子落在上面影响卫生。在干净向阳的地面上搭晒架,将铁盒放在晒架上晒。晚上收回放在通风阴凉的室内,避免打上露水和雨水。第2天晒之前将铁盒翻转,将物料倒入另一铁盒中再晒。一般曝晒2~3d,达七八成干时便可。②再干。在初干物中加入适量香料,搓揉均匀,装入烘盒中压平,厚度1.2cm,放入恒温干燥箱中烘干。先用80℃烘4h,出烘箱摊晾1h,水分分布均匀后,再入烘箱用90℃烘1h,达9成干时出烘。再干的作用是挥发多余水分,防止粘连,便于食用和包装贮藏,在高温下提高香气,用高温杀灭病菌。

3.4包装

将再干后的物料切成长3.5cm、宽1.5cm、厚0.5cm的小方块,然后装入铝箔复合袋中,每袋200g。为延长保质期,需进行高温灭菌。将包装好的的制成品装入高压灭菌锅中,当蒸汽温度达到110℃时,再蒸煮30min,放气冷却后,装箱贮存在阴凉干燥的室内

4参考文献

[1]安明霞.变“喝”为“吃”推进茶叶深加工[N].中华合作时报,2008-11-25(2).

[3]郑世发.蔬菜营养[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詹成业,汪松能.茶叶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5]邓景煜,杨家雄.广式糕点[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3.

[6]杨帆,刘金芳.我国茶叶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J].蚕桑茶叶通讯,2002(1):29-30.

[7]王华.食品加工的研究[J].食品加工技术,1996(2):35-37.

THE END
1.绿茶实训体会:绿茶加工实训报告:橡饭菁羹在茶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绿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不仅因其独特的清香与健康功效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成为了许多茶叶爱好者和从业者深入研究的对象。笔者有幸参与了一次绿茶加工实训活动,亲身体验了从鲜叶采摘到成品绿茶的整个加工过程。通过这次实训,不仅增长了对绿茶加工的了解,也对绿茶的品质形成有了更深刻的https://www.yeeper-dairy.com/about/china.html?wap=View&a=index&aid=427910
2.红茶加工: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现代创新不仅改变了红茶加工的速度和效率,还引入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利用蒸汽或热风进行杀青处理可以更好地保留茶叶中的活性物质;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揉捻和发酵可以更好地控制时间和温度。 传统与现代结合:优势互补 尽管现代创新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效益,但传统工艺仍然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许多厂家https://www.coffee.cn/tea/post/147127.html
3.湖南省茶叶出口状况及对策分析一是茶叶产业缺乏长远规划及相应措施细则。二是对茶叶产业政策扶持缺乏连贯性、稳定性。三是已有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资金方面,且投入少,力度不大,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品牌打造、茶叶基地建设上,在市场开拓、提高茶叶质量、营销技能培训、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改造提高方面的支持力度不高。四是迄今为止,农业部门管种植、商务部门http://cnxueshu.com/jingguan/535_2.html
4.粮油加工技术范文12篇(全文)粮油加工技术 第1篇 一、难加工材料的种类 用于工程机械零件的难加工材料主要有高强度钢、超高强度合金结构钢、高锰钢、淬硬钢、冷硬铸铁、不锈钢、高温合金、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其难加工的原因一般是高硬度、高强度、高塑性和高韧性、低塑性和高脆性、低导热性、有微观的硬质点或硬夹杂物以及化学性质活泼。为此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sefpcd1.html
5.“冷泡茶”特性及安全性评价研究“冷泡茶”是一种可直接通过冷水甚至冰水进行速泡冲饮的茶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对传统茶叶加工技术的改进,在加工过程中引入复合微生物制剂精工制作而成。该产品在泡饮时不使用沸水,而是用冷水甚至冰水即可泡饮,具有传统茶饮的固有优势,还兼备方便饮料的便利性。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对茶叶进行冲泡,避免了高温条件下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CMFD/2005089975.nh.htm
6.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导师介绍:王志耕8.“功能性酪乳粉开发与加工技术研究”省科技成果鉴定(2011年度) 9.“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副产物奶牛饲用技术研究”省科技成果鉴定(2011年度) 代表性论文论著: 1.操庆庆,郭存珍,王志耕,梅林,薛秀恒.冷诱导胡萝卜素粗提物对嗜酸乳杆菌的保护作用,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38(06):28-32 https://yz.kaoyan.com/ahau/daoshi/03/513936/
7.2024年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体(大全10篇)祝福语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益强化,出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人们对茶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茶叶标准论文吧! 所谓茶叶标准化,就是指为了保证茶叶产品的质量,制定、发布并实施与茶叶相关的基础、产品、卫生、技术和管理标准,使茶叶在生产、加工及管理等方面获取最佳的秩序和效益https://www.fanwenzu.com/jieriwenhou/zhufuyu/e363132f3bd113170922bd502ea73961.html
8.java毕业设计选题大全,题目仅供参考ssm汽车零部件加工erp系统 springboot宠物医院微信小程序 【452】java servlet租房系统web房屋租赁管理系统ssm三省学堂—学习辅助系统和论文答辩PPT723 【787】基于ssm飞机票预定购票系统 基于springboot大学生就业springboot vue茶叶销售系统 ssm+JSP的乡镇自来水收费系统 springboot vue毕业设计选题管理系统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437112/article/details/143503349
9.论文茶叶生产加工技术.doc论文茶叶生产加工技术.doc 28页内容提供方:网游加速器 大小:147.5 KB 字数:约6.22万字 发布时间:2017-12-15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17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论文茶叶生产加工技术.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1215/14425170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