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身上长“痣”,会妨碍运势,于是会想办法去掉这些痣。
殊不知,身体“长痣”,有时候是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预警信号”。
尤其是“小红痣”,突然出现,或者增多,都要注意是否出现了病变。
第一种:血管痣
医学上,有一种红痣叫“血管痣”。
主要是皮肤表面的一些小毛细血管,或者是动脉,发生了扩张才引起的一种症状。
血管痣,也叫老年性血管痣,但这并不是说这是老年人的专利,发生的年龄即使是很小的婴幼儿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有的人是从出生的开始就有这种红痣,而有的人是在后天形成的,多发生在自己的四肢、脸上、大腿等等多个部位。
这种痣,一般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不用过度担心。
第二种:形如“蜘蛛”的蜘蛛痣
如上图,医学上典型的“蜘蛛痣”。
出现这这种痣,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查肝脏功能。
蜘蛛痣,是肝病的一个典型表现,是一种特殊的毛细血管扩张症。
若用铅笔尖压在中心部,蜘蛛痣就会消失,一抬笔又会马上出现。
研究发现,有蜘蛛痣的人,85%有肝脏组织病变,其中,30%为肝硬化。
蜘蛛痣的出现,表明肝脏灭活雌激素的能力严重下降,过多的雌激素使得小动脉扩张,表现在皮肤上,就是蜘蛛痣,表现在手掌上,就是肝病的另一典型体征——肝掌。
此时,一定要高度警惕是肝硬化。
肝硬化的来临,往往还伴有下面几个异常:
1、脸消瘦、面黝黑
据临床统计,约有1/3的肝硬化病人,面部、眼眶周围会暗沉、黝黑、面容消瘦枯萎,脸颊有小血管扩张,口唇干燥,这就是“肝病面容”。
主要是因为,肝功能下降,而引发黑色素沉积所致。
2:男性乳房胀、睾丸缩
发生肝硬化时,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男性可见乳房增大、胀痛,睾丸萎缩。
3:眼发黄、皮发黄
肝硬化者,半数以上,可出现眼睛黄、皮肤黄等“黄疸”的体征。
肝功能受损,影响胆红素代谢,会导致胆红素大幅升高,进而出现这类情况。尤其是,眼球、皮肤、尿液异常变黄等,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检查。
如何保护肝脏健康?
1、补充优质蛋白
肝脏的自我修复,离开时优质蛋白质。
丰富的蛋白质,就像肝脏的“维修工”,能起到修复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正常人群,每日摄取的优质蛋白约90克,这样更有利于对肝脏的养护。
2、喝茶水,护肝排毒
多喝水,可促进肝排毒,保护肝脏健康。
加点护肝小植物,一起泡水喝,则护肝效果加倍。
白古丁根红茶,泡水喝,可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预防肝损伤。
白古丁,十分常见,其根茎,具有很好的护肝作用,将其洗净,发酵后,制成茶,泡水喝,可降低寒性,对于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中医认为,白古丁,入肝经,擅长排肝毒,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古丁根含有的甾醇类物质,能够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其有效成分,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的再生能力。
经常泡上一杯,排肝毒,防肝损,保护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3、少玩手机,多散步
很多人,在下班后,忙碌了一天,会在吃过晚饭后,拿起手机玩一会,甚至一直玩到睡觉。
并且,手机屏幕的蓝光,还会影响睡眠,甚至导致失眠,不利于肝脏的休息与修复。
所以,要少玩一点手机,适当在晚饭后,多散散步。
多散步,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肝脏健康,可促进肝排毒,保护肝脏健康。
适当的运动,还能减少脂肪堆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脂肪肝,保护肝脏健康。
熬夜就是熬肝血,好睡眠,便是养肝血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人卧血归肝,过子时不睡,会造成肝血不足。
因此,睡好子午觉,可很好的养肝血。
子时要熟睡,晚上十一点前,要进入睡眠状态,不可熬夜。
午时小憩,小睡一会午觉,有益养肝血,促进肝脏健康。
5、远离烟酒
喝酒伤肝,这一点,相信大家都了解,肝不好的人,一定要少喝酒。
那么,吸烟,也同样要远离。
吸烟,不仅会增加慢性肝病者,肝组织的炎症程度,加快肝纤维化进程,影响治疗效果,并且,与肝细胞癌的发生也有关系。
所以,肝脏不好,不仅要戒烟,还要戒烟。
6、通肝气,常按揉
经常推肝经,可舒经活络,有益肝气抒发。
双手掌交叠,按在左大腿根部内侧,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各五十遍。
按揉肝俞穴,可起到养血,疏肝利胆的作用。
低头时最高隆起处那块骨头算起,第九个突起下方,左右各两横指宽的位置就是肝俞穴。
按揉太冲穴,可以帮助降低肝火,改善肝火旺盛引发的不良症状。
经常推搓两肋,可疏肝气,调经理气,通经活络,有益肝脏健康。
让双手握拳,屈肘,肘关节用点力把肋部夹紧,然后,做手臂伸直弯曲的动作,使大臂反复地在肋部充分摩擦,直至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