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线路设计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二、110kV送电线路的施工管理
1加强施工人员培训管理
在送电线路施工中,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施工水平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综合素质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工作。具体来讲,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把安全和质量意识贯彻到具体的施工中去。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使他们熟练掌握各项施工工艺和技术,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做好送电线路施工组织工作
3强化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三、结语
1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法的重要性和主要特点
1.1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法的重要性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直接决定和影响了控制系统的的性能。在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中应当谨遵要求对电气控制系统的制造和使用,及维护资料进行编制和设计,确保其设备的安装、操作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是保证电网正常运行的首要前提。
1.2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法的基本特点
2电气控制线路设计法的优化策略
2.1了解生产机械和工艺
对电气控制线路的要求在进行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前应当对其生产工艺的要求有一定的掌握,同时要了解各程序的工作情况、保护措施及运动变化规律。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同类产品进行调查和分析,将此结果作为设计的重要依据。
2.2线路设计法简单
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要求下,争取控制线路的设计简单、经济环保。(1)选用经过检验符合标准的线路环节。(2)贱导线连接的长度数量降到最低。在电器元件设计中合理安排触头位置,减少导线的连接数量和长度。(如图1)将启动、停止按钮都放在操作台上,接触器则放置在电器柜内。而由于按钮盒接触器之间距离较长,因此要将启动按钮盒停止按钮连接在一起,以简化导线连接。(3)采用标准件,同时注意将电气原件数量降到最少,尽量选择同一型号。(4)通过减少锄头来简化线路,增强可靠性。
2.3保障控制线路的安全可靠性
2.4应具有必要的保护环节
(1)短路保护电气控制线路中通常采用熔断器、断路器来进行短路保护。在电动机容量较小时可以讲主电路的熔断器作为在控制线路中的短路保护,不需要再设熔断器进行保护。而当电动机容量大时就需要另设熔断器作短路保护。断路器在线路中既能做短路保护又可以当过载保护,而电气线路发生故障造成断路器跳闸时,排除故障后可直接合上断路器继续工作。(2)过流保护启动方法错误或是负载转矩过大都会熬制电动机的过电流故障。由于过电流较小,常用于直流电动机和绕线转子电动机控制线路。通过继电器、接触器相互配合将继电器的线圈和主电路串联,常闭触头和接触器控制电路串联。在电流达到整定值后断开常闭触头同时使继电器继续工作,同时切断控制电源和电动机电源进行线路保护。(3)过载保护三相鼠笼电动机会因为负载增加、断相动作或电网电压降低时引起过载,而电动机长期过载运行会造成过热导致的绝缘损坏。因此通常采用热继电器作为鼠笼型电动机的过载保护。(4)零电源保护通常将并联在启动按钮两侧的接触器自锁触头作为零电源保护。而主令控制器SA控制电动机则通过零电压继电器实现。
3结语
【关键词】低压配电配电线路导线截面节能降损
一.前言
我们知道,电力网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能损耗是十分惊人的,在这巨大的电能损耗中低压(380V/220V)配电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主要原因是低压配电网电压低、电流大,特别是负荷功率因数低,更加大了电能损失。若能有效降低低压配电网的线路损耗,对于提高整个电网的经济运行将具有重大意义。在进行输电线路设计时,选择导线截面的传统方法是:按导线机械强度、允许电压降和导线长期允许安全载流量等因素而定。但从节约能源的原则出发,应将“电能损耗大小”作为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截面的依据之一。即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适当增大导线截面积以减少输电线路电能损耗,从而达到在不增加发电能力的情况下而增加供电能力的目的。
二.低压配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
工程设计时,离不开电气设计,而电气设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成功的导线截面设计,应当是安全、合理、经济和可行的。而导线截面设计则是电气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对电气方面要求就更加严格。因此,我们在低压配电线路导线截面设计中,不仅要使导线截面有足够的安全储备,而且要限制导线截面过大造成的经济浪费,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低压线路导线导线截面设计,一般应根据以下几方面的要求来选择:
1.选择导线截面,首先满足发热条件这一要求,即导线通过的电流,不得超过其允许的最大安全电流。通常,当负荷电流通过导线时,由于导线具有电阻,导线发热,温度升高。当裸导线的发热温度过高时,导线接头处的氧化加剧,接触电阻增大;如果发热温度进一步升高,可能发生断线事故。当绝缘导线(包括电缆)的温度过高时,绝缘老化和损坏,甚至引起火灾。因此,导线应能够承受长期负荷电流所引起温升。各类导线都规定了长期允许温度和短时最高温度,从而决定了导线允许长期通过的电流和短路时的热稳定电流。选择导线截面时,应考虑计算的负荷电流不超过导线的长期载流量,导线的额定电流可以从工具书中查到。
2.为保证导线具有必要的机械强度,要求导线的截面不得太小。因为导线截面越小,其机械强度越低。低压线路的导线要经受拉力,电缆要经受拖曳。所以,规程对不同等级的线路和不同材料的导线,分别规定了最小允许截面。按机械强度选择导线的允许最小截面,可参考表一。
3.选择导线截面,还应考虑线路上的电压降和电能损耗。电压损失导线的电压降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以内。按规定,电力线路在正常情况下的电压波动不得超过正负百分之五临时供电线路可降低到百分之八。当线路有分支负荷时,如果给出负截的电功率P和送电距离L,允许的电压损失为ε,则配电导线的截面(线路功率因数改为I)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P为负载电功率,千瓦;
L为送电线路的距离,米;
ε为允许的相对电压损失,=;
C为系数,视导线材料,送电电压而定(表二)
Kn为需要系数,视负载用电情况而定,其值可从一般电工手册和参考书中查到。
表二公式中的系数C值
例:距配电变压器400米处有1台电动机,功率为10千瓦,采用380伏三相四线制线路供电,电动机效率为η=0.80,COSΨ=0.85,Kn=1,要求,ε=5%应选择多少截面的铜导线?
解(1)按导线的机械强度考虑,导线架空敷设铜绝缘导线的截面不得小于4平方毫米
(2)按允许电流考虑,求出电动机工作电流(计算电流)
从电工手册查得S=2.5平方毫米的橡皮绝缘铜线明敷时的允许电流为28安培,可满足要求Ij=Ie
(3)按允许电压降考虑,首先计算电动机自电源取得电功率
若选用铜线则C=77,Kn=1,求出导线截面为
为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可选用S=16平方毫米的BX型橡皮绝缘铜线
选择导线截面,一般来说,应考虑以上三个因素。但在具体情况下,往往有所侧重,针对哪一因素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就侧重考虑该因素。根据实践经验,低压动力线路的负荷电流较大,一般先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截面,然后验算其机械强度和电压降。低压照明线路对电压的要求较高,所以先按允许电压降来选择导线截面,然后验算其发热条件和机械强度。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零线的允许截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的最大单相负荷和三相最大不平衡电流,并且还应满足接零保护的要求。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都通过相同的电流,因此,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例如,对于长距离输电线路,主要考虑电压降,导线截面根据限定的电压降来确定;对于较短的配电线路,可不计算线路压降,主要考虑允许电流来选择导线截面;对于负荷较小的架空线路,一般只根据机械强度来确定导线截面。这样,选择导线截面的工作就可大大简化
三.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刘平甘陈洪波刘凡紫外检测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展望[会议论文],2009-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
[2]吴栩冯鹏英高压电气设备的在线检测技术[期刊论文]《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8期
[3]张川刘乃涛贺福敏李林李成龙高压电力设备的在线绝缘检测技术[会议论文],2011-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第十届年会
[4]曾晓晖聂端基于绝缘在线检测技术的状态维修[期刊论文]《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2005年9期
[5]陈伟球赵吴鹏尹忠东周浩张瑜在线检测技术可行性分析低压配电网无功负序不平衡现象的节能降损解决方案[期刊论文]《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年7期
[6]文江林基于光纤荧光的电力设备温度检测系统的研究[学位论文],2005-沈阳工业大学: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雷击故障,防雷措施
一,前言
雷害事故是架空送电线路最频发的事故,我国历年送电事故统计中,雷害事故平均约占60%以上。在雷曝日平均40日以上的多雷地区和强雷地区,雷害事故可达送电事故的70%以上。线路防雷工作在架空线路的安全运行工作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着重结合目前已采用的新技术谈谈防雷方面的措施
二.输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形式及危害
1.输配电线路容易发生雷击的原因分析
输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危害严重,我们应在了解这些故障的基础上探讨防雷措施。概括地说,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原因有如下七点:线路绝缘水平低;带电部分对地间隙不够;避雷线布置不当;避雷线接地不良或避雷线与导线间的距离不够;线路相互交叉跨越距离不够;线路防雷薄弱环节措施未到位;线路处于雷击活动强烈区。
2.输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形式
线路遭受雷击的形式主要包括感应雷、直击雷、球形雷。
(一)直击雷
直击雷在发生时候可以让巨大的雷电电流侵入地表,使得被雷击的地方接触的到的各种金属产生很高的对地电压,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的发生。同时,由于直接雷击释放出的电流巨大,冲击电压很容易让电力变压器和发电机发生烧毁,也可能造成电线烧毁,或者断裂,因而产生停电,甚至诱发火灾,因此,这种雷电的毁灭性巨大,造成的损失严重。
(二)球形雷
球形雷出现的次数少而不规则,因此取得的资料十分有限,其发生的原理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
(三)雷电感应,也称感应雷
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这种磁场能在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造成对人体或者设备的二次放电,从而损坏电气设备。
3.输配电线路遭受雷击的危害
雷击对线路的危害非常大。造成绝缘子串闪络,电源开关跳闸,严重时引起绝缘子串炸裂或绝缘子串脱开,从而形成永久性的接地故障;雷击导线引起绝缘闪络,造成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其短路电流可能把导线、金具、接地引下线烧伤甚至烧断;架空地线档中落雷时,在与放电通道相连的那部分地线上,有可能灼伤、断股、强度降低,以致断地线;当线路遭受雷击时,由于导线、地线上的电压很高,还可能把交叉跨越的间隙或者杆塔上的间隙击穿。
三.输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分析
建筑物输配电线路系统对整个建筑物功能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建筑物内部的各种输配电线路系统以及系统设备也是极其容易发生雷击事故的环节,因此,根据雷电的不同特点和造成损害的不同方式,科学做好防雷措施,是保证整个建筑物内部输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关键。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整体防雷系统
2.实施多级保护措施,做好配电系统的防雷
建筑物的输配电系统是保证整个建筑物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部分,而输配电系统也是容易遭受到雷电袭击的部位之一。因此,做好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是整个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虽然目前很多建筑物都会在配电系统的进线处安装避雷器,避雷带等防雷器件,但是,经过很多次实践证明,单一的防雷措施或者是防雷器件难以真正保障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当雷击降下时候,建筑物的自控设备的电源机盘依然会受到电击而产生损坏。在对配电系统防雷时候,要据实际情况做好多级防护措施。
3.降低接地电阻
(一)水平外延接地,如杆塔所在的地方允许水平放射接地体时应尽量采用水平放射方式。因为水平放射施工费用低,不但可以降低工频接地电阻,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冲击接地电阻。
(二)深埋式接地极,如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可用深井式或深埋式接地极。
(三)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降阻剂。如附近有可以利用的低电阻率物质可以因地制宜,综合利用。
(四)敷设水下接地装置,如杆塔附近有水源,可以考虑利用这些水源在水底或岸边布置接地极,可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泄流能力。
(五)合理接地。合理的接地设计是整个建筑物输配电线路系统防雷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物输配系统中,一般会有构筑物接地、配电系统及强电设备接地、计算机自控系统接地等三种接地方式,因此,科学设计,使得这三种接地方式之间互相配合,有助于大大降低雷击通过接地网络对系统的毁坏。以计算机自控系统为例,一般采用系统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等几种接地方式。在防雷措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接地方式合理的组合,使得接地电阻值最小,取得最佳的效果。
4.架设耦合地线
提高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降低反击跳闸率,一般主要应用在接地电阻较高的线路。根据日本电力中央研究院对500kV同杆双回线路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对雷击性能改善效果相似情况下,采用耦合地线的总费用约为增加绝缘的4.5倍。因此在使用耦合地线时应对效果和费用做综合比较,多数情况下该方法的性价比较低。
5.耦合地埋线
沿线路在地中埋设,并可与下一基塔的杆塔接地装置相连的l~2根接地线。据本电力单位的运行经验,在一个20基杆塔的易击段埋设耦合地埋线后,10年中只发生一次雷击故障。此法可降低跳闸率40%,能显著提高线路耐雷水平
四.结束语
输电线路的防雷并不只是以上一些措施就能彻底解决的,而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肯定在今后的线路维护工作中还会遇到新问题,随着运行管理经验的不断丰富,再将成熟的新方法和新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相信线路防雷工作一定会提到一个更高水平。
[1]谢思寿10KV输电线路雷击的防雷措施及其效果[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8期
[2]高新智仇炜韩爱芝李景禄陈国盛针对某35kV配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讨[期刊论文]《高压电器》ISTICPKU-2010年4期
[3]何文旭农村电网输配电线路防雷措施[期刊论文]《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3期
[4]张日朝浅谈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14期
[5]崔海侯茜李向奎范宪铭输配电线路运行中防雷措施的原理及应用[会议论文]2009-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
[6]唐韶雄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的探讨[期刊论文]《管理观察》-2010年36期
关键词: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研究
Abstract:theaudiblenoiseisduetoacoronacausedbypollution,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audiblenoisenoisepollution,theconsequencesmoreserious,therefore,musttakeavarietyofwaystoreducetheaudiblenoiseoftransmissionlines,thispapermainlyanalyzesthe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ontransmissionlineaudiblenoiseandtoreducetheaudiblenoisemethods.
Keywords:transmissionlineaudiblenoise;research
2、输电线路可听噪声影响因素
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种,即线路设计、线路结构、施工因素的影响以及大气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2.1线路设计、线路结构、施工因素的影响
线路设计、线路结构、施工因素对于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导线直径、导线排列方式、相间距离、导线扭绞、分裂形式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这些因素还会导致导线表面出现划伤或者不光滑,这就会导致电位梯度出现变化,并形成放电源,这就会导致运行线路噪声电平会高于线路运行的稳定值。但是,这类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控制。
2.2大气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大气环境等外部因素与线路设计、线路结构、施工因素不同,无法使用人为的方法进行控制,但是这类因素对于可听噪声的影响也非常大,其中包括气压、大地导线率、相对湿度、风速、紫外线辐射、雨、雾等。
3、降低可听噪声的方法
3.1如果交直流输电线路的子导线呈现的是对称分布的情况,为了降低可听噪声,就可以增大导线的截面、分裂数,并控制好分裂导线的间距,这样便可以减少导线的场强,达到降低可听噪声的目的,这也是现阶段下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
3.2如果交直流输电线路的子导线呈现的是非对称的分裂方式,可以均匀的分配好每相子导线的电荷,这样便可以有效降低导线表面的电场,达到降低可听噪声的作用。但是该种方式对辅助金具、施工检修、杆塔应力设计、导线防舞动的设计要求也更高。
3.3此外,可以在交直流输电线路使用附加子导体,也就是在对称分裂子导线中添加1根子导线,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和改善子导线表面的电荷分布,继而减少电场强度。使用这种方式的可听噪声水平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增加子导线会导致导线的重量增加,出现局部过热的情况,就很容易出现舞动碰线的情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将附加子导线分开进行安装,这样也能够降低施工的难度、节约施工费用。
3.4为了降低可听噪声,还能够采取改变导线结构的方式,使用Z形结构或者外层梯形的导线,保证导线的表面光滑、无划伤,这样就能够减少电晕放电,继而降低可听噪声。对于特高压和超高压线路,考虑到使用经济性,在使用Z形结构或者外层梯形的导线时,将表面粗糙系数保持为0.95即可。
3.5最后,还可以在导线上涂抹可以提高导线寿命、不影响散热的亲水涂料,这样,导线在雨天和大雾天过后,表面水滴吸收至线股间就不会形成水滴,这样就可以减少随机分布的电晕源点,减少环境因素对导线产生的不良影响。但是,由于技术并不够成熟,这种方式仅仅是在基地试验中证实有良好的效果,尚未在线路中使用。
4、结束语
[1]谭闻;张小武.输电线路可听噪声研究综述[期刊论文].高压电器,2009,06(16)
关键词:轻轨交通,SP调研,公共交通运营,停车设施(ParkandRide)
AbstractManchesterin1992opened'GreaterManchester'slightrailphase1'(Manchesterlightrailline1HaoDuan).NumerousstudieshaveshownthatliteratureandlightrailsystemofManchesterconstructionandoperationshasbeenahugesuccess.Inordertomorescientificmasterofurbanlightrailtransit,theimpacttodigdeeperintotherootcauseofthesuccessforfuturetrafficplanningwithpracticalexperience,thispaperaccordingtobytheBritishCardiffuniversityprovide"Before"and"After"Surveys(the"Before"and"After"investigation)asthefoundation.Analysisandselectthemostappropriatevariables,theSPSSsoftwarefortheresearchanalysisway,setupsciencerelatedhypotheses,anddemonstratesthelightrailistheeffectsofManchester,andtheimpactoftheoperationoflightrailsuccessfulsocialfactors.
Keywords:lightrailtransit,SP,research,publictransitoperation,parkingfacilities(ParkandRide)
一、简介
在过去的30年间,小汽车的使用在英国城市区域迅速增长,导致了公共交通使用率的大幅下降和日渐恶化的交通拥堵。曼彻斯特在‘BritishRailLine’(大不列颠铁路)的基础上,设计并施工了‘GreaterManchester’slightrailphase1’(曼彻斯特轻轨线1号段)。轻轨线的设计目标是提供对城市中心的渗透,优化交通环境,并提供更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利益。
二、假设一,对乘客来说,曼彻斯特轻轨线比大不列颠铁路更具有吸引力。
对分别在轻轨线和大不列颠铁路线上选择“转而使用轨道交通”的数据对比可以证明轻轨线是否比大不列颠铁路线吸引了更多的乘客。该论文采用方差分析法来证实“转而使用轨道交通”与轻轨线开通之后的线路选择有着必然的联系与否。如果有着必然的联系,则可以证明轻轨线的开通明显有助于轨道交通线吸引力的提升,且比较旧的大不列颠线路而更具吸引力。数据分析进行如下:根据调研对象选择的起始站点,数据被分为两类:“使用轻轨线”和“使用大不列颠铁路线”。通过方差测试,“转而使用轨道交通”的数量与使用不同线路的情况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关系被评估如表2-2,表2-3:新线路的开通与交通模式的转变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也就是说,该小节假设成立:轻轨线比大不列颠铁路线吸引了更多乘客。
该吸引力可能归功于以下原因:曼彻斯特轻轨线为向市中心的渗透提供了规律且可靠的交通服务。轻轨线也同时推出了优惠券和体贴的、方便出入以及标识明显的基础设施。除了以上客观事实所带来的好处,有没有其他因素提升了轻轨线对公众的吸引力将在下一节被证实及讨论。
曼彻斯特轻轨线的公交性能不仅仅由运营方式单方面决定,还收到了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从运营方式以外的因素的角度进行论证和探讨。
四、假设三:就业率影响了轻轨线的运营。
表4-1,表4-2的结果显示出就业率与选择乘坐不同线路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更多的就业和失业的调研对象选择轻轨线,同时更多的学生选择大不列颠铁路线。该现象很有可能由于:优惠的车票为失业的人们减缓了经济压力;频繁,现代,可靠的轻轨服务吸引了大量需要频繁进出市中心的人们。然而学生没有过多进出市中心的需要,这也就是为什么轻轨的乘客量比预期的要少。
五、结论
Senior,M.L.2009.ImpactsontravelbehaviourofGreaterManchester’slightrailinvestment(MetrolinkPhase1):evidencefromhouseholdsurveysandCensusdata.JournalofTransportGeography17(2009).pp.187-197
Knowles,R.D.1996.TransportimpactsofGreaterManchester’sMerolinklightrailsystem.JournalofTransportGeography4(1).pp.1-14
论文关键词:旅行社,实践,教学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旅行社的发展需要与旅游院校教育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显出来。主要表现为,旅游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满足和适应旅行社的需要及发展。研究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践教学已经迫在眉睫。
一、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教学现状
首先,实践学时较少。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开设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然而,旅行社管理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建设普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实践比例较少,没有形成真正完成的整个实践环节。
其次,缺乏实践教学设施。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直没得到充分的重视,大多数并没有建设专门的实训室。学校内实践教学设施的缺乏,使得教学中的一些实践环节无法得以完成。
最后,目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困难。完成《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实践环节,学生需要见习、实习的过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旅行社的实际工作状态。然而,由于旅行社特有的经营方式无法一次性接收大批的学生进行实习。学校需要同时联系多家旅行社安排大批学生到旅行社实习教育学论文,在实践基地的建设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践教学重要意义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经营管理的有关理论知识,还要熟悉旅行社的工作流程,例如投诉处理、旅游服务采购、行程制定流程等,同时更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
三、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所谓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教学的方法论对策系统,它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实践教学任务,经由逻辑归纳概括而成的比较稳定、简明、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控制的结构性流程。实践教学模式是对实践教学方法的概括化和理性化的提升,是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一)教学模式的实施
首先组建教学小组,建立起同旅行社的实践联系期刊网。其次,根据课堂内容体系,逐步实施课堂教学内容与旅行社实习同步进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实践主要内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课程涉及章节内容
主要实践方式
旅行社设立
分组设计、制作方案并展示
旅游线路设计
做市场调研、预测和线路设计
旅游产品定价
对自己设计的旅游产品进行定价
旅游产品促销活动
选择促销方式进行促销方案设计
旅游产品销售渠道的选择
进行销售渠道及中间商选择教育学论文,设计方案
旅游产品采购服务
根据线路进行采购服务设计
一、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10kV及以下)
二、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96年至98年9月,作为分公司线损专责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九五”降损规划,96-98各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贯庄、大毕庄等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98年关于无功降损节电的论文获市电力企协论文三等奖,荣获市电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第二名。参与华北电力集团在天津市电力公司试点,733#线路降损示范工程的改造工作并撰写论文。
三、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98年3月至98年11月,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编制《东丽区1998-2000年电网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设想》工作,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电网规划编制原则、东丽区概况、东丽区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35kV及以上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投资估算、预期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远景设想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指导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并将规划利用微机制成演示片加以演示,获得了市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好评。
四、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96年3月至现在参加了军粮城、驯海路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作,军粮城、驯海路、小马场更换10kV真空开关工作,参加了贯庄35kV变电站(96年底送电)、东丽湖35kV变电站(98年12月送电)、小马场35kV变电站(99年11月送电),易地新建工作,新建大毕庄35kV变电站(99年12月送电、2000年4月带负荷)、先锋路35kV变电站(2000年8月送电)。目前作为专业负责开展么六桥110kV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厂化线等5条35kV线路大修改造工作,主持了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变电站委托设计,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技术进步管理及奖励办法;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污闪工作管理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主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
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年度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六、科技管理工作
96年至今,在工作中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应用固定资产统计应用程序,完成全局固定资产输机工作,完成固定资产的新增、变更、报废、计提折旧等项工作。二是应用天津市技改统计程序完成技术改造(含重措、一般技措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三是作为专业负责完成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组织完成配电线路参数、运行数据的录入工作,形成线路数据库,并用AUTOCAD绘制分公司地理图,在地理图上标注线路的实际走向,所有线路参数信息都能够在地理图上的线路上查询的出,该项成果获天津市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是完成配电线路加装自动重合器(112#线路)试点工作,形成故障的自动判断障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配电线路自动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四是2000年9月主持完成分公司WEB网页浏览工作,制定分公司“十五”科技规划及年度科技计划,制定科技管理办法,发挥了青年科技人员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卷烟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Currently,tolowercostandpromotecompetitiveness,cigarettelogisticsdistributioncentershavebeguntotransformtraditionallogisticssystem.Implementingscienceandtechnology,lean,efficientandhumanismmodernlogisticsconstruction,whosecoreisleansupplychainlogisticsconstruction,becomesoneofthemostimportantpartinthereformofthetobaccologistics.Relatedresearchstudyingfromtheperspectivesoflogisticsmanagement,sorting,warehousing,distributionprocessorcomprehensiveperspectiveoftheplanning,havemadeoutstandingcontributionstocigarettelogisticsdistributioncenteroptimization.
Keywords:cigarettelogisticsdistributioncenter;planning;review
1卷烟物流现状
然而,另一方面,我国烟草专卖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卷烟物流中心与中国烟草工业系统物流独立运作,有各自的物流网络和节点,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战略协作关系,这些网络上节点的物流基本都是独立多点对多点的关系,形成了繁杂的物流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源浪费。且卷烟销售网络物流多以区域配送为主,运输部门只为本企业服务为主,资源未充分有效利用。与美国相比,美国的不同地区企业共同出资兴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一方面实现了物流配送资源的共享,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提高了物流配送的合理化程度。与德国相比,在标准化方面,我国大多数的烟草配送中心都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执行,这也是配送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当前卷烟配送行业各企业为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纷纷改造传统的物流系统,如何使卷烟配送行业的物流建设工作能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需要,使烟草物流系统从整个行业全局的角度达到最优,值得我们思考与研究。
2卷烟物流配送规划研究
2.1在卷烟销售物流配送中心整体规划的研究
2.2卷烟物流单一流程的优化研究
2.2.1管理优化
2.2.2仓储优化
2.2.3分拣优化
卷烟分拣的自动化、电子化以提高分拣效率成为一大趋势。杨启成、李向东等[13]指出,作为现代物流技术三大措施之一,自动分拣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企业的货物配送环节,成为大型物流中心不可缺少的部分。提高分拣系统的分拣能力、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提升企业快速响应市场能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卷烟成品自动分拣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合流机构、缺条检测机构、扫描系统、主输送带、分拣机构、分拣通道、剔除通道等,从系统功能和系统布局对自动分拣方案进行了设计,并从高速合流系统的技术和分拣控制技术两个方面对自动分拣系统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
2.2.4配送线路优化
1964年,Clarke和Wright首次给出了从分销中心到各个递送点的具有不同容量卡车的路径优化问题的具体描述和算法设计,算法思想是尽量减少循环,从而快速找到最优路径。基于Clarke-Wrigh的节约算法是最早的启发式算法,直到现在都被应用在物流配送线路优化问题当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和不断发展,遗传算法、动态规划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等新方法及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等技术,为解决大规模、多目标车辆调度问题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1971年,Eilon等人[14]提出将动态规划法用于固定车辆数的物流配送线路优化问题,通过递归方法求解。1996年J.Lawrence[15]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线路优化的研究,同年Desan和Gorar提出用模糊集理论来求解点数不确定的车辆线路优化。1999年Modares,Somhom和T.Enkawa[16]提出用自组织的神经网络算法来求解线路优化问题,B.Bullnheiiner于1998年针对蚁群算法求解线路优化问题展开了研究,同年Luiz,Dalessandro建立平行遗传算法。2001年Tan等人[17]结合遗传算法、tabu-树搜索算法的优点,形成知识库,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求解,2002年Taranrilis和Kiranondis[18]使用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来解决车辆路径问题。
国内对配送路线优化逐步得到重视。陈子侠[19]运用网格划分技术和算法,对配送中心不同送货线路之间工作量不均衡问题进行了优化,使一条线路尽量集中,减少线路交叉,便于配送,大大降低了划分的复杂度,减少了运算量,可以判断出哪个区域网点较密集,对密集区域集中配送,提高配送效率。陈佳丽[20]以贵州为例,运用节约里程法模型主要从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的角度,实施卷烟配送路线优化。提升配送效率,克服了送货线路重复、送货成本偏高和送货量不均等问题。陈艳艳,宋健民[21]通过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决策相结合,建立了一个综合优化决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决策,使总成本最小。
3总结
卷烟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原则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技术标准化;(2)流程科学化;(3)运作规范化;(4)仓储管理数字化;(5)库存合理化;(6)物资分拣电子化(自动化);(7)配送方式最优化;(8)调度智能化。通过上述原则在卷烟物流中的践行实施,加强组织管理数字化、科学化;有效地控制库存水平,降低损耗率;提高卷烟分拣速度,降低分拣差错率和人员工作强度;优化配送路径,实现配送资源合理优化配置,降低路线重复率;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准确率和车辆利用率,等等。卷烟物流须发挥行业优势,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建立以物流信息为基础的全行业物流。从而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烟草行业整体竞争力。
[1]孙峰,沈长鹏.城市烟草配送中心布局研究[J].技术交流,2004(12):31-33.
[2]潘文龙.南通烟草物流中心规划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苏凯.石家庄卷烟物流系统整合优化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张亚娜.榆林烟草公司物流配送成本优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周泽岩.烟草物流配送调度综合优化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张晓昆.卷烟配送中心的设计[J].权威论坛,2005(2):78-81.
[7]姜荣奇,唐铮显.卷烟成品销售配送中心模式[J].工业现场,2002(8):80-81.
[8]李慎恒.提高物流管理效率之我见[J].经济师,2002(5):274-275.
[9]屈琦.烟草物流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烟草科技,2007(1):15-18.
[10]刘伟民.基于3G技术的卷烟物流配送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7,26(11):180-182.
[11]金桂根,刘学军.烟草商业配送物流设计分析[J].物流技术,2009(5):49-50.
[12]郭宏义,周宏伟.“ABC分类法”在市级烟草物流仓储管理中的实践和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4(1):58-59.
[13]杨启成,李向东.自动分拣技术在卷烟成品配送系统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7,26(2):151-154.
[14]Eilon.Distributionmanagement:Mathematicalmodellingandpracticalanalysis[M].London:ISBN,1971.
[15]J.Lawrence,MohammadA.ParametricexperimentationwithageneticalgorithmicconfigurationforsolvingtheVehicleRoutingProblem[C]//Proceedings-AnnualMeetingoftheDecisionsciencesInstitute,DecisScilInst,1996:34-39.
[16]A.Modares,S.SomhomandT.Enkawa.Aself-organizingneuralnetworkapproachformultipletravelingsalesmanandvehicleroutingproblems[J].InternationalTransactionsinOperationalResearch,1999(6):591-606.
[17]TanK.C,LeeL.H,DuK.ArtificialIntelligenceHeuristicsinSolvingVehicleRoutingProblemwithTimeWindowConstraints[J].EngineeringApplicationsofArtificialIntelligence,2001(14):825-837.
[18]TarankilisC.D,KiranondisC.T.UsingASpatialDecisionSupportSystemforSolvingtheVehicleRoutingProblem[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2(39):359-375.
[19]陈子侠.城市卷烟配送线路的网格划分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37(7):1013-1017.
【关键字】送变电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
二.工程概况
35kv变电站站扯位于某县工业园区,站址交通便利,35kv变电配套35kV线路。首先是变电站工程。35kv变电站工程按远期110kV设计。目前建设35kv变电站一座。其次是线路工程。本线路工程架设35kV双回路输电线路2.395km,全线使用铁塔12基,导线型号为LGJ一240/40,避雷线(GJ一50);迁移110kV双回线路0.8km,其中一回导线型号为LGJ一240140,避雷线(GJ-50),另一回导线型号为LGJ一150/30,避雷线(GJ一35)。
三.质量管理
1.质量是企业竞争的焦点和基石,没有质量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顾客和市场。质量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最重要方面。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严格执行三级验收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制度,三级技术交底制度,材料、设备检验制度。主要材料和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经检验、试验合格,关键项目编制专门的施工技术措施指导施工;对特殊作业实行签定制度等。
2.加强和规范送变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做好变电站施工和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理工作,对于确保送变电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电缆沟及明沟施工必须保证沟底排水坡度,禁止沟底积水,标高及墙体砌筑符合设计要求,沟中预埋件应先焊后埋,位置准确,无任何开裂现象。隐蔽工程(主接地网、电缆沟内电缆敷设、主变芯部检查等)具备覆盖条件后,书面通知监理组织检查验收,接到合格通知后方可覆盖。整个系统产品质量过硬,必须从每一道工序抓起,使每道工序的质量都符合规范标准,这样才能使整个建筑产品质量符合规范要求,用过程精品铸精品工程。对施工所要遵守的各种设计资料,以及技术资料、标准规范等质量文件进行审核,对工程所用图纸进行认真核查和签发,并保存记录。
3.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一切管理的根源都是对人的管理,要想实现一流的管理质量,必须保证有一流的管理人才。在目前建筑市场分包挂靠盛行的市场环境下,有些建筑企业为了保证业绩和维持生存,往往对工程质量疏于管理,或者根本就不具备完整的管理系统来保证质量控制的实施,从而导致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甚至会频繁出现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
4.工程竣工验收严格把关,加大检查复测力度
新安装的接地装置,为了确定其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在工程完工后,必须经过检验才能正式投入运行。运行过程中对接地装置应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接地线或接零线由于遭受外力破坏或化学腐蚀等影响,往往会有损伤或断裂的现象发生,因此为保证接地与接零的可靠,必须对接地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接地网,应及早安排开挖检查,务必在雷雨季节前将安全隐患消除。
三.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2.加强法律和社会监督
国家政府要加大各种送变电工程安全管理法律法律的完善,并根据电力行业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状况作出及时的制度规范更新,加强对工程安全控制的监督。最后,社会群体要加大对施工单位各种安全管理措施落实的情况进行监督,促进施工的安全化,规范化。
3.加强政策引导,认真做好送变电工程一线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要把加强一线施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将必要的安全培训考核作为进入工地务工的前提条件。同时,应严格实行建送变电工程企业关键岗位和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未持证者不得上岗,严禁私招滥雇和违法分包现象。另外,还应大力组建多工种、多专业劳务分包企业,使电力工程企业结构分类更趋合理。
四.进度管理
1.在合同签约阶段
2.加强计划管理,严格实行网络计划控制
项目的进行是—个动态的过程。因此进度控制随着项目的进展而不断进行。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在项目各阶段制定各种层次的进度计划,需要不断监控项目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承包商施工结合进度横道图、工程形象进度图。严格控制施工工期,根据工程进度情况。项目业主适时召开现场协调会.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对进度滞后项目及时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计划工期。
(一)抓好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正确估测完成的实际量,计算已完成计划的百分率;
五.结束语
加强送变电工程管理工作,改进工程管理中的具体方法,将工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对于保证工程的工期和质量,维护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子洲法伟析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年22期
[2]卫强谈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被引用1次)[期刊论文]《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27期
[3]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输电线路工程(7标)项目施工管理规划大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期刊论文]《广西电业》-2007年9期
[4]盘江董箐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管理回顾与总结(被引用1次)[期刊论文]《贵州水力发电》-2010年6期
[5]变电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学位论文],2011-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华北电力大学:项目管理
关键词无缝线路;焊缝探伤,Ⅱ区
0引言
无缝线路是与高速重载铁路相适应的轨道结构,我国目前的高铁及动车组行驶的轨道结构都属于无缝线路,在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行车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无缝线路基本代表了铁路轨道的发展方向。无缝线路不仅有利于改善行车条件,同时还可以比普通线路减少很多钢轨接头的打击力,但是无缝线路铝热焊缝的屈服强度只有母材的70%,由于铝热焊焊缝受多种条件的影响,小部分焊缝质量不达标,因此加强对铝热焊焊缝检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焊缝探伤概述
目前钢轨焊接方式主要有接触焊、气压焊和铝热焊,其中接触焊又分为工厂焊和现场焊两种。这些焊接方式在无缝线路中各占比例不同,以接触焊最多,铝热焊其次,移动气压焊随着现场接触焊技术成熟,占有比例会越来越少。因焊接设备、焊接材料、气温条件和操作工艺等因素都会影响焊接质量,因此焊接后必须对焊缝全部进行探伤验收,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焊缝的检查力度。目前《铁路线路修理规则》规定,每年必须用专用仪器对焊缝检查两遍(焊缝专指现场焊),而山区铁路小半径曲线过多,铝热焊和厂焊断轨概率相差不大,如何在完成现场焊两遍的情况下,对厂焊焊缝进行检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2SZT-8型钢轨探伤仪对焊缝轨底横向裂纹的探伤研究
1)焊缝轨底横向裂纹是钢轨伤损中一种常见的缺陷,一般呈“月牙型”扩展,且与轨底面垂直,在应力集中,养护不良,温差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下,极易发生钢轨横向断裂,严重危及行车安全。铝热焊接头轨底焊筋边沿或热影响区,接触焊热影响区钳口部位电击伤处容易产生轨底横向裂纹,裂纹与轨底面构成端角反射面,在探伤中前、后37°探头会各出现一次回波和前后两声报警(A型显示)。若是前后37°探头都同时发现则(B型显示)会在轨底线处出现规则的倒V型图形;
3)班组在现场作业时(特别是大站场,老杂轨地段)一定按标准调试前后37°探伤灵敏度,不能为了轨底锈蚀,坑洼出波而人为的去降低前后37°探伤灵敏度,应尽可能适当地提高前后37°探伤灵敏度,正线一般以出现轨底焊筋轮廓波,站线老杂轨地段轨底出现锈蚀坑洼波为宜,并随时根据轨面状态调整前后37°探伤灵敏度;
4)37探头能探测轨腰投影范围内的焊缝轨底Ⅱ区部位横向裂纹,凡在这个区域与轨底垂直的裂纹且深度超过3mm时,前后37探头都有良好的缺陷回波和B超图形显示,均可采用此方法定位定性。
3焊缝探伤的组织方式
1)除了日常路轨探伤仪对焊缝进行初步检查外,我们还专门安排SDW-900探伤仪器对焊缝进行精确检查。目前全国站段焊缝探伤人员普遍偏少,如何在完成现场焊一年两遍的精确探伤的情况下,在对重点线路进行探伤,是值得一个研究的问题;
4结论
参考文献
[1]闫海涛.SC325型可动心道岔尖轨的探伤方法[J].铁道标准设计,2007(9).
[2]康振海,王民献,陈辉.铁路道岔钢轨压型段超声波探伤[J].铁道技术监督,2008(6).
[3]李锦,刘景利.钢轨铝热焊焊缝边缘伤损的超声波检测技术[J].铁道建筑,2009(9).
[4]李锦,牟国义,马铁雷.钢轨探伤漏检螺孔裂纹的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J].铁道建筑,2010(11).
[5]史宏章,任远,张友鹏,田铭兴.国内外断轨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与研究[J].铁道运营技术,2010(4).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防雷;措施;方法;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得到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计算机、RTU以及一些其他的自动化设备被应用到电力系统中,我们指导微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只有几伏,工作电流十分微弱,正是如此其对外界的干扰抵抗十分弱。再加之,由雷电带来的瞬变磁场十分强,对于微电子器件产生的干扰很大,严重的甚至直接损坏微电子设备,给电力系统带来损失。近几年,尽管电力企业在不断的采取措施加强对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但是雷害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所以加强电力系统防雷措施的研究和探讨还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于雷电侵入波产生的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一般而言,电力企业对于雷电侵入波产生的过电压的保护是通过避雷器以及避雷针来实现的,这两者相配合的实现了对进线段的有利保护,效果比较好。通过对进线段的保护,可以利用其阻抗限制雷电流幅值,以及利用其电晕衰耗来达到降低雷电波陡度的目的,再在进线段上安装避雷器,通过避雷器的作用可以使得电流不超过绝缘配合所要求的数值,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实现第一道防雷。
三.对于UPS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感应雷或沿电源线进入室内的雷电侵入波会使电源电压急骤升高,从而导致UPS及后接设备损坏。有些UPS中尽管装有压敏电阻,但还是很难保护自己及后接微电子设备。对电源,可靠有效的防雷方法是采用四级保护。每一级用三极气体放电管,将大的雷电限制到后续保护系统可允许的范围;第二级用限流模块;第三级用压敏电阻;第四级用TVS管,使输出的箝位电压达到规定的要求。采用上述四级保护后,UPS或被保护电源一般不会因雷击而损坏。
四.对于载波机过电压的保护措施
载波机遇雷击易损坏的部分通常为电源盘、用户话路盘及高频电路盘。高频电路盘上通常装有放电管,具有一定的耐雷水平;电源部分可采用上述电源过电压保护方式;用户话路盘由于铃流电压与通话电压不一致需要在保护装置设计上精心考虑,使之在两种不同电压下均能有效的地保护用户话路部分最好的办法是将保护器件置于载波机内,考虑到实际情况,外置保护模块应设计考虑得周全一些。为了有较好的防雷效果,我们在防雷时可以使用Modem、程控交换机通信线、用户话路盘以及信号线来实现四级保护,同时可以安装自动报警装置。
五.接地电阻与屏蔽
1.接地。合理的接地设计是整个电力系统防雷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会有构筑物接地、配电系统及强电设备接地、计算机自控系统接地等三种接地方式,因此,科学设计,使得这三种接地方式之间互相配合,有助于大大降低雷击通过接地网络对系统的毁坏。以计算机自控系统为例,一般采用系统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等几种接地方式。在防雷措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接地方式合理的组合,使得接地电阻值最小,取得最佳的效果。防雷接地是为防雷保护需要而设,以降低雷电流通过时的地电位升高,因此良好的接地是防雷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接地电阻值越小过电压值越低。因此,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降低接地电阻。在接地时要尽量的减低电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深埋式接地极,如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可用深井式或深埋式接地极;填充电阻率较低的物质或降阻剂。如附近有可以利用的低电阻率物质可以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敷设水下接地装置,如杆塔附近有水源,可以考虑利用这些水源在水底或岸边布置接地极,可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泄流能力。
2.屏蔽。为了达到减少雷电电磁干扰的目的,主控楼、通信机房的建筑钢筋、金属地板均应相互焊接,形成等电位法拉第宠。设备对屏蔽有较高要求时,机房六面应敷设金属屏蔽网,将屏蔽网与机房内环行接地母线均匀多点相连。架空电力线由站内终端杆引下后应更换为屏蔽电缆;室外通信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要接地;对于既有铠带又有屏蔽层的电缆应将铠带及屏蔽层同时接地,而在另一端只将屏蔽层接地。电缆进入室内前水平埋地10m以上,埋地深度应大于0.6m;非屏蔽电缆应穿镀锌铁管并水平埋地10m以上,铁管两端应良好接地。若在室外入口端将电力线与铁管间加接压敏电阻,防雷效果会更好。
六.综合性防雷措施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部分,而输配电系统也是容易遭受到雷电袭击的部位之一。因此,做好配电系统的防雷措施,是整个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环节。虽然目前大多都会在配电系统的进线处安装避雷器,避雷带等防雷器件,但是,经过很多次实践证明,单一的防雷措施或者是防雷器件难以真正保障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当雷击降下时候,建筑物的自控设备的电源机盘依然会受到电击而产生损坏。在对配电系统防雷时候,要据实际情况做好多级防护措施。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地网的改造,我们可以在容易受到雷击的部位安装ZGBZ-Ⅱ型载波机过电压保护器、DGBZ-Ⅱ型电源过电压保护器、MGB-Ⅰ型Modem过电压保护器和XGBZ-Ⅱ型信号线过电压保护器。通过工作实践证明了其作用是十分有效的。
七.结束语
我们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电力系统自动化防雷工作的必要性,但是与此同时我们所研究的防雷措施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对于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防雷工作而言它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整个电力系统防雷以及安全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而且可以肯定的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我们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必须正确看待,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法。同时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学习探讨新的技术措施,不但的将得出的新方法以及新技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相信防雷工作一定会提到一个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