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度:指采用该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精密度: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同一份均质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偶然误差:是由于在测定过程中一系列有关因素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形成的具有相互抵偿性的误差。
系统误差:是有某种特定的原因造成的误差,一般具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相对标准偏差(RSD):标准偏差与计算结果算术平均值的比值。
范围:系指分析方法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要求时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极差:是用来表示统计资料中的变异量数(measuresofvariation),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即最大值减最小值后所得的数据。
二、9101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关于准确度、精密度的理解
项目
是否适用
理由
原料含量
是
/
制剂含量
部分适合
原料有关物质
否
原料残留溶剂
制剂有关物质
制剂残留溶剂
元素杂质检测
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分别代表方法的两个重要属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方法的精密度好,准确性不一定好;方法的精密度不好,准确性肯定不好。准确度的偏离是方法的偶然误差,系统误差共同作用的结果,精密度的偏离,是方法的偶然误差作用的结果。
三、分析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实例
序号
吸光度(X)
X2
1
0.4444
0.1975
2
0.4421
0.1955
3
0.4498
0.2023
4
0.4452
0.1982
5
0.4431
0.1963
6
0.4412
0.1947
总和
2.6658
1.1845
极差
0.0086
回收率的范围要求为98.0%-102.0%,即100%±2%(0.4443±0.0089),极值为0.0086(<0.0089)在±0.0089%的范围,因此分析方法的精度控制在准确度要求的一半较为合理。
理论1:色谱系统偏差的引入
USP621中关于系统适用性精度的要求,RSD%=KB√n/t90%,n-1,RSD为相对标准偏差,K为常数0.349,B为各论中给出的上限减去100%(引申为含量的范围要求),n为参考溶液重复进样的次数(3≤n≤6),t90%是在n-1自由度90%的概率下的一组t值(双侧)
相对标准偏差要求
进样次数
B(%)
9
2.0
0.41
0.59
0.73
0.85
1.13
2.5
0.52
0.74
0.92
1.06
1.41
3.0
0.62
0.89
1.10
1.27
1.69
...
20.0
4.1
5.9
7.3
8.49
11.26
详细计算过程如下(以B为2.0,进样次数为6为例)
备注:双侧90%(0.1)即单侧95%(0.05)
K
B
√B
N
t90%,n-1
RSD
0.349
1.414
2.015
由上述公式可知,液相色谱系统适用性的精度要求与含量范围(引申为准确度范围)的关系与进样次数有关,以方法验证回收率(n=9)为例,若回收率范围要求为100%±20%,则回收率的精密度RSD%应控制在11.26%以内,考虑到该公式的适用范围,如配样引入的误差等,该要求可能需要适当放宽,但不能超过准确度的范围要求。
理论2:基于浓度的实验规律
美国药典论坛PF39(6)<1200>RequirementsForCompendialValidation中规定回收率=100%±2C-0.15,方法的重复性(interlaboratoryprecision),RSD=C-0.15,重现性:RSDR=2C-0.15,
基于上述规律,药物研究方法验证中,若准确度要求回收率80%-120%(数据在100%±20%范围内),方法的精密度应控制在10%以内。
基于上述理论1和理论2,测定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为方法的精密度应控制在准确度范围要求的一半较为合理,在不同实验室进行方法的重现时,其方法的精度要求可适当放宽1.5-2倍,但不得超过2倍。
参考文献
[1]USP<1225>
[2]USP<621>
[3]ICHQ2(R1)
[4]Thehorwitzratio:ausefulindexofmethodperformanewithrespectto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