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CP-MS汽车材料有害物质检测试验汽车测试技术

portant;">关键词:ICP-MS;重金属;工程塑料;汽车内饰

portant;">作者:李岩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portant;">

portant;">汽车内饰多由皮革和工程塑料组成,受材料特性的影响,皮革和工程塑料中可能会出现重金属超标的现象,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但目前针对汽车内饰材料有害物质检验方式存在检验过程复杂,检验精准度低的问题,无法对汽车内饰重金属含量进行有效检测。寻找一种快速又有效的汽车内饰重金属检测方式是目前较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对此,有学者也进行了研究,如以微波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技术为方法,检测汽车内饰样品中有害物质,证明了该方法具备较高的准确度。但该方法用于汽车材料检测时,存在较强的光谱干扰,检出限较高,对某些含量较低的元素无法准确检出[1]。ICP-MS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重金属检测方法,有学者以ICP-MS为主要方法,研究了固体生物质燃料中重金属的种类及含量[2];还有研究了ICP-MS法用于精铜矿重金属检测,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性[3]。这些研究证实了ICP-MS法可以准确测定物质中重金属含量及种类。基于此,本研究在陈勇的研究基础上,选择ICP-MS技术检测汽车材料中有害元素,并对其方法进行验证,为汽车材料检测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portant;">材料与方法

portant;">材料与设备

portant;">本研究主要材料为:质量浓度1000mg/L重金属标液(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本研究主要设备为:ICP-MS20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美程精密电子)、JX-350研磨机(嘉鑫机械)、JTWB-4微波消解仪(聚莱实验仪器)。

portant;">ICP-MS原理及组成

portant;">ICP-MS原理

portant;">ICP-MS主要由7个系统组成,进样系统将样品送入ICP进行离解[4]。然后使用采样锥与截取锥提取单价离子,消除检测器影响后,以质量比和电荷比依据,将离子分开后打在电子倍增管上,系统可检测出经过放大的信号,进而对样品中有害物质晶型检测,ICP-MS仪器结构如图1所示[5]。

portant;">ICP-MS技术特点

portant;">ICP-MS是现代检测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中,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的一种方法,因其较为特殊的扫描方式,使其分析范围宽,且速度较快[6]。ICP-MS技术常用于水溶液中重金属的检测;而本文需要检测的样品为固体形态,因此需要提前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然后进行检验[7]。

portant;">试验方法

portant;">样品的制备

portant;">本研究样品主要选择3个品牌的工程塑料ABS和由工程塑料ABS制作的汽车内饰产品进行检测。具体过程为:将样品制作成5cm×5cm大小,置于液氮中快速冷冻,然后用JX-350型研磨机磨细过筛。

portant;">样品前处理

portant;">采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具体过程为:

portant;">(1)将样品置于消解液中充分搅拌,使样品中重金属物质全部溶于消解液中,将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portant;">(2)置于电热板加热蒸发至仅剩1mL,加入去离子水6mL,继续蒸发至1mL,重复该过程2次,得到预处理后样品。

portant;">试验条件

portant;">ICP-MS工作条件

portant;">ICP-MS仪器调谐准备

portant;">提前0.5h点燃等离子体,仪器最佳化调试的选择为同位素9Be,59Co、115In、238U,设置好仪器参数后,9Be计数率超过3000Hz,238U计数率超过40000Hz,115In计数率超过50000Hz,说明该仪器灵敏度良好。

portant;">结果与讨论

portant;">ICP-MS工作条件优化

portant;">载气流速优化

portant;">只改变载气流速,观察仪器灵敏度的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

portant;">由图2可以发现,在本研究设定的载气流速范围内,重金属元素测试灵敏度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载气流速控制在0.95~1.10L/min,仪器具备较大灵敏度计数值,但各个元素达最大灵敏度计数值的载气流速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载气流速控制在0.95~1.10L/min。

portant;">样品提升速度优化

portant;">以Ce2+/Ce比值为双电荷比、以质量数CeO/Ce比值为氧化物比对提升速率进行优化,结果如图3、图4所示[9]。

portant;">由图3、图4可以发现,在本研究考察范围内,样品提升速率增加,氧化物比例也随之增加;载气流速的增加,双电荷比例也加大。进一步分析发现,优化后的载气流速和样品提升速度分别为1.0L/min和0.10r/s。

portant;">内标法校正对检测结果影响

portant;">内标法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操作较为简单方便,且对测定结果没有较大影响[10]。但内标法也存在标准内标难以选择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试验前,需要根据检测的重金属元素确定适合的内标物质[11-12]。

portant;">本研究内标法对样品进行分析,为寻找适合的内标物质,以不同内标元素对样品中重金属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portant;">由表1可以发现,内标In对中质量数补偿作用较为明显;内标Sc对轻质量数元素补偿作用好,因此选择内标元素为50μg/L的Sc和In。

portant;">研究方法评价

portant;">方法回归方法和检出限

portant;">对工程塑料ABS样品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绘制各元素标准曲线,并对线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portant;">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评价

portant;">加标回收评价

portant;">在4份样品中各添加10.0mg/L的混合标液,测定加标回收率,结果如表3所示。

portant;">由表3可以发现,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3.2%~98.4%,满足国家标准GB/T27404—200,这说明了优化参数的ICP-MS具备较为优良的加标回收率。

portant;">实际样品检测

portant;">根据优化后ICP-MS对采购的3个品牌工程塑料ABS和工程塑料ABS制作的汽车内饰进行重金属检测,结果见表4。

portant;">由表4可以发现,原料工程塑料ABS质量有优有劣,但作为汽车内饰使用时,并没有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出现。该检验结果也说明了本文建立的方法能够作为汽车内饰中重金属检测使用。

portant;">结语

portant;">【参考文献】

portant;">[1]陈勇,李跃东,朱中举,等.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汽车内饰件中8种重金属[J].当代化工,2021,50(6):1509-1512.

portant;">[2]张宏亮,梁少霞,秦平,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固体生物质燃料中重金属[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21,11(6):1-7.

portant;">[3]张书敏,万明轩,蔡丹,等.石墨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铜精矿中4种有害元素[J].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21,11(6):17-21.

portant;">[4]张龙,胡曼,赵满,等.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汽车制动摩擦衬片中汞含量的不确定度[J].汽车工艺与材料,2021(4):63-69.

portant;">[5]龚杜弟,李梦楠.汽车用纺织品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纺织导报,2021(8):22-27.

portant;">[6]张松峰,石德峥,王梓霖,等.汽车内饰用环保型EPP材料性能与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20(3):14-17.

portant;">[7]林嗣煜,孙行,朱燕萍,等.汽车内饰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规律研究[J].塑料工业,2020,48(11):84-89.

portant;">[8]苏昱,姜昊.汽车内饰用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J].工程塑料应用,2020,48(6):20-26.

portant;">[9]张铜柱,刘静榕,许天楚,等.汽车用材料中多环芳烃限值与检测标准分析[J].中国汽车,2021(2):26-31.

portant;">[10]禄春强,万峰,王国雨,等.ICP-MS法测定可降解塑料制品中11种元素[J].食品工业,2021,42(1):320-323.

portant;">[11]张扬,吕建菁.ICP-MS法测定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包装材料中重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20,39(8):22-25.

portant;">[12]赵龙.基于MP-AES的校园地下水体重金属监测研究[J].粘接,2021,48(11):40-43.

portant;">[13]罗晓霞,刘力荣,陈敏剑,等.重金属铬、镉、铅、汞的检测方法比对及其限量总结[J].聚氯乙烯,2017,45(11):31-34.

portant;">[14]刘丹童,宋洋,李菲菲,等.基于显微拉曼面扫的小尺寸微塑料检测方法[J].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0):4429-4438.

portant;">[15]梁显源,胡鹏飞,司银平.家具中重金属含量问题及其检测技术分析[J].中国人造板,2017,24(7):31-33.

THE END
1.www.stats.gov.cn/zsk/snapshoot?reference=d466cfa12a8d807d0知识库 知识分类:|知识来源: |发布日期:https://www.stats.gov.cn/zsk/snapshoot?reference=d466cfa12a8d807d0c267a76a75d1e42_F95CF7913DA8CAEE0AF3356838E95DC6&siteCode=tjzsk
2.模型评价方法分别画图举例,要说出应用场景,例如什么情况用什么评价标准。 混淆矩阵 accuracy(准确率) precision(精准度),recall(召回率),F1-score(宏观,微观) ROC曲线图 python代码实现,例子。 (有视频参考) 5.2 项目实例运用 模型评价方法介绍 为了对模型的效果进行评估,需要好的评估方法,还需要衡量模型泛化能力的评价标准。评价https://www.jianshu.com/p/b4d40760156c
3.多分类回归模型的评估多分类模型的评价标准对于二类分类器/分类算法,评价指标主要有accuracy, [precision,recall,F-score,pr曲线],ROC-AUC曲线,gini系数。 对于多类分类器/分类算法,评价指标主要有accuracy, [宏平均和微平均,F-score]。 对于回归分析,主要有mse和r2/拟合优度。 二分类模型的评估 https://blog.csdn.net/pipisorry/article/details/52574156
4.准确度的好坏用什么衡量准确度的高低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误差来表示。它用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进行对照试验。 在无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时,常用加入被测定组分的纯物质进行回收试验来估计和确定准确度。在误差较小时,也可通过多次平行测定https://edu.iask.sina.com.cn/jy/2qNhewDUTGh.html
5.关于公开征求《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试剂临床评价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可通过申报产品与测序结果或已上市同类产品进行方法学比对研究,评价申报产品的准确度;也可通过检测参考品(盘)分析申报产品检测结果与经确认结果的符合情况,评价申报产品的准确度。 评价准确度的样本应由若干份临床样本组成,样本类型应与产品适用范围一致,包含不同浓度水平。 https://www.ciopharma.com/supervise/35307
6.一致性评价重磅参考资料:(USP1092)溶出度试验的开发和验证1. 前期评估(对产品发展以及溶出度方法开发的前期研究评估) 在方法开发之前,对用以评价剂型的溶出行为的滤膜、溶出介质、介质体积和溶出设备进行筛选是非常重要的。 1.1滤膜相容性研究 在获得准确试验结果中,过滤是一个样品制备的关键步骤。过滤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溶出液中未溶解的药物和辅料。如果不把未溶解的药物和辅http://www.bkmdkj.com/a/gongsixinwen/259.html
7.药物分析方法验证思路依然很乱!这篇文章拿走不谢方法验证的评价应围绕验证目的进行,同时关注方法验证内容的全面性和试验方案的系统性和合理性,以及验证过程的规范性。 2.2方法验证需要关注的问题 2.2.1杂质定量方法验证 杂质定量试验要验证方法的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等。为考察方法能否有效检出原料药或制剂中的杂质,可采用原料药尚未https://www.canbigou.com/index.php/d/623.html
8.体外诊断检验系统性能评价方法:检出限与定量限鉴于定量限定义的灵活性,当报告定量限估计时,要求包括其确定时的准确度目标。准确度目标应以不确定表示,当不确定度不宜获得时,准确度目标优先设定为总误差目标。在某些情况下,如无法在合适的低水平待测物浓度下确定不确定度或总误差目标,可采用其它合理的替代方法建立定量限,例如研究试剂精密度达到固定要求时的最低http://www.caclp.com/article/?detail_12140.html
9.体表损伤与瘢痕的三维测量方法应用评估方法对比分析直尺法、结构光三维扫描法和单相机摄影测量法对86处尸体损伤的测量结果;对比分析结构光三维扫描法、单相机摄影测量法、Photoshop套索像素法、PDF阅读软件法对13处活体模拟块状瘢痕面积的测量结果,并记录所耗时间;以贴纸的已知规格信息作为标准值,比较直尺法、结构光三维扫描法和单相机摄影测量法的测量准确度,http://www.huao3d.com/display/398818.html
10.YY∕T1789.2《YY∕T1789.2-2021体外诊断检验系统性能评价方法第2部分:正确度》摘要:文章介绍了YY∕T1789.2-2021体外诊断检验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并对比了不同技术的应用效果。关键词:体外诊断检验系统,性能评价,准确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ICS11.100.10 c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502/720003502000610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