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语文、英语、数学、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历史、艺术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能使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一般接待服务和业务沟通。

5.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基础知识、礼仪知识、服务心理、健康卫生、食品营养和酒水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优雅的形象气质。

6.掌握高星级酒店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康乐服务和产品销售等技术技能,具有高星级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会议、销售等部门服务接待实践能力。

8.具备在酒店服务、运营与管理工作中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9.能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能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工作,满足宾客个性化的要求。

10.初步掌握前厅信息应用技术方法、主题客房设计方法及主题宴会设计方法。

11.初步掌握酒店数字化运营技术,酒店运营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的方法。

13.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掌握基本身体运动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15.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

16.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劳动观念、积极投身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

(四)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本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五、职业岗位分析与职业资格证书

(一)职业岗位分析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群)(如图1所示)。

(二)职业资格证书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表:

六、教学分析与课程体系

(一)教学分析

本专业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一体化课、校内实训、企业见习、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

(2)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

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分配

1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语文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198

2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本课程是在初中数学基础上,使学生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继续学习所的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能够胜任酒店收银、结账服务。

180

3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运用一些的日常套语,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准确;能参照范例翻译简单的汉语句子,为学习专业英语打下基础。

4

信息

技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大纲》开设,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进一步培养运用专业计算机软件处理酒店预订、结算、查询、客史记载、报表等业务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

108

5

心理

健康

职业

生涯

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训练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的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主要介绍如何利用职业生涯设计,充分挖掘个体潜能,使中职生及早建立人生规划意识,确立发展方向,有目的的学习和补充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6

6

道德

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主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荣辱观,增强法治意识。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课程是为了专业学生教育培养目标而设立的思政必修课程。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的基础知识,以便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以便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了解和掌握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础知识,使他们为构建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力,以便将来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8

哲学

与人

9

军事

训练

本课程是为了让新生通过军训,强健学生体魄;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战胜的顽强意志,培良养好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荣誉感和爱国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10

体育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的任务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健康的体格,增强体能素质,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从事酒店服务事业奠定基础。

11

公共艺术(音乐/美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本课程含《音乐欣赏》和《美术》,旨在培养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养成健康的休闲方式,陶冶性情。

12

历史

历史课程是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文素养的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基础性特点,具有鉴古知今、认识历史规律、培养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

72

2.专业基础课

饭店

概论/饭店文化

本课程为模块化课程,通过向学生介绍酒店的类型及等级划分、酒店管理的五大职能、酒店的组织结构、酒店服务质量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安全管理等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饭店发展文化知识,为学生职业发展方向提供认知基础。

专业

英语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岗位初级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菜点

酒水

知识

课程中通过理论传授,使学生了解中国八大菜系的历史特点,代表菜品以及国外一些典型性的菜系,中外名酒知识等。扩充酒店服务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储备,增强职业自信心。并且通过设计主题菜单等活动来提升学生对菜点酒水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服务

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能分析客人对饭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等的心理需求;能根据不同客人的服务需求,为其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并能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完成各项对客接待服务工作。

服务语言艺术

本课程为了使旅游、酒店专业学生和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充分认识语言艺术在服务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学好服务语言的基本知识,学会在服务工个作中语言的表达与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服务语言艺术,为今后估故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酒店数字化运营与管理

本门课程包括未来酒店、酒店信息化、酒店服务终端、智慧酒店等内容,了解未来酒店的走向,了解酒店业新式终端与使用,了解智慧酒店,利用信息化进行对客服务,能够教会客人使用酒店的智能化设备。

3.专业核心课程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前厅服务与数字化运

使学生掌握酒店前厅部所涉及到的全部业务流程,包括从客人入住酒店前到住店期以及离店时三个阶段,所涉及到的预订服务、礼宾服务、接待服务、问询服务、商务服务、总机服务、客账服务、中央预定系统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以及基本接待礼仪。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

使学生熟练的掌握餐饮服务的基本技能,系统的了解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各种要素及运行程序,使学生具有胜任餐饮服务和餐饮数字化运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和敬业精神,树立良好的酒店职业精神。

144

客房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酒店

礼仪

学生完成就业岗位典型职业活动所需能力整合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基础。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塑造良好的体态及形象,塑造职业形象,规范服务动作,为在酒店服务中为客人留下更好的印象。

216

4.专业拓展课程

插花

艺术

了解插花简史;熟悉插花原理;掌握插花的基本技巧;能设计并进行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自由式插花。通过构思和整形摆插来表现自然美与生活美的一门造型艺术课程。通过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增加生活技能。

茶艺

与茶

文化

熟悉六大茶类以及代表性名茶;掌握各种茶的冲泡技巧、程序和注意事项。能正确识别六大茶类;能熟练操作玻璃杯茶艺、盖碗茶艺、紫砂壶茶艺。

与调

酒技

了解酒水的起源与历史;熟悉酒的分类、工艺特点、主要产地、代表品牌及饮用方法;熟悉鸡尾酒调制工具、调制配方及调制流程;掌握鸡尾酒调制方法;掌握酒水服务方法。

咖啡

技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了解咖啡制作的基础常识;能够进行咖啡豆、咖啡设备、咖啡种类等基础性的鉴别;能够熟练进行咖啡的研磨、烘焙、调制等高水平的服务:掌握咖啡的基础调饮,同时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贡与服务意识。

5.实习实训

企业

认知

主要是赶五星级酒店观摩、见习,把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提升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认知度,明确未来工作岗位要求和应具备的能力,更好地为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校内综合实训

本课程属于实训课程,主要任务是在酒店专业各实训基地进行前厅、餐饮和客房服务等项目的综合实践。

210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本课程属于企业工学结合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岗位实训,在工作岗位上培养酒店服务人员所具备的语言、形体、服务礼仪、专业化形象、岗位技能等能力,为学生今后顶岗实习奠定基础。

540

顶岗

实习

本课程属于企业顶岗实习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服务岗位实习,具备将语言、形体、服务礼仪、专业化形象、岗位技能等。为学生今后就业岗位奠定基础。

720

七、人才培养模式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是我校的老牌专业。该专业立足于现实,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面向高星级饭店的既懂理论知识,又具有多种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人才。本专业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面向社会,放眼世界,积极寻求与国际接轨,用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导和发展自己,为培养出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掌握多种先进技术方法的高素质、高质量酒店服务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该专业必将会有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需要,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自成立以来,以培养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中端服务人才为目标,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服务,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担任专业课教学、参编校本教材;企业为学生提供见习、顶岗实习岗位,签订学员订单,实习期间与学校共同管理学生,承担必要的教育管理工作;企业为专业提供资金或设备,协助实训室建设等工作。

(一)实施计划

第一学年:专业理论及职业素养基础训练,职业基础综合能力训练,教学相结合,培养期一年。

以企业见习观摩、入校军事体能训练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加深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和对专业的理解,形成专业认同感和岗位认同感,为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奠定了基础。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部分基础操作技能,完成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的知识积累,主要以多媒体教室、专业实训室构成的学校学习平台支撑。寒暑假有针对性的选派部分优秀学生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学习初级操作技能,建立职业角色,为期一个月。

第二学年: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职业综合能力提升。

将企业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典型工作过程任务转变成课程,通过项目化、情境化、仿真式等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强化单项核心技能的训练,该阶段以专业实训室、仿真实训室构成的学校学习平台、校外实训基地支撑。

设立企业实训平台,结合课程的项目教学,学生进入酒店部门,体验部门工作流程,工作内容,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教、学、做融为一体,为学生进一步提升职业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学年:工学结合、企业顶岗实习阶段性培养。

工学结合,企业实训

通过现代学徒制学习模式进行企业阶段性的实训,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学习酒店岗位技能,认识自己的不足,返回学校有针对性学习,进一步完善知识与技能结构。第五学期安排的课程均在企业完成,可用两种模式进行,一是教师到企业教学,二是集中线上教学,根据学生在岗情况灵活调整。

顶岗实习,为期半年

进入专业实习基地或专业对口企业顶岗实习,通过“真实企业环境”“真实工作岗位”、“真实职业任务”,使实习过程和工作过程融合,进一步全方位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由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共同负责指导,确保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让教、学、做融为一体,为学生成为一名“职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学习过程切实有效,使学生能从学校平稳过渡到职业岗位。

(二)教学安排

课程名称

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课时安排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18周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

哲学与人生

职业道德与法律

信息技术

军事训练

公共艺术

小计

1134

18

15

饭店服务心理学

饭店专业英语

菜点酒水知识

饭店文化/饭店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

工学结合

1008

14

专业核心课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前厅运营与数字化运营

酒店服务礼仪

612

专业拓展课

酒店插花艺术

茶艺与茶文化

调酒/舞蹈

4模块(2)

咖啡技法

2970

30

29

八、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

(一)教学方法

1.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应根据课程特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核心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充分利用前厅实训室、中西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形体礼仪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的教学资源,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

3.专业技能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校内外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课程,应充分运用企业教学资源,灵活地开展教学,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企业对应岗位的操作规范与流程,切实提高岗位职业能力。

(二)考核评价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自主评价,形成自我反思,过程性评价采用“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互相取长补短。

2.多维评价方式,采取综合能力评价与单项能力评价相结合、纸笔测试评价与实践活动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突出“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相结合。

3.立体化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推进综合评价模式。

部分专业核心课实施“以赛代考、以证代考、以训带考”模式,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定期举办技能大赛,引入职业标准进行评价。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校内外综合实训等,引入企业第三方评价,提升学生实际技能操作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对学生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还考虑学生的全面职业素养,包括①学生的学习态度(考核学生的出勤、过程表现等)。②学生的职业素养(考核学生规范管理、职业道德等)。③学生的综合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展现和评价能力等。

1.公共基础课课程考核

公共基础课课程考核总评成绩由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和总结性评价(考核成绩)综合进行评定。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记分(60分及格)。过程性评价占总评成绩的40%,包括学生课堂纪律(出勤、课堂表现等)、作业笔记、课堂参与及学生自评等。过程性评价每月由任课教师进行统计后填报至校学分系统,系统自动折合为相应学分。总结性评价占总评成绩的60%,主体由任课教师根据期中、期末成绩进行考核给定,考核形式除常规形式下的笔试外也可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包括理论(笔试、口试)考核、知识竞赛等形式。尤其对于德育课、军训课、公共艺术课等,考试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适应学科需要。

2.专业基础课考核

专业基础课考核总评成绩由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和总结性评价(考核成绩)综合进行评定。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记分(60分及格)。过程性评价占总评成绩40%,包括学生行为规范(出勤、课堂纪律、实训室规章制度的遵守等)、知识技能(查阅收集资料、自学能力等)、项目作品及学生自评等。过程性评价每月由任课教师进行统计后填报至校学分系统,系统自动折合为相应学分。总结性评价占总评成绩的60%,主体由任课教师根据期末成绩进行考核给定,考核形式包括专业课实操评价、校内外综合实训及手册填写等。具体各课程评价内容将紧密联系工作实际,重在规范学生实操行为,培养其创新能力、主动工作意识,提高综合职业素养。

3.专业核心课考核

专业核心课考核总评成绩由过程性评价40%和总结性评价60%综合进行评定。过程性评价采用定量(明确教学目标、评定项目成绩)与定性(有针对性的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总结性评价根据实际课程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考核评价方式,如:以项目操作评价、期末笔试考核为主,参加技能大赛以赛代考,参加校内校外生产性实训以训代考等。在考核过程中,加大企业及社会参与评价的力度,养成学生安全操作的习惯,塑造合理规范的工作行为及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身职业竞争力。

九、实施保障

(一)实践教学条件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主要设备

服务本专业课程

前厅服务实训室

前厅服务与管理

客房服务实训室

配备国赛标准床及床垫、床头柜、工作台、床品布草多媒体等设备(设施)。

客房服务与管理

调酒实训室

配备制冰机、榨汁机、沙冰机、微电脑开水机、刨冰机、恒温红酒柜、酒吧消毒柜、酒吧操作台、冷柜、碳酸饮料供应机、电动搅拌机、冰淇淋机、净水器、冰柜、调酒用具、调酒用杯、多媒体等设备(设施)。

鸡尾酒调制

形体礼仪实训室

配备形体礼仪实训室硬装环境、多媒体等设备(设施)。

形体训练

形象设计实训室

化妆台、化妆镜、标准穿衣镜。

形象设计

咖啡实训室

咖啡制作与服务

茶艺实训室

配备实木储物柜、茶桌、茶凳、博古架、茶吧台、各式风格茶具及存茶用具、304不锈钢水壶、电冰箱、消毒柜、多媒体等设备(设施)。

茶艺课程

中餐宴会摆台

实训室

配备工作台、大圆桌、中式餐椅、小方桌、储物柜、多媒体及托盘、台布、餐巾、餐碟、酒杯等设备(设施)。

餐饮服务与管理

西餐宴会摆台

配备迎宾台、西餐宴会桌、小方桌、西式餐椅、工作台、西餐宴会摆台物品、西餐零点摆台物品、多媒体等设备(设施)。

2.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校外实训基地在完成学生企业见习、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还可开展师资培训、员工培训等。目前已与高星级建立联系的校外实训基地情况见表。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实习内容

接收

人数

香格里拉酒店

承担酒店内前厅部、各餐厅和宴会厅、客房等部门的基础性服务岗位工作。

铂尔曼酒店

青山宾馆

(二)教学团队

本专业通过校企交流、校内外培训、企业锻炼、行业资格认证培训、聘用企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等方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要求,本专业坚持“校企合作、专兼结合、引培并举”的原则,通过校际交流、企业锻炼、行业资格认证培训、聘用企业技术骨干与能工巧匠等方式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目前,本专业拥有专兼职教师13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13人。

1.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国内外住宿和餐饮行业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主持制定本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专业建设计划,以及本专业及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负责专业课程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科研项目实施等工作。

2.骨干教师

3.兼职教师

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了解教育教学规律,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承担本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并将自己在多年实践工作中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以教学方式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课程资源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资源包括《前厅服务与数字化运营》、《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客房服务与数字化运营》《酒店服务礼仪》等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内容。

(四)质量保障

1.制度保障

为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学校、专业制定了与之配套的多项规章制度,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见表。

2.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监控注重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企业、学生评价相结合,从而保障了“四力助推六专能”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

(1)组织机构

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担任专家顾问,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程指导专业建设。指导内容主要有企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顶岗实习、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等,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2)教学检查

专业每天组织一次教学巡视,每学期组织期末教学检查,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就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反馈,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3.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根据教研室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专业每学期组织教师、学生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时了解掌握教学一线情况。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逐个改进,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2)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根据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专业每学期组织教师、学生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及时了解实践教学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及时纠正。

(3)学生学习评价

根据各科目特点及学生学习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专业课以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相结合,主干课程实现各阶段的学做一体的全程质量控制,最后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

(4)社会、行业评价

专业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调研、社会需求调研、职业资格证书取证情况、学生社会获奖情况等调查,根据调查情况了解社会、行业对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及学生质量的评价,为更好地提高办学质量奠定基础。

4.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

(1)完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在企业设置校企合作工作站,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实施”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育人提供了组织保障。

(2)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共建师资队伍与合作培训,为校企合作提供制度保障。以制度为保障校企建立了合作协商的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发展的激励机制、互惠共赢的动力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为专业建设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提供了保障。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THE END
1.茗茶知礼韵茶香飘校园为落实“新课标”下的劳动教育,并结合学校的“三生课堂”,践行新生活劳动理念,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爱动手的能力,11月26日下午,绩西小学在茶艺室举行了一次精彩的亲子茶艺比赛活动。 活动伊始,在陈晓东老师的讲授下,学生与家长学习茶文化的理论知识,包括茶的起源、茶的分类以及基本的茶艺礼仪等。陈老师用生动风趣的语https://www.zsedu.cn/info/953096.jspx
2.“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国茶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一、问题的提出1.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碧螺春》一课,细腻地描绘了碧螺春悠久的历史以及采摘、制作和品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色、https://wap.cnki.net/qikan-XIJK200518032.html
3.茶文化比赛方案(3篇)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事宜以实际操作为准。 第3篇 一、活动背景 茶,作为我国传统的饮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茶文化素养,促进茶产业发展,特举办此次茶文化比赛。 二、活动主题 以“茶香中国,品味人生”为主题,旨在弘扬茶文化,传承茶https://wenku.baidu.com/view/8704d18854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1.html
4.读书系列活动设计方案(精选5篇)通过开展读书节活动,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校园更美了,充满了书香气息。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书系列活动设计方案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读书系列活动设计方案(篇1)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传播优质阅读理念,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在20__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图http://www.365wenan.com/wenan/299145.html
5.2019级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 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本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 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 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https://www.hnwmxy.com/jiaoxuekeyan/jiaoxuebiaozhunfabu/rencaipeiyangfangan/2019re/2019/1023/5252.html
6.茶文化进小学校园活动方案.pptx茶文化进小学校园活动方案.pptx,茶文化进小学校园活动方案;活动背景 活动内容与安排 活动实施方案 活动效果评估与总结 后续计划与展望;01;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价值。茶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礼仪、美德和审美,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507/8036140116006065.shtm
7.茶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探索茶道之美,传承中华智慧组织一次反馈会议,邀请所有参与者共同回顾本次实践活动。听取大家对于活动效果、组织安排等方面的反馈,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今后改进。 五、结语 通过本次茶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参与者对于茶文化的认识和体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传承中华智慧的理念也得以传播和弘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茶文化,将https://www.coffee.cn/tea/post/165335.html
8.小学数学文化活动月活动方案(通用19篇)篇2:小学数学文化活动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数学文化节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是生动活泼、快乐有趣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构建富有特色的数学课程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050y33u.html
9.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具体技术方案.doc文档介绍:中国茶文化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 中国是茶叶之乡,很早就开始对茶叶进行研究。以茶待客,以茶助兴,以茶消遣,以茶娱乐,以茶治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我们家乡属丘陵地带,山清水秀,盛产茶叶。“佷山茶”、“老雾冲茶”更是荚名远扬,深受人们的喜爱。组织学生走进茶园,走访https://m.taodocs.com/p-497147274.html
10.“忆苦思甜农家乐”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2篇(全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就是为了实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而制定的书面计划。一般来讲完整的小学实践方案必须要包含活动的主题、活动的目标、活动的适用对象以及活动的设计和指导者等, 通过这些要素能够明确活动的具体方案, 使得学生对活动的认识能够更加的深刻。 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是实施活动之前的必要准备, 能够对活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a3asuho.html
11.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旅游专业楚怡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申报书深度对标湖南省“三高四新” 战略要求,联合县政府、上汽大众等知名企业,湖南大学等知名院校,充分整合“ 政行企校” 在人才、 设备、 技术上的优势,搭建服务平台2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服务平台、旅游服务平台),开展人才培养、 志愿服务、 文化下乡、信息咨询等活动;建设职教培训基地2个以上,开展“一体多元”教育,即以http://www.csxyz.com/jyzyzx/xsxx/csxzyzz/jxyd/zyjs52/3068745/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