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热”的背后,一个青年写作群体正在“崛起”

潮汕青年陈润庭与黄守昙分别带着他们新出版的小说集《超级玛丽历险记》《走仔》回到汕头,与家乡的读者朋友近距离交流互动。他们书写的故事里有潮汕的传统风物,有青年人的现代思考,有“新人类”跳出传统规训的努力。

近些年来,较为集中地出现了一批融合当地方言、民间习俗和志怪小说且个人风格强烈的潮汕文学作品。从陈崇正的“寓言三部曲”、《美人城手记》,陈楸帆的《荒潮》,到厚圃的《拖神》,林培源的《小镇生活指南》,再到几位“90后”新锐作家的作品,呈现出特色鲜明的潮汕文学想象。

潮汕后生仔写什么?

“我不把潮汕看成是一个边界清晰的区域,我眼里的潮汕是流动的,不断生成的。”在陈润庭看来,坊间有“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的说法,数量庞大的华侨华人不仅带来财富,也引入多种文化,冲击和反哺潮汕文化。

在陈润庭的首部小说集《超级玛丽历险记》中,描绘了从潮汕地区生长出来的“玩具世界”。他放弃了日常现实叙事,直接描摹游戏的精神和状态,呈现出奇异的想象。陈润庭的家乡汕头澄海是“玩具之都”,聚集了大批玩具制造企业。

和陈润庭一样,黄守昙也出生在汕头。

“我们家的铺头以前就在华侨新村路,后来这条路的一部分被开辟成步行街。”这条被黄守昙熟记的道路,一端与华坞路相连,临街小吃店就像贯穿居民区的毛细血管,鲎粿、粽球、猪肠胀糯米,吸引着往来食客的味蕾;另一端紧挨着金砂公园,那是他小时候和姐姐放学后玩耍的乐园,也是他写作意识的萌发地。

黄守昙有五个亲姐姐。小时候,姐姐总会带着质疑听他编各种故事,“看到她打哈欠或者眼神飘移时,我就知道要调整一下故事,也试着编一些悬念吊她的胃口。”当青涩的输出者遇上了青涩的读者,一种原始的、关于讲故事的快乐伴随着两个孩子回家的足印。

在新书《走仔》的扉页上,他写下一句话——送给我的姐姐们。

作为家中最年幼且是唯一的男孩,黄守昙很早就感觉自己“不一样”,小时候和姐姐们的关系经常比较紧张。但和姐姐们一起成长的经历,让他的家庭生活丰富、复杂,也培养起他对家庭题材的观察力和敏感度。

这种感受成为他的首部小说集《走仔》的源头之一,书中收录了十个南方故事,以潮汕、香港、澳门等为背景,描绘了年轻学生、女性劳工、疯女人等角色的故事,她们在新旧文化中、在疯狂与理性的交替里探索自我秩序,活出自己。

在文学中“生长”的故乡

在《走仔》中,他写下了潮汕女孩吴文霞的故事,尽管没有直接点出背景,但通过潮汕方言、地域文化特征便不难猜出一二,如小城的男人做生意厉害、女人出了名的“贤惠”、母亲以算命为由催女儿结婚等。

黄守昙曾在天津、上海读书,毕业后曾在家乡短暂工作几个月,最后选择到广州工作。在异乡时,家乡成为他背上“透明的壳”。

“潮汕是我生活的故土,当我们去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会下意识地运用语言进行思考,我的母语始终还是潮汕话。在这一点上,故乡对我的影响是根本性的。”陈润庭说,在《超级玛丽历险记》的《纸城堡》一篇中,主人公“甘蔗”的原型源于那些从玩具车间里出来的外地人。

“潮汕话里有一个带有歧视的词叫‘外省仔’,后来简称‘外省’,在以前是很不得了的负面标签”,在异乡漂泊十几年的陈润庭突然意识到,他自己也成了一个“外省仔”。

在另一篇《寻找Y仔》中,他借由一位做龙套演员的“表哥”的身份探索家族和故乡。“很多从潮汕出发的人,他们到了外地依旧是以家族血缘为核心进行连接,潮汕人所理解的共同体概念是前现代的。”与此同时,由于体验到迥异的城市生活,他们的宗族与家族观念也在不断解体。

“现在的青年写作者会把他们的态度、自我革命融入写作中。”汕头作家林渊液以《超级玛丽历险记》为例,她表示,书中写到英国红茶最终流入“胶己人”的口中,这种视角下,英国和潮汕是并置的,没有哪一方更具优势。

在林渊液看来,这些潮汕青年作家书写故乡,“故乡”不是在地理意义上扩大了,而是在文学、精神、情感的意义上都更具备深度,这是一种生长,他们笔下的潮汕就获得了这样的生长。

潮汕写作“重新被看见”?

“一代人有一代人自己的经验,潮汕文化其实只存在想象当中,是每个潮汕人的共同想象。”林渊液说,她是看方言戏潮剧长大的,逐渐地,她发觉自己难以直视传统潮剧剧目中背离现代精神的部分。

最近,广州市作协副主席陈崇正携新作《归潮》走入潮州龙湖书院,为龙湖中学的学生以及写作爱好者带来一节关于“文学与故乡”的课堂。

在他看来,潮汕是省尾国角,边陲之地,但海洋性使这片土地在历史上波涛汹涌,留下太多远渡重洋、背井离乡的故事。“地域文化与历史故事交融,孕育出一种独特的潮人精神和文化价值,潮汕人的家国情怀值得反复被书写。”

科技照亮了小镇上原本隐蔽的角落,原被认为非常神秘的武林高手、深山怪事不再神秘。“这个世界上能满足好奇心的地方越来越少了,而潮汕刚好就是这么一个孤岛,独特的封存方式让潮汕文化的异质性日渐凸显。”

盛夏的潮汕街头,潮州古城、广济桥、汕头小公园等著名景点旁,身穿国风服装的游客在旅拍店、潮玩店和奶茶店门前拍照。他们左手拿着手工制作的漆扇和印有“潮汕”二字的雪糕,右手握着数码相机和电动小风扇。而在转角处的某条巷子里,烟雾缭绕,本地居民正举行某种祭拜仪式。

“在探寻和发掘传统文化的热潮之下,人们重新以更为宽容的心态来审视这些游神赛会,然后发现其中包含的民间信仰勃发的生命力。”陈崇正表示,青年作家书写潮州,不应停留在古城的美景、美食上。流传百年的“营老爷”、英歌舞,走向海外,被海内外同胞热烈欢迎,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得到弘扬。

“现代性的发生是一个持续祛魅的过程”,在林渊液看来,对于地方性的书写与否、如何书写的问题,应交由每个写作者自身决定,但这种“潮汕热”让更多年轻作家获得更多文化自信以及出版便利。

人们走进潮州古城,或许带着某种物化的“凝视”,但只有“被看见”,才能“被认识、深挖、研究”,从而走向循环往复的祛魅与复魅的迢迢征途。

地方写作群体的“小镇”文脉

潮汕写作群体之间的相互交流此起彼伏。陈培浩、林渊液、林培源、陈润庭,他们在十年前就有过小型的假期沙龙,有时在汕头,有时在潮州,就共读的一本书、一个文学现象进行探讨。

“这个活动给我的感觉是平等的、开放的,大家聊的话题非常广泛,从非虚构、散文、诗歌等文学话题到电影、音乐。大家经常在活动结束后留下吃饭,再续文学的流动之宴。”陈润庭表示,阅读社日活动是他精神和心灵的一个居所,把志同道合、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笼络在一起。

林渊液认为,阅读社日和“文学教育”在某种程度上相通,她用一句话概括了坚持办下去的意义——文学活在我们身上,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学去擦亮世界。

未来,陈润庭和黄守昙都计划继续以家乡潮汕为题材进行创作。

陈润庭想写一部关于潮汕的长篇小说,“我想写一个关于南澳岛的故事,写南澳岛上最后的灵媒。南澳岛是我老家澄海旁边的一个岛屿,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在南澳岛上,总是有许多神奇的事物在发生。”

黄守昙则计划写自己的童年和故乡,“我可能会写一些关于华侨新村路的中短篇小说,延续标题为‘什么仔’的系列创作。”

被问及发表新作后的变化,他们都认为没有太大变化,小镇还是那个小镇,在镇上生长的青年写作者依旧从故土中汲取力量。只不过,又一束文学光亮落在潮汕平原上。

名家访谈

陈培浩(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他们向故乡“呼救”,从故乡获得滋养

相异大于相同

羊城晚报:这些年来,包括您以及陈崇正、厚圃、陈楸帆、林培源、陈润庭、黄守昙等人,多位潮汕青年作家新作频出,是否可以说“潮汕青年文学群体”正在“崛起”?

陈培浩:从现象上看,确实可以说一个潮汕青年写作群体正在“崛起”。这个群体其实有着相当的跨度,比如说你提到的厚圃是“70后”,陈崇正、陈楸帆、林培源是“80后”,陈润庭、黄守昙是“90后”。

羊城晚报:这个群体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培浩: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这些潮汕作家一直保持着内部交流,形成了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写作氛围。

大概在十多年前,得益于网络媒介的便利性,潮汕的作者们几乎每年都会组织一到两次聚会。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聚到一起,聊各种文学话题。

其次,不少“80后”“90后”写作者都接受了相当高的文学教育,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也有文学从业者,有着比较高的文学素养。

另外,由于这些年地方性写作潮流化之后,潮汕的写作题材相比于前几年获得了更多便利,它便成了一种潮流。

羊城晚报:潮汕青年文学群体的写作有什么共同特点?

陈培浩:我认为他们之间的相异的地方大于他们的共同点。

有的人认为加缪和萨特一样,都是存在主义者。但加缪认为他与萨特相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他们是存在差异的。我们没有必要去寻找他们的共同点,他们的差异点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差异代表了他们各自的探索和特质。

“离乡”才能凝视“返乡”

羊城晚报:“潮汕青年文学群体”是否还是一种乡土性写作?

陈培浩:他们的写作中存在乡土性的元素,比如说某些作家的写作在某种阶段具有乡土性,但这不意味着所有作家都有乡土性,或者他们一直都是乡土性的。

比如说陈崇正的《半步村叙事》有不少乡土性的元素,但里面也有一些魔幻现实主义的元素。而他近年写作的《美人城手记》又是一种科幻叙事,它更多偏向于一种后现代叙事。再比如像陈润庭的写作,我认为他的写作和乡土没有太大关系。

“乡土”是一个前现代的概念,虽然我们现在也提出“新乡土”的概念,但是当我们讲到“乡土写作”的时候,我想更多还是从传统的、乡土的意义上进行探讨。

从这种意义上讲,我认为潮汕当代青年的写作不完全是乡土性写作,甚至应该说,绝大部分都是一种经历了现代性观念重构的写作。

羊城晚报:这些年轻作家笔下的潮汕离真实的潮汕有多远?

陈培浩:这距离当然远了,他们笔下的潮汕可能带有潮汕的民俗、方言、经验等元素,但是这些元素并不是如实地、原原本本地进入到文学作品当中。

陈培浩:“故乡”和“返乡”是从五四时代延续至今的文学母题。

现代的写作者,如果他们没有离开故乡,是没有“故乡”概念的,也很难去书写故乡。这批潮汕的青年写作者也一样,他们都有离乡游学、工作的经历,然后才能有“返乡”的重新凝视,以及书写自己的故乡。

在此过程中,他们与故乡的关系,跟五四时代鲁迅笔下那种故乡的关系已经大不一样。鲁迅时代的“故乡”写作可能带有一种精英式的审视;而如今青年写作者对于故乡的情感会更加复杂,他们向故乡“呼救”,也从故乡中获得精神支持和滋养。

警惕“贴标签”行为

羊城晚报:“新南方写作”“潮汕青年文学群体”“小镇写作”......您觉得类似的标签有其合理性吗?在文学生态里,是应该“贴标签”,还是“去标签”?

陈培浩:任何的标签都是不足取的,但标签和命名并不是一回事,有效的命名有别于所谓的标签。

羊城晚报:几年前您在和林渊液的通信中曾说过:“刺绣、木雕、瓷艺等物化的文化符号,已无法表达当代人的经验,跟当代生活毫无关系。”随着越来越多青年作家对潮汕的“再书写”,这种情形是否已经改变?

陈培浩:这句话放到现在,必须要掰开揉碎了、更具体地来看。

不能简单地说这些工艺都无关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而应该往深处讲,依然有些当代人的精神困在刺绣、木雕、陶瓷这些传统工艺中,仍需完成他们的自我修炼。

我们不能完全剥离或切断传统性、古典性跟当代性之间的联系,但是确实有一些古典性或传统性的元素,与当代性的联系不深。因此,应该倡导一种更深入的辩证思维,在古典性中延续当代性、探索当代性,同时也要在当代性中赓续传统性。

THE END
1.有时候呢会遇到一些客人,算完之后过不久把我删了,但是过后几个月有时候呢会遇到一些客人,算完之后过不久把我删了,但是过后几个月或者一两年后还把我加回来,很多这种例子。你知道为什么吗?我觉得我一卦值五百块算一件事,但是目前只是跟别人结缘,所以才定价两百,但是偶尔算错了,比如相差一年,说你23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却是22年,有这种情况。有时候算错了你的兄弟姐妹几人,但是https://weibo.com/6199435977/P2qK3fHmc
2.身边很多人,都在鼓励你,一定要努力改命。可是《寒窑赋》中却说可是《寒窑赋》中却说:“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https://club.youdaocaifu.com/forum.ph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51701
3.心存顾虑,请教大师[中华农历论坛]最近详细看了网站上鸡年的生肖运程,原本计划鸡年结婚,但因为运程中说生肖马(男:戌午年癸亥月辛巳日)今年为“桃花之年,感情稳定者易有变化”;而生肖猴(女:庚申年庚辰月丁卯日卯时)已婚者“姻缘运像雾又像花,易遭第三者反对,再者爱侣会在外见异思迁”,现在始终心存顾虑,希望能够得到大师点化。 我们已经相恋四http://bbs.nongli.net/dispbbs_14_552_131_pre.html?boardid=14&id=554&move=next
4.ak.akvtc.cn/mokohtml/cat9966/1209/崔正浩说,调查小组对驾驶舱检查的结果显示,自动油门阀门只有“准备就绪”和“关闭”两种状态,所以“准备就绪”相当于“开启”,但自动油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需解读黑匣子后确定。 5月29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英国广播公司(BBC)今天(29日)报道,台湾地区和菲律宾近日的冲突事件,凸显南海争议若无法妥善解决,可能http://ak.akvtc.cn/mokohtml/cat9966/1209/
5.教师晋级述职报告(通用5篇)(2)对平时的学习时紧时松,不够全面扎实,自己工作学习中获得成绩后有自满的心理。 (3)工作中还有放松要求的现象,对新知识的学习研究上下的工夫还不够。 为了增进下 1 步工作上台阶,我 1 定加强自己的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发扬能吃苦刻苦的良好风格,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解决新情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sxitws3.html
6.公民科学素质如果医生为一对夫妇身体检查后,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生育孩子的话,他们的孩子患遗传病的可能性为1/4,那么则意味着他们生育的孩子都有可能得遗传病,并且每个孩子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均为1/4。 33、患白化病的父母一定会生出白化子女吗?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就是说患白化病子女的父母亲都是致遗传病基因的携带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7.知识问答甲子研究院八字很严谨,但推理过程并不「奇妙」。越懂,越觉得不奇妙。对我来说,这就像经济学或天气预报。看的越多,越不会神化和包装这个东西,就当是天气预报好了。有谁觉得天气预报很神圣或奇妙吗?没有吧。(注:参见《算命就像天气预报》)。所以我引入人工智能,也是在「祛魅」,给大家带来一些理性的认知。http://www.jiazimao.cn/7
8.系统:算命后,我修为暴涨结局+番外(白龙i真人)小说全文阅读颜控小猫;【道长哥哥来啦,我就知道嘻嘻。】……陈玄下播后还是决定先来阴九直播间看看情况。如果没有得到100年道行加身,即便他想帮阴九也做不到,毕竟他刚穿越第一天。现在就不同了。不说炼气期修为,光100年道行和登堂入室级的天师符咒都能让他隔空做到很多事。加上阴九是他第一个算命的缘主,而且阴九的确http://m.wangyuxs.com/wywx/2672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