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器学习之模型评估详解大道至简

模型评价是指对于已经建立的一个或多个模型,根据其模型的类别,使用不同的指标评价其性能优劣的过程。常用的聚类模型评价指标有ARI评价法(兰德系数)、AMI评价法(互信息)、V-measure评分、FMI评价法和轮廓系数等。常用的分类模型评价指标有准确率(Accuracy)、精确率(Precision)、召回率(Recall)、F1值(F1Value)、ROC和AUC等。常用的回归模型评价指标有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中值绝对误差和可解释方差值等。

线性回归解决的是连续型数值的预测问题,例如预测房价,产品销量等。逻辑回归解决的是分类问题,从分类数量上看,有二项分类和多项分类。

sklearn库的metrics模块提供各种评估方法,包括分类评估、回归评估、聚类评估和交叉验证等,评估分类是判断预测值时否很好的与实际标记值相匹配。正确的鉴别出正样本(TruePositives)或者负样本(TrueNegatives)都是True。同理,错误的判断正样本(FalsePositive,即一类错误)或者负样本(FalseNegative,即二类错误)。注意:True和False是对于评价预测结果而言,也就是评价预测结果是正确的(True)还是错误的(False)。而Positive和Negative则是样本分类的标记。

metrics模块分类度量有6种方法,如下表所示:

指标

描述

metrics方法

Accuracy

准确度

fromsklearn.metricsimportaccuracy_score

Precision

查准率

fromsklearn.metricsimportprecision_score

Recall

查全率

fromsklearn.metricsimportrecall_score

F1

F1值

fromsklearn.metricsimportf1_score

ClassificationReport

分类报告

fromsklearn.metricsimportclassification_report

ConfusionMatrix

混淆矩阵

fromsklearn.metricsimportconfusion_matrix

ROC

ROC曲线

fromsklearn.metricsimportroc_curve

AUC

ROC曲线下的面积

fromsklearn.metricsimportauc

1'''2fromsklearn.metricsimportaccuracy_score,precision_score,3recall_score,f1_score,classification_report,confusion_matrix4accuracy_score(y_test,y_pred)5precision_score(y_test,y_pred)6recall_score(y_test,y_pred)7f1_score(y_test,y_pred)8classification_report(y_test,y_pred)9confusion_matrix(y_test,y_pred)10'''准确度(accuracy)准确度是预测正确的数(包括正样本和负样本)占所有数的比例。利用accuracy_score函数对预测数据进行模型评估,其中第一个参数是测试标记,第二个参数是预测标记值

ACC=(TP+TN)/(TP+TN+FP+FN)

sklearn的metrics模块分别提供了precision_score和recall_score函数用来评估分类模型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精确度:precision,正确预测为正的,占全部预测为正的比例,TP/(TP+FP)

召回率:recall,正确预测为正的,占全部实际为正的比例,TP/(TP+FN)

假设有一个大小为1000的带布尔标签数据集,里面的“真”样本只有100不到,剩下都是假样本。假设训练一个模型,不管输入什么数据,它只给出“假”的预测,那么正确率依旧是90%以上,很明显,这个时候准确率accuracy就失去它的作用。因此,查全率和查准率一般用在倾斜数据集的时候。

Precision和Recall指标有的时候是矛盾的,F-Measure综合这二者指标的评估指标,用于综合反映整体的指标。F-Measure是Precision和Recall加权调和平均,a为权重因子,当a=1时,F值变为最常见的F1了,代表精确率和召回率的权重一样(fl_score)

F1值,也称为综合分类率:F1=2*precision*recall/(precision+recall),为了综合多个类别的分类情况,评测系统整体性能,经常采用的还有微平均F1(micro-averaging)和宏平均F1(macro-averaging)两种指标。宏平均F1与微平均F1是以两种不同的平均方式求的全局的F1指标。其中宏平均F1的计算方法先对每个类别单独计算F1值,再取这些F1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全局指标。而微平均F1的计算方法是先累加计算各个类别的a、b、c、d的值,再由这些值求出F1值。由两种平均F1的计算方式不难看出,宏平均F1平等对待每一个类别,所以它的值主要受到稀有类别的影响,而微平均F1平等考虑文档集中的每一个文档,所以它的值受到常见类别的影响比较大。

metrics模块的classification_report方法,综合提供了查准率(precision)、查全率(recall)和f1值三种评估指标。

混淆矩阵是一个NXN矩阵,N为分类的个数。假如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二分类问题,也就是N=2,我们就得到一个2X2矩阵。在学习这个矩阵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简单的定义。Accuracy(准确度):预测正确的数占所有数的比例。PositivePredictiveValue(阳性预测值)orPrecision(查准率):阳性预测值被预测正确的比例。NegativePredictiveValue(阴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被预测正确的比例。Sensity(灵敏度)orRecall(查全率):在阳性值中实际被预测正确所占的比例。Specificity(特异度):在阴性值中实现被预测正确所占的比例。

曲线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或者是接收器操作特性曲线,虑一个二分问题,即将实例分成正类(positive)或负类(negative)。对一个二分问题来说,会出现四种情况。如果一个实例是正类并且也被预测成正类,即为真正类(Truepositive),如果实例是负类被预测成正类,称之为假正类(Falsepositive)。相应地,如果实例是负类被预测成负类,称之为真负类(Truenegative),正类被预测成负类则为假负类(falsenegative)。

TP:正确肯定的数目;

FN:漏报,没有正确找到的匹配的数目;

FP:误报,给出的匹配是不正确的;

TN:正确拒绝的非匹配对数;

从列联表引入两个新名词。其一是真正类率(truepositiverate,TPR),计算公式为TPR=TP/(TP+FN),刻画的是分类器所识别出的正实例占所有正实例的比例。另外一个是假正类率(falsepositiverate,FPR),计算公式为FPR=FP/(FP+TN),计算的是分类器错认为正类的负实例占所有负实例的比例。还有一个真负类率(TrueNegativeRate,TNR),也称为specificity,计算公式为TNR=TN/(FP+TN)=1-FPR。

FPR=FP/(FP+TN)负样本中的错判率(假警报率)

TPR=TP/(TP+TN)判对样本中的正样本率(命中率)

ACC=(TP+TN)/P+N判对准确率

在一个二分类模型中,对于所得到的连续结果,假设已确定一个阀值,比如说0.6,大于这个值的实例划归为正类,小于这个值则划到负类中。如果减小阀值,减到0.5,固然能识别出更多的正类,也就是提高了识别出的正例占所有正例的比类,即TPR,但同时也将更多的负实例当作了正实例,即提高了FPR。为了形象化这一变化,在此引入ROC,ROC曲线可以用于评价一个分类器。

ROC曲线其实就是从混淆矩阵衍生出来的图形,其横坐标为1-Specificity,纵坐标为Sensitivity。1-specificity=FPR(Falsepositiverate),即假正类率。Sensitivity=TPR(Truepositiverate),即是真正类率。

1importnumpyasnp2fromsklearn.metricsimportroc_curve34y=np.array([1,1,2,2])5pred=np.array([0.1,0.4,0.35,0.8])67fpr,tpr,thresholds=roc_curve(y,pred,pos_label=2)AUC(ROC曲线下面积)

1fromsklearn.metricsimportauc23auc(fpr,tpr)PR曲线

有时候模型没有单纯的谁比谁好(比如图二的蓝线和青线),所以选择模型还是要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下面是两个场景:1,地震的预测对于地震的预测,我们希望的是RECALL非常高,也就是说每次地震我们都希望预测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牺牲PRECISION。情愿发出1000次警报,把10次地震都预测正确了,也不要预测100次对了8次漏了两次。2,嫌疑人定罪基于不错怪一个好人的原则,对于嫌疑人的定罪我们希望是非常准确的。即时有时候放过了一些罪犯(recall低),但也是值得的。对于分类器来说,本质上是给一个概率,此时,我们再选择一个CUTOFF点(阀值),高于这个点的判正,低于的判负。那么这个点的选择就需要结合你的具体场景去选择。反过来,场景会决定训练模型时的标准,比如第一个场景中,我们就只看RECALL=99.9999%(地震全中)时的PRECISION,其他指标就变得没有了意义。当正负样本数量差距不大的情况下,ROC和PR的趋势是差不多的,但是在正负样本分布极不均衡的情况下,PRC比ROC更能真实的反映出实际情况,因为此时ROC曲线看起来似乎很好,但是却在PR上效果一般

二、回归问题

拟合(回归)问题比较简单,所用到的衡量指标也相对直观。假设yiyi是第ii个样本的真实值,yiy^i是对第ii个样本的预测值。

平均平方误差MSE(MeanSquaredError)又被称为l2范数损失(l2-normloss):

3、均方根误差(RMSE)

RMSE虽然广为使用,但是其存在一些缺点,因为它是使用平均误差,而平均值对异常点(outliers)较敏感,如果回归器对某个点的回归值很不理性,那么它的误差则较大,从而会对RMSE的值有较大影响,即平均值是非鲁棒的。

4、解释变异

解释变异(Explainedvariance)是根据误差的方差计算得到的:

决定系数(Coefficientofdetermination)又被称为R2分数:

三、聚类

兰德指数(Randindex)需要给定实际类别信息C,假设K是聚类结果,a表示在C与K中都是同类别的元素对数,b表示在C与K中都是不同类别的元素对数,则兰德指数为:

其中分母数据集中可以组成的总元素对数,RI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意味着聚类结果与真实情况越吻合。

对于随机结果,RI并不能保证分数接近零。为了实现“在聚类结果随机产生的情况下,指标应该接近零”,调整兰德系数(Adjustedrandindex)被提出,它具有更高的区分度:

ARI取值范围为[1,1],值越大意味着聚类结果与真实情况越吻合。从广义的角度来讲,ARI衡量的是两个数据分布的吻合程度。

互信息(MutualInformation)也是用来衡量两个数据分布的吻合程度。假设UU与VV是对NN个样本标签的分配情况,则两种分布的熵(熵表示的是不确定程度)分别为:

利用基于互信息的方法来衡量聚类效果需要实际类别信息,MI与NMI取值范围为[0,1],AMI取值范围为[1,1],它们都是值越大意味着聚类结果与真实情况越吻合。

轮廓系数(Silhouettecoefficient)适用于实际类别信息未知的情况。对于单个样本,设aa是与它同类别中其他样本的平均距离,bb是与它距离最近不同类别中样本的平均距离,轮廓系数为:

对于一个样本集合,它的轮廓系数是所有样本轮廓系数的平均值。

轮廓系数取值范围是[1,1][1,1],同类别样本越距离相近且不同类别样本距离越远,分数越高。

计算样本i到同簇其它样本到平均距离ai。ai越小,说明样本i越应该被聚类到该簇(将ai称为样本i到簇内不相似度)。计算样本i到其它某簇Cj的所有样本的平均距离bij,称为样本i与簇Cj的不相似度。定义为样本i的簇间不相似度:bi=min(bi1,bi2,...,bik2)si接近1,则说明样本i聚类合理si接近-1,则说明样本i更应该分类到另外的簇若si近似为0,则说明样本i在两个簇的边界上

THE END
1.准确度的表示方法和计算公式爱问知识人步骤1 准确度: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测量值与真实值愈接近,测量愈准确。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https://iask.sina.com.cn/b/new2HQpJ594A9t.html
2.验证计算器精度的方法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想要验证计算器的精度是否准确,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1. 使用已知的数学公式进行计算,并与手动计算结果进行对比;2. 通过多次运算同一个数值,观察计算器是否能保持一致的结果;3. 使用精度验证工具进行测试,例如利用统计学方法检验计算器的准确性。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您https://www.55188.com/tag-04249679.html
3.Excel预测数据用的什么方法Excel预测准确度怎么算Excel预测完成后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计算准确度: 1、将实际数值和预测数值都罗列在表格中。 图片6:Excel数值罗列 2、在预算精准度目标单元格中输入计算公式“=(B2-A2)/B2”,B2代表预测数值,A2代表实际数值。 图片7:计算预测准确度 3、按回车键运行此公式,调整为百分比格式,百分比越小说明准确度越高。 https://www.officesoftcn.com/excel/excel-lpjdn.html
4.滴滴开源TTI:基于浮动车轨迹的城市交通指数计算服务线状数据: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根据 link 的形状与属性信息,获取目标 link 集合。 PostGIS 的查询效率:在全国路网数据库中,查询紫色范围下的 link 集合,耗时 1.7s。 计算架构 准确度验证 TTI 是一个宏观指标,不追求绝对值的准确度,只要求相对值的准确度。根据我们的观察,当轨迹点较少时,其值不能准确反映路网https://www.infoq.cn/article/WiwLRBoYC00cRCKbbBOT
5.装饰预算100误区郭超设计师工程量计算必须与定额中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或计算方法)相一致,才符合定额的要求。预算定额中对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算方法都作了具体规定,计算时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 ⑤、工程量计算的准确度 工程量的数字计算要准确,一般应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汇总时,其准确度取值要达到: https://www.shejiben.com/sjs/18151/log-3557-l12949.html
6.1981清宫表年龄具体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概率大吗?孕妈在怀孕期间看得最多的就属1981清宫表了,1981清宫表的真实性被传得神乎其神。大家纷纷对照这张表来预测宝宝的性别,据说1981清宫表准确度能达到85%以上。那么1981清宫表年龄具体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概率大吗? 孕妈在怀孕期间看得最多的就属1981清宫表了,1981清宫表的真实性被传得神乎其神。大家纷纷对照https://www.snsnb.com/post-117082-1.html
7.相对准确度计算公式上传人:g*** IP属地:贵州上传时间:2020-11-26格式:DOC页数:1大小:154KB积分:20版权申诉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对准确度计算公式摘自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04272537.html
8.机器学习——精确率(精度)召回率漏检率的计算方法假设我们手上有60个正样本,40个负样本,我们要找出所有的正样本,系统查找出50个,其中只有40个是真正的正样本,计算上述各指标。 TP: 将正类预测为正类数 40 FN: 将正类预测为负类数 20 FP: 将负类预测为正类数 10 TN: 将负类预测为负类数 30 https://blog.csdn.net/nyist_yangguang/article/details/108175337
9.分析方法验证做法与可接受标准接受标准:含量:主成分含量在标准范围内,且6份的含量的RSD≤2.0%(制剂);RSD≤1.0%(原料)。也可按照准确度方法采用3个浓度,每个浓度3份进行配制和计算 有关物质:往6份供试品溶液中加入100%浓度水平的各杂质,采用自身对照法或者校正因子法或者外标法测定杂质含量,计算时建议统计已知单杂、未知单杂,总杂。 https://www.yoojia.com/ask/17-11744117172134058647.html
10.药物分析搞不定有关物质方法?这篇“色谱”纯干货一定能帮到你1.简单套用药典方法,对自研产品没有针对性,如不知控制何种杂质以及为何控制。 2.方法灵敏度不够。 3.检测方法不可靠,国内外相关杂质调研不充分。 4.缺乏基因杂质,元素杂质的研究。 5.杂质检查方法不适合或方法学验证不完善。 6.杂质检查不可靠,无法准确评价药品质量。 https://www.canbigou.com/index.php/d/129.html