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每周一测(2021.9.10)

1.关于中国古代货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时的“布币”,也叫“铲币”

B.我国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币”

C.“孔方兄”指的是圆形方孔铜钱

D.“开元通宝”铜钱始铸于唐太宗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A项:布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从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A项正确,排除。B项:贝币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式,也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货币。贝币是指先秦时期以海贝充当原始货币。出土发现早在夏晚期,贝币已得到使用,商周时代则更为普遍了。商代常见的是一种齿贝,背面往往磨平,或钻一穿孔,便于携带,学名为货贝。B项正确,排除。C项:古代的铜钱是一种辅币,一千个为一贯。在铸造时为了方便细加工,常将铜钱穿在一根棒上,为了在加工铜钱时铜钱不乱转,所以将铜钱当中开成方孔。后来人们就称钱为“孔方兄”,有时候寓指拜金主义。C项正确,排除。D项:开元通宝是唐代铸造的一种铜质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唐初沿用隋五铢,轻小淆杂。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不是始于唐太宗时期。D项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

2.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及改革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A.戊戌变法——推行君主立宪制

B.桑弘羊改革——盐铁专营,铸币权归中央

C.王安石变法——推行一条鞭法,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并选错误项。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的改革,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由桂萼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将“一条鞭法”推广到全国。一条鞭法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改变了历代“赋”与“役”平行的征收形式,统一了役法,简化了赋役制度,标志着赋税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C项对应错误,当选。因此,选择C选项。

3.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以及载入史册的战役,下列战役与主要人物匹配正确的是:

A.昆阳之战——刘演、王莽

B.猇亭之战——刘备、孙权

C.桂陵之战——邹忌、庞涓

D.宛城之战——曹操、袁绍

【答案】B

4.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欧洲大陆的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

B.宗教改革运动

C.珍珠港事件

D.水门事件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A项:1773年12月16日发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是一场由波士顿“自由之子”所领导的政治示威事件。示威者们乔装成印第安人的模样潜入商船,将东印度公司运来的一整船茶叶倾入波士顿湾,以此反抗英国国会于1773年颁布的《茶税法》。B项:宗教改革运动是欧洲16、17世纪前后兴起的一场基督教社会改革运动,以反对教会的极端统治、宗教教义的异化和教会组织对民众的压迫而闻名。C项:偷袭珍珠港是指由二战时期日本政府策划的一起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军事事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D项:水门事件或者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只有B项符合题意。因此,选择B选项。

①改革开放政策实施

②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③香港正式回归

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答案】A

6.下列称呼与其指代的人群对应错误的是:

A.宰相——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B.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

C.谥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D.耄耋——对八九十岁的老年男性的称呼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并选错误项。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后世给予或褒或贬或明的称号,始于西周。而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叫做庙号。庙号起源于商朝,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C项说法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7.下列关于我国文化知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兄弟或姊妹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叔、仲、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叔”是老二,“仲”是老三,“季”是最小

B.农历二十四节气歌中,“秋处露秋寒霜降”中的“露”对应的是“寒露”节气

D.《荀子》有言:“耆艾而信,可以为师。”古时称60岁为耆,50岁为艾。

8.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饮茶的习惯,国内较早关于茶叶的研究来自唐代陆羽的《茶经》,茶叶按其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不发酵、半发酵和完全发酵茶。以下属于半发酵茶的是:

A.福建安溪铁观音

B.庐山云雾茶

C.西湖龙井茶

D.安徽祁门红茶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A项:半发酵茶别名乌龙茶,即青茶,在制茶过程中通过日晒等工艺将茶叶中所有的叶绿素破坏掉,用特殊工艺使之发酵,发酵程度在20%至70%之间。其著名的品种有武夷岩茶、大红袍、铁观音、冻顶乌龙茶等。福建安溪铁观音属于半发酵茶。A项正确。BC项:不发酵茶,指未经发酵,采用高温杀青而保持原有绿色的茶叶。其著名品种有:西湖龙井,峨眉雪芽,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茶等。庐山云雾茶、西湖龙井茶都属于不发酵茶。BC项错误。D项:完全发酵茶是100%为发酵的茶叶,因冲泡后之茶色呈现鲜明的红色或深红色,极具特色,又称之为红茶。著名品种有:祁红、滇红、宜红等。安徽祁门红茶属于完全发酵茶。D项错误。因此,选择A选项。

9.下列人物与其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A.蒲松龄——《儒林外史》

B.叶圣陶——《稻草人》

C.扁鹊——《伤寒杂病论》

D.刘向——《资治通鉴》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项:《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它是一部讽刺科举的小说,蒲松龄著有《聊斋志异》。A项对应错误。B项:《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于1923年出版,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该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之一。B项对应正确。C项:《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的著作,扁鹊的主要贡献有“四诊法”。C项对应错误。D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的著作,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时期到五代时期的历史。《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D项对应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10.关于宋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B.宋词是在宋代盛行的文学体裁,句子可长可短,按其长短规模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作者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作者都是婉约派词人

D.“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说的是官渡之战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项:“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北宋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A项错误。B项: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它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宋词按长短规模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代表人物主要有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婉约派词人柳永、李清照。B项正确。C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宋代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C项错误。D项:“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的是赤壁之战。D项错误。因此,选择B选项。

11.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壁赋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述的人物是诸葛亮

B.“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红楼梦中对晴雯的判词

C.“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是雪莱说的

D.历史上的“约法三章”是由刘邦先提出来的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A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三国时期,士人均以峨冠博带、羽扇纶巾为时尚,羽扇,即用鸟羽制成的扇子。纶巾,古时的一种头巾名,以丝带编成,一般为青色。“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联系上下文可知,词中说的是周瑜,只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深入人心,才容易被误会为诸葛亮。A项说法错误。B项:“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是《红楼梦》中晴雯的判词,它概括地写出了晴雯的出身、为人和命运。B项说法正确。C项:“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C项说法正确。D项:“约法三章”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是秦末农民战争中,汉高祖刘邦进入关中后的政策,赢得百姓民心。D项说法正确。因此,选择A选项。

12.关于宋四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蔡襄的《荔枝谱》被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

B.“米书超逸入神”这个评价中“米”指米芾

C.黄庭坚的《诸上座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D.苏轼的《黄州寒食帖》为楷书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这四个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成就最高,故称“宋四家”。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代表作《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是行书作品。D项错误。因此,选择D选项。

13.下列长篇小说与创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A.《复活》——托尔斯泰

B.《浮士德》——歌德

C.《德伯家的苔丝》——狄更斯

D.《悲惨世界》——雨果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长篇小说,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他的故乡道塞特郡是他一生的居所,也为他的大部分小说提供了一个外部的蓝图。狄更斯代表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双城记》《远大前程》《老古玩店》《大卫·科波菲尔》等。C项错误。因此,选择C选项。

14.下列哪项中“竹”的含义与其他三个不一样:

A.金石丝竹

B.势如破竹

C.罄竹难书

D.梅兰竹菊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项:金石丝竹,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出自《庄子·外篇·骈拇》:“多于聪者,乱五声,淫六律,金石丝竹黄钟大吕之声非乎而师旷是已。”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B项:势如破竹,意思是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竹即指竹子。C项:罄竹难书,指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竹指的是竹子。D项:梅兰竹菊是指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同时也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竹指的就是竹子。A项中“竹”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一样。因此,选择A选项。

15.我国有着悠久的酒文化,下列关于酒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

B.酒的种类有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米酒、药酒等

C.医用酒精是一种保健饮料,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

D.杜康、欢伯、忘忧物等都是酒的别称

【解析】本题考查酒文化。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A项正确。酒的种类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米酒、药酒等。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黄酒是中国的民族特产;药酒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B项正确。食用酒是一种保健饮料,能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祛风湿。医用酒精用于伤口消毒,会对上消化道有强烈的灼伤,特别是食道和胃,严重的有致命的风险,不能饮用。C项错误。我国古代有很多酒的别称。例如:杜康、欢伯、杯中物、金波、忘忧物、般若汤等。D项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

16.下列有关我国第一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天问一号”是我国首个自主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航天器

B.第一颗原子弹于1967年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是我国首枚人造地球卫星

D.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

17.下列诗句中的光现象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A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该句意为: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诗句中“影”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B项:“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彭蠡湖中望庐山》。该句意为: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本质是光的折射,由于各色光波长不同,因此折射的角度不同。C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折射而成的像,是光的折射。D项:“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出自唐代储光羲的《钓鱼湾》。潭清疑水浅,觉得水变浅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BCD三项都为光的折射。因此,选择A选项。

18.下列关于激光的表述错误的是:

A.眼科医生常使用激光技术进行近视矫正手术

B.条码扫描器可以利用红外线或者激光进行扫描

C.激光武器可全天候作战,不受大雾、大雪等天气的影响

D.CD唱片利用激光束扫描,通过光电转换重现语言和音乐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并选错误项。A项,激光矫正视力手术是一种治疗近视的激光手术,目前在矫正近视中得到医生的广泛应用,A项说法正确。B项,条码扫描器是用于读取条码所包含信息的阅读设备,利用光学原理,把条形码的内容解码后通过数据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传输到电脑或者别的设备,普通的条码阅读器通常采用以下四种技术:光笔、CCD、激光、影像型红光。B项说法正确。C项:激光武器的缺点是不能全天候作战,受限于大雾、大雪、大雨,且激光发射系统属精密光学系统,也受大气影响严重,如大气对能量的吸收、大气扰动引起的能量衰减、热晕效应、湍流以及光束抖动引起的衰减等。C项说法错误。D项,激光唱片简称“CD”,是利用激光束扫描,通过光电转换,重现语言和音乐的唱片。D项说法正确。因此,选择C选项。

19.下列关于天文历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钟,自转速度一成不变

B.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

C.日全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被地球遮住的天文现象

THE END
1.宋人是如何品茶的?宋代(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茶文化繁荣时期,也是茶道礼仪与精神内涵高度发展的时代。宋人不仅创造了诸多精美的茶具,还发明了点茶法,将饮茶从普通的日常饮品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象征。通过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窥见宋代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宋人品茶的细腻与讲究。 https://www.jianshu.com/p/63ce28c68e89
2.宋代金华书院茶文化:儒风雅韵与茶道精神中国的书院在宋代达到了鼎盛。宋代书院盛时发展到四百余所,成为儒家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和教育的中心。当时全国著名的书院有紫阳、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嵩阳等,这些书院大都盛行茶道,书院茶文化由此兴起,成为宋代茶文化的中心。因为宋代的理学有着一定的发展,书院茶文化还因此与理学挂上了勾。 http://jhwcw.zjol.com.cn/wcnews/system/2024/11/28/034821831.shtml
3.宋代茶文化概述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宋代的茶文化以煮茶、品饮和赏析为主要特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貌。 1. 煮茶艺术 宋代的煮茶艺术追求简洁、雅致,注重水质和火候。士人们常用竹制或陶制器具来烹泡清香可口的龙井、碧螺春等名优绿茶。他们注重掌握好火候,使得每一杯都能保持恰到好处的https://www.coffee.cn/tea/post/148371.html
4.宋朝茶道的茶具宋朝茶道的茶具有哪些它被用来沏茶和品茶,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而松庭杯则是一种酒具,用于盛放酒类饮品。它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形状较小巧,适合单人饮用。松庭杯在宴会、聚会等场合中常被使用,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总的来说,松庭龙吟和松庭杯在材质、用途和形状上有明显的区别,分别代表了茶文化和酒文化的不同方面。https://www.gztep.com/qi-ta-cha/87034.html
5.黄桷垭老街的故事丨千年涂山窑瑰宝黑釉瓷作为当时古驿道的一个驿栈,来自黔滇桂等地的商贾促使这里成为了一个商业繁华的聚集地,当时老街因陶瓷制品已声名远扬,黔滇桂籍商人来此采购陶瓷制品运回原籍,也促进了贵州酒文化和云南茶文化的发展。还有一些长江流域的商人来这里购置陶瓷,贩运到当地甚至远销出国,其中涂山窑烧制的“天目瓷”就远销日本。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2734&newsId=4769067
6.北京艺术品集团关于艺术品的交易细则3、中国茶文化 茶,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再由明代的演进迄今,经历数千年的历史可以说,茶,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脚步一路走来。茶,这种古老而文明的饮品,已经不是唐宋时达官显贵们身份的象征,如今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我国人民日常最受欢迎的饮品。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是密不可分,息息相关的。无论http://www.bybank.net.cn/news/94.html
7.2022年茶艺师(初级)特种作业证考试题库及答案本文提供了2022年茶艺师(初级)模拟考试的部分试题及答案,涵盖了茶的历史、冲泡技艺、茶具知识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考生备考。试题涉及了茶的品种、冲泡技巧、茶馆服务流程等内容,强调了茶文化的实践应用和专业知识。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题库来源: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公众号小程序 https://blog.csdn.net/zd0618/article/details/123884104
8.新中式酒馆,日茶夜酒,曲水流觞的酒馆发现了一家很特别的新中式酒馆,它不仅有着白天优雅的茶文化,还有晚上的酒文化。这家酒馆将宋朝的曲水流觞文化巧妙融入其中,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酒宴之中。白天,酒馆的氛围宁静优雅,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宋朝的茶文化。店内摆放着精美的茶具,淡雅脱俗到了晚上,变得更有氛围感!这家新中式酒馆,日茶夜酒,曲水流觞的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16578309?bizType=29
9.宋代文化(精选十篇)“强拈茶碗对梅花, 应是花神笑我多。” (吴芾, 《梅花下饮茶又成二绝》) “不置一杯酒, 惟煎两碗茶。须知高意别, 用此对梅花。” (邹浩, 《同长卿梅下饮茶》) 玉洁冰清的梅花与玉骨冰肌的佳茗相映成趣, 茶的清香在梅花的暗香浮动之中更加令人陶醉, 两种脱俗的意象融合, 使得品茶之事更为高雅, 文人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rkokk8.html
10.茶之道,心也】 [元]周密《癸辛杂识》前集,也说:“长沙茶具精妙甲天下,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凡茶之具悉备,外则以大缕银合贮之。赵南仲丞相帅潭日,尝以黄金千两为之,以进上方。”【转引自朱自振、沈汉:《中国茶酒文化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40页。】 《帝京景物略》则说:明世宗嘉靖年间(1522~https://www.douban.com/note/225844351/
11.中国古代的茶文化4.ppt(《十国春秋·南唐元宗本纪》) 宋代茶叶生产技术中心的南移建安茶书的撰写 根据朱自振先生的研究统计 25种宋代茶书书目中 属于建安地方性的茶书 丁谓《北苑茶录》、周绛《补茶经》、蔡襄《茶录》、宋子安《东溪试茶录》等14种 占可知宋代全部茶书的56%(《中国茶酒文化史》,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大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7/0124/86568592.shtm
12.酒与茶:两种文化符号的比较研究酒和茶是人类发现、发明后加以制造利用,又反过来对人类自身产生重大影响的两种饮品,它们都是人类的物质消费品,但人却因为消费而对它们产生了精神、生理上的依赖。在中国古代,酒和茶都与社会文化发生了程度和范围不等的关联,成了中国文化中两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具有不同的文化认同能力。并且酒与茶也在人们的社会历史、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sdm.htm
13.诗酒趁年华”——以“诗酒茶”历史经典产业集群发展赋能温州文旅深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酒总是与吟诗作对相伴的,因此,温州的茶、酒文化也随着山水诗而流传至今。一方面,温州茶文化源远流长。温州自古产茶为盛、饮茶成风。《唐书》有载,浙产茶10州、55县,其中温州独占4县(今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宋朝官方共钦定13个茶场,平阳位列其中,并设有专管茶叶的机构。清朝瓯茶https://www.wzu.edu.cn/info/1321/81137.htm
14.苏东坡以茶喻德民间习俗 婚嫁文化 传统礼仪 美食文化 茶文化 酒文化 传统服饰 传统建筑 民间工艺 生辰测算 家居布局 黄历查询 吉日查询 周公解梦 号码吉凶 礼记 风俗通义 论衡 齐民要术 风土记 茶经 酒谱 世说新语 宅经 三命通会 滴天髓 八字提要 伤寒论 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广告https://ms.httpcn.com/info/html/202035/TBPWRNRNME.shtml
15.《一茶千载》全文免费在线阅读–起点女生网手机版茶文化起源于茶最初是由古代中国人发现并利用的,主要用于食用和药用,夏朝就开始有茶的出现。 唐朝时期:唐朝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陆羽的《茶经》在这一时期出版,系统阐述了茶叶的起源、采制工具、品种与制法、烹饮茶具、煮茶方法等,对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朝时期:宋朝时期,茶叶成为一种商品,广https://m.qdmm.com/book/1039578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