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捷智·机敏颖悟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原文】剪彩成花,青阳①笑之。人工则劳,大巧自如。不卜不筮,匪虑匪思。集“敏悟”。

【注释】①青阳:指春天。

【译文】人工的剪纸再美丽,也比不上大自然的天然美景。人的思虑再周全,也难以预料上天的冥冥安排。智者有时候不算、不卜、不思、不虑,只是靠当时的机敏领悟来作出反应。集此为“敏悟”卷。

司马遹【原文】司马遹晋惠帝太子遹①。自幼聪慧,宫中尝夜失火,武帝登楼望之,太子乃牵帝衣入暗中。帝问其故,对曰:“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可令照见人主。”时遹才五岁耳,帝大奇之。尝从帝观豕牢②,言于帝曰:“豕甚肥,何不杀以养士,而令坐费五谷?”帝抚其背曰:“是儿当兴吾家。”后竟以贾后谗废死,谥愍怀。吁,真可愍可怀也!〔评〕此智识人,何以不禄?噫!斯人而禄也,司马氏必昌,而天道僭矣。遹谥愍怀。而继惠世者,一怀一愍,马遂革而为牛③,天之巧于示应乎?

【注释】①晋惠帝太子遹:司马通,晋惠帝长子,少聪颖,及长不好学,为晋惠帝皇后贾南风所忌,废为庶人,后害死。②豕牢:猪圈。③马遂革而为牛:晋惠帝死后,琅玡王司马遹在建康即位,建立东晋。但司马遹是其母与一姓牛小吏私通所生,所以说“马遂革而为牛”。

【译文】晋惠帝的太子叫做司马遹,从小就聪明异常。晋武帝时,一天夜里宫中发生了大火,武帝登楼观看火势,司马遹拉着武帝的衣角,让武帝隐身在暗处。武帝问司马遹原因,司马遹说:“夜色昏暗,火场一片混乱,需要小心防范意外发生,皇上不应站在火光映照、每个人都能看得见的地方。”这时司马遹才五岁,武帝感觉非常惊异。还有一次,司马遹随同晋武帝去检查猪圈,他指着满栏的肥猪对晋武帝说:“这些猪已经养得非常肥了,为什么不杀了来犒劳将士,反让它们白白浪费粮食呢?”武帝听后,抚摸着太子的背说:“这个孩子日后必定能使我家兴旺。”没想到日后惠帝却因贾后的谗言使太子惨死,谥号“愍怀”,真是一位值得怜悯、值得怀念的太子啊!〔评译〕太子智慧过人,可是怎么会如此短命啊?唉!如果太子能活得长些,司马氏必定会昌盛。然而,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是不是会违犯天道运行的正常规律呢?司马遹谥号愍怀,而惠帝死后,继承帝位的竟然分别是怀帝和愍帝。司马氏最后为牛氏所取代,难道是上天的安排,早就已经巧妙地显示出来了吗?

文彦博司马光【原文】彦博幼时,与群儿戏,击球,球入柱穴中,不能取,公以水灌之,球浮出。司马光幼与群儿戏,一儿误堕大水瓮中,已没,群儿惊走,公取石破瓮,遂得出。〔评〕二公应变之才,济人之术,已露一斑。孰谓“小时了了①者,大定不佳”耶?

【注释】①了了:聪明。

【译文】文彦博幼时常和同伴一起玩球,有一次球儿滚入洞中拿不出,文彦博就提水灌洞,不久球就浮出洞口。司马光和同伴嬉戏时,有个玩伴不小心失足掉入大水缸中,眼看就要淹死,大家惊慌得一哄而散。只有司马光不慌不忙地拿起一块大石头把水缸打破,救了那小孩。〔评译〕文彦博和司马光应变的才能和救人的机智,在年幼之时就已初露端倪,谁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一定就没有贤能的”呢?

王戎【原文】王戎年七岁时,尝与诸小儿游,瞩见道旁李树,有子扳折,诸小儿竞走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试之果然。〔评〕许衡①少时,尝暑中过河阳,其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曰:“人亡世乱,此无主矣。”衡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边批:真道学。)合二事观,戎为智,衡为义,皆神童也。

【注释】①许衡:元时著名学者,博学多才,慨然以道为己任。

【译文】晋朝人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同伴玩游戏,看到路旁有棵李树果实累累,同伴们都争相攀折,唯有王戎留在原地不动。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李树就种在路旁,往来的路人竟然没有人摘采,可知李子一定是苦的。”众人不相信,尝后证明王戎所言不虚。〔评译〕元朝人许衡年轻时,曾经在夏天经过河阳,路旁有棵梨树,同伴们都争相摘食,只有许衡独自坐在树下乘凉。人们问他原因,许衡回答说:“梨不是我的,就采摘果实,不可以。”人们说:“现在兵荒马乱,这是没有主人的梨树。”许衡说:“梨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边批:这是真正的道学。)从王戎和许衡的故事来看,王戎不摘梨是因为聪明,许衡不吃梨是因为行为处世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两个人都是神童。

曹冲【原文】曹冲,自幼聪慧。孙权尝致①巨象于曹公。公欲知其斤重,以访群下,莫能得策。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一较可知矣。”冲时仅五六岁,公大奇之。【注释】①致:赠予。

【译文】曹冲从小聪明。有一次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有多重,问遍所有官员都想不出秤大象的方法。一旁的曹冲突然说:“不如把大象牵到船上,刻下船身吃水的水痕,再换载其他已知重量的物品,等船身吃水到原来水痕时,就可算出大象的重量。”当时曹冲只有五六岁,曹操听了十分惊奇。

怀丙【原文】宋河中府①浮梁②,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③张焘以闻,赐之紫衣④。

【注释】①河中府:今山西永济。②浮梁:浮桥。③转运使:官名,掌军需粮饷、水陆转运。④紫衣:唐以后,朝廷以赐僧人紫色袈裟表示荣宠。

【译文】宋朝时河中府曾经建了一座浮桥,并铸了八头铁牛来镇桥,一头铁牛的重量有上万斤。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毁了浮桥,铁牛也沉入了河底。官员招募能让铁牛浮出水面的人。有个叫怀丙的和尚用两艘装满泥土的大船,将铁牛固定在中间,用钩状的巨木钩住牛身,然后慢慢地除去两船中的泥土,船身的重量减轻,自然就会浮起来,连带也将铁牛钩出了水面。转运使张焘听说之后,赐给和尚一件紫色袈裟以表嘉奖。

梁武帝【原文】台城①陷,武帝语人曰:“侯景必为帝,但不久耳。破‘侯景’字乃成‘小人百日天子’。”景篡位,果百日而亡。

【注释】①台城:南朝谓朝廷为台,故称宫城为台城。

杨修【原文】杨修为魏武①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②。魏武自出看,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便令坏之,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之,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薹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③否?”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俟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于字为‘好’;薹臼,受五辛④之器,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叹曰:“吾才去卿乃三十里。”操既平汉中,欲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操出教,唯曰:“鸡肋。”外曹莫能晓,杨修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殊可惜,公归计决矣。”乃私语营中戒装⑤,俄操果班师。〔评〕德祖⑥聪颖太露,为操所忌,其能免乎?晋、宋人主多与臣下争胜诗、字,故鲍照多累句,僧虔用拙笔,皆以避祸也。

【注释】①魏武:曹操。②始构榱桷:刚开始搭椽子。③解:了解,懂得。④五辛:各种辛辣的食物。⑤戒装:整理行装。⑥德祖:杨修字德祖。

丁谓【原文】广州押衙崔庆成抵皇华驿,夜见美人,盖鬼也。掷书云:“川中狗,百姓眼,马扑儿,御厨饭。”庆成不解,述于丁晋公①,丁解云:“川中狗,蜀犬也;百姓眼,民目也;马扑儿,瓜子也②;御厨饭,官食也。乃‘独眠孤馆’四字。”

【注释】①丁晋公:丁谓,时贬于崖州。②马扑儿,瓜子也:马扑为掴,掴与瓜音近。

【译文】广州有个叫崔庆成的押衙抵达皇华驿站后,晚上碰到美丽的女鬼,女鬼丢了张字条给他,上面写着:“川中狗,百姓眼,马扑儿,御厨饭。”崔庆成看不懂,拿去请教丁谓。丁谓解释说:“川中狗就是蜀犬,合为‘独’;百姓眼就是民目合为‘眠’;马扑儿是瓜子合为‘孤’;御厨饭就是官食,合为‘馆’。是‘独眠孤馆’四字。”

刘伯温【原文】高祖①方欲刑人②,刘伯温③适入,亟语之梦:“以头有血而土傅之,不祥,欲以应之。”公曰:“头上血,‘眾’字也,傅以土,得众且得土也,应在三日。”上为停三日待之,而海宁降。

【注释】①高祖:明太祖朱元璋,谥高皇帝。②刑人:处死人。③刘伯温:刘基,字伯温,官至御史中丞、太史令,封诚意伯。【译文】明太祖想要杀死犯人,恰好刘伯温入宫来,于是太祖急忙把梦到的内容告诉他:“满脸泥土,并且流血不止,不是吉兆,想杀死刑犯以应验梦中血兆。”刘伯温说:“头上有血是‘眾’字,有泥土表示得到土地,能得到众人的心再得到土地,那么在三天之内必定会有好消息传来。”三天后,盘踞海宁的张士诚军队果然投降了。

占状元【原文】孙龙光状元及第,前一年,尝梦积木数百,龙光践履往复。既而请一李处士①圆之,处士曰:“贺郎君喜,来年必是状元。何者?已居众材之上。”郭俊应举时,梦见一老僧着屐。于卧榻上蹒跚而行。既寤,甚恶之。占者曰:“老僧,上座也;着屐于卧榻上,行屐高也;君其巍峨②矣。”及见榜,乃状元也。

【注释】①处士:学问高但没有做官的人。②巍峨:高大的样子。

【译文】孙龙光状元及第的前一年,曾经梦到数百根木头,自己穿着鞋来回在上面走。请李处士替他圆梦,李处士说:“恭喜郎君,来年一定高中状元。为什么?你已经位于众材之上了。”郭俊参加举人考试的时候,曾经梦到一位穿着木屐的老和尚,在床上来回地走动。醒来后感觉非常讨厌。解梦人说:“老僧代表高位,穿着木屐在床上走动代表屐(技)高,先生考试一定能够名列前茅。”等到放榜之时,郭俊果然高中状元。

剃髭剃发【原文】宋李迪美须髯①,御试②日,梦剃削俱尽。占者曰:“剃者,替也,解元是刘滋,今替滋矣。”果状元及第。曹确③判度支,亦有台辅之望,或梦剃发为僧,心甚恶之,有一士善占梦,确召而诘之。此士曰:“前贺侍郎,旦夕必登庸;出家者,剃度也,度、杜同音,必代杜为相矣。”无何。杜相④出镇江西,而确大拜。

【注释】①须髯:胡须。②御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即殿试。③曹确:唐懿宗时同平章事,居位六年,有雅望。④杜相:杜审权,懿宗立,进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镇海军节度使。

【译文】宋朝人李迪蓄有一把漂亮的胡须,殿试那天梦到胡须全被人剃光了。占梦人说:“剃者,替也,今年解元是刘滋(留髭),先生一定能替刘滋之位成为新科状元。”果然应验。唐朝时曹确为判度支,拜相的呼声甚高。一日,梦到自己剃发为僧,心情很恶劣,请相士解梦,相士说:“贺喜侍郎官,不久必登相位。出家人一定要行剃度礼,‘度’‘杜’二字同音,侍郎一定会代杜审权的相位。”果然杜审权奉命镇守江西,曹确登宰相位。

季毅【原文】王濬①梦悬三刀于梁上,须臾又益一刀。季毅曰:“三刀为州,又益者,明府其临益州乎?”果迁益州刺史。

【注释】①王濬:西晋人,初为参军,荐为巴郡太守,迁益州刺史,官至抚军大将军。晋朝平定东吴时,是前线的重要将领。

【译文】晋朝人王濬梦到梁柱上悬着三把刀,一会儿又增添了一把。季毅说:“合三刀就是一个‘州’字,又加了一把刀,加的意思就是‘益’,难道你要去益州吗?”后来王濬果然被任命为益州刺史。

筮疾【原文】有人父官刺史,得书云:“有疾。”是人诣赵辅和①馆,别托相知者筮,遇“泰”。筮者云:“甚吉。”是人出后,辅和语筮者云:“‘泰’,乾下坤上,则父已入土矣,岂得言吉?”果凶问至。顾士群母病,筮得“归妹”之“随”,或以为“男女有家”之卦,必无患。郭璞②曰:“‘归妹’,女之终也,兑主秋,至立秋日终矣。”果然。

【注释】①赵辅和:北齐时术士,明《易》善筮。②郭璞:晋人,博学多才,词赋为东晋之冠,妙于阴阳算历。

【译文】有人接获家书,得知官拜刺史的父亲患了重病,于是派人到赵辅和所住的别馆请相士占卜。卜得泰卦。相士说:“这是大吉之卦,令尊定能病愈。”这人道谢后离去。赵辅和对相士说:“泰卦,乾下坤上,乾代表天,坤代表地,表明已入土了,怎么能说是吉卦呢?”不久果然传来丧讯。顾士群的母亲生病,卜得归妹卦变成随卦,有的人认为是男女成婚的吉卦,母亲的病一定会康复。郭璞说:“归妹虽然是吉卦,但如果是卜妇人生死,出现这个卦就是死亡,再说归妹卦象是兑下震上,兑主秋,令堂大限恐怕就在立秋。”后来果然应验了。

THE END
1.未闻设诔有度尚,绝妙更欠邯郸词。未闻设诔有度尚,绝妙更欠邯郸词。 下面是云好查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词在第十四个字的诗句是未闻设诔有度尚,绝妙更欠邯郸词。 会稽三贤祠诗 悯孝庙 宋· 王十朋 我昔尝读黄绢碑,长叹越国无男儿。 孰知种山山下水,千载有此一段奇。 呜呼哀哉蔡孝子,风烈远过恢与羁。http://zd.yunhaocha.com/zishici_ajpizgfffvfk/
2.“好修仍寡言”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好修仍寡言”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好修仍寡言”出自宋代晁公溯的《张若虚乃予妻党汤德翁外孙喜其来赋比》,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ǎo xiū réng guǎ yá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好修仍寡言”全诗《张若虚乃予妻党汤德翁外孙喜其来赋比》http://m.ouf.cn/ju/2296661
3.《绝妙好辞》原文及译文赏析.pdf《绝妙好辞》原文及译文赏析 绝妙好辞 魏武①尝过②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做“黄绢、幼妇、 外孙、齑臼③”八字。魏武谓④修曰:“卿解不⑤?”答曰:“解。” 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⑥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 得。”令修别⑦记所之。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 妇,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08/6035212224004132.shtm
4.武陵春李清照翻译及赏析古诗文赏析大全和解析诗歌作文这种化虚为实,语意新奇,想象惊人的比喻,实在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喜欢的话记得点赞加关注哟https://www.027art.com/fanwen/sgzw/14787312.html
5.世说新语的故事11篇(全文)【绝妙好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蒱臼’八字。魏武谓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别记所知。脩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绝。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ljdasw5.html
6.绝妙好辞的意思英语翻译繁体:绝妙好辞 类型:ABCD 结构:作宾语 绝妙好辞成语解析 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绝妙好辞繁體解析 辭:同“詞”,文辭。用以指極其美妙的文辭。 绝妙好辞英文翻译 绝妙好辞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http://www.chengyuji.cn/chengyu/27137.html
7.绝妙好辞的英文绝妙好辞翻译绝妙好辞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绝妙好辞的英文,绝妙好辞翻译,绝妙好辞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www.dict.cn/%E7%BB%9D%E5%A6%99%E5%A5%BD%E8%BE%9E
8.泡泡酱对《翻译的基本知识》的笔记(1)那不是直接的拆字,先要了解代用的名词,然后才能使拆散的字复原,照杨修的解释是:“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齐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记“绝妙好辞也”。 jiu 四声 >> 臼 >> 典故是不能翻译的 >> 俗语也不能译 ◆第13章 两国语义不尽同 >> 中国一个https://book.douban.com/people/baoluodahaoren/annotation/6389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