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逻辑判断选言命题的含义及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中的必然性推理是常考题型之一,其中选言命题是逻辑判断必然性推理中必须掌握的考点,了解并学习选言命题的含义以及解题技巧尤为重要,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对该类考题应付自如,轻松得分。

首先,选言命题是指一个命题下多个判断的句子,并且满足多个判断至少有一个成立。如在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中,选言命题通常只下两个判定,我们以P或Q的形式来表示。例如:发展绿色经济或者有助于保护生态(P),或者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Q),可简单的表示为P或Q。简单的说,也就是发展绿色经济有助于保护生态(P)和发展绿色经济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Q)两者至少有一个成立。

其次,我们来剖析一下选言命题的解题技巧,也就是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

1.当P或Q为假时,则可推出P假并且Q假。

2.当P或Q为真时:

(1)其中若P为假,则Q为真;若Q为假,则P为真,即其中一个支命题为假,则另一个支命题必为真。

(2)其中若P为真,则Q不确定真假;若Q为真,则P不确定真假,即其中一个支命题为真,则另一个支命题不确定真假。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巩固一下选言命题的解题技巧。

若“阿涛能考上北大,或者阿杰能考上北大。”为真,且阿涛没有考上北大,那么下列哪项判断为真

A.阿杰考上了北大

B.阿杰没有考上北大

C.两人都没考上

D.不能确定

【中公解析】答案:A。题干指出阿涛能考上北大(P)或者阿杰能考上北大(Q)为真,即P或Q为真,且其中阿涛没能考上北大(非P),即P为假。根据选言命题推理规则可知:当P或Q为真时:其中若P为假,则Q为真;若Q为假,则P为真,可推知,P为假时,Q一定为真,即阿杰一定考上了北大。锁定答案A项。

所以,这道题选择A。

通过对这道例题的讲解,相信大家对选言命题的含义以及解题技巧有了更通透的理解,希望各位考生勤加练习,多加思考,掌握本质,举一反三!

THE END
1.马克思主义对“存在即合理”命题理解的纠偏然而世人已经熟悉“存在即合理”的叫法,将其改变意味着更新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很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暂时能做的,是理清这个命题的根本含义,即使简要命题的语言有歧义,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也不会因为语言表述的更改而有所改变。 二、对“存在即合理”命题的正确理解https://www.fx361.com/page/2019/0117/6296632.shtml
2.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解答一 举报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内容,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我觉得选这两个,答案还有一个是: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但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不适应该是人民群众吗!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616312ccc3daf1f582dfde11ec151345.html
3.命题的含义是什么许博利:任一命题必有其真值,也称这个命题的值。既然是命题了,那它必有一个确定的真值,不管这个真值为真还是为假。当一个陈述句能够分辩其值的真假时(也就是说,总可以肯定是其中的某一个),它就是命题,即使我们不知道它是真还是假。另外要理解命题常量、命题变元及指派的含义。复合命题就是一些原子命题 http://m.ye-su.cn/yy/yvtynayytd9dvty2dy.html
4.定义和命题教案7篇(全文)6.让学生经历“命题”这个名词的定义产生过程,进一步了解命题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命题的含义,能够区分“命题”与“正确的命题(真命题)”; 2.理解命题的结构,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3.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发现探究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rmbwjki.html
5.教心学重点5.学习策略与不同类型的学习含义: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 例子:直径的概念,经过圆心连接圆上两点的线段。学习这句话就是概念的学习。 直角三角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3)命题学习 含义: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 例子: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三角形。 区分概念和命题: http://www.cqwenbo.net/wap_doc/16870853.html
6.《理解与表达》参考资料(答案)A01阅读阐释 正解 误读 反误 正误 真误读 假误读 个性 化理解 答案: (命题立意:训练学生根据整体文意理解关键词及其相互之间关 系的能力;既承上课对关键词的提取理解,又为本课以思维能力为主 的训练进行铺垫) 2.根据文意,解释“正解”在文中的含义,并简述理由。 答案:文中“正解”的含义有三点。第一,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09/5122313244002342.shtm
7.专题三考点2命题点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答案 含义:①鄂温克人久远的历史;②丰富的精神世界;③未来的发展。 原因:“我”是外来游客,来去匆匆。 情感:对鄂温克民族的尊重。(6分) 解题思路 分析“这河的深奥”的含义,要回到原文,看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文章主要写的是根河的特点以及鄂温克人的历史、精神世界、生活状态等,从这些方面分析“这河的深奥”https://www.tesoon.com/resource/detail?rid=85439
8.含义原初性与宪法忠诚法信尽管对于原旨—如同上述伯曼根据客体分类所展示的那样—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在这个“原初时刻”的基本立场上并无异议。 2.条款含义命题,意指宪法的语义内容是由宪法条款的原初公共含义所赋予。在索罗姆看来,宪法的制定并非是单个人而是集体的产物,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有不同的意图和主张。但是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44141&libid=0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